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科技论文 > 电信论文 >

种粮大户生产经营现状及发展探微

1大户生产方式

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水稻生产的机械化程度逐年提高,目前大户在生产上主要依靠农业机械,极大的节省了生产用工,减轻了劳动强度。据调查,大户在生产管理上以夫妻或父子管理为主,辅之适当请季节工,主要集中在水稻移栽、病虫防治等季节性农事活动时请工,但即使是种田面积大的农户,一般平均每亩请工也不会超过3个工日,否则效益减少。1.3大户的农业技术水平状况粮食生产的发展,主要是依靠农业科技进步,种粮大户掌握农业科技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效益的好坏。据调查全市5%以上的大户初步掌握了当前当地主推的农业技术,广泛推广了良种选用、适时播种、培育壮秧、精细管理、病虫综防、机械化作业等方面的实用技术。大户通过接受各级技术培训和农技人员上门指导,掌握农业先进实用技术,了解市场信息,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粮食产量和质量稳步提高。

2当前大户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土地流转速度慢、规模小

韶山市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城市,人多地少,人均耕地不足0.8亩,农民受外出务工诸多不稳定因素的影响和对土地的依恋情结,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土地流转。据2011年调查,95%以上的种粮大户土地流转局限于亲朋戚友与邻居之间,由于流转层面窄,造成“插花田”多,同时排灌条件相对较差,严重影响生产,制约了土地连片种植和集约化经营。目前,全市只有不到5%的种粮大户承包的耕地是由村民委员会将闲置的土地收归集体,然后转包给种粮大户的,但这种方式是加快土地流转速度的有效途径。

2.2基础设施条件差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生产基础设施差。其中水利设施大多年久失修,沟渠淤塞,排灌机埠损坏严重,抗灾能力降低,农田改造遗留问题处理不力,有少数良田变成低产田;机耕路布局不合理,路况差,影响机械化作业。二是生产条件不配套。不少大户反映,随着承包耕地的增加,农机具不断添置,致使仓库不足,晒坪太小,机械无房屋存放。有的大户计划添置粮食烘干设施、粮食加工设备,由于无厂房只好放弃。因此对种粮大户生产设施建设(含建机房等)用地各地应在政策上予以支持,以适应生产发展所需。

2.3农业生产比较效益偏低

农业产业是弱势产业,粮食生产不但存在很大风险(含自然灾害),而且生产成本高,生产周期长,效益低下。近两年春耕备耕专项调查统计表明,生产资料中种子、化肥、农膜、抛秧盘等价格上涨,其中常规早稻种子上涨66.7%,杂交早稻种子上涨幅度为18.2%~33.3%,化肥涨幅为12.8%~27.1%,尤其是氯化钾价格一直高价位运行,其他农膜、秧盘等价格一直上扬,生产用工价格由2010年的每个工价70元上涨到100元,上涨30%,机耕机收价上涨了10%以上,而市场稻谷均价由2010年的每100斤135元到2011年的140元,仅增长3.7%,因此,不少大户反映,生产成本上涨过快,种田效益下降,加之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综合补贴等国家惠农补贴仍由耕地承包者所有,实际粮食生产者享受不到,挫伤了大户的生产积极性,甚至有少数大户退耕外出打工。

2.4资金借贷困难

在种粮大户进行规模生产中,需要较多的资金投入,特别是每年年初时支付承包费,春耕备耕时需采购大量生产资料,造成资金紧张,由于目前农村信用贷款金额少,且手续复杂,大多数种粮大户只有通过民间借贷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但民间借贷利息高,增加了生产成本。

2.5缺乏法律依据

中央有关文件明确规定:农村承包责任制长期不变是稳定农村之举,而为稳定粮食生产,各级政府鼓励土地流转,但尚未出台具体操作规程,从本地调查情况来看,85%的种粮大户是靠自发的土地流转而成为大户的。2012年8月1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5》介绍,2011年我国城镇人口达到6.91亿,城镇化率达到51.27%,开始进入到以城市型社会为主题的新的城市时代(《湖南日报》2012年8月15日第12版),越来越多的外出农民逐渐演变成城市居民,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种现实的情况下,尽快出台土地流转有关法律和法规很有必要。

3加快种粮大户发展对策

3.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韶山市种粮大户由少到多,通过多年的发展,2011年达40户,到2012年全市承包水田3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含合作组织)达到106户,较2011年增加2.6倍。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农村外出人员的增加,种粮大户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将成为本地粮食生产的重要力量。因此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站在国家粮食安全大局的高度关注种粮大户这一新生事物的发展,政府要尽快制定有关土地流转的法律法规,乡镇村要成立土地流转管理机构,明确专人负责,安排专项资金,搞好各项服务工作,有关部门要在项目、资金、保险、信贷等诸多方面予以支持。新闻部门要加大宣传报道种粮大户的动态,使全社会都关注种粮大户的发展。

3.2完善粮补政策,加大基础设施投入

建议改变目前粮食补贴发放办法,实行“谁种粮、谁享受”,并对种粮大户进行专项补贴,切实解决仓库、机房、晒坪等基础设施建设用地。加大对种粮大户承包耕地水利设施建设、土壤改良、农机具更新等各方面的投入,为粮食高产稳产创造有利条件。

3.3加快农业实用技术推广

2012年韶山市实施早稻集中育秧示范项目,大力推广水稻催芽器(ZSOYⅡ型)催芽,解决了杂交早稻催芽难的技术问题,促进了本地杂交早稻的推广,有利于双季杂交配套栽培,提高了水稻单产,深受种粮大户欢迎。种粮大户在追求经济效益方面,有两个关键点:一是要加大农业实用技术的推广。在水稻栽培方面加快优良品种选择、培育壮秧、科学施肥、合理灌溉、病虫综防、农药减量化喷施技术、秸秆快速腐熟还田等技术的推广,落实好每一项措施,做到高产稳产;二是推广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近年来,本地在水稻生产上机械化水平逐步提高,从稻田耕整、水稻催芽、机械播种和机插秧、收割等主要环节进行了组装配套。科学技术的推广不但节约了生产成本,而且抢住了生产季节,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效益。加快农业适用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是实现粮食生产节本增效的有效途径。

3.4不断培养壮大种粮大户队伍

近几年种粮大户在发展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但从整体上看,目前本地种粮大户粮食生产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具体表现为数量少、种植规模小、经济实力不强,绝大部分是生产者。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地流转政策和法律的完善、流转机制的健全、发展速度的加快,必然出现种植规模大,经济实力强,且以经营为主的大户队伍。其中一批年轻而又有知识的青壮年的加入,使种粮大户整体素质将发生质变,并呈现强劲的发展动力。因此,建议县乡(镇)两级政府及早动手,对立志务视觉艺术论文农的青壮年进行调查摸底,由政府出资安排到农业院校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培养出一大批高素质的新型种粮大户,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作者:张茂清 尹朝晖 雷天问 邹爱 单位:湖南省韶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更多电信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种粮大户生产经营现状及发展探微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kjlw/dxlw/169226.html

    相关专题:微生物学杂志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上一篇:盐化工生产技术开放教育论文
    下一篇:没有了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