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科技论文 > 电子论文 >

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现况研究

摘要: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做好高校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是我国高校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思想道德保障。当前高校大学生的诚信状况良莠不齐,诚信缺失现象普遍存在,通过对当前高校大学生的诚信状况和高校的诚信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提出了从诚信思想意识、诚信教育机制以及诚信教育实施方法等几个方面改进和加强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状况;诚信教育;对策研究

正所谓“人无信不立”,诚信是人在社会中生存发展的安身立命之本;诚信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的道德基础,是人类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的基石。诚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中国千百年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思想道德凝聚、引领作用,如今,我国社会正处于加速变革和发展的新阶段,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都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加强以诚信为基础的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建设对我国社会健康和谐发展起着政治思想保障作用。我们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公民、企业、社会的诚信意识培养和诚信文化建设,在号召坚持传统诚信美德的基础上,近几年又建立了以诚信建设为核心目标的公民个人征信系统。

一、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必要性及意义

高校大学生作为即将进入社会的成年人,作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与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践行者和生力军,高校大学生群体的诚信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综合素质发展,直接影响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健康度与持久性,同时,高校大学生身处社会人文知识与科学技术知识发展变革的前沿,正处于个人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形成并趋于成熟的黄金时期。因此,针对高校大学生群体的诚信教育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三观”的需要;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需要;是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大学生诚信教育也是培养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需要。为了实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健康持续发展,我们必须要重视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工作,并进一步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研究。

二、高校大学生诚信状况与诚信教育现状分析

(一)高校大学生诚信状况

在当今高校,“诚信”作为大学生最基本、最核心的道德素质;作为大学生成才与成功的关键因素,其重要性已为大学生们所接受,但由于受认知水平和诚信教育因素的限制和影响,造成目前大学生们的诚信状况良莠不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诚信的重要性普遍认同。当代大学生们普遍认为诚信不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大学生良好道德情操的重要一环,更是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价值要素。

2.诚信标准双重化,个人诚信行为差。大学生在对待个人诚信的问题上,还普遍存在着“宽己严人”的双重标准倾向,要求别人就一定要诚实守信,对待自己就无所谓,甚至出现随意突破诚信底线的行为。很多学生在与老师、同学、朋友的交往中发生过欺骗、食言等失信行为,甚至在与家人的沟通相处中也存在失信行为。这些失信行为主要表现在课堂学习中逃课,编造谎言欺骗老师、日常作业抄袭、考试作弊以及奖助学金资质造假,助学贷款恶意拖欠甚至不还,网络欺骗等方面;也表现在对朋友、同学不真诚,随意食言,向家长谎报成绩,报喜不报忧,编造理由骗取家长经济支持等;还表现在就业择业中存在诚信缺失,证书及学习经历等资料恶意造假等行为。

3.诚信道德功利化。大学生的诚信意识与行为受社会诚信氛围以及外界客观物质因素影响较大。当今社会还大量充斥着“好人没好报”、“老实人总吃亏”等不良的舆论风气;还存在着大量的“假冒伪劣产品”、“虚假广告”等不诚信社会活动,引发了一定的诚信危机,而大学生缺乏足够的辨别能力,有从众心理,在诚信意识与道德操守上容易随着外界物质因素对自身利益的影响而波动变化,往往为了一己私利或现实的物质诱惑就可以抛弃诚信道德的底线,违背良知而做出失信、背德的言行举止,造成诚信道德功利化。

4.低年级学生整体诚信状况好于高年级学生。低年级学生由于进入大学时间短,对大学生活的向往、欣喜感较强,对大学环境的适应及行为方式谨慎度较强,其诚信状况普遍较好。对于高年级学生,他们对校园的人文氛围和规章制度都已十分熟悉,同时面临比低年级学生大很多的学业考试和就业压力,所以容易抱着侥幸心理铤而走险的去做出失信造假等行为。

(二)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现状

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涉及到社会、学校、老师、学生家庭以及学生本人等方方面面因素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我国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在国家教育部等行政管理部门的指导督促下,取得了较大进步,大学生诚信教育成果也不断丰富,同时,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也存在诸多反映当前时代特征的新情况。

1.对诚信教育的重要性普遍认同。目前,从社会舆论、学校管理层、教师群体、学生家长以及大学生本人等多个层面都对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重要性有着相同认识,都认为在大学生中开展诚信教育不仅是必要的,而且还应当加强教育的广度和深度。

2.诚信教育机制日益健全,失信处罚越来越重。当前,社会各行各业都比以往任何时候更看重诚实守信,对诚信教育要求越来越系统、严格。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健全公民和组织守法信用记录,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行为惩戒机制”,可见最高决策层对建立健全诚信教育机制和对惩戒失信行为的重视。高校作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主阵地,其诚信教育机制日渐健全,手段日益丰富,对于大学生失信行为,特别是考试作弊、学术造假等重大诚信违纪行为的处罚逐年加重,对失信人员起到了一定震慑作用。

3.重专业理论知识教育,轻诚信思想品德教育。对于学校而言,为了提高专业影响力、竞争力,增加就业率,都以专业理论知识教育为核心,轻视以诚信为基础的思想品德教育,诚信教育走过场,流于形式。对于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而言,仍然存在“重智轻德”的现象,仅仅把学习成绩作为评判学生优劣的惟一标准,更注重教授文化知识、技能,而忽视了诚信道德教育。

4.诚信教育的内容枯燥,方法缺失,教育缺乏实效。目前,许多学校诚信思想品德教育课内容老套,把德育简单等同于政治教育,使内容过于政治化、抽象化、空洞化,忽视了对学生进行诚信这一最基础、最简单的道德教育,这样就造成了诚信教育内容的枯燥乏味。教师的诚信理论教育仅限于照本宣科,课件中纯理论性概念较多,授课方式呆板,忽视了对学生日常生活的德育指导,使得诚信教育不能切合学生实际生活,找不到合适的落脚点,从而导致诚信教育的成效大打折扣。在诚信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上,还局限在人才培养的政治素质方面,重灌输轻启发,忽视了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将诚信道德作为纯观念性的东西灌输给学生,脱离了大学生的诚信道德基础和生活实际。

5.诚信教育环境恶化,诚信教育工作者垂范作用弱化。当前社会经济领域的制假贩假、政治领域的腐败、职业生活领域敬业精神和诚实劳动的“贬值”、个人生活领域中人际交往间的互不信任以及由此而出现的“碰瓷”、假机构、假警察、假工商、假军人,甚至假新闻、假婚姻、假文凭、假招聘、假唱等等,这些不诚信现象的泛滥,使我们强烈地感受到诚信缺失的危机。同时,以育人为目标的高校还大量充斥着官员及教师贪污腐败、生活腐化、学术造假,甚至侵犯虐待学生等现象,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样就造成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环境不断恶化,实施诚信教育的老师在学生心中的威信力、说服力下降,对学生的示范引领作用也趋于弱化。

三、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相关对策研究

诚信既是思想观念的认识过程,又是行为习惯的养成和积累的过程;既要求个人的内在修养和觉悟,又需要有很强的外在约束、规范以及良好积极的校园氛围和社会环境的熏陶。

1.加强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伦理道德教育。在我国传统文化与伦理道德中,诚信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从本体论意义上讲,诚是“天道”,也是“人道”,具有至高无上的终极价值;从治国之道的意义上讲,诚信就是治理国家的基本准则;从处世之道的层面讲,诚信是人的立身之本。从我国古代的传统启蒙教育书籍《三字经》、《弟子规》到治国理政的“四书五经”、《资治通鉴》等都将对朋友、对父母长辈、对君臣之间的诚信作为很重要的行为基础和做人原则。高校可以通过举办传统文化选修课、专题讲座、学习展板以及校园网络学习宣传平台的搭建来加强对学生传统文化与伦理道德的教育学习,营造传统道德文化氛围让学生耳濡目染,使传统道德文化进入学生的内心思想意识,使学生对诚信道德的认识与追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培养增强大学生诚信意义认识与自我诚信约束意识。现在大学生普遍对诚信行为与失信行为对自己人生意义与发展前途的利害、影响上认识不清,自我诚信约束意识较差。俗话说得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高校在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上,要注重有针对性的培养和增强学生对于坚守诚信可以获得的社会认可教育,以及失信背德行为会带来的个人危害、发展危机教育;增强大学生诚信底线、红线意识。另外,高校还应重视新生入校后第一时间的大学诚信文化教育,与学生签订《诚信承诺书》,营造大学生对诚信的认同感,自觉的去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才能真正培养树立起自我诚信约束意识。

3.完善社会、学校、家庭三方的诚信教育体系建设。高校大学生诚信品质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学校、老师、学生家庭以及学生本人等方方面面因素的影响。在对大学生诚信教育的过程中,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发挥的教育侧重点不同、功能不同与教育时点不同,它们是贯穿诚信教育的始终,各有优势,不能互相替代的。建立并完善社会、学校、家庭三方的诚信教育体系,形成以学校诚信教育为主体,家庭、社会诚信教育为两翼的“三位一体”的立体化诚信教育体系,才能促进大学生诚信教育不断线,不走样。第一,高校与学生家庭的协调配合。首先,高校应主动加强同家庭的联系与沟通,特别是学校老师、辅导员等与学生接触较多的人员要与学生家长建立紧密畅通的互动交流渠道,应第一时间将学生的学习与思想品行情况通报家长。其次,学生家长应支持、配合高校对学生的教育,经常向学校老师反馈学生的动向和思想状况。再次,家长要时时处处做到诚实守信,给学生树立良好榜样。第二,高校与社会的协调配合。首先,全社会各行各业要不断加强诚信道德建设,为高校开展大学生诚信教育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其次,高校、社会要互相监督、加强沟通。高校的诚信教育要融入社会教育因素,要有地方政府、部门的配合支持,地方政府与职能部门的诚信教育活动要有高校学生的参与,才能形成良性沟通、互动。

4.提高学校教管队伍人员素质,营造良好校园育人文化氛围。正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高校教学人员与管理人员队伍的道德素质的高低,诚信水平的好坏,廉洁自律风气都对学生起着模范作用和潜移默化的教育引导作用。抓好高校教学与管理两支队伍建设,特别是抓好高校辅导员队伍的思想道德素质、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建设,定期组织两支队伍进行相关学习培训,力求提高教师与管理队伍的诚信道德水平,让他们做到“为人师表、身体力行、知行统一、诚实守信”。高校要利用十八大以来反腐倡廉的春风,大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加强以“诚信道德”为核心的校风校纪建设,还应加强对教职工的诚信行为、失信行为的奖惩力度,培育校园的风清气正,形成良好教风、学风;培育校园的诚信文化氛围,营造高校良好的育人文化氛围。

5.开展丰富的诚信教育实践活动,增强诚信教育实效。学校党、团、学组织要积极将学生的诚信教育融入到对学生的日常教育实践活动中去。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党团组织活动”、“团组织主题生活会”、“班会”、“演讲比赛”、“校园主题文化活动”以及“大学生网络诚信教育管理”等多种形式和平台开展大学生诚信教育实践活动。开展的活动要有针对特殊时期、特殊阶段的教育针对性和时效性,尤其是要注重面临各种学业证照考试与就业压力的高年级学生的诚信约束教育及失信代价教育。

6.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规范信用考评体系。当代大学生诚信档案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个人资料、家庭情况、诚信承诺书、学生诚信记录、学生综合评价(包括:学习诚信评价、经济诚信评价、生活作风诚信评价、遵章守纪诚信评价、学生择业诚信评价等内容)、学校综合测评意见等。“学生诚信记录”是大学生诚信档案的核心内容,主要考查并如实记录学生在校期间在学习考试、经济活动、生活作风、遵章守纪、择业就业等方面的情况和诚信、失信行为,例如:记录大学生的考试成绩、获奖、受处分情况、自学情况,在校期间在重大活动中的表现以及考试作弊、学杂费缴纳拖延情况、违反校纪校规情况,勤工助学情况等。“个人资料”和“家庭情况”是大学生诚信档案的基本信息。另外,在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的同时还应逐步构建以“学习诚信、经济诚信、生活诚信、择业诚信”为核心要素的四大诚信评价标准,对诸如考试作弊、不按时还贷、违反校规校纪、不履行就业合同等失信行为进行量化考核,并由学校的相关职能部门进行跟踪测评,规范大学生的信用考评体系。

7.建立科学有效的诚信奖惩机制。俗话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高校要从道德、校规校纪与国家法律这三个层面来明确对大学生诚信教育与诚信行为的奖惩机制建设,完善高校的有关《道德公约》、《校规校纪》建设;加强国家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建立严格的、科学有效的诚信奖惩机制,对“守信”与“失信”做到“赏罚分明”。高校相关职能部门要以“大学生信用考评体系”的测评情况作为学生评优选先、推优入党、申请评定奖助贷、推荐就业等的依据。高校还应将大学生诚信档案纳入网络化管理,公开诚信档案,这样,既对诚信良好的大学生起到树立典型的作用,也对诚信较差的学生起到监督鞭策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郑永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向征.诚信教育优化研究[M全科医学论文].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5.

[3]何霭.大学生诚信状况与诚信教育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06(1):39-42.

[4]金炳烨.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与高校诚信教育[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6):84-85.

作者:谭忠毅 乔力广


    更多电子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现况研究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kjlw/dzlw/168305.html

    相关专题:美国应对金融危机 文化整合


    上一篇:高层建筑逆作法中钢管柱施工技术
    下一篇:没有了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