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降低其生活质量,而且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负担,其中高血压和糖尿病排在我国慢性病的前列[15]。为客观评价高血压、糖尿病对健康和社会经济的影响,本文对2013年进行的广西桂林市社区居民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病情况及其疾病经济负担的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本次调查于2013年开展,在桂林市五个区中抽取三个区(七星区、秀峰区、叠彩区),然后从每个区中随机抽取3个社区,共抽取9个城市社区,对所抽中社区的全部家庭进行入户调查。共调查广西桂林市社区居民6063人。
1.2调查方法与内容
问卷调查主要收集居民的人口学特征(年龄、性别、家庭常住人口、家庭经济状况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调查前两周内患病、就诊情况和调查前1年内患病、门诊、住院医疗费用、交通费用、因疾病误工天数等,以及体格检查如身高、体重的测量等。
1.3统计分析
调查问卷采用EpiData30软件实施双遍录入,通过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统计学方法包括2检验、相关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使用Excel2013进行图表的制作,检验水准α=005。疾病经济负担包括是三个部分[68]:直接经济负担、间接经济负担和无形负担。采用二步模型法和人力资本法计算疾病经济负担,无形经济负担因无较准确测算方法,本文未进行测算。
2结果
2.1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本次共调查6063人,人群分布情况:男性4821%,女性5179%;汉族9047%,壮族400%,其他少数民族553%;调查对象平均年龄为4528岁,其中0~岁占1371%,20~岁占2760%,40~岁占3194%,60~岁占2276%,80~岁占402%;家庭人均月收入平均为147901元/月,其中0~元/月占1287%,500~元/月占3488%,1000~元/月占2210%,1500~元/月占1516%,2000~元/月占989%,3000~元/月的占510%;常住居民占8955%,流动人口占1045%。
2.2高血压、糖尿病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广西桂林市居民高血压、糖尿病的患病率分别为1483%、484%,见表1。
2.3高血压、糖尿病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的影响因素有职业、年龄、民族、体型、婚姻状况等,糖尿病的影响因素有年龄、体型、婚姻状况、家庭经济水平、居住类型以及文化程度等(均有P<005),见表2。
2.4高血压、糖尿病的疾病经济负担
高血压、糖尿病的疾病经济负担分别为333045元/人年、460959元/人年,占家庭人均年收入的1877%和2597%。其中,高血压的直接经济负担小于间接经济负担,而糖尿病则相反,直接经济负担高于间接经济负担。在直接经济负担中,直接医疗费用高于直接非医疗费用。无论直接医疗费用还是直接非医疗费用,高血压和糖尿病均表现为门诊费用高于住院费用,见表3。
2.5高血压、糖尿病对广西桂林市社会经济的影响
2013年,桂林市市辖区人口为10153万人[9],根据调查人群的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率和疾病经济负担测算结果,推算整个桂林市社区居民高血压、糖尿病的患病人数和社会疾病经济负担。高血压对桂林市所造成的社会经济损失高达501亿元/年,占桂林市居民年总收入的278%。糖尿病所造成的社会经济损失达227亿元/年,占桂林市居民年总收入的126%。由高血压和糖尿病两种慢性病所造成的社会经济损失共计728亿元/年,占桂林市居民年总收入的404%,见表4。
3讨论
广西桂林市居民高血压、糖尿病的患病率与我国第四次家庭卫生服务调查的城市慢性病患病调查结果(高血压(1008%)、糖尿病(275%))相比,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影响高血压和糖尿病的社会经济因素众多,应采取综合防控措施、针对重要影响因素(年龄、体重)和重点人群如老年人、流动人口等开展卫生服务,同时在目前实施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应加强对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支持和投入力度[11,12]。从桂林市居民高血压、糖尿病的直接经济负担的分析结果来看,直接医疗费用组成中,门诊费用均高于住院费用。这一结果符合全国慢性病疾病直接经济负担特点,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慢性病患者门诊次均医疗费用的增幅过大[13]。要控制门诊次均费用,一方面,国家应当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扩大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门诊慢性病范围、提高统筹基金补助比例。另一方面应合理的配置卫生资源,建立完善的双向转诊制度,合理引导大医院的门诊病人流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此外,研究结果显示,高血压的直接经济负担小于间接经济负担,而糖尿病则相反,直接经济负担高于间接经济负担。这是由于目前高血压的治疗手段相对有限,患者通过价格低廉的降压药物来维持病情的稳定,所以导致出现高血压的直接经济负担低于间接经济负担[14,15]。因此,在进行疾病经济负担控制时要考虑到这种特殊情况,依据疾病经济负担的具体分布特征,提出有效控制方法。
作者:郭振友 石武祥 马明霞 杨林波 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