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识教育背景下的戏剧艺术教育
“文革”前开设戏剧专业的高校屈指可数,培养的人才的数量十分有限,戏剧专业的毕业生供不应求。这些戏剧专业人才中从事戏剧教育者为数很少,从事普及性、通识化戏剧基础教育的人才就少之更少。改革开放至最近十年间,许多艺术类高校和普通综合类大学纷纷开设了戏剧类专业,人才培养数量也与日俱增。而与之相反,专业戏剧院团对人才的需求量锐减,成百上千的戏剧专业毕业生无专业对口单位就业,戏剧人才供远大于求。一些戏剧专业毕业生转而考虑从事戏剧教学,但遗憾的是这些表演型、创作型人才由于专业培养模式的限制,并非马上就可以从事戏剧教育与教学。因为从事戏剧教学需要更加全面的戏剧知识与技能,也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需要通识戏剧领域及人文领域的相关知识,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戏剧专业的教师,需要大量的知识积累和技能的掌握。即使是从名牌戏剧院校毕业的戏剧编、导、演及舞美设计专业的学生,若想成为名副其实的戏剧各专业教师,都要在进入教学岗位后经过多年历练,以补充欠缺的相关知识,才能真正达到专业教学的需要。因此,无论是面对各类高校还是基础教育,戏剧师资在能力与知识结构上的基本要求,构建复合型、通识化的戏剧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拓宽戏剧人才培养模式,拓展就业渠道,是目前的戏剧教育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我们所说的高校“通识戏剧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是在通识教育和戏剧艺术教育的基础上将戏剧艺术的各方面戏剧知识融会贯通,来培养全面的完整的,能够从事各层次戏剧艺术教育的专门人才。随着我国中小学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化,艺术教育在基础教育中所占比重的不断加大,不仅仅高校有需求,未来中小学在戏剧艺术教育方面的人才需求也会不断加大,戏剧艺术教育人才在未来的基础教育领域有着十分广阔的前景。另外,在高校实施通识戏剧艺术教育人才的培养,对于戏剧艺术事业来讲,并不是一种办学风潮,而是一种恒久的文化传承,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事业。戏剧艺术教育人才应该能够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深入大中小学等机构、社区,发挥戏剧艺术创造性想象力,去观照生活、关心社会、关注人的思想与心灵,发挥戏剧艺术启迪与教化的功能,服务现实生活。同时也可以实现对戏剧艺术的有效传播。因此,“通识戏剧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在某种意义上说,戏剧文化传承的后继有人、连续不断,取决于高校推行“通识戏剧艺术教育人才培养”的深度与广度。
(一)欧美戏剧艺术教育的现状
在西方发达国家,戏剧教育实践模式的探索已经数十年。他们面向全社会,涉及全体社会人群。在学校,戏剧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美国是当今世界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其高校的戏剧艺术教育也是世界领先,拥有丰富的戏剧艺术教育经验,他们的高校戏剧演出活动和相关课程很早就已在美国高校中开展。美国已经成为世界瞩目的戏剧强国,这与其戏剧教育的普及化有密切关系。美国的戏剧高等教育在重视职业教育培养专业戏剧人才的同时,同样重视戏剧普及教育。在全美大中小学校开设戏剧欣赏和戏剧公共课,有的院校将戏剧公共课作为基础教育的必修课。戏剧的理念、方式及效果逐渐得到了广泛的承认,进而得到了政府政策的支持。1994年美国组织制定了国家的《艺术教育国家标准》(NationalStandardforArtsEducation),将戏剧与音乐、视觉艺术、舞蹈三门艺术一并列为艺术教育的重要领域。在这个“标准”中,还提供了戏剧教育所应遵循的原则,也提供了一些具体的标要求供实际运用,并认为戏剧教育有助于学生的表达、合作、想象和社交能力的培养。戏剧教育在德国校园也广泛开展。他们认识到戏剧具有丰富的人文教化价值,它与教育的结缘由来已久。戏剧演出活动在德国校园中盛行。师生们通过戏剧表演的形式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升个人的人文素养。德国各地区的教育部门在教育政策方面拥有很大的自主权。20世纪90年代,戏剧以正式课程的形式逐步进入到德国的高中,作为全部课程中不可或缺组成部分,戏剧课程确立了在高中的重要地位。他们认为戏剧课程能使学生系统地学习戏剧的历史、特征、意义等理论知识,从中可以了解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历史与生活风貌,同时也能在戏剧实践活动中获得各种经验。
(二)通识戏剧教育人才的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我们所要培养的通识戏剧艺术教育人才,是能够运用戏剧编剧、导演、表演、舞美等各方面的知识与技巧,从事各层次院校戏剧课程教学方式的人才。我们要培养的通识戏剧教艺术教育人才,是在所营造的戏剧情境中实现不同教学活动的互动推进,最终完成学习知识和促进教育事业;我们要培养的通识戏剧艺术教育人才,是培养学生将戏剧艺术作为一门工具广泛应用于社会实践中的能力,让学生掌握人本身,通过肢体、语言,传达思想、感情与创意,养成合作精神;我们要培养的通识戏剧艺术教育人才,是掌握戏剧艺术教育的基本原理和专业技能,熟悉戏剧表演的流程,了解相关学科的知识,有较高的文化艺术修养,有较强的审美感觉和创造性思维;我们要培养的通识戏剧艺术教育人才,不是艺术训练和表演专职人才,而是能够运用戏剧技巧于课堂教学的人才,在戏剧活动过程中能使参与者发挥创造力、想象力、协作能力的综合戏剧艺术教育人才。目前,相对于戏剧表演专业的成熟,通识戏剧艺术教育人才培养处在起步阶段,在国内仅有上海戏剧学院开设的艺术教育专业,中央戏剧学院开设的戏剧教育专业,云南艺术学院开设的应用戏剧教育专业,拥有的毕业生也不过百人。面对社会市场的大量需求,高校也应该及时转变单一培养人才方向,调整或开办通识戏剧艺术教育专业是大势所趋。
二、立足区位优势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一)明确通识戏剧教育方向,打破单一教学模式。
高校通识戏剧艺术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是基于当前辽宁省乃至全国范围内戏剧艺术教育的现状、文化市场以及用人单位需求而建立的命题。仅就辽宁而言,2004年至今我省内已有14所大学开办本科戏剧(影视)表演专业,其中包括两所高校开设了戏剧影视文学(编剧)专业,一所高校开设了戏剧影视导演专业,三所高校开设了戏剧影视舞美设计专业。这些本科高等院校都有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然而这些教学基本文件大都借鉴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上海戏剧学院的教学内容来设定,专业的核心教材多直接选用于这些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也基本趋同。但这样的翻版克隆,由于受到我省各高校师资、学苗、经费以及人文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人才培养的差距可想而知,自然也很难适应社会需求。在这样的境况下,我们应认清地方区位的优势与劣势,打破目前单一的戏剧教育模式,适当保留我省部分高校高精尖戏剧创作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同时积极构建地方高校“通识戏剧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专业知识体系,尽早培养出能够适合市场需求的戏剧人才。以地方高校的戏剧艺术教育人才基地为原点,向大中小学以及社会各个领域输送通识戏剧艺术人才,在原专业化的基础上,开辟出一条还原戏剧艺术综合性,从戏剧(编剧、导演、表演、舞美)创作转向戏剧教育,能够从事高校、中小学戏剧艺术教育教学、同时可以胜任企事业单位或社区等各类活动的组织,高素质、复合型、创造力强的通识戏剧艺术教育人才。
(二)发挥戏剧启迪教育的功用,开拓戏剧课堂新天地
戏剧艺术反映人们的日常生活,我们在社会生活中的矛盾、纠葛、冲突、对抗等生活真相都是戏剧艺术的源泉。事实上,每个人生存在世界上,就像演员一样扮演着各种社会角色。人们从戏剧中获得不同的感受,体验着不同的人生。戏剧能够陶冶性情,这是审美教育的目标之一。戏剧能够宣泄情感、陶冶性情,具有净化功能。通识戏剧艺术教育是最富有激情的艺术,体验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让自己的性情通过一些外部条件的熏陶而得以改善乃至升华,戏剧因而打动人心、震撼心魄。在人类修养德行、完善自我的过程中,美育是一条有效途径。戏剧艺术拥有巨大的力量,它通过美,有意识地培养个性,直通心灵深处。戏剧本身所具有的育人价值和独特功能,将为学生素质的培养,健全个性的发展、完美人格的塑造提供有力的支持。目前,在我国大中小学校开设专门的戏剧课程已经得到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在政策上的支持,具体深入的落实与实施,指日可待。在推进过程中我们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针对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探索开展戏剧艺术教育的方法与途径。如根据自身地区的实际需要出发,开发本地资源,开设戏剧课程。实际上,戏剧包括话剧、戏曲、歌剧、舞剧、哑剧等多种类型。同时,戏剧教育本身就是综合艺术,范围包括剧本创作、表演、导演、舞美等,创作内容丰富,艺术想象的空间无限。可以在中小学校开设选修课和兴趣班来进行培养。教师的课堂教学工作也可以称之为一种表演艺术,情境教学也是借鉴戏剧教学法的一种形式。有情有趣的情境是学生主动参与的重要前提,也是学生多种感官并用,形象化学习的载体。借助戏剧艺术情境化的方法,可以运用于数、理、化、史、地、政各科教学之中,可以使整个课堂勃勃生机。情境教学的生动、形象,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知识、能力、智力、情感等多方面的发展。
(三)建设高质量的通识戏剧教育师资队伍
建立学科体系,开办好专业方向,问题的关键在教师队伍建设。通识戏剧艺术教育人才培养需要强化戏剧为教育服务的理念,从事戏剧教育的教师必须掌握娴熟的戏剧编剧、导演、表演、舞台美术设计(灯光、服装、化装、道具)等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让教师充分认识到戏剧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人格教育,而非单一的才艺培养。通识戏剧艺术教育培养的教师是面对全体学生进行的戏剧艺术教育活动,要以人格教育为目标,不仅培养有戏剧技巧和戏剧理论知识的人,还要培养一个健全的国民。教育教学中角色扮演、欣赏与演出戏剧的经验等,强调的是学生的人格发展及创意的表现。戏剧教育是使人回归本性的教育,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其核心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需要复合型人才、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更应全面地认识戏剧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专业化的“通识戏剧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依靠我省教育主管部门有力的推动,依赖于有远见卓识的高校戏剧专业的领导者积极地构建,才能早日形成规模。非专业化的通识戏剧教育的师资建设,可以从专题讲座、活动交流、课题研究、校园剧编写与排练指导、社区戏剧活动组织培训、举办戏剧节等等形式入手,建设良好的通识戏剧艺术教育氛围,激发各层次教师的工作热情,以教学实践为依托,组织和指导教师进行戏剧教育教学实践研究,深化对通识戏剧艺术教育的再认识,提高教师的戏剧素养和实践能力。
三、结语
总之,探索通识戏剧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是拓宽我省戏剧人才培养途径需要,适应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艺术人才综合能力的需要;是培养青年人健全的人格、提高国民综合素质、提高全民创新能力的需要;同时也是传播戏剧文化、培养戏剧基本观众,传承高雅艺术的需要。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艺术教育观念、人才培养观念在自上而下的发生着巨大变化,实现高校“通识戏剧艺术教育人才培养”的构想具有美好的前景与广阔的未来。
作者:官圆媛 单位:沈阳音乐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