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德育为先”是十八大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教学理念要求,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从中可见一斑。对中职教育来讲,德育是其首要目标,德育课堂就是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因此,德育课设计的好坏将对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产生直接影响。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德育课的教学设计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下面以一节课为例,谈谈我的认识。
一、明确德育教学目标
一堂能对学生思想产生震动或深远影响的课程必然有非常明确的教学目标,并且教学目标的确定应该有其现实需求。例如:现阶段的中职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且都是在父母的百般呵护下长大,对亲情的习惯性接受甚至漠视淡然、对挫折和逆境(如单亲、残疾、不富裕等)的排斥与不知所措等是他们的特点。针对这种现象,我把“让孩子们学会接纳自己,懂得珍惜现在所拥有的资源,感受并能体会幸福;接纳父母,感受父母之不易,感恩父母,感恩社会”做为教学目标,设计了《体会幸福•学会感恩》这节课。
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是学生兴趣的保证,是课堂效率的保证,更是学生思想内化为行动的保证。这节课上,为了能达到预期目标,我分别采用了小组活动法、对比法、启发式、故事讲述法、演讲法、激励法等十多种教学方法,催生学生真切的幸福感,并有立刻要为父母做点什么的冲动。例如,我把学生分成若干个三人小组,每组派代表抽取象征着第二次生命的“命运之牌”,然后对自己的新生命发表感怀。通过和现实生活的对比,同学们意识到假如生命会有第二次选择,结果未必会比现在好,说不定还不如现在。然后用我国残疾人数量、失学儿童数量、意外事故人员伤亡数量等一系列悚目惊心的数字,让同学生体会到自己现在所拥有的平安、健康、安宁就是最最好的资源,从而启发学生接纳自我、珍惜生活。又如,我用著名歌手韩红《天亮了》这首歌背后鲜为人知的亲情故事为引子,例举父母养育子女的不易与艰辛,让同学们深刻体会父母之恩、天高海深。多种教学方法的共同使用充分地调动了学生们的参与热情,他们积极发言、勇于表达,使课堂效率实现了最大化、最优化。
三、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
高新技术的日新月异,使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时代成为了历史,电化教学辅助设备和多媒体设施的运用使教学过程变的更加生动、直观。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也多次运用音频和视频,使教学内容和效果得以更形象的展示与呈现。例如,在导入新课时,我用毛阿敏的《幸福》做前奏,把同学们带进了温馨恬静的氛围;用2012年网络流行语中排行第一的热点词汇“你幸福吗?”和关于这个问题的神回复集锦视频引发了同学们对自身幸福指数的考虑与讨论;用一组组生动的写实图片让学生感受到了自己的富足;用一段优秀公益广告——谭晶的《好人就在身边》激发了同学们胸腔里的正能量;歌曲《天亮了》的凄美使同学们潸然泪下;结尾的《时间都去哪了》呼唤大家为父母写下了最真挚的祝福。教学手段的多元化,使课堂声、形、图、色并茂,生动、形象地展示各种教学情境,有利于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在一种积极主动的心理状态下接受了思想、提高了认知。
四、注重优美语言的运用和教学情景的设计
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效率。语言不仅仅是教学工具,更是一门艺术。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是传递信息的助跳板。在教学中,我一方面注重各个环节承接语言的恰当与精练,一方面注重语言表达的方式。温馨和愉悦用柔和的声音表达,激昂和感奋用高亢的声音表达;悲哀和哀婉用低沉的声音表达,使语言富有音乐诗词般的音律节奏和变化,讲者朗朗上口,听者随情而动。教学情景的设计也尤为重要,其目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使教师乐于教,学生乐于学,使全体学生在师生融合、合作的气氛中生动活泼主动地求得全面发展。本节课在教学情景设计时,特别注重细节。例如,因为幸福和感恩是两个特别能给人温暖感觉的词汇,所以我特意挑选了一个风和日丽、晴空万里的天气和学生共同体验这节课,图片和音乐的选择也立足于温馨美好,能给人带来恬淡安宁的感觉。以上是我对德育课教学设计的几点认识,除此之外,德育课还应对教学内容、教学反思等各方面进行设计,但目前笔者还没有在这些方面形成具体的社区医学论文认识,期待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更好的充实、完善自己。
作者:连刘琴 单位:山西省潞安职业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