目前,随着就业形势的严峻,就业压力的增多,高校对于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越来越重视。但是由于就业指导起步较晚、没有成熟的体系等各种原因,许多高校的就业指导范围不够全面、指导不够深入。尤其是大学生的礼仪修养,更是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空白区域。一部分大学生不仅仅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种种缺乏礼仪教养的言行举止,更是在就业市场中削弱了自己的竞争优势。
一、高校大学生礼仪缺失的现状分析
1、缺乏公德心和遵纪意识。在大学校园中,大学生缺乏公德心的现象比比皆是,有的同学为抄近路而践踏草坪,为了自己方便而污染公共环境,为了“青史留名”而在墙壁或者座椅上随意涂鸦等等。因为这些都是学校的公共财产,所以,很多学生觉得即使被损害了,也没有什么大不了,反正东西就是让用的,坏了修好了就行。这种想法的出现就是公德心缺失的典型表现,一旦这种行为形成了习惯,就会在就业过程中有意无意地表现出来,降低自己的就业几率。此外,遵守纪律是社会对大学生的基本要求。但是有些大学生却没有一点时间观念,常常迟到或者不到,更是视学校纪律如无物一般,自由散漫,不成体统。但是作为企业,必须要有一定的规章制度来约束员工的行为,一个没有纪律性的大学生,就无法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更无法为企业创造效益,只能被淘汰出局。
2、自尊心强,却不能尊重他人。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受到老师与家长的精心呵护,所以自尊心非常强。自尊心强并不是一件坏事,它可以激励大学生追求上进,也能够帮助大学生明辨是非。但是,在就业的过程中,很多同学处于自尊心的原因,不愿意到西部地区就业,只想留在经济发达地区。在找工作的过程中,面对企业的拒绝,有的大学生觉得自尊心受到了伤害。甚至在就业之后,一个不如意就发牢骚,闹辞职,觉得自己大材小用。但是大学生并不能像尊重自己一样尊重他人,上课迟到推门而入,面无愧色,打扰同学觉得理所当然,不知道为对方着想等等。
3、缺乏诚信精神和爱岗敬业意识。敬业精神是企业最看重的素质。但是根据调查,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最缺乏的素质就是敬业精神,具体表现在行为散漫,工作不能认真完成,上班不积极等,令用人单位大感头疼。此外,诚信缺失也是大学生就业率低下的一个原因。具体表现为毁约。有的大学生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就业协议之后,用人单位开始准备相关事宜,但是却在正式上班前的几天,有的大学生撕毁协议,拒绝就业,这让用人单位措手不及,甚至影响到了工作的开展和进行。这些问题的出现,究其原因,主要是大学生的礼仪修养不够。
二、就业指导中的礼仪教育融入途径
1、明确就业指导中礼仪培养的目的。大学生就业礼仪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得大学生掌握必须的礼仪基本知识和技能,以实现提高综合素质、适应社会环境变化的目的。所以,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礼仪培养的目的应该是首先要明确的内容。通过礼仪培养,大学生应该能够运用整洁的仪表、得体的仪容、大方的仪态和适宜的言谈举止来进行人际交往,提高个人的外在和内在修养气质;能够正确运用就餐礼仪、接待礼仪、介绍礼仪等来展现个人的魅力,提升个人的形象,为自己的职业道路打下良好的基础;能够正确书写实用类文书,如对外商务信函、邀请函、致谢信等等,来代表公司传递友善,表达尊敬;能够运用商务应聘、商务谈判、商务交际等场合的礼仪来赢得商务同伴的信任和支持,拓宽工作领域和范围,为企业赢得更多的利润。
2、毕业生加强就业指导礼仪培养的途径。首先,加强对大学生礼仪理论知识的传授,在高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中,现代礼仪传授应该加大比重,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礼仪知识和相关的行为举止。同时,教师在就业指导课上可以介绍一些与礼仪相关的书籍和视频,如《金正昆讲礼仪》等,让学生自学,并在考核方式中,加强对于礼仪理论知识的考察,将礼仪基本知识深深地刻入学生的大脑之中。其次,加强大学生的礼仪实践。理论来源于实践,同时也能够指导实践。大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不能够囿于书本,没有实践。如果这样,那么大学生所学习的礼仪理论知识就会流于形式,无法真正落实到大学生的行为之中,成为大学生个人修养的一部分。所以,高校应该举办各种活动,为大学生创设践行礼仪的环境。同时,大学生也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时时刻刻用礼仪的准则来约束自己,要求自己,提高自己的个人综合素质。只有将礼仪变成日常行为的一部分,大学生的个人素质才能够提高,才能够在就业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最后,建立礼仪教育评价机制。礼仪教育不仅仅要成为就业指导课的内容,还应该成为教育评价的重心。将礼仪教育纳入考评的范围之内,能够提高学生对礼仪教育的重视程度,真正将礼仪教育落实到自己的行为规范之中。所以,高校要在考评的过程中,运用考试、演示等方法,来全面考康复医学论文察学生的礼仪水平,并将之作为评优评先的依据。
作者:彭绍章 单位:西京学院
相关专题:节水灌溉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