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族音乐赏析课程的教学现状与目标
艺术作为人类社会发展中的精神文明产物,自古以来都对社会模式改革以及居民生活起到方方面面的影响。从西方来看,最初的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开始,音乐便与数理、天演论等相提并论,柏拉图、毕达哥拉斯等哲学家更将音乐的社会职能作用提升到一定高度。从我国古代文化更迭发展而言,早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便将音乐用于规范社会伦理道德方面的建设。以上史实证明了音乐艺术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所处的重要位置。时至今日,各大高校基本上都开设了音乐鉴赏课程,开设之目的也是为了使大学生个人素质得到全面发展,提升对中国传统音乐作品的鉴赏能力以及培养年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但是,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学习该课程的学生普遍缺乏创新能力和基本的音乐知识。究其根源,无怪乎学生在高中求学期间多以书本知识为主,对于许多民族乐器的音色、形制以及发声原理等基础知识缺乏了解。民族音乐欣赏归类于音乐欣赏类课程,主要授课模式是对音乐作品聆听后再进行解析,这对于乐理、视唱练耳等专业基础课程的依赖性可见一斑。而问题恰恰出自于很多学生对基础性专业课程的知识掌握不牢,从而导致了对音高、旋法、和声等基本音乐要素的辨识度产生误区,最终造成学生对该课程兴趣降低。因此,在授课对象普遍对于抽象的音乐无法展开具象化讨论的时候,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辅导学生基本音乐常识,并拓宽其聆听作品范围,加强对本专业作品的熟悉程度。
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应掌握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对民族音乐演唱专业的学生,要培养他们对于传统叙事歌曲作品、说唱音乐作品和戏曲作品选段的熟悉程度。在具有一定演唱演奏技巧基础之后,更多的是对某一时期作品风格和作曲家个人风格的把握;比如在欣赏姜夔的自度曲创作时,可以将《扬州慢》、《杏花天影》、《凄凉犯》这三首自度曲进行横向比较;除了每首作品独我的思想内涵之外,不难得出其作者喜爱使用七声音乐、突出四、七度音、升高商、徵音的共性特征。而后还可以小见大,从作品中得出整个宋元词体歌曲的长短句结合的写作风格。笔者认为,只有对具体个例进行比较分析,才能对整体时期的音乐风格进行综述。而在具体教学进度计划的制定中,一方面要按照学生的学龄进行设置,另一方面更要契合青年人的心理特点以及个人爱好来进行综合考量。而对于鉴赏类课程,时下流行的“微课”授课方法也可以运用于其中;可以更多的整合学生的碎片化时间,提升学习效率,还可以将基本概念进行重复讲解,加深学生的记忆。应对于时下的网络化信息社会,教学手段方面趋向于多元化,这一点也引发了教学内容上的多元化融汇。
二、教学内容上的多元融汇
目前的传统授课体系已经不太符合现今信息化社会的需要,在多元文化融汇的当下需要学生对于主流文化以及亚文化之间的相互联系进行综合考量。不仅仅要求对于传统音乐进行了解,还要求对于西方器乐合奏进行涉猎;不仅仅要求对于传统作品进行演唱、演奏,还要求与考古、历史学进行交融以便对古谱进行考究。笔者认为,民族音乐鉴赏课程教学内容应从与专业内容、信息化教学以及与历史、社会等学科相互融合三方面进行重构:
1)民族音乐与专业理论性课程属于相辅相成的互补关系,乐理与视唱练耳为音乐听辨提供了有力支撑,中国古代音乐史对于传统音乐发展脉络提供了理论基础,民族音乐学对于专项民族乐器种类研究提供了深度与广度的认知。西方音乐史也为我国民族音乐作品创作提供了参照。笔者认为,在进行民族音乐鉴赏课程教学的同时,应辅导学生对于作曲方面的和声、曲式等本体研究进行了解,只有将实例进行分析后才能更多的对音乐发展进程进行了解和把握。
2)信息化教学作为现今社会发展的流行趋势,相对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而言,更多的压缩了上课的教学进度和提高教学效率。微博、微课的兴起,倡导学生在线下进行自我学习,极大的利用了每日的碎片化时间来进行自我充电。从学生日常生活入手,使知识走出课堂,进入高校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
3)社会学科的相互融合。音乐属于社会学科,而民族音乐鉴赏更是见证了历史各朝代风格的影响。作曲家作为独立的个体,既具有个人特征,也受当时社会制约,具有社会性共性特点。基于此,民族音乐鉴赏课程可以从历史学角度进行入手,对音乐风格的流变进行解析。一方面丰富了本门课程的内容,另一方面也充实了作品的历史意义以及引导学生更多的了解社科知识。
作者:荣卫 单位:中原文化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