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的目的是针对在当前新形式教育发展过程的背景下,如何理解目前正在发生的信息革命和认知这个过程领域。并揭示教育活动在高等教育系统中最主要的形式是学生及教师的知识管理。众所周知高等教育目标和内容的研究,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即是语境教学。如何将常规的语境教学融入到信息社会中,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是当前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可欠缺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认知知识;知识信息;能力
信息革命所带来的认知革命,促使人们重新对约定俗成的观点进行反思,重新认知世界对人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作为教师所要关注的是本人所涉及的教育领域中,其教育目标、教育特点、教育内容以及参于受教育的学生,其教育手段是否不同于以往的教育方式,是否符合现代教育中教师对学生的教学管理原则。而实施的教育活动方式是否违背了客观和客观观念的教育内容。此外,在教育过程的转变中,往往是导师要深刻改变教育方式来影响学生,其问题是有前瞻性教学,但组织教育模式的教师很难与所受传统教育方式模式的学生能协调一致。
首先,认知革命极大地改变了我们对知识的了解与认识,而教育是我们对知识认知的一种手段和方法,而且又是一种实践,二者是紧密相连的。当代认知革命表明,教育的本质和内容在其传统形式上,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世界的发展。之所以不适应,是因为我们生活在这个飞速发展的世界里,一个人的认知能力在发生变化,认识知识和知识认知在经历一个转型。
其二,知识的意义在改变,其内容包含了关于世界的整个数据以及所要认知的对象及过程。另外知识已成为一种建设性的单位,是人类创造性工作的一种模式。我们对知识认知的过程,是主动的与社会进行互动,是与世界互动。而不是局限地,限制其认知意图,更多的是丰富其过程,并带有创造性的运作。通过知识的认知和更新,它所展示的是创造、运作和储存的一个过程。而我们对知识中掌握的重点不再是结果,而是它的程序性,是一个揭示认知的过程。而揭示这原理过程的,是发现它的产生和它在以往转化过程中是如何进一步转变成为新的信息知识。其原理是因为现代认识论把重点放在了认知过程,技能,能力以及发现内在规律上。
其三,知识信息化的目的是从原有学习主体的状态中解放出来,使它能够更新现有的知识,并通过它的形式来提升自由人认识和执行力。正是由于这一定义使认知革命让观察者处于一个被动的状态。这些都是要通过教育来完成的,也说明为什么教育要作为一种工具成为社会化和培养的一项要求,今日教育不是一种选择,而是个人终身学习的策略。作为当前主要的传统的教育体系是建立在知识传播的原则之上的。知识从一个有经验的人转移到一个不那么有经验的人,这在传统教育中是最好的体现。传统的教育是一种社会文化,是知识的产生、积累、存储、传输和转换而成的。在当前以信息主导阶段为主导,以认知革命为代表(知识转化为信息)的社会发展过程,表明单纯的传统教育机制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的社会功能,其更多的形象世界传播受到了局限,这就需要更多的知识不断的传送和接收来进行必要的补充,这就是非传统教育系统目标功能中的一部分。非传统教育是以知识和经验为操作的一种新方法,是一个社会发展的工具。另外,教育目标是让一个人能在未来的社会活动中作好准备,教育的内容是掌握人类活动中的一般方法和形式。必须明确指出,传统的教育手段中还是离不开知识和经验管理,如果排除经验管理这一基础,教育活动也不复存在。更确切地说,主要的教育水平和中学的教育仍将以传统的教育形式进行。然而高等教育是非传统教育方式为目标原则,是知识和经验为管理能力,这些注定为认知革命和信息社会所形成的条件作了工作准备。那我们应该如何组织在传统的传输情况下培养学生(最值得注意的是高等专业的学生),同时考虑到他们之间的目标和方法。首先,教师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应把自己设定在学生的位置,这样可更好地了解什么可以做,并给予合理的建议,以便帮助学生。这样在与学生产生互动的同时,不仅教了学生,教师本身也得到了教育,师生间也就成为了共同经营的主体。但对于非传统的教育体系似乎仍然是一个模拟结构,但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势必作为思想反映在教育过程中。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不能为学生提供能力培养的传统教育仍然作为社会培训的主体,以理论训练占主导地位的学生,虽有大量的认知知识,但他们在实践中既不知道该怎么做,也不知道如何应用所获得的知识去实践。而我们的教育应该是使毕业生能够纵横谜一样的世界,并在实践领域中能运用他们丰富的知识解决碰到的问题。
最后,作为教师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不但可以建立自己的教育轨迹,同时也建立了自己的生活轨迹,并在当今信息社会中,使这二轨迹重合形成教师独立的世界观,这就可以更深理解学生,实现对学生的形象管理和控制,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教书育人。
参考文献:
[1]冯青来.从教育的过程到教育的文化——解读布鲁纳的教育思想转变[J].全球教育展望,2007.02.
[2]郝文武.当代中国教育哲学研究:从概念建构到理论创新和实践变革[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6).
作者:严如刚 单位: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