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科技论文 > 电子论文 >

以人为本的中职学生管理模式

中职院校在本质上与其他高等学校一致,都是培养直接面向社会的学生,但是在思想层面上、能力等方面还是有别于其他院校的。同样面临着社会的竞争和压力,由于中职学生思想和能力的不成熟性,学校的管理任务更为艰巨。

一、中职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

1.学生管理工作忽视学生的成长、发展需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为国家培养中、高级的技术性技能人才,是中职院校的教学根本和教学目标。学校过于注重社会发展的单方面需求,忽略了学生的成长需要;学校管理过度注重学校需要的满足,忽视了学生的发展需要。学校管理忽视了学生的个人成长和发展需要,导致学生只能机械的适应社会和企业的标准,缺乏自我,被动参与管理,阻碍了学生的潜能发挥和自我追求目标的实现。2.学生管理方式的滞后性中职院校的学生管理:重制度,轻人文。学校为了达到一定的管理目的和效力,管理手段众多,实施力度强硬,严重漠视学生权利,缺乏人文关怀。中职院校的学生管理人员以学校赋予权利,凭借自身经验,对学生进行指令、规定等方式的管理,来确保学校的整体发展。这一管理方式,过于强调集中统一,缺乏弹性,抑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3.学生管理工作评价缺乏科学性中职学院为了达到形式上的全面发展,对学生进行统一化要求管理,使得学生平均发展。中职学生管理主体定位不当,忽视学生能力培养,导致学生综合素质不高。中职学校的评价标准是成绩,学生评优、评奖等由成绩决定。但学校对成绩评价没有标准体系,以学校标准来评判,使得学生框架式学习,导致学生缺失个性和特性培养。4.学生管理人员自身素质和管理水平较低中职院校的学生管理者一般都是学校教师,学科知识丰富,但在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等方面有不同程度上的缺失。若在政治、思想、知识理论、道德修养等方面缺乏自我修养,就直接影响着学生管理工作的质量。

二、“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

(一)“以人为本”管理模式的内涵

“以人为本”是指将人作为管理活动的核心,坚持从人的实际出发,了解并尊重人的需要,进一步激发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达到管理目的和效力,并使人从中得以发展。

(二)中职学生管理的必要性

1.社会压力挑战的必然性近年来由于招生政策的改变,中职院校的生源数量减少、质量下降,学生自尊与自卑心理共存;市场经济高速发展,企业任人标准和需要的改变,企业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高知识水平、高职业技能、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学生和学生管理带来的冲击。这一系列的社会压力,为了与国家政策接轨,适应社会、企业需要,引导学生合理利用互联网,中职院校对学生进行“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是必要的。2.教育本质的内在要求教育是人的本质不断发展和展示的重要途径、工具,是培养人的活动,是人的再生范畴。“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是将人培养成一个多层次、多规格、赋予创造性和个性化,全面发展,身心健康的人。3.学生管理本质的客观要求管理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管理的本质是如何待人。学生管理的本质就在于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创造条件。中职院校对学生管理本质理解不全面、透彻,忽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需要,因此对其进行“以人为本”的管理是客观必要的。4.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国家教育改革指出要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内容。坚持以学生为主,尊重学生需要和身心发展,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管理活动,使得学生在各个方面都全面、综合发展。因此,对中职学生进行“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是国家政策需要和实行素质教育的必然需要。

三、“以人为本”管理工作策略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管理理念

中职院校要改变传统学生管理思想,树立现代化“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理念。一切从学生出发,尊重学生个性、特点,了解学生身心和知识、能力需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参与管理活动,实现自我管理、服务、教育和约束等。

(二)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管理者素质

加强学生管理者的自身建设,管理者的知识、技能、思想、政治等方面进行综合培训,建设稳定性强、高素质的学生管理队伍。学生在这一管理团队的带领下进一步加强思想教育、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达到学生管理的最终目的。

(三)创建和谐氛围和环境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条件。好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综合发展,恶劣的环境可阻碍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因此,中职院校要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优化学生心理,促使学生健康、全面发展。建设良好的校园环境,方便学生使用;改善师生关系,促进师生交流互动;营造学习氛围,促使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开展校园活动,激励学生参与。让学生与教师共同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营造校园环境,学习氛围。

(四)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规章制度

中职院校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规章制度,有利于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规章制度的建立要符合中职院校的教育规律、现代化管理原则、中职学生发展,体现社会道德观、行为准则和人性化。让学生接受、认可、参与。

(五)构建优化的管理评价体系

好的评价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不好的评价对学生产生消极影响。由于许多中职院校对学生用成绩评定手段来评价学生能力,导致学生框架式学习,不能发挥其个性。因此,构建管理评价体系是客观必要的。构建优化的管理评价体系,要综合学生的成绩、思想文化、行为、人际交往、组织和实践能力、合作意识以及创新能力、抗压能力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方面,多层次的评价。

四、结束语

在中职院校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模行为医学论文式,是符合时代要求。应用于中职学生管理,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现,提高学校管理效率,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有利于企业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符合当代管理要求和社会需求。

作者:邓峰


    更多电子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以人为本的中职学生管理模式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kjlw/dzlw/161956.html

    相关专题:微生物类杂志 皖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上一篇:园林工程成本控制与管理探讨
    下一篇:高层建筑项目桩基工程施工技术探索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