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科技论文 > 电子论文 >

恶性肿瘤的中医治法研究

摘要:目的:对恶性肿瘤中医治法的现状分析,以期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实用有效建议。方法:对近20年发表在核心杂志有关于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的文献总结。结果:各个医家对恶性肿瘤用药治法不尽相同,但主要可分为以下四法:扶正祛邪、以毒攻毒、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结论:临证以辨证论治为核心,扶正祛邪为治疗原则才能达到最好的疗效。

关键词:恶性肿瘤;中医;治法

中图分类号:R27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1719(2016)04-0876-03

恶性肿瘤(malignantneoplasm),现代医学认为由控制细胞生长增殖机制失常而引起的无传染性的疾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WHO)发布报告《全球癌症报告2014》[1]全球癌症病例在不断增加,其中近一半在亚洲,大部分在中国,其中最主要由于人口基数与高污染的环境。因此恶性肿瘤的治疗成为医学界关注的热点,祖国医学在改善恶性肿瘤病人症状,延长生存期限,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治疗作用,现就近20年国内公开发表的文献为依据,概括总结恶性肿瘤的中医治疗进展。

1治疗原则

1.1辨病辨证

现代医学根据肿瘤发生不同部位分类,而古代医学很早就有“乳岩”“噎膈”“瘿瘤”等分类称呼,因此何若苹[2]认为恶性肿瘤分属不同部位、经络、脏腑,不同时期,对药物亲和力不一,临床应以不同的部位进行选药,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如肺癌加入鱼腥草、瓜蒌、浙贝母入肺经。中医历来讲究辨病辨证论治,并有“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原则,恶性肿瘤由于爆发原因,发生不同部位所用药物不一,更好地体现这一原则,中医学应该积极吸收现代医学研究成果,与现代医学有效的结合,才能在肿瘤生物治疗中有很大的作用。

1.2祛邪与扶正刘瑞等[3]

认为肿瘤是多种因素综合结果,但是内生五邪是关键因素,认为治疗肿瘤当从致病因素入手,主张以祛除病邪为主。牛雪娇等[4]认为恶性肿瘤的发病根本原因在于正气亏虚,所以扶正固本是治疗恶性肿瘤的根本大法,尤其认为自拟扶正固本方对结肠癌抑制细胞体外增值。陈丽等[5]认为扶正固本法应该贯穿恶性肿瘤的所有过程,因为肿瘤发生发展的过程,始终是一个邪正交争的过程,正气弱则邪气生,因此治疗时应贯穿扶正固本大法,尤其在肿瘤晚期姑息疗法中扶正不可或缺。凌昌全[6]提出恶性肿瘤三级病因观,但总体属于本虚标实,是整体属虚而局部属实的疾病[7],并且现代治疗主要以三级病因为主,认为恶性肿瘤治疗主要以在一级病因调节机体平衡的基础上重视二级病因控制肿瘤癌毒,通过对肿瘤三级病因的具体分析,辨证使用驱邪扶正。“正气内存,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恶性肿瘤的发生由于正气本虚,邪毒入侵,《医宗必读》中说:“积之成者,正气不足而邪气后踞之。”指出恶性肿瘤是在机体阴阳失调正气亏虚的情况下才发病的,因此祛邪扶正为治疗肿瘤的重要法则。

2治法

2.1扶正培本法蒋士卿[8]

教授认为扶正培本是治疗恶性肿瘤的基本法则,认为恶性肿瘤属先后天匮乏,脾胃虚弱,湿热、痰瘀内生,治疗应该注重胃气,认为脾胃为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胃气关系到疾病的吉凶顺逆,为人体正气的根本与核心,所以治疗恶性肿瘤当以顾胃气贯穿始终进行治疗。华海清[9]用现代医学角度去解释认为扶正培本法可以调整机体免疫状态,稳定内环境平衡,防治癌细胞的浸润于转移,改善生活质量。才能达到最好的疗效。《医宗必读》说:“胃气一败,有药难施”,针对各种类型的肿瘤,扶正固本法主要增强机体阴阳、气血、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提高机体免疫,但是中医扶正法决不能与西医支持疗法混为一谈,采用扶正固本法原则上进性辩证治疗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2.2活血化瘀法李攻戍等[12]

认为中医“癌”与岩通,来源于古代医家癥瘕积聚,认为其形成与瘀血关系密切,治疗恶性肿瘤应用活血化瘀为重要原则,现代医学研究称活血化瘀药有抑制血小板凝聚,增强微循环对于基质的降解,对于抑制肿瘤细胞转移有功效。王斌等[13]认为应该活血化瘀法贯穿肿瘤三个阶段[14]辨证辨病进行治疗,在临床上取得很好的效果。从肿瘤现代病理研究由于微循环障碍,免疫低下等方面,以及活血化瘀药药理作用分析,证明活血化瘀法的效果。

2.3清热解毒法田同德等

[15]认为癌毒是一种毒邪,主张用温阳化痰,活血,清热解毒法进行治疗。章永红等[16]认为清除癌毒是癌症的核心关键问题,以毒攻毒才能去除体内的癌毒,其理论源于现代药理研究大部分有毒中药(动物药,矿物药,植物药)及其有效成分具有较强的抗癌活性。张靖等[17]从中药学角度认为“以毒攻毒”法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中药大法,其主要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收录的有毒中药从归经、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认为有毒中药在治疗恶性肿瘤方面有很大的成效。《景岳全书》认为:“凡积聚之治,如经之云者,亦既尽矣。然欲总其要,不过四法,曰攻、曰消、曰散、曰补,四者而已。”可以看出治疗肿瘤时,应当以祛除肿瘤为首要的任务,并且提出治疗肿瘤的治法以攻、消、散、补为主。说明古人在治疗恶性肿瘤时,多用以毒攻毒法。中医认为气滞血瘀、痰湿积聚、邪毒蕴结是肿瘤发病的重要机制。活血化瘀、散结通络、以毒攻毒为中医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治法。邪毒结于体内为肿瘤根本,临床上多以攻邪与辨证治疗为主,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2.4软坚散结法恶性肿瘤从痰论治,李春杰等[18]

认为恶性肿瘤与古籍描述“积聚、癥瘕、肺积、脏毒、乳岩”相一致,从痰论治是恶性肿瘤治疗的一个重要原则,消痰贯穿癌症始终。《内经》“癥瘕、积聚”与朱丹溪《局方发挥》“自气成积,自积成痰”,痰为百病之源,怪病皆为痰生,与肿瘤等疑难病有重大关系。

2.5温阳法裴俊文

[19]认为恶性肿瘤病因主要以阳气虚为主而以气滞、痰凝、湿阻及血瘀为标,主张用温阳剂与化瘀剂进行治疗。刘雪强等[20]认为肿瘤“因寒而生”易被忽视,在“温阳散结”治疗的理论基础上取得良好的疗效。侯哲等[21]认为当下各个医家对肿瘤有很深的认识,但是往往忽视寒邪对恶性肿瘤成因的作用,并通过大量病例证实温阳法在恶性肿瘤治疗中取得的效果。张晓迪[22]从现代医学角度研究温阳法具有减轻癌痛,抑制与杀灭肿瘤细胞,并且抑制其肿瘤的转移与侵袭,有效抑制微血管形成。同时认为温阳法具有降低细胞外基质与黏附性,认为温阳法对恶性肿瘤有很好的作用。

3预防与治疗

“不治己病治未病”是《黄帝内经》提出来防御疾病的策略,至今仍是我们中医人遵循的战略思想,包括未病先防、己病防变、已变防渐。中医在防治肿瘤方面主要包括几个方面:第一未病先防,预防癌症的发生;第二阶段,阻断癌前病变的发展,预防癌变;第三阶段,病后调摄,预防癌症的复发和转移。中医治未病与恶性肿瘤放化疗有机结合,既病防变先安未受邪之地。病后调摄防止复发。

4结论

综上所述,恶性肿瘤的中医治法多种多样,各个医家从古代医籍,病因病机,现代药理学,免疫学,统计技术,名家治疗经验分析治疗恶性肿瘤各种治法的重要性。尤其用现代药理学角度分析中药对机体的积极作用与对恶性肿瘤的抑制作用,为中医中药治疗恶性肿瘤提供更有力的说服观点。活血化瘀法多从现代病理学研究恶性肿瘤由于微循环障碍,基质的沉积所引起的,从活血化瘀药具有生血,改善微循环药理作用分析,证明活血化瘀法的效果。很多医家从现代分子免疫学角度证明肿瘤的扶正固本治法的有效性,具有提高免疫力,稳定内环境平衡,防治癌细胞的浸润于转移的作用。《景岳全书》认为:“凡积聚之治,如经之云者,亦既尽矣。然欲总其要,不过四法,曰攻、曰消、曰散、曰补,四者而已。”可以看出治疗肿瘤时,应当以祛除肿瘤为首要的任务,并且提出治疗肿瘤的治法以攻、消、散、补为主。从基因水平与细胞学角度认为清热解毒法具有阻止肿瘤细胞的核酸代谢;干扰DNA和RNA的合成,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还能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凋亡和分化,并能抑制肿瘤细胞端粒酶的活性,从而发挥抗癌效应。软坚散结法朱丹溪《局方发挥》“自气成积,自积成痰”,并且痰为百病之源,怪病皆为痰生,与肿瘤等疑难病有重大关系。并从现代医学分子学基因角度去研究提出“痰核”是恶性肿瘤的核心,“痰核”的核心是肿瘤细胞,其异常增殖是中医林论的“痰毒”。温阳法现代医学角度研究温阳法具有减轻癌痛,抑制与杀灭肿瘤细胞,并且抑制其肿瘤的转移与侵袭,有效抑制微血管形成。同时认为温阳法具有降低细胞外基质与黏附性,认为温阳法对恶性肿瘤有很好的作用。总的来说,我们治疗恶性肿瘤应该以辨证论治为核心,扶正祛邪为治疗原则,并结合以毒攻毒、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温阳法四法综合治疗,才能达到疗效。

参考文献

[1]何若苹.世界卫生组织发布《2014年世界癌症报告》[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4,24(2):405-406.

[2]何若苹.浅论恶性肿瘤的随证治疗[J].浙江中医杂志,2002,24(9):405-406.

[3]刘瑞,雷娜,李杰.从“内生五邪”角度探讨肿瘤的发生发展机制[J].辽宁中医杂志,2012,39(8):1532-1534.

[4]牛雪娇,崔宇,姚嫱.扶正固本方水提物对结肠癌RPIP细胞体外增殖抑制作用的研究[J].四川中医,2014,32(3):67-69.

[5]陈丽,郑玉玲.郑玉玲扶正固本法在恶性肿瘤中的临床应用[J].辽宁中医杂志,2009,36(7):1216-1217.

[6]凌昌全.恶性肿瘤病因病机之我见[J].中医杂志,2009,50(10):952-953.

[7]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466.

[8]薛佳茜.蒋士卿教授治疗恶性肿瘤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拾零[J].中医学报,2013,28(181):782-783.

[9]华海清.扶正培本法治疗恶性肿瘤探讨[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4(1):6-8.

[10]李湧健.扶正治癌重在顾护胃气[J].中医杂志,2010,5(6):33-34.

[11]陈玉超.刘沈林教授治疗消化道肿瘤经验介绍[J].新中医,2003,35(8):12-13.

[12]李攻戍,朴炳奎,李松.活血化癖法与恶性肿瘤的转移[J].中医药信息杂志,1997,4(10):11-12.

[13]王斌,董阳,周江云.活血化瘀法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5(12):177-178.

[14]王朋,张慧玲.活血化瘀治法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21(24):2735-2736.

[15]田同德,杨峰.癌毒理论探讨及其治疗对策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1,38(9):1795-1796.

[16]章永红,章迅,叶丽红,等.论癌症以毒攻毒治法[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8(2):105-108.

[17]张靖,张瑶,王彦丽,等.有毒中药抗癌作用及其与归经的相关性研究进展[J].中草药,2013,44(13):1852-1858.

[18]李春杰,魏品康,施俊等.恶性肿瘤从痰论治的研究思路与方法[J].解放军保健医学杂志,2007,9(4):241-243.

[19]裴俊文.蒋士卿教授运用温阳法治疗恶性肿瘤经验[J].河南中医,2009,29(2):129-130.

[20]刘雪强,陈信义,唐勇.浅谈恶性肿瘤因于寒及其临床应用[J].中医杂志,2014,45(12):948-949.

[21]侯哲,张宁苏,唐光一.温阳法治疗恶性肿瘤古今文献研究[J].使用中医内科杂志,2013,28(3):1-2.

[22]张晓迪,李湧健.温阳法治疗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6):55-57.

作者:吴昊 任秦有 单位:陕西中医药大学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中医科


    更多电子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恶性肿瘤的中医治法研究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kjlw/dzlw/165869.html

    相关专题:西安翻译 薄景山


    上一篇:城乡一体化文字标识语的翻译特点探究
    下一篇: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火灾扑救措施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