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科技论文 > 电信论文 >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意识形态建设也进入了以建构和提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为主要特征的新常态阶段。新常态视阈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仍然面临着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喧嚣尘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频遭诋毁、社会文化领域的思想多元化等挑战。究其原因,市场经济趋利性的负面影响、西方“西化”“分化”图谋、国内各种社会思潮交锋不断、网络时代信息掌控难度大、宣传舆论体制机制不够完善等是其重要影响因素。新常态视阈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要在创新上下功夫,通过设置科学的话语议题以提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引领力,要坚持正确的话语导向以提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感召力,加大对外传播中国最美声音以彰显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魅力。

关键词:新常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

中图分类号:D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7110(2016)01-0104-05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意识形态建设也进入了以建构和提升主流意识形态为主要特征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新常态。面对新常态阶段意识形态建设的新情况新特点,党的十八大指出,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1](P25),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8月19日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工作”[2](P153),“要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探讨新常态视阈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构建的基本经验和一般规律,对进一步丰富和完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探讨新常态视阈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应对的战略和策略,对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凝聚力和引导力,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一、新常态视阈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面临的挑战

在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当下,我国意识形态工作总体上是良性发展的,社会宣传舆论导向是正确的、科学的,文化建设是“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1](P26)的,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开展,文化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创作生产更加繁荣,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1](P3)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当前我国社会思想领域并不太平,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管理权与话语权还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意识形态话语权本质上是意识形态话语资源的分配问题,主要表现为该意识形态所主导的价值观在社会意识领域的影响力、支配力和威慑力,以及支配话语资源的权威和能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在我国社会主义具有明显的话语优势和权威,这是由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作为主流意识形态在党、国家和社会生活领域的指导地位决定,它是随着中国共产党逐步掌握政权成为执政党而取得主导话语权的。但随着国际形势和我国社会状况的发展变化,马克思主义话语权也伴随着其他各种话语音量的放大而耗散的问题,应引起足够重视。第一,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喧嚣尘上。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中国人民在实践中经过充分比较之后作出的抉择,它符合中国发展的实际,并且实实在在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不断的从胜利走向胜利。当然,马克思主义就其来源来说,它是来自于欧洲,而且是产生于19世纪中叶,也正是基于此,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大肆渲染马克思主义现在已经不适于中国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在中国已经“过时”。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的实质是要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否定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其“用心良苦”可见一斑。马克思主义过不过时的标准是什么呢?在那些别有用心的人看来,以前产生的理论运用于现在,必然是过时的。其逻辑的含混和思想的狭隘与短视是可想而知的。照此逻辑,牛顿力学三大定律、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都应该是过时的了,因为它们都不是现代理论。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及建设实际相结合,产生了一系列理论成果,这些成果正在指引着中国这个曾经经历过苦难和沧桑的文明国度走向民族复兴和国家富强。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频遭诋毁。中国共产党是具有优良革命传统的执政党,中华民族是具有优秀文化传统的优秀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党逐渐培育出了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优良精神品质,这是我们党能够战胜各种困难赢得最后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我们党能够赢得人民支持的最基本保障。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发展历史长河中,也逐步形成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和优秀的传统美德,这些都是值得我们继承并继续发扬光大的。以上这些精神和品格集中到一点,就是当代我们应该培育和践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其根本核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盖国家、社会和社会成员个人三个层面,融合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中华民族伟大精神,具有强大的向心力,是团结全国各民族的强大思想武器。但是,近年来在我国社会思想领域,“普世价值”“宪政民主思潮”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社会思潮借“普世”之名大兴西方殖民思想之实,借“历史虚无”之名用尽诋毁之能事,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第三,社会文化领域的思想混乱问题。意识形态工作的基础问题是文化建设问题,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基础不牢,地动山摇。”[3](P265)近年来我国文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出现了思想混乱的状况,而且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大量问题,归根结底来源于社会文化层面的思想混乱问题。1989年“六四”风波之后,邓小平曾经指出:“十年改革,最大的失误是教育。”[4](P306)邓小平在这里所指的教育,是大概念的教育,是指社会文化层面的思想状况问题。这些思想混乱,既有中国传统文化中封建糟粕沉渣泛起,也有文化复古主义的死灰复燃;既有各种西方社会思潮的大量涌入兴风作浪,也有公共文化娱乐领域黄、赌、毒屡禁不绝危害社会。拜金主义冲击着人们传统的优良价值观,享乐主义毁掉的是年轻一代感官刺激之后的空虚灵魂。何以找到人们灵魂的安放之所,何以使人们的精神得到抚慰,无不无时无刻拷打的社会良知。魂归何处,哪里才是我们的精神家园?面对现实与理想的巨大落差,何以消解心中的郁闷和迷惑,皈依宗教的有之,误入邪教的有之。

二、新常态视阈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影响因素

毋庸置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功和进步,文化建设也快速发展,对外思想交流增多,各个领域的理论研究不断的向广度和深度推进。人们的思想活跃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社会思想领域的发展变化既为思想文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其复杂性也使得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面临许多问题。当前情况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面临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究其影响因素,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一)市场经济趋利性的负面影响

中国改革开放是全方位的,它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诸多领域,但改革的总体设计是106要走社会主义市场化道路的。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总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5](P13)市场经济打破传统计划经济的桎梏,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使我国经济发展获得了极大动力,中国经济从此走向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但是,市场经济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马克思早在《资本论》中就分析了价值规律的积极作用,同时也深刻地指出了其消极后果。市场这只“无形之手”如果失去了政府监管这只“有形之手”,抑或这只“有形之手”监管不力,市场这只“无形之手”必然会带来更大的社会危害。市场经济的趋利性深刻地影响着参与其中的每个社会成员,深刻地影响着其思想和行为,以及其行为的后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党的干部把手中的权力当成获取利益的工具,大搞钱权交易,其腐化堕落的行为最终要影响到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以及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人民群众中的认同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管理权与话语权受到冲击就在所难免了。

(二)西方“西化”“分化”的图谋

西方各国从来都没有放弃对中国进行“西化”“分化”和平演变的图谋,这在美苏冷战时期影响不大,因为当时我们的开放程度还没那么大,或者说还没有真正融入全球化进程,我国社会思想领域还不很复杂,西方社会思潮对我国的侵蚀还不够严重。但是,我们现在已经改革开放30多年了,经济、社会、思想等领域已经是今非昔比了。再加上冷战时代的结束,美国主要竞争对手苏联的解体,美国越来越趋向于把中国视作潜在对手,不正视这个不行,躲是躲不过去的。趁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东风,凭借其工业文明的优势,西方各国利用先进的工业品、雄厚的资金和发达的技术,持续不断地把西方价值观和各种社会思潮输入我国,进而持续不断地影响和改变我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和生产方式。思想领域的混乱是一个民族衰败的前兆,是一个国家分裂的前提。看看当今世界的一些热点地区战乱不断,我们就能感受到西方强势话语霸权侵蚀下的埃及、叙利亚,阿富汗和伊拉克的现状了。西方列强就是要使用其强势意识形态话语权干扰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削弱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管理权、搞乱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进而达到对中国“不战而胜”“和平演变”之邪恶目的。

(三)国内各种社会思潮交锋不断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社会思想领域的变化之大在情理之中,思想的多元化甚至堪比西方发达国家。从一定意义上说,这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思想自由和发展进步的表现,另一方面也反映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管理权与话语权遭遇诸多挑战。近年来,国内各种社会思潮交锋不断,主要是各种社会思潮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交锋。马克思主义在与各种社会思潮的交锋中不断展示其理论魅力,也是在与各种非马和反马思潮的斗争中,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得到深化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得到巩固与拓展。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各种社会思潮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管理权与话语权冲击造成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当前阶段,我国社会存在并活跃着主要社会思潮有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后现代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等,这些社会思潮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产生极大的影响,严重制约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管理权与话语权的拓展,消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严重冲击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安全,对社会和谐稳定带来重大伤害。

(四)网络时代信息掌控难度加大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互联网成为人们日常交往不可或缺的载体,它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使信息的传播和交流更加便利。但是,互联网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为社会主流声音的传播普及创造有利条件,在弘扬社会正能量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与此同时,互联网也成为有害信息传播的温床。在互联网的虚拟社会里,每个网络终端都是一个信息发布平台,其信息量之大超乎人们的想象。在互联网的虚拟社会里,各种暴力、色情、虚假信息蜂拥而至,网络欺诈时有发生,网络媒体事件随时爆发,给网络法制化管理提出严峻挑战。我国意识形态管理部门对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所带来的问题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对网络事件的性质把握还不是很到位,对于一些网络信息的真伪还缺乏及时准确的甄别和把握,对于运用博客、微博、微信、网络论坛、帖吧等新媒体场域的舆论引导和宣传力度还显不够。对于一些网络发帖的真实性不甚了解带来了回应乏力和解释不到位的情况,不能满足网民对真相的渴求,容易使网民主观想象而使事态向不可控方向发展,反映到意识形态领域,人们把不满都发泄到主流意识形态方面,造成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管理权与话语权的流失。

(五)宣传舆论体制机制不够完善

舆论宣传体制机制不健全不完善是当前我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管理权与话语权面临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意识形态管理工作理念和体制不畅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影响马克思主义在社会思想领域引导力的发挥,让人们更加注意到由于管理工作失误所造成的社会不公,进而使人们对这种管理和领导体制机制本身产生厌烦和抵触情绪,致使其否定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的合理性和合法性,造成不应有的意识形态话语权流失。宣传舆论体制机制不完善还直接带来舆论宣传阵地的失守,造成意识形态领导权的萎缩、管理权的不完整和话语权的部分丧失,进而威胁到党的执政地位的稳固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安全。宣传舆论体制机制不健全不完善还表现在党的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建设不能适应新形势新变化,使意识形态工作缺乏应有的动力与活力,最典型的就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不稳定与人才缺乏。高校大学生思想阵地的占领主要靠思想理论教育工作者,由于当下高校转型发展的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专业课相比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再加上高校领导部门对其重视不够,致使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理论教育重要性认识不够,关系很难理顺,定位不准,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影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阵地的巩固。

三、新常态视阈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宣传思想工作创新,重点要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把创新的重心放在基层一线”[2](P155)。面对新形势下我国社会思想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如何坚持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阵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是宣传思想部门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至关重要,意义重大。对国内思想意识领域而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起着正本清源、“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2](P155)的作用;对国际社会思潮的冲击而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起着参与全球治理、传播中国声音、展示中国形象的巨大作用。当前我国社会意识领域的新问题新挑战,给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带来了不小的难题,巩固和扩大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任重道远。第一,设置科学的话语议题。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实现首先表现在其话语的前置性和预设性,人云亦云是没有话语权可言的,拾人牙慧更无所谓拥有话语权。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诞生之所以是人类思想史上的巨大变革和进步,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所以能够深刻影响19世纪中叶之后的欧洲走向和全球发展趋势,原因就在于其理论话题设置的超前性和科学性,马克思本人被西方媒体评为“千年伟人”“千年思想家”就不难理解了。当前形势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面对国内外各种思潮所遭遇的无语、失语情况,根本原因在于话语议题设置滞后、陈旧和僵化,科学设置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议题是当务之急。为此,必须坚持发展的理念,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用发展的眼光审视当今社会的急速变化,紧跟时代潮流而又能引领社会潮流,用科学的、鲜活的话语议题解读社会变革和时代变化。要做到这一点,抢占话语先机需要有理论创新的巨大勇气和引领潮流的敏锐眼光,而这正来自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认知和对现实世界发展规律和本质的科学把握。第二,坚持正确的话语导向。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其自身话语的科学性与正确性,拥有话语权的话语未必都是正确的,但具有鲜明话语导向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必须是科学、正确的话语体系。马克思主义从产生那天起,就是在同各种非科学的和敌对理论的斗争中不断发展的。真理是不怕辩论的,真理越辩越明,真理就是在与谬误的斗争中彰显其伟大光芒的。当前时代,面对多元化的话语语境,我们必须秉承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用真理的语言真诚告白,用无可争辩的事实阐述道理,做到以理服人,以德感人。当前中国,坚持正确的话语导向,就是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就是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贡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2](P154)就是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的伟大奋斗和火热生活,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2](P154)。第三,传播中国最美的声音。在对外宣传报道过程中,我们要积极主动争取话语权,积极传播中国声音,要有“世界因我而变得更加美丽”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参与到全球化的大潮之中,要有“舍我其谁”的巨大勇气,在全球治理中彰显中国理论的魅力。这不仅是关系到中国国际形象的“面子”问题,而且还关系到全球规制制定影响和维护中国利益的“里子”问题。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在过去的几千年中,中国始终是引领世界潮流和走向的,中国始终是其他国家学习的榜样,我们应该充满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近代以来我们落后了,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丧失殆尽。“落后就要挨打”,落后就没有话语优势,妄论权力。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由封闭发展到主动融入国际社会,参与全球治理是大势所趋。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在对外双边和多边合作中,我们拥有了更多话语权,但也不断遭遇西方“话语霸权”。一直以来,我们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用实际行动传递着中国话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2](P156)在新的历史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构想,并指出中国梦是世界梦、人类梦。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通过中国话语传播到世界各地,掷地有声,震耳发聩。

参考文献:

[1]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3]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作者:周耀宏 单位:许昌学院 社会科学教学部


    更多电信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kjlw/dxlw/114286.html

    相关专题: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美国应对金融危机效果


    上一篇: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趋势研究
    下一篇:铝合金材料机械加工工艺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