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特征
大学生思想活跃、热情主动、关心时事,对网络上的国内外大事、社会热点问题关注度较高。社会突发事件、国内外当下热点问题、与学生密切相关的问题以及具有煽动性的、失实的或反动的舆论等极易形成大学生网络舆情。大学生网络舆情具有以下特征。
1.产生主体特殊。大学生网络舆情的产生主体是一群生活经历、知识储备和心理诉求等都高度相同的在校青年大学生,在网络舆情发生时容易产生认同感,形成群体的一致性意见。大学生好奇心强,表现出极高的责任心;表现欲强,表达观点的欲望强烈,甚至极端。大学生中网络使用率高,愿意在网络上发表对事情的看法和见解,并认为这就是实现个人价值的有效途径。在网络上,大学生一旦被负面信息煽动,就很容易形成网络舆情,并会对大学生身心健康以及高校、社会的和谐稳定造成恶劣影响。
2.传播平台多样。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舆情的传播平台多样,包括各类社交平台、软件、论坛、网站等,大学生正是这些多样化的传播平台使用的生力军。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化手机在大学生中普及;新浪微博、QQ空间、人人网等社交网站和QQ、微信、飞信、MSN等交互软件和高校网站、校内论坛等为高校大学生网络舆情传播提供了软件支持。大学生利用这些平台在网络上便利地表达自己的意见、情绪和看法。
3.表达内容多元。大学生网络舆情表达的内容多元复杂,大多涉及校园生活、学生权益、学校大事、社会热点等,极易形成舆论中心。大学生在网络上传播的内容,既有流言蜚语、小道消息,也有家事、国事、天下事,如网络购物的不愉快经历、学校奖学金政策的变化、社会公德事件等。学生参与网络舆情的目的包括意见交流、求助解答、宣泄情绪等。
4.发展速度迅速。大学生群体生活在相对集中的空间里,在从众心理的作用下,又因其年龄兴趣等相仿,容易产生一些共同关心的话题。年轻的大学生容易情绪化,尤其是在网络这个自由便捷的空间里,表达意见和情绪的发帖、跟帖与转发的行为在未经过深思熟虑且探讨不深入的情况下,就可能迅速传播,形成声势浩大的意见倾向,导致网络舆情危机的产生。
二、高校对大学生网络舆情管理的现状
网络舆情信息量大、随意性强,我国高校对大学生网络舆情管理工作面临很多难点,高校对大学生网络舆情信息预警的技术、引导的手段还不能跟得上网络舆情发展的情况,大学生网络舆情发生后往往希望通过“内部处理”、“冷处理”等方式解决问题,“封”、“堵”以及不恰当的回应往往会导致网络舆情朝着更负面的方向发展。归纳起来,高校对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责任主体不明确。在大学生网络舆情的日常管理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责任部门是学工、团委,网络管理责任部门是校园网、宣传部、信息办,学生言论中涉及安全保卫、政治立场等问题的责任部门是保卫处等。看起来大学生网络舆情的责任部门很多,而且每个部门似乎都初步建立了网络舆情管理的环节,在网络上基本没有发挥引导作用,部门之间协调耗费时间多等情况,尤其是在应对突发性事件时高校管理中的人为拖沓,导致最后对事件束手无策。
2.预警制度缺失。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形成和传播速度快、突发性强,高校往往是在突发事件发生后才去着手引导和控制,没有有效可行的大学生网络舆情的预警制度。当突发事件发生,高校常处于非常被动、措手不及的状态,容易延误干预的最佳时机。针对网络舆情形成、传播速度快的特点,预警网络和制度的建设必然要以响应速度快、处置效率高为原则。
3.技术手段落后。高校在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和舆论引导上,主要是以思想政治辅导员与大学生之间的信息传递和交流为主,在网络舆情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的情况下,如果仅靠思想政治辅导员、学生干部通过学生日常生活、学习情况来发现舆情、引导舆论,已无法有效开展舆情管理工作。当前,大部分高校开始重视校内论坛、网站的舆情监控、预警工作,有的还聘请了兼职教师和学生骨干在校内网站、论坛上开展舆论引导工作,但相较于我国当前在校大学生在网络上浏览和发言的量,校内论坛、网站仅仅是网络舆情范围的一部分。
4.利益诉求渠道不畅。大学生在高校管理工作中,缺乏充分的渠道表达个人利益诉求,在高校里,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多地定位于“教”与“学”的关系,当涉及校园服务、教师教学等问题时,学生可以表达个人利益诉求的机会非常少,即使有了表达的机会,被接纳的可能性更少。长期的个人诉求得不到满足,在网络这个自由的空间里,不良情绪集聚,由突发事件诱导就容易形成网络舆情。
三、建立大学生网络舆情预警及引导机制
1.引入先进技术,建立预警体系。网络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成为不良信息传播的途径,高校应与时俱进,加强对网络资源的管理,引进先进的网络舆情监控、预警技术。现在计算机云计算的发展,给大数据的处理提供了技术支持,先进的网络舆情监控、预警技术手段不断涌现,高校相较于政府部门、企业在此方面的重视程度还不够,以往高校仅在校内网站、论坛上抓取信息,遗漏了在学生中使用越加广泛的交互软件、论坛,高校应引进先进的技术、专门的技术人员,创建绿色安全的网络环境,利用IP识别进行网络舆情信息抓取,且不能忽略手机、平板电脑平台产生的网络信息。
2.明确责任主体,建设引导队伍。明确责任主体,建立一支专业、正面的网络舆论引导队伍,大学生网络舆情的产生和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一方面是学生自身的思想、心理原因,另一方面是事件本身,高校建立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引导队伍,还是主要依托辅导员队伍和心理辅导部门,与学校宣传部门、网络管理人员、学生骨干共同组建一支全方位的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队伍,在网络上引导大学生积极正面地思考、客观公正地评价。将日常的网络舆情引导工作与应急引导相结合,思想教育、心理疏导的工作重在平时,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应急引导工作更侧重于网络舆论的导向。在引导工作中,要重视引导大学生明白网络言论不是随意的、非理性的、不负责任的,这不仅有益于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管理,将来还会有益于他们肩负更重要的社会责任。
3.加快信息公开,畅通诉求渠道。如果信息不够公开透明,会引起更多的猜忌,并加速网络舆情向负面发展。高校在网络信息公开上可以有很多作为,如果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就能够恰当地将信息向大学生公开发布,引导大学生客观正面地看待,就可以避免负面网络舆情的发展。应对大学生中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普及,高校还应当重视“手机校园”的建设,占领网络舆论的平台。要根据大学生的特点畅通他们的利益诉求通道,很多高校开展了校长接待日、校长信箱等活动,但对学生提出问题的回复,大多还是站在“教”和“管”的立场上,涉及部门协调的问题,回复时间特别长,但这些问题可能对学生自身来说是需要及时解决和回应的。畅通这条通道既需要高校转变观念,涉及学生校园生活的问题,应站在“服务”的立场给予回应,还需要高校跟进大学生的表达习惯,通过网络舆情的预警,掌握大学生最近关注的热点问题,及时处理和解决。
4.不断实践探索,形成工作模式。高校对大学生网络舆情预警、引导的工作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形成反应迅速、处理高效的工作模式。在学生中、网络上一旦发现有可导致负面效应的网络舆情,即刻预警,迅速启动网络舆情应急引导模式。预警体系是基础,大数据的收集、挖掘,科学的预测,快速形成预警信息,传递给引导人员,引导工作是核心,引导工作到位,才能有效地解决网络舆情危机,最后还需要跟踪网络舆情的发展,防止反复。只有在反复的实践中,才能凝练出处理网络舆情预警、引导的实际经验,锤炼出大学生网络舆情管理的队伍。网络不仅是大学生进行信息交互的平台,也是高校开展宣传、引导工作的重要阵地,高校要充分利用这些平台,构建学校、教师、学生交流的和谐空间,重视大学生网络预警、引导机制的建设,为和谐校园、稳定社会做出贡献。
作者:张宏 单位:南京邮电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