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主研发仿真材料,根据人体穴位周围基本组织结构进行分层设计,制成仿真练习针包,有效解决并加快了初学者进针练习之初对于针刺力度、针刺深度的把握,大大缩短了练习和真实操作之间的距离,提高了学习效果,缩短了学习时间,有利于初学者进入临床操作后自信心的建立。
关键词:仿真硅橡胶进针练习
针刺技术是中医学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也是目前临床康复常用的手法治疗技术。有效的针刺方式的获得建立于施术者对于穴位准确的定位基础之上,恰当的针刺手法的应用。将针准确的刺入穴位中是该项技术操作的首要步骤,而快速、无痛、精准的进针也是临床医患沟通,良好信任关系建立的开始。到目前为止,几乎所有的针灸初学者都需要利用较长时间,在棉垫或纸垫上进行反复的刺入以及手法练习后,才能在真实病例上操作。然而,棉垫和纸垫与真实人体结构在手感、针感上都相差甚远。传统针包并不能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在进入临床后初次操作给患者带来的疼痛、甚至弯针、折针等针刺异常情况发生导致医患矛盾,严重挫伤了初学者进入临床后针刺信心。为更好地改善针灸教学,本研究通过自主研发人体仿真针刺练习针包,为初学者提供练习工具,使其迅速熟练掌握进针方法、进针的深度和进针针感,提高临床操作能力。
1进针练习研究概况
近年来,针灸教育工作者已经注意到了传统针包在学生练习进针中的弊端,也探索了多种改进方法。如有研究者发明了一种针灸教学特殊部位腧穴仿真针刺练习平台。这种练习平台有效的解决了学生对于有一定针刺危险性特殊穴位的进针深度和角度练习,并不集中于进针中手法和针次层次感的获得。也有学者采用EVA、PVC等无毒材料制成层状结构,分别模拟皮肤的真皮、表皮、皮下组织(筋膜、脂肪等)研制出硅胶仿真皮肤针刺手法练习垫,其手感接近临床实际的操作手感。但这种针灸练习垫对于初学者来说进针过程中仅仅考虑到了刺穿皮肤的手感,而没有考虑到一些特殊部位特殊情况针刺手感,比如针尖接触到人体骨骼感觉,皮肤和肌肉不同深度的感觉,以及特殊针刺方法比如内踝太溪和外踝昆仑穴在做透穴疗法时针尖在骨缝间穿行的感觉等。建立一种适用于初学者练习使用的针包,替代传统针包,完成进针练习,把握进针力度、深度及各层针感的仿真针包是在针刺临床教学中亟待解决问题。
2仿真针包的总体设计
按照人体组织结构特点,我们选取了进针练习常用穴位“足三里”,根据其周围组织结构分层进行了针包模型设计。采用聚氯乙烯材质,以模拟人体骨骼,作为穴位的支持结构。以硅橡胶发泡材料制作肌肉覆盖于骨架外,并保证其质地、密度、弹性与人体组织接近,模拟毫针针刺时所具有的针下阻力感。最后以耐受针刺的硅乳胶制作皮肤覆盖于模型体表,弹性与人体皮肤相近。在特制仿真材料内依照人体穴位结构设置两个导电层,一为肌肉层,一为骨骼层。设置提示电路,当练习针刺进针时,毫针达到导电层1和导电层2时,分别联通电路,发光二极管会发出灯光闪烁信号,提示针刺者进针的深度,帮助学者记忆针感。
3精确进针是影响针刺疗效的重要因素
毫针进针要做到“轻巧有力、无痛刺入、针入气得”是针刺操作的首要步骤和最佳标准。进针是毫针针刺操作的核心环节,可集中反映出针刺医师的针技水平,更是影响针刺疗效的最重要因素之一。通过指、腕、肘之间的协调动作,使用恰当的指力将针刺入穴位中,以得气为佳。过浅则无效,过深则伤及骨肉。目前初学者大都在纸垫和面团上进行反复的捻针来完成。练习时要求学生能做到针身挺直不弯,刺入顺利,速度要快,提插捻转自如,指力均匀,手法熟练。但纸垫和棉团的密度、硬度、柔韧度与人体真实的皮肤、肌肉弹性和韧性以及骨骼的坚硬性都有很大差别。因此学生无法获得逼真的手感,导致很多学生在针包上很熟练,但在实体练习时却无法进针,手法难免差强人意,甚至导致针刺血肿等意外的发生,加之心理上怕痛而神经高度兴奋紧张等因素,学生不敢反复在自身以及相互身体上练习。我们选取“足三里”穴位的组织特征进行仿真针包设计,据楼新法等文献报道直刺进针时,针体由皮肤到骨间膜的深度为(2.22±0.31)cm,到胫骨后肌后缘的深度为(4.42±053)cm。针刺足三里穴的适宜深度为2.22cm,最大深度为4.42cm。仿真针包各层深度,组织结构特征均以此为借鉴进行设计,针刺入后在不同的组织深度可以获得不同针感并以指示灯提示初学者对针感进行记忆,对手感进行体会。
4展望
本针包在设计时主要模拟初学者常用穴位组织结构,人体一些特殊部位输穴,如关节处,手足处,头面部穴位等,其组织结构组成和厚度、密度等都有所不同,可根据各处输穴特点,制作一系列针包模型,体积也可再小些,便于携带,更能适合初学者使用,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胡玲,蔡荣林,顾新建,王频,吴子建,陈卫华,孟云凤.人体特殊部位腧穴仿真针刺平台的建立[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2,31(5):81-82.
[2]何芙蓉,郑美凤,吴强等.“理论-实训-临床”循序渐进式针灸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探讨[J].上海针灸杂志,2011,30(12):873-874.
[3]孔祥清,吴承伟,周平.微针刺入皮肤过程数值模拟[J].科技导报,2009,27(8):43-48.
[4]李建微,陈国栋,潘林,余轮.虚拟针灸系统中的人体皮肤变形研究与实现[J].系统仿真学报,2010,22(3):656-659.
[5]胡银娥,刘堂义,唐文超,徐刚,高明,杨华元.针刺手法仿真的研究及思考[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11,28(4):830-833.
[6]高希言,徐瑾.天圣铜人对后世针灸模型制作的影响[J].中医学报,2011,26(152):97-98.
[7]楼新法,杨新东,蒋松鹤,孙臣友,张瑞峰.足三里穴进针角度和深度的研究[J].中国针灸,2006,26(7):483-486.
作者:贾琪
相关专题:笨办法学python第三版 溶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