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科技论文 > 电子论文 >

当代我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探析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想渊源及其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千万工人群众为争取自身解放而进行的伟大革命实践,在深刻揭露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即剩余价值的基础上,竭力呐喊“消灭雇佣劳动制度”“做一天公平的工作,得一天公平的工资”[2]27。面对德国的魏特琳主义、“真正的社会主义”、杜林主义、拉萨尔主义,法国的蒲鲁东主义、布朗基主义,英国的工联主义以及俄国的巴枯宁主义等诸多传播在工人群众中的非科学思潮,马克思主义与之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从而端正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真谛的认识,树立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权威。“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adhomi-nem],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adhominem]。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2]9马克思的这段话寓意深刻,他告诉人们理论一旦与群众相结合,就会产生强有力的摧毁旧制度的力量。毋庸置疑,为工人阶级“代言”的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强大的理论武器,一经被掌握,必将指引轰轰烈烈的工人运动,使其爆发势不可挡的威力。然而,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坚决反对以下几种做法:第一,坚决反对把马克思主义当作僵死的教条随处套用,正如马克思曾态度明确地宣布:“我不主张我们竖起任何教条主义的旗帜。”[3]他们主张各国无产阶级应该根据各国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灵活运用。第二,坚决反对把马克思主义深奥化,在充分考虑工人群众对理论的实际接受水平的基础上,他们尽量使自己的著作通俗易懂、简明生动。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第1版序言中指出的那样:“万事开头难,每门科学都是如此。所以本书第一章,特别是分析商品的部分,是最难理解的。其中对价值实体和价值量的分析,我已经尽可能地做到通俗易懂。”[2]99~100第三,坚决反对把马克思主义神圣化,更反对将其视为绝对真理的化身。马克思和恩格斯与工人群众始终保持一种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的施教者和受教者之间的关系,绝不会以高高在上的姿态把理论“灌输”给工人群众,当然也不会把他们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他人。正如恩格斯所言:“马克思由于他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成就已经赢得了这样的地位,各国工人运动的最优秀的人物都充分信任他。他们在紧要关头向他请教,而且总是发现他的意见是最好的。……并不是马克思把自己的意见,更谈不上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而是这些人自己来向他求教的。”[2]646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着丰富的时代内涵和要求,概括而言就是不断赋予当代马克思主义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具体说来,就是以群众熟悉的语言和道理,以喜闻乐见的方式,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普及和推广,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同人民群众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同当前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以及生态“五位一体”中的种种现实问题结合起来,使之具备中国形象、中国气派、中国符号,从而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理解、运用和接受,并成为他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诸多困境

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建党九十多年以来的风雨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并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进程。当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而是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种西方思潮竞相涌入,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带来挑战。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各国俨然已成为紧密联系的整体,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也离不开中国。实践证明,中国以“走出去”的姿态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主动与他国进行经济上的互通有无,以强劲发展的综合国力向世界展示了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但是,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利弊并存。国门大开的同时世界各国思想文化也随之蜂拥而入。从世界范围来看,当今社会思想杂陈多样,主要有四种类型。反(anti-)类:对传统或主流观点的抗争与反对,如反全球化运动;非(non-)类:与主流价值或形式分庭抗礼,如各种倾向的非政府组织;新(neo-)类:对传统思潮的超越和发展,如新保守主义、新权威主义、新资本主义、新理性主义、新自由主义;后(post-)类:对各种现代思潮的延展与挑战,如后殖民主义、后现代主义,等等。[4]上述几种以反思乃至批判西方近现代化经验为主体的思潮,不可避免地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带来了严峻挑战。另外,西方敌对势力一直图谋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客观上对各种反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潮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并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

二是改革开放后迅猛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催生了新的问题,而马克思主义缺少与之沟通的桥梁。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幅度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然而,多样化的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分配方式和利益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比如:大学生就业问题、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导致偏远山区孩子上学难问题、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等,要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绝不能仅仅局限于文献报告中,而是要结合现实情况,更好地为人民群众答疑解惑、排忧解难。

三是有些党员干部和理论工作者不能“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毫无疑问,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伟大进程中,各级领导干部应勇立潮头,扮演领头羊的角色。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输送者和传递者,党员干部唯有深入群众才能更加深刻地了解世情、民情和党情,才能采用灵活多样并且是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将理论宣传与解决群众的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结合起来。然而,有些干部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却是“不学不懂不信不用”,用毛泽东同志的话来讲就是“不注重研究现状,不注重研究历史,不注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应用”“粗枝大叶,夸夸其谈,满足于一知半解”[5]797。尤其需要指出的是有一些理论工作者,既没有熟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又没有深入群众进行调查研究,而是一味地闭门造车,写出一堆“假、大、空”的纯理论,看上去天花乱坠,实则百无一用。邓小平同志曾强调:“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长篇的东西是少数搞专业的人读的,群众怎么读?要求读大本子,那是形式主义的,办不到。”[6]因此大众化要讲究“化”的艺术,如何才能让马克思主义以其自身的生命力、感召力,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赢得大众“芳心”,这确实是摆在各级党政机关干部以及理论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非常严峻的课题。

四是将马克思主义通俗化与马克思主义庸俗化混为一谈。马克思主义通俗化不等于马克思主义庸俗化,然而在当今社会亦存有马克思主义庸俗化的现象,且有愈演愈烈之势。马克思主义通俗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和基础,它指的是运用朴实而又鲜活生动的语言把深刻的道理用简洁而又形象的方式说明白,讲清楚。具体说来,就是用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语言来传播、转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也就是让带有西方思维方式和语言习惯的马克思主义说“中国话”。马克思主义庸俗化是指将理论简单化、形式化,有悖于理论的科学性。将马克思主义庸俗化会严重偏离马克思主义轨道,最终陷入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误区。

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探析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是某个时期或者某个阶段的任务,它贯穿于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始终,是一项宏伟的事业,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这一融合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的伟大历程注定了探索其有效途径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就可至善至美,而是需要一种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仍能够坚持不懈的韧劲和钻劲。在笔者看来,让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真正“接地气”,即让人民群众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主要有下述几条路径。

(一)首要的问题是搞清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九十多年的风雨历程,中国共产党带领着曾经积弱积贫的旧中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勇往直前,演绎了“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励志“中国梦”。在面对诸如“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时,党表现出了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以“首先搞清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出发点,在此基础上再探索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以及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恩格斯说:“我们的理论不是教条,而是包含着一连串互相衔接的阶段的发展过程的阐明。”[2]680列宁说:“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精神,它的整个体系,要求人们对每一个原理都要历史地,都要同其他原理联系起来,都要同具体的历史经验联系起来加以考察。”[7]从理论品格上理解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就是要明确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着的理论,也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来自欧洲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在中华大地上生根发芽并茁壮成长,关键“是因为中国社会条件有了这种需要,是因为同中国人民革命的实践发生了联系,是因为被中国人民所掌握了。任何思想,如果不和客观的实际的事物相联系,如果没有客观存在的需要,如果不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即使是最好的东西,即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也是不起作用的。”[5]1515从精神实质上来理解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就是要明确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的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坚持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追求并贯穿于始终。

(二)在研读经典著作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两百多年前的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曾在他的《读书与书籍》中谈到:一般人都喜欢读那些介绍或评论古今大思想家的书,却不去阅读原著,因为他们习惯于阅读新出版的东西,他们觉得现今庸人的浅薄平淡的语言比伟人的思想更容易理解。所以倡议国人尤其是作为各级领导干部积极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不失为加快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剂良方。唯有如此,才能做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才能在讲新话的同时又兼顾了“老祖宗”,才能进一步发现并纠正很多被忽视、被误读的东西。另外,当前教条、僵化等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和各种精心包装过的反马克思主义思想仍在肆意横行,以强劲的攻势不断侵袭着人们的思想。只有“回到马克思”,某些处于混沌凌乱状态中的人们才能拨开云雾见青天,才能更加清楚地认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才能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社会主义本质并坚定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

(三)不断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活的理论体系,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前途。但是,如何让其永葆青春是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一个非常严峻的课题。毛泽东同志说:“什么东西都是旧的习惯了新的就钻不进去,因为旧的把新的压住了。……在知识分子当中提倡学习马克思主义是很有必要的,要提倡大家学他十年八年,马克思主义学的多了,就会把旧思想推了出去。”[8]俗话说,习惯成自然。旧事物一旦成了“自然”,往往就会演化成一股坚不可摧的顽固势力,使新生事物百般受阻,所以必须要以巨大的勇气和决心打破束缚,让新的事物破土而出。具体到马克思主义,在大众化和“化”大众的历程中,更需要根据实践和事物运动的规律进行理论创新,即根据新情况、新问题讲新话。具体说来,就是要“自觉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1]17

(四)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并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根本在于其满足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并为他们所接收和拥护。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强调要广泛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掌握群众情绪,不断增强同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还是要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尤其是与人民群众自身利益息息相关的住房、医疗、教育、就业、社保等几大民生问题。这要求党和政府绝不能仅仅在理论层面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更重要的是直面现实,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所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正如列宁所说,“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和简单明了”[9]467,“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9]468。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用通俗的语言、生动的材料,把“讲道理”和“讲故事”、“大主题”和“小切口”、“普通话”和“地方话”、“我来说”和“大家谈”有机结合起来,使传统的“我说你听”式的“独角戏”转化成人民群众踊跃参与的“交响曲”。

(五)遵循传播规律,做全媒体时代的弄潮儿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传播过程,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否让人民群众“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是否遵循和不断研究传播规律。以电影、广播、电视为主力的电子媒介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带入了一个全新时代。理论工作者和媒体工作者要充分利用电子媒介的特点,制作多种形式的马克思主义文化产品,打造访谈类节目(比如焦点访谈)品牌,创作感染力强的电影和电视文献片等艺术作品,使马克思主义走进千家万户,走进每个人的心灵。当今世界处于信息化、一体化的网络时代,用好互联网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途径。大众化工作要充分利用网络传播的特点和技巧,唱响马克思主义主旋律,并以高度的紧迫感和危机感抢占网络传播阵地。笔者认为在传播过程中还有两点需要特别注意:其一,由于网络的开放性、隐匿性和强互动性,鱼龙混杂的信息极易混淆视听,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最大限度地扩大传播,消除负面影响,也是网络传播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顺应形势、做全权威医学期刊媒体时代的弄潮儿的同时,也绝对不能放弃以报纸、广播和通信为主要阵地的传统媒体,建议大众化在筑牢旧媒体阵地的基础上再占领以网络为主阵地的新媒体。

作者:王连杰 单位:广西外国语学院


    更多电子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当代我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探析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kjlw/dzlw/164909.html

    相关专题:榆林学院 新乡学院学报


    上一篇:基层供电所作风建设创新
    下一篇: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归因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