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形成用工荒与就业难的原因及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高等教育蓬勃发展,使更多的人能接受高层次的教育,加上高等院校的扩招,进一步扩大了高等学校的学生规模。教育发展与社会需求平衡中主要链条衔接的缺失,造成了用工荒和就业难的局面,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四个方面。首先,职业教育面临的发展环境并不理想。现行的教育政策和体制,仍未走出重高等教育、轻职业教育的怪圈,职业教育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同时,在社会环境和国民意识的影响下,广大家长自身的传统思想也推动子女追求高层次的高等教育。其次,职业教育本身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课程设置单一,学生的很多需求无法满足。职业院校采用校内理论、校外实习的模式,学生的知识学习与工厂岗位技能脱节,企业实行绩效管理,难以保证学生顶岗实习的时间和质量。再次,职业院校对学生的就业指导不够。学生入校时,对所学专业行业发展的认识模糊不清,而学校只重视对学生的文化理论培养,对学生将来的就业问题重视不够,造成学生在毕业时不了解社会需求,在选择职业时,存在盲目性。最后,职业院校学生创业意识差。职业院校学生整体素质不高,学校未将学生心理素质差、创业意识弱、创业能力不足等问题列入议程。学生缺乏良好的创业引导与就业指导,面对就业市场无所适从,不是被无情淘汰,就是在激烈的竞争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二、解决用工荒与就业难问题的对策和途径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20字方针。在新形势下,职业院校要抓住机遇,通过转方式、调结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培养高素质、有技能的人才,破解毕业生就业难题。可从以下几方面寻找对策和途径。
一是国家政策倾斜。“十二五”规划将职业教育归于国民教育行列,平衡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招生比例,实现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及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不断调整政策,以适应快速发展的职业教育的需要。国家要在均衡发展的基础上,切实拿出转变方式的措施,职业教育部门也应迅速出台与“十二五”规划相配套的改革措施,整体联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二是职业教育部门要改变旧的教育体制与教育模式,适应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首先,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大力开展订单式培养,职业院校与高等学校、企业联合,校企共同育人。其次,要高度重视职业院校师资队伍的建设,引进有专长的高级技师和现场工程师进校担任技能训练教师,改善现有的师资结构。
三是加强就业指导,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提高学生素质。首先,要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端正学习态度,刻苦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与实际操作能力。其次,充分重视对学生获取就业信息的指导,通过各种形式的讲座、联谊会、招聘会等,满足学生对就业信息的需求。
四是加强对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首先,职业院校在教授学生专业技术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创业能力,帮助学生择业、创业。通过开设创业指导课,实施创业指导,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他们具备就业所需的核心竞争力。其次,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心理,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培养学生的创业心理素质。
综上所述,就职业教育而言,在呼唤社会大环境不断优化的同时,通过体制改革、机制创新、教育方式方法的调整,从过去被动的模式中走出来,重视就业指导和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为解决用工荒与就业难问题做出贡献,在贡献中凸显地位,从而树立良好的口碑。
作者:王雪婷 单位:泰安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