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以基于中国传统文化智慧的厨房家电为着眼点,梳理国内厨房家电本土化的发展状况。方法中国传统器物的造型、工艺虽然大多已经被遗忘,其蕴含的文化智慧却是中国人独特思维方式与文化素养的深层次体现,能够为当今厨房家电设计提供开阔思路。结论通过回溯传统器具中的造物智慧,传承国人自古以来就有的生活习惯和文化理念,将助力厨房家电行业涌现出本土化的设计良品。
关键词:传统智慧;厨房家电;设计研究
我国厨房家电设计长期参照西方经验,朝着现代化、智能化、节能化快速发展。国内厨房家电也因为缺乏本土文化基因,导致产品本身的辨识度不高,并且雷同化、单一化的厨房家电设计充斥于市场中,这些现象不禁令人反思如今国内的厨房家电为何不具备中国本土文化的特色?中国是餐饮文化大国,不同地缘人群的饮食习惯与烹饪方式差异较大,简单照搬西方人的厨房家电不符合国人的烹饪方法与文化理念。实际上,国内部分消费者对传统经典文化的价值已然觉醒,具有传统文化意味的现代家居用品和服装饰品受到追捧,消费者通过购买此类产品展示其文化品位与时尚程度。在厨房家电领域中,同样出现以现代国人生活为设计语境,友好融入传统文化理念的厨房家电,逐渐树立起国人购买优质家电的自信心与满足感。
1厨房家电重拾文化传统
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普通居民购买家电的能力与意愿与日俱增,致使中国家电市场出现质的跨越。1978年全国只有400台洗衣机,1983年则升至365万台。“新国货”的来临使人们从传统的生活形态中解放出来,有力地提高了生活品质[1]。厨房家电产品中冰箱成为普通用户家中新“三大件”之一(其中还包括洗衣机和电视机),提供了长期储存食物的有效空间。至20世纪90年代,高效便捷的微波炉在国内家庭厨房中普及开来。早期中国厨房家电无疑借鉴西方国家设计上的经验,厨房家电以一种“舶来品”的“面貌”迅速在国内流行。这种盲目追求市场,抛弃自身传统文化和精神的设计使得中国的家居产品设计缺乏本土化特征和精神气质,只是一味地满足大众猎奇追新的心理,而不启发和唤醒大众的民族意识[2]。几千年的历史激荡里中国形成独立、庞大的饮食文化,囊括了烹饪方式、烹饪器具、饮食习惯等,仅挪用西方人的厨房家电不足以满足中国人挑剔的饮食需求。在回溯发掘饮食文化传统的过程中,设计师展开了对国人饮食习惯和烹饪方式的研究工作,尝试在家电领域中寻找新的可能性。根据国人早上喜好饮食豆汁的传统习惯,设计师设计出全自动的家用九阳豆浆机,用户足不出户就能品尝到新鲜健康的豆汁饮品。此外,中国家庭在厨房内烹饪时常采用炸、炒、烹、煎等几种不同的烹饪方式,造成大量油烟弥漫于厨房难以输出,而一些国外早期进入中国市场的油烟机根本“无力招架”,国内家电企业考虑到要为用户营造清洁的厨房环境,转而将油烟机的吸力增强,赢得了中国消费者的广泛接受。厨房家电对于消费者来说,不仅是提供烹饪条件的常用物品,而且也是消费者体现自我生活方式的一种映射[3]。与此同时,传统经典器物的形制轮廓、图案纹理逐渐被移植到厨房家电的装饰中,虽然与厨房家电的实用功能契合度不高,但以此宣称为“中国风”的家电产品仍流行于国内的市场中。而未来社会的日新月异,要求厨房的设计建立在以人们的生活为中心的基础上。一切追随风格,主张形式变化的设计思考都是表面的、局限的、短期的和不得要领的[4],但此类现象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国内设计师进一步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之间的结合道路。
2传统文化智慧启迪厨房家电设计
古代中国曾经营造出数量庞大、造型迥异、功能丰富的烹饪器具,无不透露着中国人的审美情趣与生活方式。然而中国传统的器具是“那个”时代生活方式下的工具,或许材料是廉价的,工艺是落后的,功能是原始的,造型是老土的,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人对生活品质的需求,但其中隐含的观念与方式有些到现在都是非常先进的[5]。传统器具中的形式元素已经落伍,距离当今国人的审美标准较为遥远,传统视觉符号强硬嫁接到家电设计中,将造成厨房家电形式与功能不相协调的后果。然而古代器具中潜藏着中国人巧妙的造物理念、灵活的烹饪技巧、细腻的情感表达方式,这一系列的传统文化智慧是古人遗留下的精华所在。通过探寻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重新利用开发传统文化智慧,能够为厨房家电设计提供创造性的思路。在现代产品设计中展现民族个性,体现传统文化价值来引起人们的关注[6]。起源于汉代的竹蒸笼,见图1,是古人利用水蒸气蒸熟食物的典型烹饪器具。蒸笼分为多层笼屉扩充了烹饪食材的空间,蒸熟的食物口感绵软、味道浓郁,是古代匠人细致观察生活的设计产物。不过蒸笼本身也存在着各种弊病,例如大小不一、高矮不同的蒸笼不利于现代家庭烹饪与存放,蒸笼的温度不易调节而蒸汽却易于消散,竹制材料易被明火引燃以及易受潮气侵袭等。设计师因此巧妙地提炼出蒸笼中“蒸”的智慧,尝试利用现代技术改良其中的弊病。美的SYZ28-21电蒸锅见图2,蒸笼材质调整为易清洗的不锈钢材料,直线防滑把手改善了笼屉的拿握方式,顶部透明玻璃易于观察内部食物的变化。蒸锅正面设置可视化的操作界面,简化烹饪操作的步骤,促使蒸锅的火候温度易于掌控。再比如传统砂锅,见图3,传导热量均匀且具有良好的通气性,能够烹调出芳香鲜嫩的菜品,砂锅亦存在着温度难以掌控以及容易炸裂的弊端。在此,“炖”的烹饪智慧被设计师提取,应用于现代电炖锅的设计上。美的WBZS22A电炖锅,见图4,拥有清晰准确的操作界面,便于控制锅内的温度,炖锅的内部结构设计为3个内胆,致使在一个锅中烹饪出差异化的菜品。电蒸锅、电炖锅发挥了传统烹饪中“蒸”与“炖”的智慧,呈现出精确化、安全化、简洁化的现代使用方式。传统器物经过如此再设计后一方面提高了利用率,另一方面又一定程度上冲淡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传统中国文化理念强调经验的逐渐积累,厨房烹饪中不同菜品的烹饪方式存在差异(例如煎、炸、炒、蒸等),同样需要个人长期的摸索调整。中式菜品的制作工序繁多,普通人每次烹饪食物的火候、味道、口感也不尽相同,国人又常常喜好讨论菜品中所欠缺的部分,以便下次烹饪时多加留意,这种充满生活乐趣的烹饪方式正是“一步到位”的智能化现代家电所欠缺的。
3“中国味道”的厨房家电设计思考
国内家电企业将传统文化智慧、科学技术、现代审美进行结合,然而设计出的家电产品中冷峻的材料和简单的造型,难以给人留下“中国味道”的深刻印象。厨房产品的内涵语义都产生于人有意识的联想,这种语义与操作者内心情绪、文化、记忆等的互动过程充满了感性信息,完全异于那种大脑无意识的人机操作行为,因此,厨房产品的使用情境就显得至关重要[7]。台湾JIA蒸锅的见图5,其改良方式则在运用“蒸”的烹饪方式基础上,尽可能保留传统的烹饪习惯,营造具有“中国味道”的烹饪情境。台湾JIA蒸锅采用手工制成的柳杉木蒸笼,蒸笼底部赤陶材料良好的吸水性避免了菜品口感的湿软。耐火土制成的蒸锅锅身克服了普通陶瓷无法直火加热的局限性,现代的制作工艺与经典的材料塑造出卓越的视觉外观与烹饪品质,恬静淡雅的生活气息油然而生。美的多功能不锈钢电蒸锅和台湾JIA蒸锅虽然同是源于传统文化智慧的厨房产品,但是各自却存在明显的区别。台湾JIA蒸锅最大程度地保留了模糊式的传统烹饪方式,用户烹饪时耐心感受到器物与食材间的奇妙变化。“陶”与金属或玻璃相比,性质更温和,质地更柔软,而且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对“陶”有着天生的信赖与认同感,认为用陶瓷或砂制锅烹制食物,能够保留食物原味且不会流失营养[8]。除此之外,台湾JIA蒸锅局部为竹子材料,更能唤起人们对传统蒸笼的情感追忆。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方案,也并非只有印上龙凤图案抑或是京剧脸谱才能被看作中国的设计,通用化的设计元素一样可以表达出深刻的中国文化内涵[9]。例如九阳电压力煲JYY-50YJ1,见图6,采用喜庆的中国红的同时,借鉴了中国传统提盒的造型元素。提盒又名“状元箱”,是古代民间嫁女儿的陪嫁之物,寓意着子孙后代能像状元一样有出息。九阳电压力煲JYY-50YJ1传递出中国所特有的文化内涵,传统厨房器具中的文化智慧与情感理念得到良好传承,同时又适用于当下国内居民的生活氛围。美的SYZ28-21电蒸锅则使用数字化的操作界面,为用户创造了高效、便捷、精确的烹饪方式,让用户享受到科技进步的成果。以上是国内厨房家电运用传统文化智慧的两类设计方式,一类沿袭了传统慢条斯理的生活理念,融入现代技术以及审美标准,令忙碌的国人体验到传统的烹饪趣味;第二类则以古已有之的烹饪方式和饮食习惯为基点,发挥现代科学技术的先进优势,简化人与产品之间不必要的操作,推进厨房产品向智能化方向前进。厨房是住宅中技术密集度最高的部位,更是智能化的重要体现部分[10—12]。这两类国内厨房家电的设计发展互有长短,在工业设计发展的新时期相互交融、相互碰撞,为创造出真正具有“中国味道”的厨房家电提供可行的参考依据。
4结语
中国厨房家电自诞生以来就以跨越式的成长步伐,便捷了广大国人的日常生活,然而单纯追逐实用功能或过度美化装饰的家电将无法满足品味日益提升的中国大众。厨房家电产品欠缺本土文化特质仍是当下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回溯传统文化中的智慧,探寻文脉中闪光的设计灵感,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与时下国人的生活方式,进而尝试设计出具有“中国味道”的厨房家电产品。
作者:王世伟 贺鹏 单位: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南京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