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科技论文 > 电子论文 >

网络文化背景下汉语言变异

1.前言

互联网影响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的发展也在不断的变化。语言是人类进行沟通发展的重要工具,当语言在网络的影响下,现代汉语开始了变异过程,新的词汇就此出现。在发展潮流里,人们不能丢弃传统的语言文学,也不能排除网络背景下的语言文化,应要以与时俱进的态度对网络语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传统汉语言适应时代的发展。

2.网络语言的概念

20世纪90年代,人类为提高网上聊天的效率或某些需要将语言进行创新。进入21世纪后,互联网技术的革新使网络语言在互联网传播中有了极快的发展,成为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网络语言是随着网络发展影响下,兴起的一种语言形式,这种语言形式包括文字、标点符号、图片和等多种组合。这种组合,在特定的网络传播媒介中表达某种特殊的意义。

3.网络语言的特征

网络语言是人们在强大想象力中构思得来的,它具有鲜明的特征。第一,形象性。这是网络语言最重要的特征。表现在人们常常把生活中的事物形象的运用在网络上。比如,在网络贴吧或者网络论坛上,发帖的人称之为“楼主”,发的帖子称之为“楼”,第一个评论的人称之为“一楼”,让许多人来评论的行为则叫“盖楼”。第二,扩展性。网络给语言文化带来了无限延伸性与创造性,比如:“微博控”、“恐龙”、“青蛙”等。第三,创造性。网络语言是人们随心所欲创造出来的,不受语法等规则干扰。比如:以英语单词“download”为例,中文意思是“下载”,在网络语言中人们则说为“当”。

4.网络文化背景下现代汉语言的变异

4.1词义变异

网络背景文化下,部分汉语言词汇被赋予了新的意义,词义发生了变化。人们在对传统语言改动时有以下几种方法。第一,对词义改动。比如:“可爱”在现代汉语中是“令人喜爱,讨人欢喜”的意思,在网络语言里,词义则变为“可怜没人爱”;“神童”原义是对才赋优异的儿童的一种称呼,但在网络语言里含义则变为“神经病儿童”,与原义大不相同。第二,是在传统词汇含义、形象等基础上对老词进行创新。比如:“青蛙”原指一种两栖动物,因形象不佳,于是人们在网络语言里将其代指“长得丑的男人”。

4.2词形变异

传统汉语言在词性方面的变异表现较为明显。网络对词形的变异方式是根据汉语拼音、汉语叠词、汉语谐音等方面。第一,缩略。此类语言是将想要表达的含义借助拼音首字母或者数字简洁的表达出来。比如:“8147”代表“不要生气”的意思,“9494”指“就是就是”,“mm”指“妹妹、美眉”,“GG”指“哥哥”。这类词汇由于其简洁性多了几分趣味,人们较为接受。第二,谐音。这类词汇将常用字的谐音词组成新词,比如汉字谐音词“酱紫”指“这样子”,“果酱”指“过奖”,数字谐音词“520”指“我爱你”,“1314”指“一生一世”。第三,叠词。在网上聊天中,人们为了加强聊天氛围,增添俏皮语气,让人心情愉悦,想出了叠词的方法,但词汇本身含义并没有发生改变。比如:“吃饭”称之为“饭饭”,“东西”称为“东东”,并且被人们带入日常生活里使用,充满了童趣。

4.3语法变异

在网络世界里,人们交流是通过使用键盘得以实现的,为了提高打字速度,人们一般使用简洁化的语言,网络语言的特点就是快捷。人们在上网时并不注重汉语言的语法规则,更多的是能简洁表达自己所要表达的的意思,所以在网络上经常看到语句的随意搭配、语句的随意搭配、不符合语法的语句和词汇出现,违背了现代汉语语法规则。比如“了什么”指“聊什么”,前者是明显的语法错误,但在网络词汇是不受语法的约束。有的网民则将词汇、词组拆分后重新组词形成新的含义。比如“智捉”表示“智商捉(着)急”,现代汉语里,智商是不会着急的,网络词汇中则是嘲笑某人反应迟缓,不够灵活聪明。重组词“不明觉厉”表示虽然不明白你说什么但是觉得很厉害的样子。把四个字巧妙的组合在一起,形成了新的含义。除了汉字与汉字重组,汉字与英文字母也可以重组,比如“S型身材”、“e人类”等等。除了把汉字进行组词的方法之外,还有就是词类活用。网络词汇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名词活用为形容词、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副词等词类活用现象比比皆是。例如,“被黑”中的“黑”就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表现,是被损害的意思。“思想古董”里的古董本为名词,在这里则变为形容词使用,形容人的思想老旧。“超生气”,形容词作为副词使用,起到加强语气的作用。汉语言语用层面变异也是网络词汇语法变异的其中一种变现形式。语用层面指的是分析某一词汇与使用者之间的关系。一般情况下,现实生活中人们的交流是真实可靠的,每一句都含有信息量,但在网络世界里,在网络语言运用中,网民之间互不认识,分析网友之间交流的上下文,可以得出他们交谈的内容是极少含有信息量,没有实际价值。在网络语言里,每一个句子都可以用不同于语气进行表达,也可以使语气变为极其夸张。比如“跪求答案”“求虐”等。这些词汇虽有一定的幽默方式,但也存在弊端,这类词汇并不能表达人们的真实意愿,更多展现的是使用者浮躁心理,缺乏实际意义。

5.网络背景下语言变异的弊端

2010年,在《人民日报》上刊登一篇题目为《江苏给力“文化强省”》的文章,其中“给力”这一网络词汇出现在《人民日报》上,让绝大多数网民感觉格外亲切,于是“给力”一词在2010年世界杯期间成为网络热词,各大媒体也纷纷效仿使用。随着社会发展,新的网络词汇还会出现,网络词汇的产生与运用反映了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与网络自身的环境息息相关,离开网络环境下使用,网络词汇也就失去了意义,同时,汉语自身的丰富底蕴也给网络词汇奠定了基础,推动了网络词汇的发展。网络词语在《人民日报》出现说明了,难登大雅之堂的网络词汇已经渐渐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并且被大家认可及接受。但是,网络词汇也存在着弊端,在网络环境里使用网络语言有简洁明了的作用,但是脱离了网络环境,部分网络语言与汉语语法是悖逆,给汉语言的传承带来极大的危害,不利于青少年的发展。青少年本是我国使用网络的主体,并且青少年正处于接受知识学习知识的阶段,自身分辨好坏的意识没有成熟,长时间使用网络词汇,受到网络词汇的影响,对往后在现实生活中汉语言规范使用有着恶劣影响。因此,家长与教师要做好监督工作,网民正确使用网络词汇,才能将我国博大精深的汉语言更好地传承。

在网络的影响下,部分汉语词汇的词形、词义、语法都发生了变异,在网络快速发展的年代,我们不能片面的对网络语言分析对错,而是要勇于面对网络语言对汉语带来的冲击,接受网络语言带来正能量的同时把传统语言发扬光大,增加语言的活力。世界上的事物都是在变化发展的,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因此,对于汉语言的变异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

作者:叶倩虹 陈文君 单位:江西财经职业学院


    更多电子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网络文化背景下汉语言变异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kjlw/dzlw/174051.html

    相关专题:sci论文撰写与发表 南海填海造地


    上一篇:ERP系统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
    下一篇:帕金森病康复医学论文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