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科技论文 > 电信论文 >

超高产水稻栽培论文

为了落实中央关于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的精神,从2004年开始,试验示范了水稻超高产强化栽培技术,在省市区农业主管部门的支持下,依托四川省粮食增收“三百”科技示范工程项目,优化、组装了水稻超高产强化栽培技术路线,已基本形成一套完整的水稻超高产强化栽培技术集成应用体系,通过近9a的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了全镇农民群众的普遍认同。现将该技术体系阐述如下。

1水稻栽培技术规程

2004-2006年,镇农业服务中心根据省市区农业部门的水稻超高产强化栽培技术参数,结合本镇生产特点,进行了品种、秧龄、密度试验示范,经筛选,确立了“南充市嘉陵区集凤镇水稻超高产强化栽培集成技术方案”。

1.1选用适宜品种

选用分蘖力强、抗病性强、耐肥力高、生长旺盛、穗型偏大的高产杂交稻。2006年以来,共选用了Ⅱ优7号、602、冈优188、富优1号、4号、优质的宜香2115、川优6203、川香优系列、Q优系列等。

1.2培育适龄壮秧

采用湿润保温育秧,视秧龄长短确定适宜的播种量(一般用种量1.5kg/667m2),加强肥水管理,培育适龄壮秧。移栽冬(囤)水田的在3月10左右育秧,移栽2季田的于3月底育秧。

1.3适时早栽,促进分蘖

早生快发冬水田或早熟蔬菜田,一般移栽秧龄25~30d,叶龄2.5~4叶的中小苗。油-稻或麦-稻两季田,移栽秧龄35~50d、叶龄4~7叶的中大苗。

1.4稀植强化栽培

在秧龄25~35d(3~4叶时,拉绳定距,采用三角形强化栽培:较低肥力、中等肥力和肥力或施肥水平较高的稻田,分别以(25~30)cm×(25~30)cm、30cm×30cm和(30~50)cm×(30~50)cm的移栽密度,每窝3苗呈三角形栽培(株距6~10cm)。

1.5平衡施肥

施肥原则是前促、中控、保后,根据稻田肥力确定施肥量。一般情况下,全生育期总施纯氮12~16kg/667m2,氮、磷、钾按2∶1∶2配置。施肥方式:底肥多用有机肥(一般2000kg/667m2),化学氮肥施用方法是底肥∶分蘖肥∶穗=7∶2∶1,磷肥全部作底肥,钾肥按底肥∶穗肥=8∶2比例施用。

1.6节水灌溉

采用浅水灌溉方式。移栽返青期浅水层灌溉(不超过3cm);分蘖期保持湿润管理,“够苗晒田”,即当全田总苗数达到15万~18万苗/667m2时排水晒田,但长势很旺或排水困难的田块,在全田总苗数达到12万~15万苗/667m2时开沟晒田;幼穗分化及抽穗期间歇性地建立薄水层;灌浆期到蜡熟期维持跑马水,采用干湿交替管水方式持续至水稻黄熟。

1.7综合防控病虫草害

实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采用频振杀虫灯、性诱剂、春雷霉素、阿维菌素、BT乳剂、井冈霉素、井·枯草芽孢杆菌等生物农药,或按绿色农产品和无公害农产品允许使用的高效、低毒、低残留安全的化学农药;并根据杂草发生情况,在分蘖期进行1~2次人工除草,或前作收获及移栽返青成活后酌情施用国家标准允许使用的化学除草剂等病虫草害综合防控技术措施。

2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

2.1经济效益显著

2006-2014年,9a全镇累计推广水稻超高产强化栽培技术1578hm2,平均单产653kg/667m2,比常规栽培增产103kg,增产18.7%,每kg稻谷单价按2014年国家定的最低收购价2.7元计算,则每667m2净增产值278.1元,共增产值658.26万元。其中,6hm2高产攻关田单产达726kg/667m2,比常规栽培增产176kg,增产32.0%,每667m2净增产值475.2元。

2.2节约生产成本

应用超高产强化水稻栽培技术,虽然在施肥、灌水和除草环节增加了一点劳力投入,但在其他环节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一是省种30%,省膜40%;二是节约农药投入品费用25%;三是整个生产过程节约用水50%,节省费用30%。据测算,此3方面节省费用减去新增投入费用,每667m2节省生产成本至少30元。9a共节省费用71.01万元。

2.3社会效益显著

超高产强化水稻栽培技术的应用,确保了全镇水稻和粮食生产安全,实现了水稻和粮食产量连续11a增产,并多次创历史新高,真正让农民得到了实惠。

2.4生态效益显著

超高产强化水稻栽培技术的应用,有效地降低了病虫发生和为害,减少化肥、农药和农膜投入量,降低农业污染,提高了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环境质量,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生态效益显著。同时,该技术减少了灌溉用水,增施了有机肥,通过稻株理想的冠层分布,高效利用太阳临床医学论文光能,有利于改善稻田通透性和土壤含氧量,增强土壤微生物活动,促使土壤地力得到活化,建立起资源利用率高、无污染、高效益的水稻生产系统,有力地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作者:赵崇明 彭昌家 单位:南充市嘉陵区集凤镇农业服务中心


    更多电信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超高产水稻栽培论文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kjlw/dxlw/217972.html

    相关专题: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 健康之路 性功能


    上一篇:国有农场土地经营管理探讨
    下一篇:没有了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