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科技论文 > 电子论文 >

高师声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一、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一)声乐演唱的实践经验

作为一名声乐教师,具备一定水准的专业声乐演唱能力是一项基础素质,除此以外,掌握正确的演唱技巧方法以及演唱、表演等舞台实践经验也是非常重要,具备这些素质可以使得声乐教师可以再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对学生的培养也能面面俱到、使得学生的学习实践中能得到更多、全面的指导。仅仅只掌握知识理论缺乏实际的演唱经验是非常绝对不够的,声乐的特殊性要求教师本人必须要有实际的正确技能的体验与实践才能把握住感觉,才能有效的去引导学生去找到正确的状态与感觉。与其他的学科教学特点不同的是,演唱者的“乐器”是一件看不见,摸不着的乐器。因此,在声乐教学中不但要帮助学生打造这个自身的“乐器”,让学生能够掌握科学合理的发声方法以及建立运用自如的声区音域,掌握多项的演唱技巧能够适应不同风格的作品,更要让学生能够成为杰出的“演奏家”,培养其具备较高的艺术修养、优良的乐感及丰富的艺术处理方法,能精准的发达作品内容的思想与内涵,达到较高的艺术境界。因此具备一定的演唱经验是一名声乐教师所必须的基础素质。这样就可以通过展示给学生自身的声乐技术,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技术运用的方法、特点,为学生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让学生在学习中能有效的消化声乐理论,提高歌唱技能,更好的巩固和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

(二)声乐教学的理论水平

声乐理论知识是声乐教师除演唱实践经验及演唱技巧技法等实践性的技能技法外,也必须具备的一项非常重要的素质。“声乐教学理论”、“音乐教育理论”、“教育基础理论”这三个理论是组成声乐教师知识结构的主要方面。当然如果要成为一名优秀教师,拥有丰富的演唱经验与坚实的演唱功底也是非常重要的,但只有实践经验,没有理论支撑是不足够为学生提供系统科学的教学内容的。此外,声乐艺术本身与其他的文化,多种的艺术形式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涉及的内容非常丰富,包含文学、科学等方面的知识。这也对声乐教师的理论水平以及相关的文学、史学、科学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不断进取的创新意识

我国音乐教育事业发展与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与推进的发展提出了要我们学习世界先进音乐教育理论,借鉴先进的教育思想、技术及教学方法等要求,我们需结合我国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研究解决教学中的各种实际的问题,提高科研水平与学术能力。随着我国高师声乐教育的发展,声乐教师在声乐观念、教学方法、专业发展等方面需要发展创新意识,这也是我国社会发展与人民总体音乐、文化素质提高的必然。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结构;认真学习并运用当今先进的教育思想;正确归纳总结自己与他人的教学经验,营造高师声乐教学更好的学术氛围,使其到达更高的领域。

二、学生应具备的素质

(一)声乐教学的合作性

在日常的声乐教学中,如果师生双方确立了教学关系,那么师生之间合作的前提条件和基础就是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当然这也是教学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在我们声乐教学中的过程中,师生双方的合作不仅要建立在正确的教学思想和观点上,更需要双方的配合和理解,以及双方素质的相互渗透。学生在演唱中,歌唱的技能需要较长时间的反复练习才能够掌握,不同教师即使在教学观点上面相似,但教学方法也不尽相同,其效果和特点也是不同的。教师运用自己熟悉的方式引导学生,使学生得到启发和感觉,逐步增进了解就会提高教学质量。所以,学生信任教师是教学中合作的先决条件,也是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之一。

(二)良好的学习方法和步骤

现在有些学生只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喜欢什么就唱什么,有时急于求成就想一鸣惊人,不去接受老师布置的作品,这些都是学习声乐的大忌。对于声乐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学中对于歌唱的基础以及各种作品风格的掌握都要从易到难,由浅入深的积累,所以声乐的学习没有捷径可走,需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的。而嗓子的耐力和歌唱的技巧是相互作用的,需要正确的方法和长期的训练才能胜任更具难度和挑战性的作品,唯有这样才能够延长嗓音的寿命,我们也经常在电视中看到很多老一辈的艺术家都还能够登台演唱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要想把老师教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技巧运用到实际演唱中就必须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声乐观念,慢慢掌握学习和训练的方法。因此,我们要注意下面几点:

1.对学生提高声乐技能技巧的促进。声乐教学是由教师和学生一起参与、集艺术性和技术性为一体的双向活动。作为教师而言,具有高超的歌唱技术和较强的专业素质都会对学生声乐技能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学生如果按照教师制定的教学计划踏实学习,打好基本功,并具备一定的歌唱技能,甚者在艺术上树立了自己的风格,对本学科的共性和特性有了较清楚的认识并了解自己的短长时,老师要鼓励学生并多向其他老师请教,以便提高自己的声乐技能,也能在学习过程中自由大胆的创新,加上老师的协助和关怀,营造师生合作的融洽氛围。

2.对学生师范品质形成的影响。高等师范教育是培养基础音乐师资的摇篮,声乐教师热爱教育事业,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高的理论水平,为学生师范意识的形成和树立都起到重要的模范作用。因此,在声乐教学中教师的行为能力、道德修养以及思想意识等,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歌唱素质、文化素质的形成有着更为重要的影响和潜在的教育作用。高师声乐教师素质的具备是教学成功的重要保证,而师生双方素质的互渗更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优秀教育人才的前提,也为发展音乐教育事业和深化高师声乐教学改革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对心理素质的认识

良好的心理状态能够帮助初学者更好地演唱歌曲和音乐作品,而心理因素也是歌唱中不能缺少的重要因素,在歌唱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一)歌唱的心理状态

声乐演唱艺术是一门以人声作为乐器的音乐艺术。它不同于其它乐器演奏的表演艺术,我们都知道歌唱的乐器是声带,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正是因为它的这个特殊性,就注定了不可能像其它乐器一样每天连续练习几个小时,就算是歌唱家也需要休息,有时我们会用精神练习来补偿实际练习,在这可以说是有声练习和无声练习。

(二)歌唱的心理与呼吸

在人声歌唱的四要素中,我们都知道呼吸是歌唱的原动力,而歌唱的呼吸又不同于生活中的日常呼吸,歌唱的呼吸方法是歌唱的出发点和基础,而呼吸方法的训练又要经历是复杂的生理和心理活动。

(三)心理调节对歌唱的意义

著名声乐教育家沈湘先生曾经说过,婴儿在啼哭的时候就是用的横膈膜呼吸法,即我们歌唱中需要的呼吸方法,但是一般人很少能够观察到婴儿啼哭时的状态,正因为他的呼吸方法是正确的所以即便哭上三天三夜嗓子也不会哑。通过这个正常现象可以推断声音与情感的冲动直接相关,也是通过人的内在情感和思想本能产生的。

(四)艺术的最高境界是二度创作

这种创作不仅要具备高超的演唱技巧,还要准确地表达不同风格的艺术作品以及作曲家本身创作的思想内涵,还应在原作基础上融入自己对作品的理解,使作品达到较高的艺术表现。

四、对心理素质的培养

(一)对舞台演唱恐惧心理的克服

对舞台的陌生感是指学生对上台表演没有实际的切身体验,就会有一种自然本能的恐惧感,这也是我们人的一种自我保护意识的反应。当我们走上舞台,面对观众,唱上几首歌,对于一个技术娴熟久经锻炼的演员来说是非常容易的事情,但对于一个首次登台的人来说就不是件容易的事了,他们往往会过于紧张胆怯而不能够正常发挥,甚至会造成发挥失常的不良后果。所以缺少舞台实践是众多演唱者容易产生恐惧心理的原因之一,演唱者平时的练习与面对观众的演唱之间,无论是氛围还是对心理影响都有不同的明显变化,人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也会有所区别。就会出现有的人舞台状态很放松很自如;而有的人却紧张、拘谨,这一切都和每个人的性格、意志和气质有关。

(二)舞台演唱时的恐惧心理有以下几种表现

1.上台演唱前感到心怀忐忑,坐立不安,觉得演唱不是一种乐趣而是一种煎熬的事情,没有信心,无端的悲观失望,越是到演出时间越觉得心慌难捱。

2.在上台前和上台后会出现记忆一段空白,即出现忘谱、忘词,跟伴奏合不上等发挥失常的现象。

3.演唱者满脑子想的都是歌词和技巧,而忽视了音乐的基本内涵和要表现的意义,无法让自己全身心的投入到演唱当中。

4.在平时练习中的困难地方,在上台演唱时担心过多,心里会出现暗示,极有可能再出错误,造成消极地恶性循环。

(三)对于舞台演唱来讲,造成心理恐惧的因素有很多,在作者的教学和演唱经验的总结中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自身缺乏自信心和勇气,内心担忧过多,总是专注于观众和他人的评论,所以内心会产生一种恐惧感。在我们登台演唱中,不同的舞台,不同的观众和不同的演出背景都会给学生带来完全不一样的心理状态和感受。

2.外界的客观环境对演唱者的影响。在不同的演出环境、场所和形式,以及舞台效果等等都会引起演唱者不同程度的心理层面的紧张,需要演唱者尽快的去适应,在不能改变环境的情况下只有改变自身去适应环境,这样才能百战百胜。

3.有时是对于演唱作品的不熟悉,之前没有对演唱时的歌曲去做思考和下功夫,或者作品本身处理得就不够细致,比如有的学生自作主张临时拿一个不熟的作品去演唱和考试,这样的结果是不可能好的。

五、对心理素质的训练

怎样克服舞台演唱的恐惧心理:

1.保持平和的心态,不要有侥幸心理和虚荣心,要认真严肃的对待每一次演唱,但不要过分的乞求演唱效果的完美,给自己施加过多过重的心理压力。

2.为避免舞台紧张要有过硬的演唱方法,而科学的演唱方法是演唱成败的关键,因此具备过硬,娴熟的基础训练才会有足够的信心去面对舞台,有了信心才会胸有沉竹,从容不迫,达到较好的满意的演出效果。

3.演唱者应该把全部的思想和情感融入到音乐作品的内容和情感的表现中去,排除和放下一切杂念投入地演唱,恐惧感就会不知不觉的消除了。

4.具备较佳的临场状态是成功音乐表演者的一个重要因素。有时候往往抱着豁出去的精神反而会产生勇敢和淡定的潜意识,从而来代替恐惧,或者.用自我暗示的方法解决紧张的心理和神经的慌乱,确信自己的演唱方法是值得信赖的。

5.选择作品方面要尽量选择难度适中,较为熟练的和舞台效果好的作品。在演唱曲目时,难度大小适合的话紧张心理就会大大减弱,反之自信心就会马上增强。

6.在演唱中如果出现某些小的纰漏是再所难免的,一定要镇定自若,及时调整情绪,把演唱造成的不良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不要因为一点点纰漏影响整个作品。

7.条件允许的话演唱者可以在正式演出前在舞台上过台,因为舞台上的感觉只能在舞台上去获得,通过几次这样的锻炼演唱者的紧张和不按心理和情绪就会渐渐排除。

六、认知心理学角度下的教学研究

据了解认知心理学是五十年代中期在美国和西方兴起的一种心理学研究领域和思潮,在七十年代成为美国和西方心理学的一个主要方向。认知心理学是二十世纪心理学发展的重要成果,它研究人的高级心理过程,即认识过程如知觉,记忆,思维的语言等。以信息加工的观点研究认知过程是现代认知心理学的主流,可以说认知心理学就相当于信息加工心理学。它把人看作是一个信息加工的系统,认为认知就是信息加工,包括感觉输入的变换、加工、存储和使用的全部过程。在研究演唱和教学的心理因素时,一定不能忽略的就是认知心理。为此,本项目的研究也将包括以下几个认知心理学方面的内容:

(一)树立正确的、科学的声音审美观

审美作为一种具有动情化,形式化的教育特性,它的目标是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的感性能力,包括鉴赏能力、想像力,感受力,认知力和创造力等,培养健全高尚的人格,塑造完美的理想人性,以最终实现人与人自身,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的终极追求。审美是一种超越性、综合性的教育。作为一名高师声乐教育工作者,更应当重视对学生的声音审美教育,给它以独立的地位,要充分认识审美在学生素质教育中的综合中介作用。其次,科学的审美观应落实到学校教育的一切环节之中,是学校各个学科专业以及教育环节共同的责任和义务,也是在学科专业教育中创造更美更好的教育境界的共同追求,也会进一步的开阔审美视野。

(二)分析声学的传导规律

声学是物理学的一个分支,一个多科性的学科,它是研究媒质中机械波的产生、传播、接收及其效应的科学。声学研究的基础就是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也是最简单的声学。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我们通常说有规律的悦耳的声音叫乐音,没有规律的刺耳的声音叫噪音,而音调、音色、响度就是决定乐音特征的三个因素。

(三)探寻音乐的记忆对声乐学习心理作用

综合技术和艺术的提高,歌唱活动是通过音乐的语言相结合的艺术形式来表达人们内心的思想情感,反映人的精神面貌,所以音乐记忆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当演唱者对一首作品记忆之前,必然要搞清楚记忆的任务要领,再侧重的去完成记忆。减少声乐学习中的失误,在歌唱中经常会出现失误,根据我们的经验,可以采用整体记忆和部分记忆法,这样可能会使失误率大大减少。提高歌唱者的心理素质,声乐表演艺术不仅需要声乐技巧,还要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歌唱表演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音乐记忆是这个过程中不可少的心理特征。

作者:韩悦 单位:四川音乐学院 音乐教育学院


    更多电子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高师声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kjlw/dzlw/110780.html

    相关专题:淮阴师范学院学报 宜宾学院


    上一篇:建筑节能玻璃膜的应用
    下一篇:统一战线与和谐社会建设关系研究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