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军事思想、积极防御战略、反“围剿”战争、形成、毛泽东
[摘要]中央苏区第一至三次反“围剿”战争的胜利,为毛泽东关于红军反“围剿”战略思想和红军作战原则的形成提供了舞台。毛泽东积极防御战略军事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独具中国革命战争特色的作战原则,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为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构筑了框架雏形。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说:“从1928年5月开始,适应当时情况的带着朴素性质的游击战争基本原则,已经产生出来了,那就是所谓‘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十六字诀……后来我们的作战原则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到了江西根据地第一次反‘围剿’时,‘诱敌深入’的方针提出来了,而且应用成功了。等到战胜敌人的第三次‘围剿’,于是全部红军作战的原则就形成了。”这就是毛泽东积极防御战略军事思想形成的全过程。本文试就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与毛泽东积极防御战略军事思想的形成作一论述。
一、从“十六字诀”原则到“诱敌深入”方针的重大转变
1927年9月19日,工农革命军第1师第3团和第1、2团余部,陆续到达文家市。当晚,前委在此召开会议,根据毛泽东的主张,决定放弃进攻长沙的计划,迅速脱离平江、浏阳地区,沿罗霄山脉南移,寻求新的立足点。10月7日,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进驻茅坪,开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这是我们党领导革命斗争由城市向农村转变的开始,此后逐步产生了适应崭新的武装斗争方式的战略战术。从井冈山创建时期敌人的四次“进剿”、三次“会剿”到中央苏区时期敌人的五次“围剿”,红军一直处于强大敌人的包围之中。如何防御敌人的进攻,有效保存和发展壮大自己的力量,是摆在处于弱势的红军面前的一个根本问题。毛泽东从井冈山革命斗争实践经验中较早地认识和把握了“围剿”反复的斗争规律,并运用这一规律指导红军的行动,使红军始终保持主动并在不断战胜敌人“围剿”中得到较快发展。1928年,毛泽东在领导坚持井冈山的斗争中,针对当时的敌我情况,总结了初期作战经验,制定了朴素的游击战争作战“十六字诀”。从1930年夏季开始,红军在中央苏区得到较大发展,约有3万余人的正规部队,建立了军团和方面军,基本上形成了主力红军、地方游击队和群众武装相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这一时期,主力红军的作战原则也适应当时的形势适时的由游击战转向运动战,在运动中歼灭敌人有生力量,尽管这一时期的运动战某种程度而言只是提高了的游击战,但它却是一个战略思想的重大转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红军的战略战术又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到红一方面军第一次反“围剿”时,“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提出来了。红一方面军运用“诱敌深入”战略,粉碎了敌人第一、二、三次“围剿”,取得了很大的胜利,使我军作战原则有了很大的发展。这是毛泽东对我军战略战术创造发展的重要贡献。毛泽东曾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说:“这时是军事原则的新发展阶段,内容大大丰富起来,形式也有了许多改变。”其主要内容有反“围剿”的准备、战略退却、战略反攻、反攻开始问题、集中兵力问题、运动战、速决战、歼灭战等一系列的战略战术原则,形成了毛泽东的以人民战争为基础的、积极防御的基本战略军事思想。
二、“诱敌深入”是红军取得反“围剿”胜利的正确战略
罗坊会议最终作出“诱敌深入”的方针。根据这一方针,红一方面军主力东渡赣江,诱敌深入。1930年11月1日,红一方面军总部根据罗坊会议的战略决策。由毛泽东、朱德签署在罗坊园前村发出《诱敌深入赤色区域待敌疲惫而歼灭的命令》。命令指出:“方面军以原任务拟诱敌深入赤色区域,待其疲惫而歼灭之。”
当敌人实施大规模的“围剿”时,红军采取的基本战略是“诱敌深入”。“诱敌深入”有利于主力红军保存军力,待机破敌;有利于动员和组织苏区内各种力量支援和参加战争;有利于使敌人分散兵力。削弱敌人优势兵力;有利于发现敌人弱点和造成敌人的过失;有利于红军最大限度地集中兵力,各个歼敌,直至打破敌人的“围剿”。毛泽东在后来总结历史的经验时提出:“根本上危及军力的保存时,应该勇敢地退却,以便保存军力,在新的时机中再行打击敌人。拼命主义者不知此理,明明已处于确定了的不利情况,还要争一城一地的得失,结果不但城和地俱失,军力也不能保存。我们历来主张‘诱敌深入’。就是因为这是战略防御中弱军对强军作战的最有效的军事政策”。
毛泽东在实施“诱敌深入”战略方针时,先是做好反“围剿”的战争准备,主要是军事上的准备退却和为着准备退却的政治上的宣传、动员,征集兵源,筹措给养,寻找有利作战的阵地、组织动员积极援助红军的人民,准备参加和支援反“围剿”作战。在敌人“围剿”开始前或同时,红军主力应向苏区内退却,以诱敌深入,待机破敌。退却的终点,通常在根据地中部,有时在后部或前部的边缘区。同时,以一部主力协同地方部队和群众武装,采取运动防御和广泛灵活的游击战袭扰、迟滞敌人的进攻,以保障红军主力集结、隐蔽、休整适时转入反攻。反攻开始后,一般选择的目标,通常选择在利于我而不利于敌的阵地,能有效地打击敌人的要害及比较薄弱处,给敌以沉重打击。反攻是打破敌人“围剿”的决定性步骤,既要打,更要打好。毛泽东十分重视坚持慎重初战的原则,打则必胜,从而转被动为主动,打破敌人的“围剿”。
反“围剿”取得胜利后,红军乘胜开展有计划、有部署的进攻作战,拔除苏区内敌人的据点,消灭苏区外的分散孤立之敌,巩固和扩大苏区,发动群众。扩大红军,筹措给养,整训部队,为打破敌人的下次“围剿”做好准备。
实施“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必须拥有巩固的革命根据地。有了革命根据地,“诱敌深入”就有了充分的回旋余地和广阔的战场。这与毛泽东对预定战场的选择的六个条件十分吻合。因为“(1)积极援助红军的人民;(2)有利作战的阵地;(3)红军主力的全部集中;(4)发现敌人的薄弱部分;(5)使敌人疲劳沮丧;(6)使敌人发生过失”这六个条件只有在根据地内才能发现并创造;只有在根据地内才能发现并利用“人民条件好”这一优势,发挥红军之优长,组织动员群众,打具有人民基础的人民战争,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民战争的巨大威力:同时必须拥有和建立一支信念坚定、英勇顽强、敢于战斗、勇于牺牲的人民军队。这样,在敌人大举进攻苏区时,我军仍能充分利用各方面的有利条件。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有效地打击敌人的疯狂“围剿”。
三、“慎重初战,战则必胜”是取得反“围剿”胜利的重要谋略
毛泽东对于反“围剿”之“初战”极为重视。他认为打好反“围剿”第一仗至关重要。这一仗必须打胜,必须照顾主战役计划,必须照顾下一战略阶段。“这是反攻开始,即打第一仗时,不可忘记的三个原则。”必须打胜,则是在敌情、地形、人民等条件都利于我,不利于敌人,有胜算概率的情况下开战。照顾主战役计划,就是在打第一仗吋,必须统筹兼顾第二、三、四乃至最后一仗大体上的打法。必须对战争的变化有清醒的估测,没有成竹在胸,是打不好仗的。照顾下一阶段战略,就是当处在一个战略阶段时,应该计算谋略到往后几个阶段会出现的情况,至少应谋略预计到下一个阶段可能会出现的情况与问题。没有这种谋划计算。束缚眼前的利害,就必然会陷于被动之中,而一着被动,则着着被动。
四、结合游击战的运动战是取得反“围剿”胜利的主要形式
毛泽东指出:“转换全局的战略方针,仍然是运动战。”红军在中央苏区三次反“围剿”的历次成功的战役、战斗,其作战形式基本上都是以运动战为主,同时辅之以游击战法,红军驰骋干广阔的战场上,大踏步地进退,迅速集中和分散兵力,充分调动敌人军力,使其陷入我军布设的陷阱。在运动战中拖垮敌人,创造战机,乘其虚弱,打其弱点,实行近战、夜战,包围迂回,更有效地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达到速决和全歼目的。运动战的特点是没有固定的作战线。“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因此,实行运动战:(一)必须正确地判断情势,处理好“打”和“走”的关系。一般情况下,红军在实施战略退却、转移、佯动、奔袭、迂回、追击等情况下,都要走;当面对敌人兵力过大、火力过猛,或占领着巩固阵地,或邻近各部靠得紧、靠得近,不好打时或不能快速解决敌人时都要准备走;有时战斗打成僵持局面,在相持中我军不力的情况下,也要考虑主动撤走。但是,一切的走,都是为着更好的打,为消灭敌人创造战机。(二)运动战要把运动之中或立足未稳之敌作为主要作战目标。通常我们所说的避其主力,打其虚弱就是这个意思。为此,加强侦察、掌握敌情变化,隐蔽自己的行动和企图,等待时机,积极创造和及时捕捉有利战机显得十分重要。这关系到能不能在运动战中准确打击、消灭立足未稳之敌。(三)以打运动战为主,还必须配合广泛的游击战,也不拒绝必要和可能的阵地战。运动战是主要形式,游击战是红军的拿手战法,可谓变化无形,收得拢,散得开。这些都必须从战场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运用多种作战形式,战胜敌人。
毛泽东关于游击战和运动战的战略战术思想的提出和总结,我们可以在更早年代找到论证。1930年12月24日,为进一步鼓舞红军反“围剿”斗志,毛泽东、朱德和红一方面军总部从黄陂移驻小布,翌日在小布赤坎村外麻糍石下的河滩上。召开了盛大的苏区军民歼敌誓师大会。毛泽东为大会亲笔拟对联一副: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里操胜券:
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中歼敌人。
这幅对联把打游击战和运动战的战略战术思想说得清楚透彻,便于理解,更利于操作。这种以运动战为主结合游击战的战略战术思想在经历三次反“围剿”的检验后,得到了进一步的提炼和丰富。
五、实行歼灭战是贯彻反“围剿”战争积极防御战略指导思想的主要手段
毛泽东指出:“对于几乎一切都取给予敌方的红军,基本的方针是歼灭战。只有歼灭敌人有生力量才能打破‘围剿’和发展革命根据地。”在三次反“围剿”战争中,红军以歼灭战消灭了敌人共10个师5个旅计7.5万人,其中俘虏国民党军4.6万余人,缴获各种枪支3.6万余支,迫击炮七八十门,子弹五六百万发,不仅鼓舞了苏区军民的士气,而且在敌人阵营中造成了恐慌,被红军歼灭或遭重创的国民党军队,长时间难以恢复战斗力,严重动摇了国民党军军心。同时,红军以缴获的武器装备和俘虏的敌军士兵,壮大了自己,地方部队和群众武装。也获得了较快发展。
实施歼灭战,在作战指导上,要力求把握以下要点:(一)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当敌人大规模进攻时,红军应以一部主力配合地方部队和群众武装牵制、迟滞其中的多路,集中红军主力打敌一路或一部,以形成数倍于敌的优势兵力。(二)避其主力,打其虚弱。“弱军对于强军作战的再一个必要条件,就是拣弱的打”。除寻歼战斗力较弱小之敌外,凡态势孤立、运动之中、立足未稳、饥疲困乏、疏于戒备、孤军深入以及由进攻转为退却之敌,都易于歼击。这就需要战场指挥员适时抓住战机,果断处置。(三)采取包围迂回战术。打歼灭战,必须采取四面、三面但至少两面的部署。通常以一部兵力置于正面,主力向敌人翼侧迂回,断其退路,从敌之侧后发起攻击;同时要控制强有力的预备队,随时准备追歼突围之敌。(四)实行战役战斗的速决战。速决战是达成歼灭战的重要条件。实行速决战,除了集中优势兵力,采取迂回包围战术之外,还必须有充分的准备和周密的部署;在敌人意想不到的地点和方向,出其不意地发起攻击;采取穿插分割,将敌化整为零予以吞食;广泛运用袭击、伏击和远距离奔袭等作战手段;发扬勇猛顽强的战斗作风,不怕疲劳,连续作战。
六、兵民是反“围剿”战争的胜利之本
毛泽东曾经说过“兵民乃胜利之本”。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时期,党由于贯彻了依靠群众,相信群众,把群众发动和组织起来的政策,使国民党军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苏区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的第二战场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江西省苏维埃政府先后发布了系列通告和通令,动员根据地群众扩大红军。坚壁清野,加强赤色戒严,设立军事交通站,筹措经费,建立兵站,组织担架队、运输队支援前线,布置地方红军和赤卫队袭扰和疲惫敌人,配合红军歼敌。根据地人民为保卫土地革命胜利果实,积极响应苏维埃政府的号召,踊跃支援红军,配合红军袭敌扰敌,筑起了一道打不烂的铜墙铁壁,使进入根据地的敌人寸步难行。敌第十八师在遭到惨败后供认:“东固暨其以东地区,尽属山地,蜿蜒绵亘,道路崎岖,所有民众,多经匪化,且深受麻醉,盖匪即是民,民即是匪,对于我军进剿,不仅消极的认为恶意,且极端仇视,力图抗拒。如是,对于我军作战上发生下列之困难:(一)我军师行所至,农匪坚壁清野,悉数潜匿山中;(二)潜伏山中的匪徒,对于我军状态窥探无遗。如是,我军企图完全暴露;(三)我军不能派遣一侦察,即欲寻一百姓探问道路,亦不可得,以故我方对于匪情全不明确,即对友军之联系亦不容易;(四)山地道路崎岖,行军已感困难,而匪徒对于前进之道路亦无不大加破坏,我之前进,几使我无路可走,盖一则可予我之极大疲劳,一则无形中可迟滞我军。……其所以不放一枪自行放弃其极坚固之东固匪巢者,即欲诱我深入匪区,予我以上述种种痛苦,而发挥其特长,将我一举包围而歼灭之也。”
苏区广大人民群众的斗争给深入苏区之敌以节节打击,成为反“围剿”战争无形的第二有力战场,构成苏区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创建和保卫苏维埃胜利果实的重要力量。同样,他们在拥军参战、扩红支前的生命线上作出了重要贡献。可以说,没有人民的支持,就没有反“围剿”战争的胜利。
红军三次反“围剿”战争的胜利,为毛泽东关于红军反“围剿”战略思想和红军作战原则的形成,提供了实践的舞台。毛泽东曾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创建时期就和朱德同志一起,总结和提出了带有朴素性质的游击战争作战“十六字诀”原则和“打圈子”战法。面对国民党军队重军疯狂“围剿”,毛泽东又从红军战争和根据地实际出发,提出并坚持实行战略退却、诱敌深入根据地内予以歼灭的战略方针:坚持慎重初战,打好第一仗;坚持打运动战,在运动中各个歼灭敌人;坚持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速决战等一系列独具中国革命战争特色的作战原则,大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宝库,为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构筑了框架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