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信阳市中心医院肿瘤内科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34~73岁,平均(542±26)岁;经过临床、病理以及影像学检验确诊为肺癌8例,结肠癌6例,乳腺癌5例,鼻咽癌4例,淋巴瘤5例,肝癌7例,胃癌5例。对照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32~76岁,平均(547±23)岁;肺癌6例,结肠癌6例,乳腺癌5例,鼻咽癌3例,淋巴瘤5例,肝癌6例,胃癌9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2.1心理干预
及时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针对患者在文化程度、性格特征以及社会经历等方面的不同,对恶性肿瘤正面的医疗、健康知识进行教育指导,努力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心态,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告诫家属不要悲观消极以免影响患者情绪,向家属传授有关肿瘤的相关知识,使其更好地照顾患者[2]。
1.2.2健康宣教
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相关的肿瘤知识教育与指导。部分患者可能无法接受放疗、化疗带来的痛苦,这时护理人员需告知其化疗与放疗在肿瘤综合治疗过程当中的重要性,并告知患者放疗与化疗伴随的脱发、恶心等毒副作用都是暂时的;在患者放疗、化疗期间需注意其饮食,应以粗纤维、清淡且易消化的食物为主,避免患者发生胃肠道反应等并发症。在治疗期间,患者还应该保持适当运动,保证睡眠充足,少去人群集中场所,防止可能发生的感染[3]。
1.2.3社会支持干预
社会存在价值的提升可使患者在心理上出现归属感,因此,护理人员可为患者提供一定的交流空间,与患者家属一起给予患者精神上的支持,鼓励患者参加一些座谈会来提升其在社会上的存在价值,如肿瘤患者座谈会、各种抗癌座谈会等。患者出院后可适当让其参加一些社会工作,最重要的是让其担任一定的家庭角色,愉悦患者的心情,提高其生存质量。
1.3效果评价
采用生活质量量表对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评分,量表的评分内容包括5个方面,分别为身体状况、躯体症状、生存的意义、所受的支持以及精神状况。5个方面的问题共16个,每个问题的分值分别是0~10共11个选择,0分最差,10分最好,总分取16个问题得分总和的平均值,总分越高,患者生存质量越好。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及组内比较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所有患者均填写根据生存质量量表制作的调查问卷,部分亲自完成调查问卷的患者可由其口述、家属代笔,结果显示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两组生存质量评分均较之前有显著提高,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比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近年来,在经济发展的带动下,科学技术也有了长足的进步,随着医学技术越来越先进,很多肿瘤疾病均能够通过相关治疗得到很好的控制,使患者的生存时间得到显著的延长,但是肿瘤患者在患病期间的生存质量依旧很差。许多恶性肿瘤患者要忍受疼痛,化疗与放疗的痛苦等,而肿瘤及其治疗均有可能引起很多症状,对患者本身和社会均造成许多困扰,甚至还会使患者出现悲观失望、消极厌世的思想[4]。本文对恶性肿瘤患者在一般护理措施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结果显示,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明显提高,两组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学芳 单位:信阳市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