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学习规范性的培养
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在不同的章节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有的是对概念原理的解释,有的是对条件的探讨,有的则是练习掌握一些简单的基本操作,更多的是一些验证性实验。教师在课堂上的演示实验,除了可以让学生直观的观察到实验现象外,更重要的是在实验的具体操作上起到示范的作用,所以必须要做到演示操作规范,实验现象明显以及语言表述精准。另外,教师在演示实验中,要对学生的观察给予适当的指导,指导学生在观察时要有明确的目的和重点,并且要实事求是地做好实验中的观察记录。比如,在实验前,指导学生观察所用的药品的名称、状态,所用仪器的形状,各种仪器的连接方式和连接顺序,在实验中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实验的各种现象,并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最后再让学生根据已学知识和自己的猜测,对产生的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这些可以为学生自主进行探究实验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学生探究实验———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这里的学习能力包括:动手能力、交际能力、表达能力等。学生通过自主参与科学实验探究的学习活动获得新的知识,逐步形成善于提出问题、乐于探究问题、勤于动手解决问题以及努力求知的科学态度,这种态度将一直影响着学生今后的化学理论学习,这样才能更有效的促进学生积极探索未知的知识领域,而不是一味地被动接受新的知识。课本安排的探究实验很多时候可能无法满足我们的教学要求,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有很多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或者感到很困惑的问题。如何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所谓的难题,用什么方法进行突破,是常摆在笔者面前的问题。经过实践发现,将这些问题尽可能的转化成实验进行探究,在探究实验中层层推进,从而使学生在实验中将问题的本质弄清楚,这种方法在酸碱盐知识的教学中尤其突出。例如,在讲授碱的化学性质时,我们都会做这样一个实验,将CO2通入到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结果发现,澄清石灰水很快变浑浊了,但氢氧化钠的溶液却无任何明显的现象。此时,若教师直接告知学生,CO2与NaOH反应生成了Na2CO3和H2O,那么学生必然是在心存困惑的基础上进行死记,这样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但是,如果教师大胆的说出学生心中的疑问:“请问,大家觉得CO2与NaOH真的发生了反应吗?如何证明你的观点?”这样必然会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此时,教师只要稍加铺垫,提醒学生该从哪个角度去分析解决这个问题,下面的实验过程学生自然会想到。对于学生设计的方案,教师要做一定的点评,指出其中不全面的地方。比如,在这,学生最容易想到的就是将氢氧化钠溶液倒入盛满CO2的塑料瓶中,通过观察瓶子是否变瘪来证明反应是否发生。学生在设计这一方案时忽略了CO2能溶于水的这一性质。教师在点评时则应该指出,让学生在这一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完善,最后学生也顺其自然地想到了对比实验。当得出比较完整的实验方案后再请学生从提供的实验试剂及器材中选择一些去验证自己的猜想。自己亲自动手实验探究所得到的结论,在学生脑中留下的印象肯定非常深刻。一个简单的性质实验,稍加设计就变成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探究实验,既学了新知识又巩固了旧知识,还强化了一种非常重要的实验方法———对比实验,何乐而不为呢?
三、家庭小实验———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力量源泉,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将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出来,进而让学生自主探究,提升学生的能力。在沪教版化学教材中,拓展视野里的家庭小实验对于刚接触化学的学生来说正是培养兴趣的重要途径。在学习溶液酸碱性时,当教师将无色溶液酚酞滴入无色的氢氧化钠溶液时,溶液瞬间变成了红色,这样一个简单的实验给学生的视觉冲击是非常强烈的。在此,课本安排了一个自制酸碱指示剂的家庭实验,绝大多数同学都跃跃欲试。通过搜集资料获悉,课本实验中没有涉及到的紫甘蓝也可以做成指示剂,并且颜色变化非常明显。所以在布置时,笔者就加上了紫甘蓝,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其中的一种完成实验。在规定的时间内,很多同学都带来了自己亲手做的指示剂。由于学生家中呈一定酸碱性的溶液不是很多,所以我又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到实验室利用自己做的指示剂进行检验一定酸碱性的溶液,并且要求学生设计表格记录自己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整个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一直非常高,而且对酸碱的内容也充满了好奇心。
可以看出,不管是演示实验还是学生探究实验或者家庭小实验,对于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课本的知识是固定的,而我们的智慧是无穷的。作为一线的老师,我们应该努力为学生提供一定的空间和舞台,让他们在实验中感受化学的魅力,在实验中迸发思维的火花,从而掌握化学的理论知识。当然,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挖掘可能进行的实验,这样才能在实验这一提升学核心医学期刊生能力的主战场上把握永久的胜机。
作者:路兆青 单位:江苏省淮安市开明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