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新课改进程的进一步推进,使得我国的基础教育研究有了显著的提升,而在新课改中有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不断加强教师课堂教学技能的培养、应用研究。教师教学技能培养是极为复杂的过程,而在教师的教学技能培养中课堂观察和教学反思却是至关重要的。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观察是师生之间共同构建的双向活动,其属于一种师生关系的动态反映。而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是相互影响的,即教师的“教”影响学生的“学”,学生的“学”影响教师的“教”。教学后的反思是属于教师能力和意识的一种理性智慧表现。课后教师通过教学反思,教师可以对自己在教学中的教育设计、活动以及观念进行理性的、客观的判断、认识与评价,以此来对自己教学进行有效地调节,从而形成教师独特的、具有个性化的新型教育观念。
一、以课堂观察为载体,开展教学反思
课堂观察是通过查看对课堂运行状况进行记录、分析和研究,并在这一基础上寻找学生课堂学习完善、推动教师发展专业活动。教师借助在课堂观察的效果,来探究、应对具体课程、教学、学习、管理上的问题,展现自我反思和专业对话,在改进课堂教学同时,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得到全面的综合发展。
有效的课堂观察:首先需要确定观察的目的与目标。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就需要我们教师全面了解关于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基础、个体差异以及爱好等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因素。只有掌握了这些因素,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实践时就能够将其灵活的融合到教学设计上;其次是落实观察内容。我们一般把课堂观察分为三个阶段,即:课前准备、课中观察、课后分析。教师的课堂引导除教学前要精心准备好教学情境、教学材料外,最主要是体现在教学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学生行为与反应,观察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对话与交流,同时课后要有意识地对活动各个环节进行质疑,以激活自身的逆向思维能力。
在课堂观察之后的分析中,需要以课堂教学环节为主线,根据观察者的观察点为基础对任课教师的教学进行分析,在分析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教学情景再现或者视频回放等形式与任课教师进行交流,然后任课教师根据观测者的观察记录对教学设计进行全面的反思和修改。
二、以教学反思为契机,优化课堂教学
对于教学反思,从根本上来讲,就是任课教师通过教学反思提出教学疑问、探讨研究及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进行课后反思来达到师生共同发展的目的。
当前的新课程改革正不断深入,对高中语文的课堂教学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当我们在为进行新课改而不懈努力的同时,还应该及时反思自身在新课改中的不足之处,总结分析在教学的设计、管理以及实践等环节上的出现问题,并积极研究解决方法。通过不断的进行教学反思和教学实践的磨练,以此来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
(一)按照新课标的要求,课堂教学大大加强了探究式学习,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探究的方式、方法过于简单重复、缺乏启发性。
例如:“走进现在的高中语文课堂,我们经常听到老师们这样问学生:“你读懂了什么?”“猜想文中产生这种问题原因是什么?”学生们则思维活跃,各抒己见,老师们不再追求答案的唯一性。”但稍作观察分析,就会发现不少教师把“你读懂了什么”、“你想说什么”等当成了“万能钥匙”,不论教学内容、学生学习基础如何而一味使用,反而影响了教学效果。新课标要求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有价值的探讨性问题。[2]根据高中语文学科的特点,我们要注意从生活现象中提出问题,并且要有目的性,要重视教学任务的完成和知识点的落实,还要避免因问题过于简单平淡而使学生感觉缺乏挑战性,要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提供丰富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素材,使学生产生探究愿望,而不能为了提问而提问。
(二)在强调“创新、实践、探索”的课程主旋律下,师生应共同营造一种动态的、充满生机的课堂,但上课时不能解决好“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局面。
一方面,按新课程的要求,在合适的时机、合适的阶段,必须开展非指导性教学,要“放”,但要善于从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和实际学习的兴趣需要出发,让学生去主动探索,鼓励学生质疑、发表自己独特的想法,切忌将预设的教学目标、自己的经验、态度、价值观强加给学生,管得太死;另一方面要看到课堂教学的复杂性,需要老师将学生、教学内容、课堂的际遇等诸多因素纳入教学过程,进行课堂的适当调控,使课堂放而不乱,学习环境和谐。
(三)教师应该精心的去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积极的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以此来有效的提高“讲”的艺术性和科学性。
有的教师认为,新课程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必须做到“少讲”,甚至“不讲”。尤其是对开放性的讨论题目,许多教师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支持学生在现成答案之外寻找新的尝试,无所顾虑的“迁移”和“延伸”等等,似乎成了新课改的“特点”。
新课改主导的是将传统教学的讲授式转化为启发式和讨论式。对教师提出了新的问题、新的挑战,教师不再是传统教材的“克隆者”,而是新教材的研究和开发者,这就要求教师要转变观念,要从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出发,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素质,好好研究“讲”,正确把握“讲”的作用,提高“讲”的艺术,这样才能把学生思维引向深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例如:在高中语文《触龙说赵太后》一文的课堂上,教师就巧妙的设计安排两个讨论组,针对不同的问题展开不同的辩论与叙述,在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针对触龙和赵太后这两个不同的人物引导学生展开辩论,一组为触龙这个角色,另一组为赵太后这个角色,辩论内容为互相站在这两个人物的角色来说明触龙要怎样才能说服赵太后,而展开自己的思想,进行不同的思维见解。通过这教学引导,可以让学生在辩论的过程中对课文的思路等有很清晰的认识,以此将学生对课外的理解达到一个高度,并达到促进课堂生命力的效果。
总之,在践行新课标的过程中,对于教师的课堂观察以及课后反思意识与能力的培养是极为重要的。在新课标中,其要求在教学中推广应用课堂观察工具进行课堂教学观察,可以帮助教师把握教学问题,同时让教学反思有理有据。理性的课后反思是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然途径,这样不仅有利于提升我们的高中语文教学质量,还有可以促进语文教师的自我成长。
相关专题:淮北师范大学学报 婴幼儿营养与保健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