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首先针对光缆维护工作的现状展开分析,就光缆维护工作中,在面对故障的情况下,究竟需要何种自动监测技术才能实现对于故障破坏的有效控制进行了说明。而后对于光缆自动监测系统的实现加以讨论,希望对于深入了解该种系统的工作流程和实现原理有着积极意义。
关键词:光缆;自动监测;系统;实现
中图分类号:TN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360(2016)02-0022-02
作者简介:祖梦宇,工作单位为大庆油田信息技术公司中区分公司。
近年来光纤通信在我国的发展迅速,已经成为通信网络的重要支持力量。作为通信网络的物理层,光缆自身的健康状态直接关系到整个通信环境工作的有效性,并且进一步影响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这种影响在某些工业环境中尤为突出,甚至于直接关系到工业环境的工作效率以及生产的安全水平。
1光缆维护工作现状分析
对于光缆系统的维护而言,实际工作中重点包括两个方面,即基于数据的事前控制以及基于故障的事后控制。由于通信网络本身的职能在于实现数据的传输,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通过对其工作状态,即数据传输状态的观察和统计,来对整个通信网络的健康水平做出评估。通过这一方面的工作同样可以区分存在于通信环境中的不足来源于哪一个方面,并且这也成为及时发现通信物理链路层面潜在故障的重要依据和手段。虽然相关的统计和分析软件以及数据处理系统已经在通信网络环境中得到深入的应用,但是实际的维护工作中,故障仍然无法避免。光缆在实际环境中敷设,其故障成因同样来源于多个方面,不仅仅包括对应通信环境系统内部的不利影响,更加会受到来源于自然环境以及人类社会的影响。任何来源于外界的影响,都可能会对光缆造成危害,影响其正常工作。在这样的环境下,重点面向于外界破坏以及线路劣化两个主要方面问题的光缆监测技术,就成为光缆维护工作系统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工具。在实际工作中,一旦光缆发生故障,可以通过相关的数据包测试来确定出故障光缆。但是想要展开进一步的故障点确定,并保证这一过程的整体效率,就成为当前技术的核心所在。对于当前的光缆检测系统而言,对光纤展开特征曲线的测试和相关数据的获取,以及自动识别光纤断点,对于自动体系的实现而言至关重要,并且进一步需要将这些数据映射到实际的地理系统中,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更为具体的参照,能够帮助有效缩短维护以及故障排除工作的整体时间,对于压缩光缆故障带来的破坏有着不容忽视的积极价值。
2光缆自动监测系统的实现
光缆自动监测系统的价值,在于在光缆发生故障的时候,通过对光纤传输网各环节的光缆、光端设备进行实时监视和测试,来确定故障的性质,并且对故障的位置进行确定。这种对于故障位置的确定,不仅仅局限于通信网络概念层面,更加应当面向故障排除工作人员实现服务,将对应的通信领域的故障点映射到实际的地理环境中,并且发送对应的支持信息给相关工作人员。一个相对完整的光缆自动监测系统,通常主要包括前端监测子系统、数据处理及故障定位子系统和网管子系统三个主要部分。其中前端监控子系统负责实现面向站与站之间的光缆传输工作特征,监测相关段光设备的运行情况。数据处理及故障定位子系统则主要负责将前端监测子系统获取的工作状态数据进行深入的分析,并且从中发现和提取出相应的故障信息,触发对应的告警提示,同时该方面系统还需要担负起结合GIS数据库为故障排除工作人员提供关于故障位置的更多方面信息的职责。而网管子系统则需要实现对于故障定位以及处理维护状况的相关信息统计,并且进行妥善的分类存储。
一个典型的光缆自动监测系统结构。实际工作中,分光路器会面向光网络环境中收发信端的部分光信号展开截取和光功率测量,并且通过测定值来对光缆线路的工作状态以及故障存在状况进行定性的确定,如果发现光缆故障问题,即触发光时域反射仪(OTDR,OpticalTimeDomainReflectometer)展开工作,针对对应的光线路进行故障测试,确定出光通信概念层面的故障点位置。而后进一步将相关数据送达到数据处理环节,结合GIS地图系统确定出对应的故障点。就当前光网络相关技术的发展状况而言,光缆自动监测技术的发展,目前主要聚集在数据处理环节。数据处理的有效性,以及光缆故障点从光通信网络朝向地理环境的映射精确程度,以及结合日常通信网络工作数据报告,对于故障点的深入判断,直接决定了整个光缆自动监测系统工作的有效性。而这种有效性,会进一步影响到故障排除工作相关人员在实际环境中确定故障点的速度和效率,尤其是在当前光缆自动监测工作环境中,数据的深入分析和处理成为该系统的重要发展瓶颈。
3结论
从当前的情况看,光网络已经成为当前数据传输的必然基础,如何更为有效地实现对于光缆的维护就成为当前大家面对的共同问题。光缆自动监测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归根结底还是要深入到应用环境中,切实找出应用中的不足并且提出对应的改进措施,唯有如此才能推动其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曹俊忠,鲍振武,张国柱.光缆线路自动监测相关问题的探讨[J].光纤与电缆及其应用技术,2002(6):33-35.
[2]陈希.光纤和光缆的监测与管理系统[J].电力系统通信,2002(5):11-13
作者:祖梦宇 单位:大庆油田信息技术公司中区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