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科技论文 > 电子论文 >

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

农家书屋是国家“十一五”期间新闻出版总署组织实施的一项重要惠农工程。6年时间,陕西完成全省27364个行政村农家书屋建设任务。陕西省新闻出版局薛宝勤在全省农家书屋建设表彰会上坦言:相比建设而言,农家书屋管理使用的任务更加艰巨[1]。如何解决农家书屋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一项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现实问题。

1南郑县文化事业发展现状

南郑县位于陕西省西南,汉中盆地西南部,北临汉江,南依巴山。是汉中“双百”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总面积2823.78平方公里,22个建镇,15个社区,辖行政村400余个,截至2013年,全县总人口为56.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6.5万,占全县人口的82%,属于典型的农业大县。文化发展相对落后。全县22个镇,具有独立站舍的文化站仅有5个,面积达到300平方米以上的8个,200平方米以上的5个,200平方米以下的6个,3个镇未建文化站,平均专兼人员1.5人。全县共计建成农家书屋429家,共享工程服务点495个。每个农家书屋配有图书1600余册,共计配送图书686400册、人均图书1.47册。通过对农家书屋管理员集中培训,90%的行政村完成了图书登记、盖章、编目、上架等工作,基层文化设施缺乏的现状得到了改变。在此基础上,2012年5月南郑县政府通过了县文化广电局制定的《南郑县建设文化大县的实施意见》和《南郑县文化事业发展规划》。提出在基层文化建设方面,围绕建设文化大县目标,抓好两大阵地建设,推动县文化馆、图书馆、镇文化站和村文化室建设。让全县人民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满足城乡人民基本文化需求。到2016年文化基础设施覆盖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健全。县图书馆、文化馆达到国家规定的建设标准;镇综合文化站、村(社区)文化室等文化设施建设达到省规定的建设标准。形成以县级文化单位为龙头,以镇综合文化服务站为阵地,以村文化室为依托的三级文化服务网络,使全县的文化建设达到一个新水平。

2南郑县农家书屋发展面临的障碍和困难

2.1基础条件障碍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南郑县乡镇文化站归县文化局领导,配备专职工作人员2—3人,人员、经费独立于乡镇。文化站人员配备比较齐,工作比较正规。涌现出庄新中、李先芝、金先佐等文化能人。乡镇机构改革后文化站划归当地政府,隶属镇政府领导,日常工作由当地政府管理。行政体制的变化,原有人员和财产流失,许多镇文化站名存实亡。近年来随着国家文化事业的发展,情况虽然有所好转,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文化站功能不全,队伍不齐,专干不专现象特别严重,文化工作得不到基层政府的重视,文化事业提不上基层政府议事日程,影响农村文化事业健康发展。

2.2阅读环境障碍

南郑县是一个山区占57%,丘陵浅山区占28%的人口大县,农村文化基础十分薄弱。按照南郑县农家书屋面积20平方米的标准,全县达标的300个,不达标的就有120多个。其中不乏多室混用的现象。一些书屋建立的村级活动场所远离村民居住区,山区人口稀少、居住分散,农家书屋服务半径有限,偏远村农民借书存在着交通不便、借阅不便、还书不便等困难。一些地方除春节借书、看书的人多,其余时间借书、看书的人很少,特别是丘陵、山区的村借阅量更少。一些村图书室条件简陋,房屋破败,除上级配置的书柜和图书外,几乎无一桌一椅,无固定的管理人员,无正常的开放时间,基本不具备读书条件。只好将图书常年锁在柜中,束之高阁无人借阅,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2]。

2.3人员管理障碍

据不完全统计,全县395家农家书屋管理员由村支书兼任的有86家,由村主任兼任的有103家,由村文书兼任的有106家,由村妇女主任兼任的有98家,初中文化水平的比例高达40%,50岁左右的占一半。大学生村官担任管理员的比例不到10%。村干部普遍存在年龄高、文化知识水平低和事务繁忙等因素,部分农家书屋不能持之以恒正常开放,服务效果大打折扣[3]。缺乏固定的管理人员是造成农家书屋形同虚设的根本原因。

2.4开放经费障碍

国家每年按一个镇文化站5万元,每个行政村1万元标准拨付全县文化活动经费共计500余万元,平均每个镇20万元。主要用于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农家书屋、农村电影放映、文化活动、体育活动。经费管理实行镇管村用管理方式,每年由县拨付到各镇,部分镇存在严重截留现象,实际拨付到村级政府的参差不齐,大部分在500-5000元之间,资金落实不到位。真正用于农家书屋的经费也是个未知数。划拨方式过于粗糙简单,经费使用难以做到专款专用。加上地方政府没有配套任何经费,村委会没有经费管不了也管不好,农家书屋成了村级组织的负担。

2.5管理制度障碍

南郑县农家书屋建设和发展尚在初步阶段,仅仅解决了建设问题,真正的管理措施还未形成。缺乏基层政府绩效考核目标责任,缺乏安全的经费管理模式,缺乏明确的责任主体,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监督措施和奖惩激励办法。

3南郑县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构想

南郑县幅员广阔,地域环境差异大,经济发展也不平衡。农家书屋建设应正视区域环境、行政体制和资源配制等综合因素,围绕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基本原则,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推进管理制度创新,实现农家书屋从数量普及型逐步向服务效益型转变[4]。积极探索出—条欠发达地区农家书屋健康发展的道路,努力开创西部地区农家书屋建设新局面。

3.1加强县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改善农家书屋生存发展环境

农家书屋是县域内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是公共文化发展的重点和难点。根据农村发展情况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将县、镇、村纳入整个服务体系,以政府力量为主导,以财政投入为支撑,以县级文化单位为龙头,以镇文化站为中心,以农村基层为重点,努力建成覆盖全县、惠及农民、公平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政策、经费、管理促进农家书屋持续发展。

3.2强化乡镇文化站地位,提升其对农家书屋的业务管理水平

镇文化站实行的是“行政隶属乡镇政府领导,业务上接受主管部门指导”的管理模式,处于“一方不愿管,一方管不了”的“两不管”境地或真空状态,是名副其实的弱势机构。党政领导干部重经济发展,轻文化发展,重物质利益,轻社会效益。对文化建设工作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5]。解决乡镇文化管理机构的根本出路在于实施政事分开原则,成立独立法人机构,稳定文化站工作人员队伍,建立相对自主的发展环境。让文化站成为基层文化活动的加油站,农家书屋发展的助推器。

3.3大力推进农家书屋管理创新,努力提升其服务效能

从现实情况看,村级行政组织是农家书屋开放的管理主体,农家书屋的管理服务都由村级组织提供。村级组织普遍存在人员经费紧张的现状。要化解资源紧张的矛盾,仅靠村级组织这一主体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突破现状、打破常规,采取多种合作方式,建立多元合作管理运行机制。以服务半径、服务人口、方便快捷、易于管理为前提,统筹规划建设农家书屋[6],支持区域内的单位、个人以合作的方式推进资源统一管理利用。鼓励个人以志愿者身份参与农家书屋的开放管理服务,建立多元参与建设和合作管理模式,走合作共管的发展道路。形成多元合力,提高农家书屋的管理效率。

4推进农家书屋发展模式改革

4.1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充分发挥政府服务公共事务的能力,建立起以公共财政支出为主的投入机制。一方面要彻底解决上级拨付免费开放资金“肠梗阻”现象,不挪用文化资金,保证专款专用。另一方面政府要将农村文化工作纳入工作日程,高度重视农家书屋的发展,加大农家书屋的投人,完善县、镇、村三级投入机制,确保农家书屋管理费用的解决。保证农家书屋正常开放,推动农家书屋服务创新。通过沟通、宣传、活动等手段培育和增强农民群众的读书学习意识,把农家书屋变成农民日常生活的精神家园,形成农家书屋良好的发展氛围。

4.2建立专业化管理队伍

农家书屋开放过程中遇到普遍问题是缺少管理人员。管理人员的职业精神和专业素质的高低是决定书屋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农家书屋作为一项农村公共文化管理事务,离不开专职的管理人员。解决这一问题的手段就是通过招募志愿者和大学生村官等途径,培养一批敬业进取的管理人员,造就一支合格的专兼职管理员队伍,形成以管理促开放,以创新求活力,以服务促发展的良性循环模式,实现资源高效利用。胡家营镇赖家山村大学生村官担任管理员期间,周一至周五下午4:30—8:00对村民开放,吸引本村村民慕名前来借书,并以农家书屋为阵地建立了留守儿童作业辅导班。不仅坚守了借阅阵地,还拓展了农家书屋的服务外延,增强了农家书屋的生命力,对农家书屋的利用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4.3创新农家书屋管理方式

针对西部地区自然环境特点,坚持从实际出发,采取灵活多样的管理方式是提高农家书屋管理效率的有效手段。在人口密度较低的山区实行分散管理方式,以人口聚居区为单位,将农家书屋化整为零,分散到户进行流动管理。定期交换,提高利用率,节约管理成本。在经济条件较好的村,加大文化建设投入,设专职管理人员,适当延长开放时间,稳步拓展服务功能,创建示范性农家书屋。人口集中的集镇、村、社区和学校可以合并图书资源,扩大农家书屋建设规模,丰富农家书屋载体和职能,提高农家书屋创建水平,把农家书屋办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功能齐全的文化活动场所。

4.4建立区域服务联盟

从近年来陕西省图书馆建立的公共图书馆服务联盟的效果和经验看,服务联盟的成立极大地推动了全省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步伐和服务水平,对加快全省图书馆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实践证明服务联盟是一定区域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发动机,是提升整体发展水平的有效手段。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鼓励县域文化单位参与县域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设。指导农家书屋管理和服务工作。建立以技术为支持、以联系为纽带、以服务为重点的优势互补的县-镇-村服务网络,合理开展县域内资源互相流动,有效推动农家书屋工程可持续发展。

4.5严格经费管理和监督

农家书屋管理、服务等各项工作制度,与专项检查监督相结合的监督检查制度,可以从制度上保证书屋的正常运行。提高农村文化事业在年终考核中的指标,制定具体考核标准和量化指标,明确奖惩措施,促进农村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加强经费管理使用的监督检查,完善资金管理流程,实施财务公开,监督免费资金使用。制定免费开放资金管理和使用办法,严格执行经费使用规定,减少拨付环节,采取经费直拨到村的办法,建立安全的专项资金拨付通道,保证文化经费真正用于文化事业。

4.6健全图书更新机制

图书是农家书屋发展的基础,知识需要适时更新。动态的资源供给和维护体制是农家书屋永葆活力的基础。针对出版物内容针对性不强,更新补充不及时等问题,在后期资源补充上应结合农村各地发展实际,调整图书结构,突出地域特色,根据农村产业发展规划,把上级配书变成农民选书,选择符合当地产业发展特色的书籍,增强图书配置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保持农家书屋的长久吸引力。

5小结与讨论

农家书屋是新时期农村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对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起着重要作用。南郑县农家书屋建设和发展是核心医学期刊众多西部地区农家书屋发展的缩影,可以说农家书屋建设犹如在广大的农村撒下了颗颗珍珠。只要我们把农家书屋建设和发展纳入全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科学管理、强化服务,不断破解基层文化发展的困难和问题,保持农家书屋持续发展的生命力,就能将散落的珍珠串成一条条美丽的项链,成为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场所。

作者:刘斌 单位:南郑县图书馆


    更多电子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kjlw/dzlw/170012.html

    相关专题:护理方面论文 新闻的特点


    上一篇:激发学生兴趣英语语法论文
    下一篇:没有了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