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繁华背后的罪恶———商潮浪尖的南方都市缩影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南方摇身成为商品经济的风口浪尖,越来越多的人南下经商,寻找发财的梦想。电影《大喘气》等影片中就呈现出繁华的南方城市景象。贸易中心、大酒店、剧场和写字楼,到处数不清的绿地、公园和大街小巷,还有各种颜色的大小汽车,以及充斥在所有街道、广场、房屋里的几百万衣衫斑斓的人群。高档酒店、美女酒吧与咖啡厅,这些对于刚开始城市化的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还是奢侈品。王朔的影视剧创作中南方往往是有些黑暗的令人厌恶的地方。在高楼大厦的背后,到处是百余年来为应付迅速膨胀的人口匆忙建造的低矮丑陋的平房,特别是近十年来,人们用碎砖、木板、油毡为新婚夫妇搭建的违章建筑,蚕食着街道、绿地,道路弯弯曲曲,以及街上出现的、衣衫不整、土头土脑的行人。在王朔眼里,这简直是“鬼域般”的世界,这与都市商业中心的高楼林立、秩序井然形成鲜明的对比。确实,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南方,新城与旧城,城市与乡村小镇有着巨大的落差。南方在王朔一批下海经商的人眼中,到处充满商机,也充满了陷阱。人与人之间表面上称兄道弟,背地里尔虞我诈,一切只为了一个目的———金钱。金钱让人与人之间纯洁的关系不复存在了。《大喘气》中“我”到在南方与朋友一起倒卖彩电,结局却被最好的朋友李白玲出卖了,交货过程中还被暴打一顿,朋友间的友情荡然无存。《轮回》的主人公石岂在香港出入高档酒吧,过着贵族式生活,却找不到生活的目标,宛如行尸走肉。南方是充满商机与机遇的地方,更是主人公伤心落泪之地。南方既是天堂也是地狱,既有成功也有溃败。繁华的背后,有着对比极为鲜明的新与旧、明与暗、发达与愚昧、友情与罪恶。
2京味的地域特色———胡同与都市生活
王朔成长于北京,对北京格外熟悉,他的创作无疑带有浓郁的京味特色。什么是“京味”?赵园女士在《北京:城与人》中说:“京味,是由人与城间特有的精神联系中发生的,是人所感受到的城的文化意味。京味,是尤其是人对文化的体验和感受方式。”②王一川先生将王朔视为“京味文学的第三代”代表之一。从他的作品中可以毫不费力嗅出浓郁的京味来,《渴望》里的生活是最为地道的京味展现,家长里短的琐事写足了世间的悲欢离合、悠悠岁月。后期的一系列影视剧都与北京的都市生活有关,《编辑部的故事》中笑料频出的人间指南编辑部;《过把瘾》中文化馆、饭店、酒吧;《海马歌舞厅》中的歌舞厅;《爱你没商量》中的演员的家;《甲方乙方》中好梦一日游公司以及《一声叹息》里的崭新的住宅小区,无一不带有浓郁的京味特色。回首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持续的拨乱反正与思想解放促使各种思潮起伏涌动,90年代,众生喧哗之后开始趋于理性的脉动,改革开放的重心开始转向城市,人们纷纷涌进城市,城市不仅仅是高楼林立、车水马龙、霓虹闪烁,在钢筋水泥下的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理念、性格心态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王朔电影敏锐地觉察到了时代的脉搏,从1988年的《顽主》、《轮回》、《大喘气》开始,一大批与城市有关的影视剧搬到了观众面前。王朔都市类影视剧是新时期那个社会急剧转型的时代的真实记录。王朔电影的重要执导者夏钢、黄建新成为后来所谓“城市电影”的主要代表人物。从他们电影人物的身上,我们似乎可以找到王朔电影人物形象的蛛丝马迹。“如果没有王朔电影个性张扬和文化批判的直接渊源,城市电影的成熟成型可能就要困难得多。”③总之,王朔善于抓住自己最擅长的题材———都市生活来创作,这一点在市场化的剧作行为中尤其重要。其创作不仅带有明显的地域性,而且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会有不少的读者和观众群。影视剧作为一种商品,在交换中才能出售这一商品,获得剧作家想要得到的价值。这样的创作一开始就是注定为大众而创作———即为市场和普通的观众而创作。王朔心中装有观众,为大众而创作,这为其作品多次改编成影视剧而广受欢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杨柳军 单位:平顶山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