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以来,江苏省镇江市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大力推进产业升级行动和“产业强市”战略实施,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产业竞争力大幅提升。2014年高新技术产业完成产值3897.3亿元,占规模工业产值的48.2%,比2010年提高8.6个百分点,位居全省第一。目前镇江市已形成了以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与新医药、新能源、航空航天为中心的新兴产业格局,2014年,全市六大新兴产业实现销售收入3556.9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45.1%,比2010年提高18.5个百分点。其中,高端装备制造及新材料产业发展迅速,成为全市两大主导产业,2014年两大主导产业实现销售收入2065亿,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销售的26.2%。
镇江市产业技术创新的发展现状
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衔接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十二五”期间,镇江市加快建设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基本形成以企业为主体、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衔接的体系。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由2010年的174家增至490家。省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占比达42.5%。2014年,以高达50.76%的企业发明专利申请占比居全省第一,全市8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与知名高校院所结成“亲戚”,开展产学研合作模式。成立了南京大学镇江高新技术研究院、东南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北交大长三角研究院等21家产学研合作载体。“十二五”以来,全市技术合同交易额达91.2亿元。镇江市与中科院产学研合作项目经济效益连续4年居全省第一。目前,镇江市共成立高性能合金、航空材料和部件、电力电器、农业机械、特种船舶和海洋工程配套等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近10家。
产业技术创新成果和质量大幅提高
“十二五”期间,镇江市围绕六大新兴产业领域加速产业技术创新,其成果和质量大幅提高。全市共实施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2500项以上,获得上级科技拨款超过17亿元,拥有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产品2397项。截至2014年底,全市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2.49件。现有200多项航空航天产业技术创新成果填补国内空白,30多项发明专利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镇江船厂在特种工程船舶领域创造了“26项中国第一”,已成为国内第一、世界第二的全回转船舶生产厂家。豪然喷射成形7055铝合金材料、江苏恒神碳纤维及其制品的综合性能和技术水平已达国际领先水平。载体平台建设稳步推进“十二五”期间,镇江市积极推进以专业园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公共研发平台及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等为主体的创新创业载体平台建设,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全市共获批国家级高新区和国家大学科技园各1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6家、国家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7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1家和省级科技产业园12家;共建有省级以上研发机构276家;拥有3个“国字号”质量检测平台;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9家;省级以上公共服务平台14家,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5家,省级以上院士工作站19家。科技金融发展水平大力提升“十二五”期间,镇江市陆续出台了《关于加快全市创业风险投资发展的意见》、《关于扶持企业上市若干政策的意见》、《镇江市科技贷款风险池基金管理操作细则》、《镇江市鼓励和促进科技保险发展的实施办法》、《镇江市天使投资引导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政策文件,科技金融政策体系初步形成。目前全市有3家科技支行、3家科技小贷公司,“十二五”期间,3家科技小贷公司共提供DOI:10.3969/j.issn.1001-8972.2016.10.047镇江市产业技术创新发展对策李麒麟宋艳红文章通过分析镇江市产业技术创新发展的现状,归纳出镇江市产业技贷款328笔,金额达121944万元。全市38家创业风险投资机构管理的创投资金规模达到56亿元;5家天使投资机构获得了省、市2800万元的天使投资风险补偿金支持;共有参保专利执行险企业325家,最终以501件投保专利、1912万元累计保障金额位居全国第一;获得省级上市培育计划专项扶持资金的企业研发项目共有13家,受科技金融支持的企业中有9家已在资本市场上市。产业技术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十二五”期间,镇江大力实施市“331计划”、“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引进、培养了一批高水平的产业技术创新人才。截至2014年底,全市每万劳动力中研发人员数118.5人年;比2010提高38.2人年;集聚国家“千人计划”81人,位列全省第四;入选省“创新团队”15个,总数列全省第四位;入选省“双创计划”243人,总数列全省第五位。获得资助的人才团队共申请发明专利1575项、获得授权的444项,形成新产品486个,新建省级以上研发机构102个。“331计划”人才(团队)项目实施近三年来,全市共缴纳税金30.37亿元,形成13个“千万级”创业企业和11个“亿元级”创新类项目。2014年销售收入高达79.58亿元,带动就业18219人。镇江市产业技术创新发展的不足和问题“十二五”期间,镇江市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省内外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产业技术创新资源相对缺乏与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其他地区相比,镇江市产业技术创新资源相对缺乏,不足以支撑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2014年,全社会研发投入81.7亿元,占GDP的比重达2.55%,低于的苏州2.7%,无锡的2.75%,南京的2.95%。创新人才方面,“千人计划”人才81人,低于苏州、无锡、南京等地;创业投资机构38家,低于苏州、无锡、南京等地。全市获批省级以上创新平台数量均远远低于苏州、无锡、南京等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有待提高镇江市企业创新能力在进步,但还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490家,数量低于苏南其他四个市(苏州2950家,常州986家,南京1329家,无锡1373家)。2014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88.5%。拥有较高知识产权意识的企业不多,无专利、无商标、无著作权的企业也不少;部分企业自主品牌意识仍不高,知名品牌较少,自主品牌增加值增长乏力。产业技术创新的体制机制有待健全虽镇江市科技改革步伐速度较快,但适应其产业技术创新的体制机制有待健全。创新政策落实力度不够,2014年全市企业科技税收减免为8.72亿元,远远低于常州的23.04亿元。产学研协同创新链条尚未打通,导致科技成果实际成交量远远少于科技成果发布量;科研成果和专利也和企业市场需求脱节这一现象普遍存在。镇江市产业技术创新发展的建议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一是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方法,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引导企业加强技术创新能力建设,使其成为技术创新投入的主体。探索完善重大科技项目决策机制,鼓励企业更多参与重大科技项目的决策,提升企业“话语权”。二是支持企业开展协同创新。鼓励企业积极与高校、科研院所组建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新型研发组织,双方联合承担国家科技专项、省科技成果转化等重大科技计划项目。三是加快创新国际化步伐。鼓励企业与跨国公司建立技术联盟,通过联合研发、委托研发等形式,共同参与研发核心技术。
壮大创新型企业群体
一是培育创新领军企业。强化大型骨干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开展委托研发和购买知识产权集聚全球化资源。通过重大研发机构和研发载体布局建设,鼓励并支持领军企业发起或参与科技创新联盟国际化,大幅提升企业国际创新竞争力。二是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打造一批拥有特色专有技术、具备国内外行业竞争优势的“小巨人”企业。充分发挥省中小企业创新资金、省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科技计划等财政性资金的引导作用,积极推广科技创新券制度,引导中小微企业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科技服务机构的对接。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一是产学研合作模式创新化。在构建以企业主体化、院校支撑化、市场导向化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之外,积极探索委托开发、技术入股、技术转让等多种模式并存的产学研合作创新体系。二是发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整合作用。充分发挥高性能合金、航空材料和部件、电力电器、农业机械、特种船舶和海洋工程配套等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作用,整合创新链上下游资源开展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重大技术标准研制,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三是建设一批产学研载体和基地。继续深化扩展与国内外高校院所的战略合作关系,新建一批产学研创新载体;在江苏省镇江航空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基地的基础上,围绕航空配套、船舶与海工关键配套、智能电气等产业新建一批产学研协同创新基地。
建设高层次人才队伍
一是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制定更加开放、更加均衡的引才政策,对接国家“千人计划”、省“双创计划”等人才工程,深入实施市“331计划”,大力引进海内外高层次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团队)。二是重视本土人才资源培养。树立“大人才”观,摒弃“外来和尚好念经”的思想,在本地人才的使用培养上也要参照引进人才的相关政策,加大对本地懂科技又懂市场的科技企业家的激励。加强本地人才的再培养,加快知识更新。三是加大人才工作资金投入。改革人才资金资助方式,由无偿“补”改为“补”、“投”结合,实行资助资金审批与管理监督相分离的管理体制,撬动社会资本支持人才创新创业。鼓励企业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加强高端人才引进和高技能人才培养。四是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加大股权激励力度,积极落实股权激励和成果转化奖励政策试点,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提升产业技术创新服务能力一是提升孵化器服务能力。推动一批孵化器快速成长为国家级孵化器,鼓励孵化器持股孵化改革,鼓励孵化器发展“创投+孵化”模式。二是加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力度。以产业重大应用为导向,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不断推进公共研发平台、企业创新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三是推进产业技术创新服务体建设。强化技术经纪人、科技镇长团、乡镇科技助理、企业科技专员队伍建设,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覆盖各县区、乡镇的多层级、网格化体系。强化科技金融创新服务功能一是深入推进科技贷款风险补偿金工作。放大科技贷款风险补偿金的作用,撬动社会资金和金融资本增加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构建覆盖科技创新全链条的金融支撑体系。二是加快发展天使投资。创新运作模式,以支持种子期、初创期的小微企业首次投资为重点,推动天使投资与科技创业、技术创新的紧密结合。三是推动上市融资。深入实施科技企业上市培育计划,推动企业上市融资,支持企业做大做强。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能力
一是鼓励知识创造。着眼企业知识产权的创造与保护,支持企业承担更多创新计划项目,形成更多高价值知识产权;加大市企业专利突破奖奖励力度,鼓励企业完善职务发明奖励和报酬制度,激发研发人员创造积极性。推进科研成果收益权、处置权改革,鼓励江苏大学、江苏科技大学等驻镇高校在优势学科领域获取更多具有战略储备价值的知识产权。二是加强知识产权运用。深入实施市专利密集型企业培育计划,集成资源打造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进一步加强国家知识产权投融资服务试点城市建设,鼓励金融机构创新科技金融产品,帮助广大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解决融资困难,实现“知本”向“资本”的转变。三是强调知识产权保护。全面推进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探索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和刑事司法审判“三合一”改革,完善知识产权检察、审判工作模式和机制,加快建立集中统一机制。四是提高知识产权服务。重点支持镇江国家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托管平台高效运营;建设市专利导航产业发展综合服务平台。依托镇江科技新城加快建设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培育集聚服务机构,促进知识产权服务业规模化发展。
作者:李麒麟 宋艳红
相关专题:安妮宝贝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