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科技论文 > 电子论文 >

高校领导干部思想政治建设新探

一、以法治观武装头脑为核心

(一)以法治观武装头脑的必要性

一个人的思想决定一个人的行为,而一个人的观念又决定一个人的思想。因此,有什么样的观念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行为。卢梭说,一切法律之中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长期以来,一些干部受中国两千多的封建专制社会的人治思想的影响,法律观念淡漠,缺乏对党纪国法的敬畏之心,说话做事渐渐脱离了国家法纪的约束。其后果是工作开展难出成效,工作方式群众不接受,工作结果群众不满意,少部分人在权力私欲的膨胀下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人的天性都崇尚自由,都不喜欢约束,但我们都知道自由一定是相对的,没有基本法律纪律的保障,自由就是空的,其后果是谁都没有自由。从法律的权利与义务角度而言,天下没有绝对的权利、自由,法律在规定义务、限制权力和限定权利的同时,更是明确对包括领导干部在内的每一个人的保护,维持一个稳定、平等、安全、正义的社会。比如刑法在禁止侵害他人生命和财产的同时,却在保护着每个人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所以,坚定高等学校领导干部的法治观,既是普法宣传、教育的需要,也是依法治国、依法治校的要求。

(二)以法治观武装头脑的可能性

法治观的形成来源于感恩之心。每一个人从妈妈肚子里孕育生命开始,到健康成长,到成长成才,此过程经历了风雨、危险、艰辛和磨难等,有包括父母、老师等无数人为之付出和奉献。对于党和国家而言,培养一个干部要付出很大的财力、物力、时间和机会成本,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培养一个民族和社会的有用人才,常常需要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努力。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人类社会之所以不断进步是因为人类总体上付出远大于索取,因此,作为一个正常的成年人不断地为社会、为他人、为家庭付出是一种责任。这种责任感来源于感恩之心,感恩于先人的创造,感恩于父母的养育,感恩于他人的关爱。毛主席说我们共产党人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有了感恩之心的领导干部就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有了感恩之心,就会不断地奉献,而领导干部的人生价值就会体现得更充分,这是一种良性循环,这是干部们自己的福气,是家庭的福气,也是社会、国家的福气。对于当前我国的法治建设而言,领导干部有了感恩之心,也就会认识到依法治国是党和国家的治国方略,就会为法治中国添砖加瓦。法治观的树立来源于敬畏之心。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里的规矩就是法律和纪律,它是秩序之源,是公正之源,是高校领导干部规范言行之本。这既是对自己和家人的保护,也是对国家的承诺。有了敬畏之心,就会时刻将宪法、法律、法规、党纪政纪作为不能触碰的高压线。“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依法办事,带头遵守法律,牢固确立法律红线不能触碰,法律底线不能逾越的观念,不要去行使依法不该由自己行使的权力,更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①从人类不断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法律是社会最基本的道德规范,是推动人类进步最基本的社会规则。如果一个领导干部不带头遵守法律规范,那么,就说明其遵守最基本的道德意识都没有,其政治思想道德素养是不合格的。再者,高等学校承担的教书育人、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历史使命决定了每一位高校的领导干部首先是一名教师。师者,学术领域学高为师、为人处事身正为范。对于高校的领导干部,我们首先应当把身正为范放在第一位。因为,在高等学校中,学生看老师,老师看领导干部。领导干部自身带头遵纪守法,就成为老师、学生们看得见、摸得着的学习楷模。

(三)以法治观武装头脑的现实性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深情指出:“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所以,依法治国是实现中国梦的当务之急、必由路径和根本保障。当前,全国各地不断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就如《四川省依法治省纲要》规划:“到2020年,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精神深入人心,公共权力依法规范公开运行,公民依法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治蜀兴川各项事业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基本形成尚法守制、公平正义、诚信文明、安定有序的依法治省新格局。”作为当代中国人,牢固树立法治观,是顺应时代主潮流的体现和需要。高校领导干部是国家在教育战线的干部,自然也是负责法治文化传播、法治思想教育的引领人,牢固树立法治观是时代和职业所需。

二、以构建法律认知体系为关键

(一)为何要构建法律认知体系

时代变了,观念也要跟上时代的变化。在法治社会,人也应当是法律人,不但要有法治观念,也要学习了解国家的法律法规。法律通过相应程序产生并颁布以后,它就对所有人产生法律效力。一个人违法犯罪以后,不会因为他不知道法律的规定而不受处罚。因此,作为一个公民,应当了解法律、学习法律,并以之为安身立命之本。高校领导干部整体上学历更高,接受能力也更强,加之高等学校的历史使命,他们更应该、更能够快速树立法治观念,熟识法律知识,利国、利己、利人。就如习近平同志所说:“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这是领导干部开展工作要做的基本准备,也是很重要的政治素养。”

(二)怎样构建法律认知体系

高校领导干部法律专业出身者是少数,大部分大学时非学习法律专业。因此,在学习时要坚持四个度,形成法治思维方式,构建法律认知体系。学习时要坚持四个度,一是对学习法律的认识要有高度。作为高校领导干部学习法律知识,不能仅仅为自己的安身立命,更要站在国家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去学习。就如,当年周恩来同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样。二是学习法律知识要有深度。高校领导干部绝大多数是各方面的专家,但多数都不是法律专业出身,需要认真学习法律知识。首先要在思想上要认识到法律是一门科学,是一个专业,只有认识到法律是一门科学,是一个专业,学习才不会浮光掠影、浅尝辄止。三是学习法律知识要有广度。高校领导干部法律学习的重点是《宪法》、《劳动法》、《教育法》、《教师法》、《教育部关于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的若干意见》、《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但不能仅限于此。法律是和生活紧密相联的,它来源于生活,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会涉及到方方面面的法律知识、法律规定,比如《行政法》、《行政诉讼法》、《刑法》、《民法》、《知识产权法》、《著作法》等。四是学习法律知识要有长度。随着时代的推移,社会生活的变化,法律也会不断的修改、完善。所以,高校的领导干部对法律的学习不能有一劳永逸的思想,要活到老、学到老。随时了解法律动态,没事的时候看看法律书籍、听听法律专家讲课等,要让法律学习成为生活的新常态。最后,基于对法律知识的学习、法治精神的理解、法治观的形成,高校领导干部养成了用法律认识事物、判断对错、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三、以做知行合一的守法人为重点

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2011年初,我国已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但是,我们应当清醒的认识到:法律体系形成并不代表法治中国的建立,建设法治中国需要几代人甚至十几代人为之不懈努力。知道也不必然就能做到,明代张居正曾言:“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高校领导干部树立法治观,学习法律精神,践行法律规定,做知行合一的守法人是依法治校的需要,是对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对十八大、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高校领导干部做知行合一的守法人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深化依法行政意识,强化依法治校理念

高校领导干部作为学校管理者必须把依法治校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关键组成部分和体现,从观念、思想作风和管理方式上改变传统的管理方式、手段和体制,依靠法律、法规、规章和学校章程,按照法定步骤、程序、手段,治理学校。

(二)明确行政职能,坚持依法行政

依法建立教育行政执法机制,依法办学、依法督学,政务公开,提高办事效率,把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事项做好。正确处理上位法和下位法的关系,明晰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学校章程的关系,依据上位法精神和规定修改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高校管理体系,包括学校章程、人事管理制度、资产财务管理制度、学位学籍管理制度、安全保卫制度等,落实岗位责任制,推行法制化的管理机制,让依法治校在学校各个方面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的运行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三)强化学校文化功能,引领社会法治风尚

法治文化是一个社会的法律制度及其实践所具有的文化内涵。③浓厚的法治文化,是法治阳光普照大地,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必要客观条件。在高校里,专业知识的学习是知识的传播、能力的培育,而法制教育是做人的教育。每一位师生员工在法治文化影响下,有了自己的责任意识、角色意识,共建共享法治校园、法治社会。如,在高校里,法制教育是培育法治观念、提高法律素养的重要手段。高校领导干部思想政治建设除了带头学法,还要带头普法,做到普法有规划、有举措、有检查、有总结。负责法制教育的领导干部带头走进学校、走进教师、走进学生,法制教育要有计划、有学时、有教材、有师资,内容要贴近生活、贴近教师和学生,形式要灵活多样、丰富多彩(如法律知识讲座、法律知识竞赛、法律问题辩论、法院庭审观摩、组织模拟法庭及参观戒毒所等),让法制宣传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生活、进头脑。全面发挥高校法治文化功能,既可以推进依法治校,还可以辐射社会,从而引领社会法治风尚。

(四)完善民主监督、促进校务公开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权力只有公开运行,才能防止被滥用。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这是一条铁律。④民主和监督有利于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可以促进高校领导干部的守法。学校要构建学校党委会、校委会、工会、教代会、职称评审委员会、学生会、家委会等民主监督的综合体系。充分发挥综合监督体系的监督作用,促进学校领导干部在治校过程中合法、合规,特别是涉及到学校改革与发展、教职工重大权益等事项,能够确保决策程序合法、决策结果代表学校绝大多数师生员工的利益,并及时向全校师生员工公布。马克思、恩格斯曾言:所有公职人员必须“在大众监督下开展工作,这样“能有效防止他们去追求升官发财”及“追求个人的特殊利益”。

(五)依法治校、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当前我国法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的是对人民的关爱与保护,愿景是社会的安定和谐与民生幸福。以人为本即以人的权利为本,体现在:主权在民、权利保障、权力制约和法律至上等,这些都是法律的精髓。因此,学校领导干部做知行合一的守法人与以人为本的理念是一致的。以人为本为目标的依法治校体现在依法保护学生的受教育、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杜绝体罚、侮辱、歧视学生及乱收费等侵害学生权益的现象。也体网络经济论文现在依法建立学校师生员工困难求助制度、问题反映制度、结果申诉制度等,明确求助、反映、申诉途径,以事实为依据、法律为准绳,及时、公正地处理学校办学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作者:钟佩霖 单位:四川音乐学院社科学院


    更多电子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高校领导干部思想政治建设新探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kjlw/dzlw/172084.html

    相关专题:萌芽 加拿大运营商


    上一篇:管窥建筑设计节约型理念应用
    下一篇:教学管理流程化研究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