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互情感的缺失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远程教育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远程教育能为情感教育开启方便之门,然而历来偏重认知忽视情感的教育倾向在目前的远程教育中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这种倾向对学生的健康人格和高尚情操的塑造是极其不利的。远程教育中的学习者认为师生之间面对面的情感交流,比如语言、手势、表情、目光接触等对学习者的学习兴趣都具有一定促进作用。然而,准永久性分离使得远程教育中的师生不能面对面交流情感。为了弥补这种缺陷,远程教育利用技术媒体特别是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代表的多媒体代替了常规媒体传递教学内容,然而目前远程教育中的多媒体网络仅仅充当了简单的通讯工具,或者是利用网络技术进行“课本搬家”,在网络上发布一些文本化的教学内容。这种“电子课本”没有借助多媒体交互技术的优势,也没有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更缺乏情感的激励。
二、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类课程师生网络交互策略
语言文学类课程网络教学中的师生交互,不应该只是单调刻板简单的教学对话,更要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
(一)加强师生交互交流,变“机—机”交互
为“人—机”交互多媒体技术的介入,使教学系统由传统的“人—人”模式转变为“人—机—人”的模式,这种模式带来的师生分离更多的是感情上的隔离。因此教师首先必须重视与学习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利用网络聊天工具帮助学习者舒解心理压力,使之成为心智健康的人;其次,利用网络资源丰富、形式多样化的优点,利用多种手段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互。1.促进师生网上实时交互,重点发挥网上论坛的作用从学生的问卷调查可以看出,学生更喜欢与导师进行网上的实时交互。针对这一需求,我们应该多为学生提供与导师实时交流的机会,譬如在学生最喜欢的交流方式中创建QQ班级群,利用打字、语音和视频随时与学生交流。网上论坛作为重要的实时交互平台,理应受到重视。但是根据相关的调查数据显示,网上论坛的使用率是极低的。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重视网上论坛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可通过在论坛发布通知及相关信息的方式,吸引学生经常去浏览和发帖。同时教师要根据课程教学的需要,通过精心设计的交流主题和创设的人文交流情境,吸引学生参与交流,培养学生交互学习的习惯和能力。2.科学组织网上小组讨论,提高参与者的兴趣作为网上小组讨论的组织者与参与者,导师扮演着舵手的角色。导师应该把握好小组讨论的方向,确保讨论有序、有效的进行,并适时、适度地参与到学习者的讨论中去。导师在讨论之前首先要选择一个主题,讨论主题一定是学生关心的或感兴趣的,一般是某项学习任务或课程中的重点或难点,这样学生才能找到一个共识点,和他人交流的欲望才能产生。另外在讨论过程中导师必须要发挥引导的作用。远程交流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障碍和问题。在交流受阻的情况下,导师要维持讨论秩序,尽快使讨论回到轨道上来。最后导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要适度。导师一般不要对学生的发言做出评价,只是多用鼓励和支持的话语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的讨论空间。
(二)丰富师生交互形式,改变师生交互内容的单一性
远程教育中,教学方式的改变必定带来交互方式的革新。在电大开放教育的教学中,不但要充分重视平时的面授辅导的师生交互,更要注重远程教学的师生交互。汉语言文学类课程课堂互动过程是一个学习文化、传授文化、创生文化的过程。在课堂互动中师生主要以教材文本为载体,构成课堂互动的基本内容。而课堂互动教学形式应与课堂内容紧密联系、和谐一致,即也应是一种与之相称的文化形式。因此,让课堂互动充满文化意蕴,实是当务之急。也就是说,要增强课堂互动过程中的文化意蕴,让师生在一种文化的分享和创造中愉快、从容地到达获得语言文学素养的目的。除了面对面的实时交互,还要适应网络的教学环境,努力开发新的交互途径。其中,聊天室就是现在经常用到的一种实时交互方式。它支持文本、图形和声音,在文本和简单图形的交互中可以实现在互联网上的准实时交互,可以实现多点对多点的交互。
(三)完善师生情感交互,建立师生情感交互平台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的终极教学目标之一就是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整体文化素养,有较坚实的文史基础以及较宽广的文化视野。而现代远程教育环境下,课程教学各环节师生交互的欠缺使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非常薄弱,远远达不到本专业的教学目标。为此,衡水电大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为切入口,加强历史文化及人文精神的宣传,在衡水电大校园网上开辟专栏,上传文化经典和优秀经典影片视频,供师生共赏。同时,还要求学生针对某些作品,进行深入的分析探讨,热烈的讨论不仅深化了对作品的理解,更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互。
作者:高焕利 李艳 单位:衡水广播电视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