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科技论文 > 电信论文 >

构建跨文化交际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文化与语言是密切联系起来的,语言作为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文明传播的重任,也是国家文化的有力推动力量。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对外政策逐渐放宽,国家十分重视培养具有高素质、有创新意识的人才。在多语言文化的背景下,我国的英语教学普及范围越来越宽。大学英语模式的发展格外引人关注,教学模式如何改革才能让本国的大学培养出精英,将中国文化传播在世界的各个领域,以及汲取国外的文化精华,并让中国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成为了社会影响力很高的关注点。英语的学习需要了解相关国家的文化才能更好的理解语言的魅力和表达的意思,我国的应试教育应逐步向素质教育转变,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不仅传授语言基础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因此构建一个合理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刻不容缓。

一、大学英语教学的基本情况

我国的英语教学目标大部分局限于通过学校的期末考试和国家的英语四级、六级或者专业四、八级考试,而学生成为了应试教育下的机器人,课堂上老师的互动内容仅仅围绕着课本展开,课外知识的延伸少之又少。大部分老师的教学理念比较传统,在教学过程中普遍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默写和解说单词的含义、通读课本、翻译课文的重要段落、做课后练习巩固基础知识成为了众老师的基本套路。这种教学模式对于提升英语四、六级的的成绩有短暂的推动作用,但是这种教育方法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加上教学方式的单调,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大大降低,死记硬背的英语和生活严重脱节,而大学校园内社团或者英语角召集的学生仅仅囊括学生总量的极小的一部分。同时,学校对于英语成绩的评估方式局限性比较大,笔试内容比较死板,缺乏灵活性,学生对英语这门外语会产生较低的共鸣。

二、当前跨文化交际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从学生的角度看,当今的大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的时间和训练远远少于其他学科,英语传播文明的作用在学生心中被弱化,同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忽视文化意识,理论与实际脱节,着重讲授英语的语义和语法,教学课堂枯燥乏味,教学效果较低,最后造成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茫然,学习目标不清晰,仅仅局限与应付考试。英语的背后隐藏着外国的本土文化,大学英语老师的跨文化经验深深影响着教学模式的发展,然而现在担任高等英语教学任务的老师很少具有外国的留学经验和生活经验。在教授英语的过程中无法生动形象地表达每一词、每一句,难以突破自身的教学瓶颈。大学教师的重心逐步转到科研方面,老师在英语学科的培训比较少,本国老师出国进行学习交流的机会并不多,作为师者,老师自身对文化差异性的理解也是比较少的,这使得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存在很大的漏洞。

我国对跨文化交际下的大学英语教育研究比较玩,发展速度慢,美国等发达国家在二十世纪中期就开始研究这方面的教学模式,EdwardHal在1959年出版的《无声的语言》可以作为跨文化交际学的起点[1],我国引进外国的理论和研究成果比较缓慢,但是在实际中运用到其他学科的实践经验是比较少的,英语这门学科的独特性决定了它自身的发展需结合语文、自然科学等学科相互融合,才能更全面地发展。在大学英语课堂中,偏科现象呈现出两极化的特点。老师对教学模式的创新意识不高,跨文化意识也不强。由于学习的教学目标局限大,很多学生把英语教学课堂当成了通过国家级考试的训练场,老师的教学评估方式仅仅局限于笔试成绩,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动力,未树立自觉拓宽自身视野,了解外国文化,传承本土文化的人生观念。现今的英语教学课堂很少讲授英语国家背后的文化介绍和背景。

三、构建跨文化交际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1.明确教学目标,理论联系实际

大学英语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大学里的一门必修课程,大学英语教学包括语言知识与应用能力、学习方法和跨文化交际等内容。它以英语教学相关的理论为指导,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融为一体,旨在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2]。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确立合理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充分了解词汇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具有全局的思维,合理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交际。同时学校应该明确本校英语教学的原则,做到将理论紧密联系实际,以学生未中心,进行人才的培养和挖掘。在每学期的开始就做好相关的教学安排,有必要的情况还应组织学生代表参与讨论校园课堂的优化策略,在期末的时候进行及时的总结,对优秀的学生应给予表扬,起到带头作用,利用榜样的裙带效应引导学生建立清晰的教学目标,明确自己在大学校园里应该如何提升自己,在哪方面的拓展更有利于自身的发展。学生之间有对比、有反思才能更快地进步。当然,构建一个完善的英语教学模式需要遵循循序渐进的的原则,不能急于求成。

2.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英语课程学习中教师应起到引导的作用,学会运用符合学生的具有启发性的教学方式,以便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降低对老师的依赖性,而所谓的标准答案尽量避免,让学生摆脱考试的束缚,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在学习课文的重点和难点的时候,老师应避免使用直接翻译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分析和思考,接着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汇总和交流大家的观点,最后随机提问一些学生,加深同学们对课文的理解。学习能力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需要老师慢慢地引导和培养,才能造就英语专业人才,造就未来的文化传播的使者。

3.创造英语学习的良好环境

大学英语的学习氛围是非常重要的,在学习英语单词的时候可使用联想记忆的方法,用一句幽默的话解释一个词语,这样既节约课堂记单词的时候还能使课堂氛围更轻松,让同学们快乐中获取知识。老师也可以针对某一个问题,让学生当小老师在讲台上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课堂中的情景对话也是调动同学们学习热情的良好方式,老师可以通过巧妙设计对话的内容,加深同学们的印象,对英语文化了解得更多,更透彻。在课堂中,老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让学生观看一些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的电影,在观看结束后发表各自的观后感,大家一起交流学习,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英语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中,老师可以组织同学们在课外举行英文外国故事演讲比赛或者举办图片展,这样不仅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还能增多同学们的阅读量,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他们的学习观念,引导他们正确、有效地学习。大学校园里的社团和学院里举行的英语角也是一个学习文化的重要场合,老师可以利用这些自发形成的组织带动校园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4.增添英语课程相关的实践活动

课外的实践活动对构建一个完善的教学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每一个学科的学习都离不开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以及团结合作的意识。老师可以在课外组织学生进行调查活动,例如可以调查身边的人对微软的苹果手表的使用情况并分析其受欢迎的原因,并采取恰当的方式展示成果,比如ppt展示或者采用比赛的方式。对于有出国意向的同学可以在老师的带领下参加夏令营,到欧美等英语起源地实地考察当地的风土人情,了解地道的英语在英语国家是如何发展的,对比分析中国的英语教学与外国的英语教学有何区别,拍摄和记录相关的重要信息,回到课堂中与同学们进行分享交流,这样别致的体验有助于同学们形成英语学习的兴趣。大学里也有很多外国留学生和外籍老师,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老师和同学们可以邀请这些外国朋友在课外举行相关的活动,与外国朋友近距离交流可以纠正学生的口语,了解各地不同的风土人情。

四、结语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不断向前推进的,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来往日益增多,各行各业的发展对英语的方面的专业人才需求逐步增大,在这样的多元文化背景下,英语教学的发展需要循序渐进,它作为一门通用性较强的外语,在不同的国家和语境中,同一个语句的表达方式不尽相同,因此在跨文化交际的背景下,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构建全面且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模式有助于为英语教师活动奠定相应的基础,为我培养我国的创新型人才起到助推作用。社会的发展是不同文化交融的结果,大学英语教学应该注重跨文化教育,丰富课堂的内容,开展情景对话、情景表演等教学模式能让学生的参与热情更高,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更高。亲身的实践有助于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中国与美英等国乡镇经济期刊家文化上的差异,只有注重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将实际与理论相联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作者:郭继鹏 单位:吉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更多电信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构建跨文化交际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kjlw/dxlw/159198.html

    相关专题:现代仪器分析论文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官网


    上一篇:新会计准则下财务工作实践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