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科技论文 > 电子论文 >

体验式职业核心能力教育实践研究

摘要:本文提出围绕学生职业发展特点,构建金字塔形的学生职业核心能力模型,以“体验式”职业核心能力教育方式渗透于专业技能教育之中,三年三阶段全方位融入课程体系,在技能培养、实践教学、定岗实习和创新创业中实施,突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职业规范意识培养、职业技能提升和创新创业能力提高,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力。

关键词:体验式;职业核心能力;专业课程体系

《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必须“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素质的高技能人才”。因此,面对新形势、新问题、新要求,高职院校必须与时俱进,全面深化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办出特色。那么,教师如何才能教得更好,学生如何才能学得更好,如何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这些就成为了关键问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是毕业生能否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目前,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企业对人才的职业核心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是企业对能够胜任工作岗位的员工素质的基本要求。职业核心能力包括职业的价值观和态度、职业适应能力、职业发展潜力等。通过在专业课程体系中融入“体验式”教育,潜移默化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一、何谓“体验式”教育

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知识的传授,而不是能力的培养;注重理论的灌输,而不是技能的锻炼;注重虚假实例的演练,而不是真实企业工程案例的实践。而职业素质和核心能力培养的关键是使学生从“知道”相关知识到“会做”相关的事情,并且最终变成为习惯和自觉行为的过程。国外发达国家的职业核心能力教育成功经验主要是“体验式”教学模式。为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自我管理、职业道德、职业态度等,将“体验式”教学方法融入核心能力教育,并引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中来。“体验式”教育注重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学生应该有主观能动性,他们是教学过程的主角,不是配合老师上课的配角。学生凭着自我已有的知识、经验、兴致,来亲身体验课堂活动,这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从而使得核心能力教育更加丰富多彩。目前高职院校在专业技能教学和学生素质教育中采用“体验式”教育(教学)方法的成功案例非常少,更没有形成可系统推广的教学成果,对“体验式”教学的研究,尚停留在对体验式教学理念的梳理和介绍试点的阶段,对于体验式教学理念在教学领域的应用研究较少,缺乏系统的、具体的体验式生涯规划教学的设计方案,更没有通过教学实践检验体验式生涯规划教学的实效。

二、“体验式”职业核心能力教育模型

围绕高职学生的特征和企业的用人标准,建立闭环的“体验圈”和科学的职业核心能力模型,准确地评价学生当前的职业核心能力状态和今后的职业发展方向,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规划自我”,并把握未来。“体验圈”是将职业核心能力教育所涵盖的抽象理论知识由“无形”转化成“有形”,创造真实或模拟的职业环境,让学生在教师精心设计的具体活动中充分获得亲身体验和感知。“体验圈”既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课程)来“体验”,也能够在各个独立的活动(课程)中,通过团队实现交流合作,然后通过反思、总结提升为理论或认知,最后将理论或认知应用到实践中。教师在课程过程中起着指导和引领的作用。这些都是基于库伯的“学习圈理论”(见图1),通过“体验式”教育,完成了一个“从实践(个人的体验)到理论(包括个人的认识)再到实践(社会的具体活动)”的过程,这一过程也是产生真知的过程,正所谓“实践出真知”。同时,结合学校活动、学生专业与企业需求进行比照,建立金字塔形的学生职业核心能力模型(见图2),形成“职业价值观与态度→职业适应性→发展潜力”的上升通道。底层职业价值观与态度以职业生涯规划、进取心、敬业责任心、团队合作和组织认同等为主,中层职业适应性以诚信、弹性与适应行动力、时间管理和自信等为主,顶层是个人的发展潜力,依次递进。基于上述能力模型,要在高职院校中开展职业核心能力教育,一定要注重实效性和形式创新。当前,高职院校非常重视核心能力教育,各校百花齐放,成功案例比比皆是。有三大共性的做法:一是高职院校的职业核心能力教育应渗透于专业技能教育之中,二是要注重职业核心能力教育的显性课程体系建设,三是要通过第二课堂、第三课堂(校外实践)活动、校企合作来共同推进职业核心能力教育。这些做法都是围绕职业核心能力模型对学生开展能力培养,渗透在高职院校日常教学管理和创新创业教育中。

三、“体验式”职业核心能力教育融入专业课程体系

只有在专业课教学中创设接近企业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景机会,教学内容与企业一线工作相接近,学生才能在这种情境下,凭借自己的情感和直觉,去感受、体味和领悟,从而产生情感、知识和能力。所以,在开展“体验式”核心能力教育的过程中,要以专业课程教学作为培养高职学生核心能力的主要渠道,建立学生职业核心能力测评系统,构建全员参与的高职学生“体验式”核心能力课程体系。现代高职教育强调产学研一体化,学校与企业无缝对接,这个接口关键就是看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和职业特定能力。“体验式”专业课程教学和核心能力教育要结合在一起进行研究,以期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更能培养学生的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并在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陶冶学生的情操,锻炼学生的坚强意志和品格,培育学生的独立自主能力。专业课的“体验式”核心能力教育的真正价值是教师创设职业场景(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获得职业感受、工作过程和体验情感,最终形成自己良好的职业修养,从而达到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以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为例,以培养高职学生具备满足社岗位需求的职业核心能力为目的,建立了“体验式”核心能力教育课程体系,利用“校中厂”“厂中校”开展企业认知实习、生产性实训、专业综合实训等“体验式”导入课程,以及通过户外活动、创业基地等开展职业规划与自我管理、职业沟通与团队合作、就业与指导等专项课程,针对高职学生在职业核心能力养成中必需的能力和素质进行指导和训练,帮助学生提高社会适应和发展能力。上述课程安排在三年教学计划中实施,专业特定能力培养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阶段,职业核心能力囊括了人际关系、团队精神、职业规划、营销财务、可持续发展等内容。三年三阶段的课程安排计划见表1。职业核心能力模型融合在专业课程体系和实践体系中,教师在不同的课堂中运用形式丰富的教学手段,点燃学生内心的学习激情,师生共同融入教学情境中。从而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做中学”,通过体验发现问题、探究知识、解决问题,让学生在体验中即时感受无形的概念,通过体验来领悟深刻的道理,并形成自己的认知。同时在第二课堂、协会社团、团学组织、三下乡等活动中,体验职业和非职业的核心能力培养过程。学校给学生建立核心能力学分银行,在课堂外的学习、工作、娱乐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也能实现寓教于乐的效果。

四、“体验式”职业核心能力教育的实施

职业核心能力的体验应在职业环境中进行,应渗透于专业技能教育之中,学生在企业真实的工程案例引导下,由具有企业工程经验的“双师型”教师进行指导,来完成职业工作,重点培养在校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规范、职业技能和创新创业精神,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力。1.突出职业道德教育职业核心能力的核心是职业道德教育,并且应无形地融入专业教学之中。可以通过“体验式”企业认知实习、劳动模范进校园、聘请企业能工巧匠担任职业道德教育兼职辅导员等形式,通过学生学习中心、工程师训练营、社团协会等平台,指导学生在技能训练中自觉培养职业道德素质。因此,加强专业课程建设和改革的同时,职业道德教育尤为关键。2.突出职业规范意识的培养职业规范意识是职业内在的规范、要求以及提升,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职业活动中所形成发展起来的道德意识、道德规范以及道德行为的总称。如时间管理能力、有效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敬业精神、团队精神,还有重要一点就是个人价值观和公司的价值观能够衔接。现代企业的职业规范要求的重点是“精工细作,优质高效;遵章守纪,规范操作;爱护设备,降低损耗”。为培养在校高职学生的职业规范意识,高职学生可在企业一线或企业环境中,通过定岗实习、实验实训、工学交替、素质拓展、“体验式”职业活动等形式,接受职业规范意识的养成教育。3.突出职业技能的提升职业技能提升的重要路径有一体化教学、实验实训、定岗实习(工学交替)等,其中顶岗实习(工学交替)是实现学生毕业后快速与岗位无缝对接的一种实践教学模式。以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为例,为提升学生职业能力,试点“三年三阶段实习”计划。第一年,学生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素质及绘图、仪器仪表使用等基本能力),培养专业认知,进行岗位体验(两周到一个月),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到企业去初步体验职业岗位场景,了解岗位特征及岗位要求等。第二年,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现场编程、PLC技术、运动控制等),进行生产性实训(1个月),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后到企业对应岗位去,进行专业顶岗实习,深层次体验实践职业岗位,全面训练职业素养。第三年,对学生进行专业综合能力培养,学生进行毕业设计、就业顶岗实习(4-6个月),主要是通过专业知识与毕业实习相结合的顶岗实习,满足学生的就业需要,培养学生的岗位胜任能力、岗位适应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4.突出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新创业能力为主的教育。在学生学好专业课程的基础上,以专业社团为依托,以专业“技能竞赛”为载体,以“创业计划大赛”为重点,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竞赛是一种“体验”平台,无论是技能竞赛还是创新创业大赛,层层选拔,人人参与,能惠及到大多数学生。创业实体是一种“体验”平台,能发挥学生的创业热情,展现学生的创业想法。与创业中心、紧密合作企业、共享型公共实训中心合作,多方共建形成合力育人机制,从而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五、小结

“体验式”职业核心教育的师生关系是通过教学中的交往、对话、理解而达成的“我—你”关系,而不是单纯的“授—受”关系。“体验式”职业核心能力教育只有在专业课程体系的每个环节中去体验,让体验成为一种无意识,让体验成为一种习惯。其关键在于创建真实的体验环境,引入真实的体验项目,融入真实的体验过程,品味真实的体验结果。总之,学生的知识不是靠“灌”出来的,而是通过体验“悟”出来的,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

参考文献:

[1]潘钥舟.体验式教学的理论与应用[J].天津职业技术院校联合学报,2006(11).

[2]黄道平.高职院校“体验式”职业素质教育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09(15).

[3]钱永林.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模式的创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6).

作者:吴征


    更多电子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体验式职业核心能力教育实践研究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kjlw/dzlw/109472.html

    相关专题:张家星 中氮肥


    上一篇:水利施工技术的应用
    下一篇:校园工科教育中工程素养综述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