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环境下,全球产业竞争格局正在发生重大调整,中国制造业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与严峻的挑战,为适应新形势,制造企业十分关注自身综合竞争力的提高,质量是关键因素。“去日本买只马桶盖”事件又折射出中国制造企业需要更多地关注质量问题,而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是企业有序、高效生产与经营的可靠保障。
一、制造业注重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塑。2015年5月8日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十二五”至今,我国制造业发展迅速,产品质量得到大幅度提升。但面对国内和国外的竞争压力,要求制造企业更加关注质量问题,质量为先,在质量保证前提下,企业才能走上以质取胜的发展道路。
二、制造业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我国是制造业大国,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在质量效益等方面差距明显,大而不强。质量水平不高,直接制约着制造强国的建设,质量问题已越来越得到了广泛关注。制造业质量管理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质量管理人才匮乏
制造业质量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各个环节的质量指标很大程度上依赖人员的控制与监督,如果管理人员未能实现对每个环节质量的有效控制与监督,则会出现产品质量偏低甚至产生废品的情况。目前,质量管理中人员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其一,质量管理人员缺少责任心与使命感,对于质量问题未能进行全面的观察与及时的处理;其二,质量监管人员的操作缺少规范性,在此情况下,人员的操作极易出现失误;其三,质量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不强、综合素质偏低,未能掌握系统、准确的工作技巧,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无法全面掌握造成问题的原因及其影响,也无法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质量问题的扩散;其四,人员间缺少合作与团队意识,在实际质量管理过程中,未能进行有效的配合,直接影响着质量管理的有序性与高效性。
(二)生产用具落后
在制造过程中,生产用具主要包括机械设备与生产工具,它是质量提高的重要保障。但目前,质量管理过程中,生产用具的质量水平偏低,主要是由于企业在购买时,过于关注投资成本,而忽视了其质量保证的重要性;在生产用具使用后,未能对设备与工具进行及时的养护与维修,同时,长期运作后,设备与工具的老化与损坏等问题会较为严重,又未能及时更换新的生产用具或零部件,进而影响产品的加工精度。生产用具存在的问题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制约着制造企业竞争力的提高。
(三)生产物料不符合要求
制造过程中涉及众多物料,对于一种最终产品而言,其物料包括半成品、配件与原料等。不同部门在生产物料管理过程中,缺少合作与沟通,导致物料不符合实际生产需要或物料质量不符合,最终影响产品质量及造成资源浪费等情况。
(四)生产工艺不完善
制造企业的生产工艺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技术文件,一般包括工艺制度、工艺图纸、工艺流程、作业指导书、检验规程等。企业缺少完整的工艺方法或者工艺方法落后,不能确保生产过程按照工艺规程执行,不能在生产过程中执行严格的工艺制度,进行规范的工艺纪律检查和工艺监督,导致产品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五)规章制度不健全,质量管理体系作用未能得到发挥
企业质量管理,需要发挥规章制度的作用。企业缺少完善的规章制度,如:质量标准、操作流程、质量考核机制与激励机制等,易产生不良品,进而造成不同程度的资源浪费,同时也不能调动质量管理人员工作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当前,我国制造业一方面积极开展质量管理建设,企业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另一方面又存在缺少可操作性或重视度不足的情况,造成体系中的要求未能得到全面的落实,质量监管形式化现象较为严重。
三、质量管理五要素在制造业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中的融入
制造业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急需解决,为了不断适应顾客的要求,要构建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在该体系建设过程中,要融入质量管理五要素,分别为人、机、料、法、环,此处具体指质量管理人员、生产用具、生产物料、生产工艺与环境。
(一)培养高素质的质量管理人才
在质量管理五要素中最基本的要素为人。因此,制造业要注重质量管理人才的培养,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提高,产品质量才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与管理。此时的管理人员包括领导人员、生产人员、操作人员与技术人员等,要求相关人员的知识理论与职业道德素养要不断提高。一方面,质量管理人员要明确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在质量管理理念的指导下开展质量管理相关工作,同时,积极引进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先进理念提升管理水平,企业产品质量才能够有所保证并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制造企业要展开系统的培训与教育,促进质量管理人员自身能力的提高,使其拥有完善的知识理论体系与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其中领导人员要保证自身决策的高效性,为质量管理工作提供科学的规划,以此促进质量管理目标的实现;生产人员要根据相关的操作规范展开有序的、规范的生产,并且要以法律法规为依据,促进生产的合法性,同时还要积极利用自身的技术,与相关人员展开有效的配合与良好的沟通。在此基础上,制造业的质量保证体系才能够获得可靠的人才保障。
(二)提高生产用具的质量
制造业生产过程中涉及诸多用具,在对相关用具采购时,要保证其高质量,在投入使用后,要对其进行合理的使用与有效的维护,机械设备的操作要遵守操作规范,并且要根据规章制度,对设备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维护、保养。在此基础上,生产设备、生产工具的作用才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三)保证生产物料的符合性
制造企业为了提高产品的质量,要对各个环节的物料进行有效的管理,采购部门、生产部门与销售部门等均要保持紧密的合作与及时的沟通,以此保证物料符合质量要求。为了实现对生产物料的质量管理,要明确物料的影响因素,如:物料成分、化学性能与物理性能等。在物料实际质量管理阶段,具体的措施如下:采购人员要根据采购方案,对物料进行有效的选择,在专业知识的支持下,保证物料的高质量;生产人员要根据生产流程,对各个生产环节物料质量进行控制,保证物料的合格和充足。在对物料进行质量管理过程中,要借助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等,对人员的行为进行规范与约束,以此确保生产物料的高质量。
(四)完善生产工艺
制造企业为了保证产品质量满足客户要求,要建立完整的工艺制度和要求,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就要对产品工艺实现进行工艺策划,以保证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获得保障,同时,又要不断进行工艺改进、提高、创新,并在生产过程中不断加以研究、验证和完善,以期达到随着技术的进步,工艺水平更加稳定、合理和先进。
(五)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促进质量管理体系作用的发挥
制造企业质量管理工作的有序与高效开展,需要完善的规章制度与健全的法律法规,因此,企业要对国家的法律法规进行学习与掌握,并根据企业自身实际情况,构建完善的规章制度。在此基础上,企业质量监管将会更加立体有效,产品质量得到可靠的制度保障。具体的规章制度有:质量信用信息收集制度、产品召回制度与质量黑名单制度等。质量管理体系有着积极的作用,制造企业要明确该体系的重要性,其中较为重要为质量标准体系。随着体系的日益完善,制造业质量保证体系的构建才能够具有高效性。
四、总结
本文以二十年工程机械从业经历及对行业的长期观察对比研究,试图阐明制造企业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过程中,通过质量管理五要素的融入,不断进行调整与改进,质量保证体系能够更具完善性。相信,制造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将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将不断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也将逐渐增强。
作者:林婉珍 单位:厦门厦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