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绘画与时代气象具有密切的关系。时代的沿革,促进了中国画在内容与形式上的不断发展变化。中国画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其演变发展除了受自身的自律性发展规律影响外,还与所处时代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因素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本文就中国画与时代气象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中国画;社会变革;时代气象
中图分类号:J22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6.02.034
中国画原来泛指中国绘画,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较之西方绘画的造型方式和表现手法有明显的差异,是东方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画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它的源头可以远溯至人类文明发展之初。中国画最重要的特点是它独特的绘画语言体系。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代,当代中国需要什么样的中国画?这是摆在艺术工作者面前亟待回答的问题。为了厘清这一问题,我们有必要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对中国画的历史发展与时代气象的关系做一简要的论述。
1中国画与时代气象的历史回顾
“作为一种观念和审美形式,中国绘画从萌芽、发展到成熟恰似一条川流不息的江河、波澜壮阔,气象万千”[1],其中每一次中国画的跌宕起伏都与时代气象密不可分。
1.1先秦绘画
这个时期包括原始社会和夏、商、周几个社会发展阶段。原始社会是中国画的滥觞期,原始绘画反映了人类早期与强悍的大自然进行斗争时所显现的幼稚、质朴、率真。夏商周时期的绘画已在一些古籍中有了记载。商朝宰相伊尹曾用传说中9位明君形象来劝导成汤,在劝诫过程中,画了9位君王的画像[2]。《孔子家语》中记载:“周盛时,褒赏功德……独周公有大勋,劳于天下,乃绘像于明堂之墉”[3]。说明此时绘画有了阶级性。关于绘画的社会功能,战国思想家们也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见解。荀子认为:“雕琢刻镂黼黻文章,所以养目也。”同时,“知夫为人主上者不美不饰之不足以一民也”。
1.2秦汉绘画
秦汉王朝是我国历史上最早建立的两个中央集权国家,版图辽阔,国势强盛,这一时期绘画艺术的发展,成为中国绘画史上第一个发展高潮。从汉文化的形成历史来看,来自楚地自由活泼、富有浪漫精神的楚文化和来自先秦的规范严格、饱含理性精神的北方文化对于汉代的审美意识和绘画艺术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出土众多的墓室壁画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社会生活。
1.3魏晋南北朝绘画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分裂、动荡的时代,也是一个民族大融合、绘画艺术繁荣的时期。生灵涂炭、民不聊生的生活,给佛教提供了传播的土壤,佛教绘画勃然兴起。新疆克孜尔石窟、甘肃麦积山石窟、敦煌莫高窟、山西云冈石窟等保存了数量众多的壁画,表现出了极高的艺术造诣。
1.4隋唐绘画
隋朝是一个过渡的朝代,在绘画史上,隋朝上承秦汉,下启大唐,成为魏晋南北朝过渡到唐代的桥梁。唐时国家统一,社会相对稳定,经济比较繁荣,对外交流活跃,给绘画艺术注入了不竭的活力。绘画艺术方面除了佛教石窟造像活动蓬勃开展之外,在人物画方面获得了较大的发展,肖像画、仕女画风行一时。画家张璪提出的绘画理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阐明“中得心源”必以“外师造化”为基础,造化经过心的动变,神明的陶铸,造化的形象上升为心源的形象,而后以己手写己心。对后世绘画理论和实践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1.5五代两宋绘画
五代十国是我国历史上又一分裂动荡时期,但是,绘画艺术在中原、西蜀、南唐几个政局相对稳定的国度呈现出光辉灿烂的景象,形成了三个绘画中心。人物、山水、花鸟各科都有所发展。两宋时期,中国绘画艺术进一步成熟完备,出现了一个鼎盛时期。朝廷设置翰林图画院,延揽人才,并授以官职,设画学,宫廷绘画盛极一时,文人士大夫参与绘画并提出了鲜明的审美标准,为绘画发展注入新鲜血液,而且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体系,从而出现朝野绘画齐头并进,多头发展的繁荣局面。
1.6元、明、清绘画
元代绘画的重要成就就是文人画的成熟与繁荣。元代为异族统治,汉人仕进无望,寄情于诗文书画,以作品来寄托精神,体现出遁世与高逸的情愫。明王朝建立后,实行残暴的专制统治,使得明代初期的绘画艺术衰微冷落,元代末年所形成的自由活跃的创作氛围戛然而止,但是宫廷绘画仍然有所发展。明朝中期,由于江南经济的发展而兴起的“吴门四家”,反映了经济发展影响到市民文化的繁荣,从而推动了绘画艺术的发展。
2中国画与时代气象关系的反思
2.1中国画的发展反映了一定时期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关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中国绘画的内容和形式由所处时代的经济基础决定的。如原始社会绘画艺术侧重写实性的描绘,而封建时代的绘画艺术就显示出较高的智慧、复杂的构思和细致的表达,凸显着这个时代的绘画特征。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以长卷形式描绘了北宋政治经济中心汴京繁荣的社会生活图景。在绘画形式上,从原始社会的岩画、陶画到奴隶社会的饕餮纹、夔纹等,再到汉代的画像砖石等。每个时代特有的物质材料、科学技术等推动着绘画艺术自身的发展。
2.2中国画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步”性反映绘画艺术的独特价值
绘画艺术的发展与社会经济、上层建筑等并不总是“一一对应”的,有时表现出它的“不同步”性。中国历史上几个分裂、动荡时期,其绘画艺术成就仍然是比较突出的。魏晋南北朝的分裂,导致山水画的兴起。五代时期,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都达到非常高的水平。中国画发展的这种“不同步”性恰好反映绘画艺术的独立性,它在历史沿革中受到时代气象的洗礼,又遵循艺术发展的内在规律蜿蜒前行。哲学、宗教、道德对绘画也有重要的影响。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强调: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中国画艺术也必将肩负历史的责任,创造新的繁荣。
参考文献:
[1]左庄伟.江苏美术史论家文丛•论美上海职称术与美术家[M].凤凰传媒集团•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
[2]阮荣春主编.中国绘画通论[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侯毅编著.先秦至唐五代绘画艺术鉴赏[M].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
作者:黄玉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