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共空间设计和绘画艺术的共同点
1、抽象化
19世纪末的印象主义和野兽主义的出现,再到20世纪初立体主义的出现以及抽象主义,绘画经过了从注重对生活实物的模仿到对自身情感和社会认知的表达。这个变化影响了在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上,对景物,布局的照搬转向对其特点的加工和提炼,使得公共空间的设计表达更加开放、广泛和抽象。
2、外在形式与功能相结合
绘画艺术一直在追求新的表现形式,现代公共空间的设计也开始注重体现自我的价值,将公共空间的外在形式和使用功能进行有效的结合是自我价值的体现,这也是在绘画艺术的影响下,将新的设计形式运用在公共空间设计中,满足人们的需要。世界各地的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都具有的共同点是为了满足大众的的需求,空间内部的设施和布局不仅仅是为了外在形式的审美,更重要的是其功能为了与大众互动,满足人们的需要。这一点也是与绘画艺术相通的地方,绘画艺术在不断的发展中是以追求新的表现形式为动力的,在这个过程中,绘画的一种功能,即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是贯穿绘画发展的整个过程的。
3、四维化
在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中,不仅仅是将一些基本生活元素孤立的、片面的罗列其中,而是将他们用时间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整体,例如花坛里的一个雕塑,雕塑的材质可以是陈旧的,仿古的玻璃钢,花坛里的植物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藤蔓的生长逐渐覆盖在雕塑的表面,而使雕塑呈现出另一种全新的状态。这使得城市公共空间富有时间性,这一点正是受到立体主义绘画的影响。
二、绘画艺术对公共空间设计的影响
1、对公共空间设计的外在形式的影响
1)细节和整体的统一。绘画艺术讲究整体,同时也讲究细节决定成败。只有整体没有细节的作品只能算是没有完成的作品,而只有细节没有整体的作品更只能是一个支离破碎的失败的作品。这充分说明了整体和细节缺一不可,整体和细节需要相互协调统一。对于公共空间而言同样如此,过多的细节会导致杂乱无章,缺乏概括;然而过分强调整体又会使设计呆板、乏味,所以在公共空间设计中必须将两者相互结合,才能设计穿既有无限变化但又有规律的设计作品。
2)非对称与对称的统一。在西方古典造型艺术里面,对称均衡是一堂重要的必修课,在我国的各种设计也能看到均衡艺术的体现,例如对联、寺庙的金刚塑像以及官府门前的石雕。对联的形式对称但具体内容不对称,寺庙的金刚塑像各站两旁但是手持物品各不一样,石雕也有雌雄之分。这样做的目的不仅有对传统神学的尊重也能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效果,对称与非对称之间必须有个平衡的零界点。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是给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其设计也必须具有这个功能,所以在对称与非对称之间,设计必须权衡其材质,数量以及颜色等各方面的特点,这样才能达到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使人在其中移步换景的效果。
3)突出的对比。公共空间设计必定讲究空间布局,空间布局受到着诸多因素的影响,如物体的色彩、景物的虚实、草木的疏密等等多种艺术手法,这一点也是受到绘画艺术的影响,绘画过程中讲究色彩的对比,关系的明暗,空间的虚实,这些对比都在一个整体中,在这些对比中能够相互衬托,进而形成鲜明的对比,达到对立中有统一的效果。
4)节奏感。公共空间的设计中景物的堆叠,地形的起伏都能给人节奏感,这种节奏并非杂乱无章,它能使人感到愉悦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公共空间中不仅有视觉的节奏感也有听觉的节奏感,如叠水的流动声,飞禽类的鸣叫声,这样不同的节奏感中相互交织给人以不同的空间流动感。绘画过程中为了达到画面的和谐统一,必须把握节奏感,这种节奏感可以来自画者的笔触,颜色的冷暖,处理画中物体的情感,画面富有这样合理分配节奏感,才能体现较好的艺术效果。
2、绘画艺术对公共空间内在设计的影响
1)“人”是意境的前提在一幅优秀的绘画作品中,人们总是能从其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意境,这种意境与作品相关但是不会与其他人雷同,因为每个人的经历和记忆不一样,一幅作品给人的遐想也就不一样,作者同样如此,意境的产生,是通过人的感受而体现的,意境是精神所在,而精神是人类特有的情感,没有人,就没有意境可言。
2)先有“意”,后有“形”一幅画的意境总是出现在作品完成之前,有了意境之后作者所要做的就是思考通过什么样的媒介,简单的说就是通过什么样的内容去表达这个意境,这样的内容可以有有无数种,都能准确表达这个意境,但重要的是作者更偏爱哪一种。公共空间的设计受到绘画艺术的影响,其意境生与设计之前,也就是其主题,这个主体可以是儿童主体的,可以是环保主题的的也可以是社交主体的等等,试想如果一个设计的主题都不明确又何来的设计作品呢?
三、结语
公共空间设计本身就是一门包括了雕塑、建筑、绘画的综合性新生代的艺术门类,绘画艺术对公共空间设计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本文对探寻了一些公共空间设计中的绘画艺术元素,并阐述了绘画艺术对公共空间设计的一些外在与内在的影响,其目的是为了找到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的将绘画艺术融入到公共空间设计中,将公共空间设计在新生的设计门类做出一个更好的定位。
作者:周子龙 单位:武汉纺织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