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科技论文 > 电信论文 >

谈华为与联想在美收购电信企业的比较及启示

摘 要:随着中国企业近年来在跨国投资中频频出手,其中的经验与教训值得我们研究学习。本文拟对华为和联想在美并购进行分析比较,探究中国电信设备制造商在跨国并购中应从中得到的一些启示,为规避海外并购的风险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跨国并购;电信设备;规避风险 
  一、导言 
  当中国新年到来之时,在国际投资市场,也高调地迎来了中国人的报幕——1月30日,联想宣布拟以29亿美元收购谷歌公司旗下的摩托罗拉手机业务。这是一直以来以个人电脑业务为主打的联想集团在电信移动设备领域的一次重拳出击,必将对整个业界带来不小的影响。也象征着中国电信设备制造商必将在世界舞台带来新的势力。 
  二、案例分析 
  跨国投资与并购不但是经济利益的角逐,更蕴藏着巨大的各方博弈,牵扯的领域不单是经济、政治,牵连的利益方不只是公司、政府。下面就联想和华为的多方关系及利益链条做出三点比较分析,理解其并购过程中的种种利弊,对其各自面对的风险和所做的努力有一个较为客观的认识。 
  1.产品发展水平及并购的业务层次比较。华为注重在较高层次的无线网络运营方面下功夫,而联想则习惯于从较低端的设备制造角度开展行业整合。华为凭借着其不断巩固并壮大的科研创新实力及价格成本低廉的优势确立了在国内电信移动设备制造及服务的领先地位,近年来又迅速打开了国际市场,成为在世界同行业中最具竞争力的中国企业之一;联想以个人电脑业务闻名,而在移动电信方面其发展仅属起步阶段,联想的手机设备制造在国际上更是难有一席之地。 
  按照整个移动电信行业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看,华为已然步入了较高的网络运营及服务的层级,其多次在美尝试并购的目标“剑指”核心领域;但联想的并购如图其当年收购IBM的PC业务一样,走低端路线,以低姿态进军智能手机的搏击场,而暂时不涉及这个行业的核心的、高附加值的利益层级。 
  两相比较之下,我们不难看出,联想在移动电信业务上,尤其是在国际比拼中尚处于幼小发展期,所以其选择不能好高骛远,就像利用IBM旗下ThinkPad品牌一样,联想将利用摩托罗拉移动品牌迅速提升可信度,依托其高端品牌优势并逐步深入了解智能机市场的生态后,再进一步从自主品牌和核心技术及服务中获取更大利益是符合联想集团的最大化利益的。而华为的“高远志向”却更会因触及美国电信行业的核心利益而遭遇瓶颈,多处受阻。 
  2.目标企业所在国市场竞争程度比较。华为“树大招风”,联想则“因小得福”。在华为多年的国际化拓展中,已先后进入了亚太、欧洲中东非洲等地的市场,其海外营业收入占约65%(2013),因此华为进军美国市场必是意料之中之事。但它的美国同行--思科、阿尔卡特朗讯面对如此大的市场蛋糕,怎甘愿让与华为!此外,企业家的呼声、商界的游说,就美国社会的政商关系而言,议员联名上书、政府百般设卡对于华为来说就在所难免。 
  而联想收购谷歌手中亏损的摩托罗拉移动,既满足了收购方(联想)借高端品牌之“鸡”孵自我品牌之“蛋”的愿望,也使目标方(谷歌)轻装继续参与安卓系统的比拼之中,两家还达成合作意向,可谓互利双赢。但同时,联想由于其业务起步较晚,进军美国电信市场后对以苹果公司(2013第三季度统计其市场份额分别为36.2%)为首的美国本土企业则暂时不会带来巨大冲击。 
  3.并购理念和企业公关比较。联想成功并购与其国际化理念密不可分,从更换品牌为国际化做好准备,到将联想总部迁至美国充分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联想的国际化战略成效显著。其海外并购都十分注重与当地企业界和相关部门开展积极有效的沟通,据了解此次收购摩托罗拉移动联想聘请的顾问公司是瑞银集团,而谷歌的顾问公司是华尔街投行瑞德集团,这就为其公关和打理目标公司所在国的相关收购业务做好了必要的准备。 
  相较之下的华为则乏善可陈。华为虽早已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但对美国市场未做深入了解。美国的企业界对政界的游说影响极大,而政界出于竞选或其他利益目的,往往对商界多加关注。甚至有些政客议员打着意识形态的旗号,对类似华为这样的中资企业,高喊保护国家安全、实则推行贸易保护。如无过硬的公关梳理、细致的并购安排,恐怕只能一厢情愿。 
  三、启示与建议 
  1.从宏观的经济政治层面来看。我国此类企业要想进入美国这个庞大而又吸引人的市场,就必须要搞清楚他们的“人情世故”,将自己的并购目标与其社会关系充分协调,在同行业、企业界乃至政界的“功课”做到位。 
  2.就微观的企业角度而言。企业首先要对自身在同行业中的地位有明确清晰的认识,对自己在目标国市场的优劣势有准确的判断,不光要知己,更要知。既要了解产品的层次结构,又要搞懂市场的竞争格局,绕开有可能触碰所谓国家安全雷区的行业领域,力争通过合作共赢来使自己的企业发展利益最大化。 
  3.政府应发挥积极作用。针对美国市场,我国政府应在积极鼓励中资企业走出去的同时,给予他们坚定的后盾以保障。在涉及中国相关产业的在美发展这类问题上,我国政府有关方面应在以中美战略对话为代表的高层次交往中给予更多的关注和解决,把来自国内企业界的呼声实践下去。积极充分地利用多边协调机制,营造良好的政治环境,从而为商界的跨国投资提供便利,以利双方经济,造福两国人民。 
  四、总结 
  从华为和联想两家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的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电信行业走出国门,博弈全球,尤其是进军美国市场的历程必将不会是一帆风顺的。要想在并购中实现其目标,我们的企业应该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并对从自身、从目标方乃至国家的层面给予充分的估量。 
  参考文献: 
  [1]邢仁雷,刘昕.谈新贸易保护主义下的国家安全审查制度——从华为、中兴收购受阻谈起. 
  [2]谢法浩.“国际政治壁垒”——华为并购美企失败探析. 
  [3]华为官网:华为2012、2013年报.


    更多电信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谈华为与联想在美收购电信企业的比较及启示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kjlw/dxlw/4873.html

    相关专题: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小学美术教育论文 小学美术论文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 关于美术教学论文 小学美术教学参考书 美术教学论文 高考美术教学 小学美术教学随笔 小学美术教学案例 军事史林 教育教学论文网


    上一篇:家电电信IT归一 数字世界将至
    下一篇:电信接入网改造技术分析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