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标准工艺应用已成为电网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运用互联网思维将建筑移动技术和标准工艺应用相结合,构建了标准工艺应用管控平台。该平台通过技术标准查询、关键数据管控等多种手段实现了标准工艺应用的全过程闭环管理,提升了工程质量管理效率和效益,增强了电网建设工程的质量管控能力,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建筑移动;电网建设工程;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F28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3702(2016)03-0059-04
引言
从质量强国上升为国家战略,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当代,提高质量和效益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主题。电网建设工程作为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的重要手段,其建设质量事关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能源安全。国家电网公司将改进工艺作为提升电网建设质量的突破口,对电网工程质量管理、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等方面的成熟经验进行了总结,逐步形成了“标准工艺”系列成果,通过“标准工艺”的研究制定和推广应用,促进工程质量工艺水平的持续提升。然而随着社会对清洁能源需求的增加,电网工程建设规模持续加大,劳务分包队伍也大量涌入,加上电网建设工程点多面广、劳务队伍水平参差不齐、管理人员相对缺乏等因素,“工艺”实施成果“随意”“离散”的现象经常发生,直接影响电网工程的耐久性和安全性,因此提升工程质量管理效率和效益迫在眉睫。本文以提升标准工艺应用水平为出发点,运用互联网思维,借助建筑移动技术开发了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应用管控平台,通过示范图片引领、技术标准查询、关键数据管控等多种手段实现标准工艺应用工作的实时管控和量化考核。
1标准工艺应用现状分析
标准工艺作为基建“三通一标”(通用设计、通用设备、通用造价、标准工艺)标准化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电网公司将其作为提升工程质量的有效手段,专门制定了《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管理办法》,对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的职责分工、应用与实施管理做了详细规定,有效推动了标准工艺应用工作的标准化水平的提升[1]。标准工艺应用不到位直接表现为工程实体质量与工艺标准不相符,进而在投产后的创优工作中进行二次整改,带来大量的人、财、物资源浪费。本文在分析近年来日常质量巡查与优质工程复检等专项检查档案资料的基础上,总结了标准工艺在现场应用执行中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前期策划流于形式,不能与工程实际相结合;二是人员培训交底不形象,外协人员领会执行能力差;三是过程管控不到位,多依赖事后控制[2-4]。
2管控平台技术原理
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应用管控平台由后台机和终端机两部分组成,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后台机位于基建质量监督部门,主要由触摸式显示器、主机、机柜、网络接口等部分组成。显示器采用17.1寸电容触摸屏,主机采用工控主板,RJ45网络接口方式。终端机是一种可移动式平板电脑,具有轻便灵活、携带方便的优点,配置给设计、施工、监理等现场管理人员,终端机自身配有前置和后置摄像头,可以直接采集工程图片信息。后台机借助于无线网络与终端机进行实时双向通信。后台机发布标准工艺应用清单、实施要求及相关标准规范至现场终端机,现场利用终端机进行技术交底培训,并将现场照片、量化指标等重要信息传至后台机,后台机对应用效果进行确认并纠偏,从而实现标准工艺应用的量化管理、实时管控。
3构建实施思路
3.1策划先行
明确设计单位策划主体的责任,在施工图卷册说明中明确应用标准工艺的名称、部位,施工图设计中应用标准工艺,明确主要技术要求。设计单位将标准工艺应用清单通过终端机发至后台机,后台机质量监督人员审核确认后发至现场各终端机执行,确保标准工艺应用清单与现场实际相符合,能切实指导现场施工工艺的实施。
3.2过程管控
过程管控旨在发挥施工单位实施主体、监理单位检查主体、质量监督部门监督主体的作用。质量监督人员将标准工艺应用清单发至现场终端机,施工单位按专业明确实施标准工艺的名称、数量、工程部位等内容,利用移动式终端机进行技术交底和人员培训,明确标准工艺实施的技术措施、控制要点、成品效果。监理单位利用移动式终端机进行过程照片、成品图片的采集,关键数据指标的录入,实施效果的评价,建立工程标准工艺应用记录并上传至后台机。质监人员利用后台机进行信息审核,后台机设置阈值报警提示功能,对于不符合标准要求的关键数据,质监人员再根据工程照片信息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提出整改意见或进行现场飞检,实现标准工艺应用的实时管控。
3.3监督考核
量化标准工艺实施效果,将实施效果纳入各单位的综合资信评价,对实施效果达不到要求的单位进行通报。实施工程质量日常检查和飞检相结合的检查模式,飞检与标准工艺应用效果相挂钩,对应用成效差的工程加大不定期检查力度,提高飞检的针对性。将管控记录与优质工程考核评选挂钩,充分发挥各单位、各项目应用标准工艺的积极性。印发《关于提升基建安全质量管理标准化管理实效的重点措施》,明确提出将标准工艺应用管控平台作为提升工程质量管理水平的重要技术手段。同时为了规范明确管控平台的使用要求,编制发布了《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应用管控平台使用说明书》等配套使用文件,进一步明确了管理流程、职责分工、实施要点和注意事项。
4应用实施效果
4.1提高了标准工艺应用管理的专业化水平
传统管理模式下标准工艺应用工作由各个项目单独进行,执行主体为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设计单位负责明确应用标准工艺的名称、部位及技术要求,施工单位负责制定标准工艺实施的技术措施、控制要点,交底培训、实施检查等关键环节,监理单位负责制定控制措施、检查和验收标准工艺实施情况等关键环节。但各项目人员技术水平、装备条件不尽相同,应用效果参差不齐。管控平台从基建质量监督的角度出发,借助专家人才优势,集中资源研究确定标准工艺应用的突出问题,运用信息化技术实现管理手段创新,消除了各参建单位之间的信息壁垒,实现了数据和资源共享;对关键工序提取关键数据指标,实施量化管理,强化过程指标管控;量化统一考核标准,优化工作流程,实现事后控制向事中控制转变;形成了重点工程标准工艺应用工作统一发布,实时评价,注重实效的工作格局。以主变压器、油浸式电抗器安装为例,其关键工序管控数据如表1所示。
4.2提升了外协一线队伍的专业素质
标准工艺是对输变电工程质量管理、工艺设计、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等方面成熟经验、有效措施的总结与提炼而形成的系列成果,涉及专业多、设备材料复杂、精密安装较多,需要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具有扎实的专业技术水平。本成果运用互联网思维,创新管理手段,后台机专业人员结合具体工程发布应用清单,现场终端机运用示范图片引领、技术标准查询等多种手段,强化交底、培训的形象性,提高施工一线人员对标准工艺应用的认知水平,克服了传统管理模式下技术交底多依赖于纸质文件,传递性、时效性较差的问题,提升了外协队伍特别是一线操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通过抓“基层、基础、基本功”为标准工艺应用实施奠定了坚实的队伍基础。
4.3增强了标准工艺应用的过程管控能力
移动式终端机通过无线通信方式与后台机进行实时双向通信,后台机专业人员可以随时查看管控记录中的图片信息、关键数据指标。同时后台机具有阈值报警提示功能,对于不符合标准要求的关键数据进行自动警示,后台机人员可以根据管控记录随时下达整改通知意见或调整检查计划,实现标准工艺应用的实时管控,克服了传统管理模式下过程管控能力差,以及多依赖于事后整改控制、应用效果实际与书面总结脱节的缺点。通过管控平台的构建与实施,山东电网标准工艺应用管控能力明显增强,标准工艺应用率达到100%,工程质量工艺水平迈上了新的台阶。
4.4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效益
1)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管控平台的实施,有效缓解了建设工程繁重与管理人员相对缺乏的矛盾,减轻了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平台建立起了工程质量“大数据”库,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数据分析确定重点问题和薄弱环节,使管理措施更加有的放矢,推动了工程管理效率和效益的快速提升。2)通过平台的实施,山东电网工程质量工艺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输变电优质工程率达到100%。经统计,管控平台实施后同比节约创优整改费用426.5万元,减少非计划停运4次,多输送电量620MWh,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3)电网供电的可靠性与正常的社会生产秩序息息相关,在电力供需形势明显紧张的形势下,此平台的实施减少了电网因为创优而产生的非计划停运次数,直接提高了公司供电的可靠性,有利促进了公司优质服务工作的开展,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
5结论
1)本文将建筑移动技术与到电网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相结合,以提升标准工艺应用水平为抓手,通过管控平台的构建与实施实现了应用清单的发布、技术标准的查询、过程控制照片的采集、关键数据的录入、应用效果的量化评价等标准工艺应用工作全过程闭环管理,有效提升了电网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效率和效益。2)当下“互联网+”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将成为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新引擎”。本文将互联网思维融入到电力建设传统行业,以信息通信技术和互联网平台为依托,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环境下电网建设工程质量管理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以期对特高压电网大规模建设起到积极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国家电网公司基建部.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3.
[2]杨小林.工程施工质量“一次成优”管控研究[J].工程质量,2014,32(12):19-22.
[3]闫玉琛,李应彤.基于系统方法的工程质量监督与信息系统探讨[J].工程质量,2014,32(12):11-14.
[4]叶继鹏.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研究[J].质量控制管理,2010(2):12-13.
作者:王伟 张彦 马梦朝 刘宁 单位: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国网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