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共享型实训基地的现状
在经历了规模与数量的扩张后,常州高职教育园区现代工业中心的十六个实训基地不同程度地出现了“重硬件而轻内涵”的现象,产生了资源结构性矛盾。例如,部分实训基地的设备利用率较低,共享度不高,共享面不宽;教学质量依然停留在实训基地建设初期的水平,已跟不上新时期实践教学的需求;部分实训基地功单一,除了基本的实训教学功能,在生产、培训以及社会服务功能方面有所欠缺,制约了实训基地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在实训基地硬件建设的基础上,从多方面入手,不断加强共享型实训基地的内涵建设,最终促使实训基地建设实现质的飞跃[2]。
二、内涵建设及发展途径
实训基地的内涵是指人们对于基地本身现有的设备、管理、环境和人的精神状态的一种认知感觉,是反映一个实训基地本质属性的总和。共享型实训基地的内涵建设首先要体现出其共享性,要不断提高共享程度,扩大共享范围;其次,内涵式发展的实训基地是将课堂向企业、社会的延伸,将行业要求、企业文化、职业道德与学生的实训紧密结合,让学生感悟作为一名员工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体验职业道德活生生的内涵。同时也使教师加深对实践的认识,提升专业素养及实践能力[3]。
(一)合理利用资源,实现充分共享
“资源共享”是共享型实训基地的本质特征。要提高共享型实训基地的共享度和共享面,关键在于如何提高现有设备的利用率。这里所说的共享度,是指园区内实训基地承建学院与非承建学院在基地使用上所占的比例;共享面是指参与实训基地共享的学校、企业等单位的数量和规模。1.提高共享度。首先要充分挖掘实训基地的现有资源,加大宣传力度,让尽可能多的园区高职院校师生了解实训基地的设备和仪器并开展实训教学,提高设备利用率;开发第二课堂,将较先进的设备和仪器对园区内高职院校师生以第二课堂的形式全面开放,在不影响正常实训教学的情况下,有效组织和管理第二课堂,突破校与校之间的地理界限,为更多教师和学生提供先进的学习环境和条件。2.扩大共享面。充分利用实训基地的生产性设备为企业提供生产性服务;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用工需求,与企业合作开展员工培训;将共享型实训基地的先进设备、仪器组织起来建立创新实验室,并向企业开放,为企业进行科技研发提供平台。
(二)营造企业氛围,加强文化建设
实训基地的文化是指在实训基地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所建立的物质、制度和精神方面的整体形象,主要包括环境和设备体现的物质文化、组织和制度体现的管理文化以及教风和学风体现的精神文化三个方面,其核心在于实训基地的企业化,即将企业的环境、企业的管理和职业理念融入实训基地内涵建设中。1.物质文化物质文化包括实训用房的建筑、装饰与布置等方面。要充分利用室外墙壁、走廊、门厅等场所布置实训室的名称与标牌、工作场景和任务介绍、师生的工作成就、先进事迹介绍、师生创作作品的陈列等内容,展现基地成就;在室内,恰如其分地布置学生实训(验)守则、操作规程、安全警示、励志用语和安全设施等,营造浓厚的生产场景、教学环境、职业文化氛围。2.管理文化管理文化包括管理理念和管理制度等内容。树立为人才培养、师生学习服务的思想,引入企业管理理念,模拟企业生产制度,制定客观、可行、具有针对性的规章制度。管理制度要科学有效的反映实训基地的管理水平,为应用型、创新型、高技能型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保障。制度应具有人性化、严肃性和权威性,不能成为流于形式的空泛口号。3、精神文化实训基地的精神文化是由教风和学风体现出来的师生共享的价值观、行为观和文化观。教师要从传统的理论教学课堂走进企业化的生产现场,传授实际的知识和操作技能;学生应能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体验真实的工作环境,学习真实的企业工作技能,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
(三)提升教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
加强双师型实训师资队伍建设是实训基地内涵建设的关键所在,高职院校的教师不仅是专业知识教师同时也是专业实训指导教师,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职业教师与实验员合二为一的双师型人才[4]。要求实训教师不但要参与科研搞好实训教学工作,拥有教师系列职称证书,还要有实践操作能力,同时拥有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或技师等职业资格证书,形成一支理论与实践兼备的双师型实训师资队伍。1.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到企业实践,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提高实践能力,同时也了解了企业的经营状况,有利于日后教学、育人。教师下企业时间至少半年以上,决不走过场,切实起到一线锻炼效果。同时,让教师参与实训基地的建设,鼓励教师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并取得有关技能考核等级证书。2.直接从企业招聘工程师、技师、管理人员等高职称高技能实践经验丰富的人才到学校,或者从社会上聘任有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或退休的老工人、老师傅到学校任专兼职教师,经过教学业务培训和教师资格培训后担任实训教师。
(四)注重运行效益,实现持续发展
彼德•圣吉说过,要用教育的理念改造企业,要用企业的理念改造教育。建设内涵发展型基地关键是吸取现代企业经营理念建设与运营基地,关注效益与成本。通过管理创新,责任经营、实现基地增值[5]。1.引入市场机制,多元投入。在实训基地的建设与运行中,现代工业中心、学校与企业可以成为互惠互利、相互依靠的战略合作伙伴。这既是产教结合的要求,也是基地实现规模经营,扩大实力的内在需求。2.围绕生产服务,走向市场,实现资源再生。一方面可以通过股份、租赁、承包等多种形式经营基地,按照企业模式运作,教师和学生参与企业培训以及产品的技术实践,教师在服务实践中初步掌握生产制造技术,学生的能力也能得到较好的提高;另一方面可以采取“订单式”服务,充分利用共享型实训基地的优势,承接企业产品订单,开展产品加工,使正常的材料、能源消耗转化为产品的价值,由原来的单纯的消耗性实训向生产性实训转化,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生产意识、质量意识,并为基地创收。
三、结束语
常州高职教育园区共享型实训基地,是国内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实现办学效益最大化的典型代表,其数量和规模的外延式建设已告一段落,而内涵建设和发展还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实践。实训基地内涵建设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涉及到实训基地软硬件建设中的众多方面,直接影响到实训教学的质量与水平。因此,如何机电论文题目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更好地为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服务,如何培养出一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始终是实训基地内涵建设的核心内容。
作者:宋朝晖
相关专题:移动通信 婴幼儿营养与保健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