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必考科目之一,也是会计及相关专业学生必备的基础课程。面对目前教育部进行的应用型改革,课程必须与职业能力培养融合,学以致用。这要求教师在教学模式的设计上既要符合从业资格考试的要求,又要充分考虑灵活运用的需要。
[关键词]民办大学;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学设计
面对民办大学生源学习能力较弱,课程涉及进行职业考试,需要培养学生实际职业技能等因素,对财经法规教学进行设计。按照培养能力目标分为三部分,对应形成三个教模块。第一模块,知识储备模块。财经法规课程特点具有基础性、理论性、应试性等特点。这注定财经法规课程无法作为纯实践训练教学课程进行设计,仍才采用传统讲授方式进行。设计约30%时间由教师进行集中知识点讲授。由于时间较短,要求教师以思维导图为主体快速建立知识体系。财经法规知识点繁多且零碎,在教学过程中建立一个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对学生理解进而记忆消化知识非常重要。而民办大学学生因为自身知识体系不健全,在整合知识点能力上有所欠缺。帮助学生建立起ㄧ个以逻辑为主导的课程知识树,在主干基础上添加树叶,把零散的知识点以逻辑方式全部串联在一起,全面、直观掌握本课程知识点。模块结束后可以安排进行对应知识点考核,可以采用闭卷形式,分值设计占总体30%。第二模块,应用能力模块。这一模块分为两各阶段,第一阶段以案例为主,利用案例,整合知识,进行吸收转化。财经法规教学中使用的案例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配合理论知识点的小案例。这类案例的的特点是指向单一、针对性强、短小精简。
一般只需要针对某些较难理解或容易混淆的概念制作,所以案例篇幅短,只针对某个知识点,指向性强。这类案例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内涵。第二类,配合多个知识点的综合性。这一类案例多用干每一章开头承上启下,串联前后多个知识点,引发学生為习兴趣;或是在每一章最后,为突出本章多个知识点间联系,制作的综合性案例。但上述两种案例多是虚拟的、或是改编的,与真实情况间存在差异,较为理想化;同时这两类案例分析中教师讲授所占的比例较大,是以教师为主的学习。第三类案例是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师只需要扮演辅助的角色。通过学生自行分析解读,在分析的过程中提升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总体把握,培养学生自主分析能力。在财经法规课程中使用上述案例进行教学,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生动,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第二阶段是以实践为中心,配合基础会计共同进行,按照实际工作过程将两门课程知识点打散重新进行编排,根据会计工作分为不同的虚拟情景进行模拟,教师制定每个模拟情景中解决问题的知识点,对应学生完成情况进行评价。通过考评可以清楚看出每位学生掌握了哪些技能,还有哪些部分知识比较薄弱,有待加强。第三模块专业素质模块。这一模块不是一个独立教学模块。其中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新政策新规定专题介绍、部分专业常识及专业所需素质是贯穿于第一、第二模块之中的。
针对财经法规教材部分落后于政策的更新速度,可以开展相应专题介绍新出台的政策。同时还要注意以联系为主导扎实基础。财经法规是为财会类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课程中的内容横向与基础会计联系较多,纵向为后续多门专业课打基础。这要求在教授课程时教师要更多观注课程中的交汇点,不仅要掌握本课程,还要了解其他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方法。茌教授过程中要注意留白,让学生知道后续哪些课程还会延伸这个知识点。在打实基础上,进一步引发学生深入探究与钻研学习兴趣。这一模块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容是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不宜照本宣科,可以结合在案例教学中进行。对这一部分考核,可以参考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由实习单位提供评分。判断学生是否具有真正具备相应道德修养。从理论走向实践,从实践走向岗位是应用转型的要求,而转型的焦点在于课程的转型。民办大学的教师应该研究学生,更应该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积极探索职业教育发展的规律,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育的水平和质量,培养更多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李丽华.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学探讨[J].福建商业会计,2010(1).
作者:卢闻弦 单位:西安培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