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与任务,涉及到各个方面的问题。在教育管理中,应该结合当前的社会背景及文化氛围,依据学生和院校的特点,探求创新的、合理地管理运行模式。
一、解析对我国高职教育产生不利影响的相关因素及相关问题
(一)信息发展给高职院校带来正面效益的同时也影响其教育管理工作,现代社会信息高速发展,学生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已经不再仅仅依靠纸质传媒,手机、电脑、互联网,各种高科技的通讯设备,都将大量的信息量灌输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各种文化信息、思想纷纷涌现。信息技术为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诸多便捷之时,也给他们带来困扰,影响着学生们身心的健康,也导致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困难。另一方面,网络上各种不合法的、不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内容也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发展。其道德水平在负面网络信息的影响下出现各种负面效应,这也是导致高职院校教育工作变得更为困难的原因之一。
(二)高职教育生源质量的降低导致管理难度加大。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很多高职院校都加大对生源的招取。虽然学生的生源数量在不断的向上涨,但是生源质量却与此不成正比,相反,相比之于以往,质量呈下降之势。这些学生中很多的学习基础不甚牢固,那么,高职院校如何对这些良莠不齐的学生进行管理呢?对于自制力较差的学生,宽松的管理方式会放任他们散漫的行为而导致其荒废学业;而严格的管理方式又抑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积极调动。
(三)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与管理工作存在脱节问题。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工作不是简单的说教和批评,而是需要面对一群已经具有自己思想的学生进行各方面的约束和控制及实行有效的教育。这不是哪一个部门或者管理者就能做好的事。就当前各个高职院校的情况来看,有一些教师还是将高职院校的学生当成小学生或者中学生,觉得知识的传授才是教育工作的主体,才是自己的职业和教师的责任,而学生的管理工作是辅导员的事情。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之所以存在脱节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管理人员存在专业异同问题,教育管理人员其职责主要是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专业指导上不具备指导能力。这就出现高职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很多受约束的现象,教育工作与管理工作不能有效的整合在一起,凝成一股力量。
二、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模式创新策略探析
(一)加强教育工作于管理工作的优化措施,促进二者之间的合作。高职院校中部分学生的学习基础本身就不好,因此,进入新的学习环境之后其自律性受环境的影响要么变好,要么变得更差。对于自制力差的那一部分学生,一次、两次的教育往往没有效果或者收效甚微。必须与院校的心理咨询机构和辅导员老师共同努力,提倡院校全体人员参与。只有这样才能将有效的管理模式与日常的学生管理工作、教育工作相结合,才能让管理措施落到实处。以往高职院校中对学生的管理都是由某个部门担任主要职责,其他部门根据实际情况配合。这种形式运行起来不紧密,解决某一具体问题尚可。但是对于复杂的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教育及其行为规范管理问题,就需要各个部门的相互联系与合作,让各个部门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共同推进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工作。
(二)创新高职院校学籍管理模式。首先要加强高职院校学籍管理体制的创新。高职院校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人事迹情况积极改革发展教育管理模式,科学灵活的调整教学计划,制定与实施基于自由开放原则的学生学籍管理制度。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可以看出高职院校的学籍管理制度不甚灵活,存在的问题也比较多。因此,高职院校的相关部门要积极进行沟通和协调,对于学生的转学、休学情况可以视具体情况适当的降低门槛,允许学生根据个人的需要,自由选择学习时间和毕业时间。此外,高职院校的管理水平应该提高,个别学生想要休学进行自主创业,学校可以根据学生情况尽量去满足。其次,加强学生转业制度方面的创新。对于需要转业的学生,学校在学籍管理工作中可以适当放宽学生转业的条件。学校的相关管理部门在遵循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应该灵活操作,科学优化课程体系,设立第二专业的学习,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此外,学校应鼓励学生多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为其提供更多的深造机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有所学有所获。
(三))高职院校依据自身办学特点,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社会实践教学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其组织难度较大,且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很多高职院校的社会实践教学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覆盖面比较小的现象。要解决这个问题,高职院校首先要明确自己的办学特点,采取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注重学生的校外实习及实践工作环节,引入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等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在实践工作中得到锻炼。此外,高职院校也要注重学生在外实习期间的思想教育工作,让学生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思想上也得到提升。这样高职院校在学生步入社会的初期工作阶段,一方面实现教学目的,另一方面也达到了人才的培养目标。
三、结束语
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其教育管理工作也要随之进行改革和创新。利用创新的策略和科学的方式弥补教育管理模式上存在的不足,进而适应新形势的需求,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作者:蒋斐 单位: 江苏省常州建设高等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