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科技论文 > 电信论文 >

实验教学之生物化学论文

1通过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源于“疑”,而思维又要以大量感性材料为基础,为充分发挥生物化学实验的功能,实验教学中应适当设疑,使实验内容与所学知识联系起来并问题化。在通过实验积累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析疑、解疑,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培养其思维能力。例如在做“影响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因素”实验时,笔者首先安排学生按要求操作并得出实验结果(感性材料),然后提出问题:为什么在激活剂和抑制剂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要研究1.0%硫酸钠和蒸馏水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为什么在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要用pH为6.8的缓冲液?问题的提出引发了学生思考,七嘴八舌争着回答,此时教师再通过启发、引导、归纳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2]。

2通过分组实验和操作比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团队协作能力

当今社会,科技飞速发展,竞争日益激烈,而竞争中经常需要多人合作,才能解决问题、赢得胜利,所以,竞争意识与团队协作能力已成为人才的重要标准。生物化学实验,特别是其中的动物实验,如肝脏和肌肉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的比较、肝中酮体生成等实验,在解剖动物、观察项目过程中,需要多人合作。所以在上生物化学实验课时,笔者根据实验课内容和实验条件,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将不同成绩、不同能力、不同性别的学生搭配在一起,尽量使组与组之间实力平衡。同时要求每组学生根据实验内容,商定每次实验的“主角”和“配角”,保证每个人都能做到“主角”,使其得到锻练、获得自信;保证每个人都当过“配角”,使其形成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每次实验都要求以组为单位展开操作比赛,最后评比表彰,在组与组之间展开竞争,使学生产生竞争意识,增强团队协作能力。为此,我们也对实验考核方法做出调整,实验成绩中操作比赛成绩占50%。

3通过分析讨论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在做生物化学实验时,学生观察到实验结果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结果与理论一致的,要求学生用已学知识分析、解释,弄清原理;结果与理论不一致的,要求学生客观记录结果,认真分析、寻找原因,教师适当引导、启发,从而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创新能力,做出合理的解释并提出改进的办法,达到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在用某种方法进行实验教学时,还应引导学生思考是否可以用其他方法代替,让他们用所学知识进行构思,自己设计方案。如用葡聚糖凝胶柱层析去除蛋白质样品中的盐类时,启发学生可否采取其他方法,并请他们简要介绍实验想法和设计方案。这样既鼓励了本人,又启发了其他学生,也培养了学习兴趣[3]。

4通过实验设计课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

创新意识是高级人才必备的素质。一般来说,创新能力是创造性地确定目标的能力,包括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分析问题和总结问题等因素。为此,我们增加了实验设计课,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选课题,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学校全天候开放实验室,让学生自己动手准备和完成实验,分析实验结果,处理实验数据和书写实验报告。该课程允许学生尽情发挥想象力,大胆实验,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勇于质疑,尝试新的操作方法,激发其创造性思维。对于学生别出心裁的想法、不同常规的解答、标新立异的构思,哪怕只有一点的新意,教师都应及时给予肯定,诱发学生学习中出现的灵感,激发原始创新,使学生能主动去想、去做,在自主状态下学习[4]。综上所述,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竞争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有重要意义。今后我们将不断改进和创新实验教学模式,以培养出高素质的医学人才。

作者:吴爱莲 叶记林 单位:扬州市职业大学医学院


    更多电信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实验教学之生物化学论文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kjlw/dxlw/154288.html

    相关专题: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案例 企业swot分析优势


    上一篇: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现状与对策
    下一篇:医疗器械的问题及现状4篇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