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层次护理管理模式
实验组采用分层次护理管理模式进行管理。首先,需要将实验组的23名护理人员进行划分,划分的依据为护理职务的高低,从高到低依次为护士长—高级责任护士—初级责任护士—基础护理人员。其次,在完成划分后,需要明确各个职务层次的护理人员与其对应的上、下级的关系,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都有固定的职责任务,护理人员要在遵守本岗位任务的基础上对与其对应的下一级职务的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干预,并且,护理人员在必要时还需要配合及协助与其对应的上级职务的护理工作。
2效果评价标准
护理理论知识和技能的评价标准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与分层次护理管理模式实行三个月后,可分别对其护理管理效果进行评价,评价的内容包括两个部分,其一是对护理人员理论知识的评价,其二是对护理人员护理技能的评价,主要由手术室护理部进行综合测评。理论知识测评与护理技能测评满分均为100分,达到85分为优秀,达到60分为合格,低于60分为不及格。护士工作满意度量表(MMSS)评价标准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与分层次护理管理模式实行一年后,分别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进行评分,评分的方式主要通过护士工作满意度量表(MMSS),评分的项目包括9个方面内容,即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对薪资待遇的满意程度、对岗位排班的满意程度、工作与家庭的关系、对职业发展的满意程度、工作的责任感、工作中被认可的满意程度、对同事相处的满意程度、对工作沟通交流的满意程度[2]。评分标准:1分表示非常不满意,5分表示非常满意,且将得分均值3.03作为工作满意的最低标准。得分越高,表示工作满意度越高。
2.1护理管理
前后理论知识和技能评价情况实验组在施行分层次管理后,护理理论知识评分为(98.93±17.63),护理技能评分为(93.43±9.25),与进行分层次管理前相比分数更高;对照组在施行常规管理法后,护理理论知识评分为(78.93±17.63),护理技能评分为(77.43±9.25),与进行常规管理前相比分数更高,但与实验组相比分数并不理想。对比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评分情况
实验组在实行分层次管理后,护士对MMSS评分的各项满意程度均高于均值3.03分。对照组在实行常规管理后,护士对MMSS评分的各项满意程度均低于均值3.03分。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其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更高。对比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医院护理工作是医院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护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病患的治疗康复效果。同时,护理管理也直接影响医院整个护理工作程序的正常进行,有效的护理管理模式是提升医院护理工作质量的前提条件。因此,运用有效的护理管理模式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进行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有助于提升医院的护理水平,也能从根本上提升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3]。然而,随着我国医疗体制的不断改革与发展,医疗市场竞争也日益加剧,在这种情况下,医院的护理管理模式也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以适应医患关系的发展需求。并且,由于医院护理人员的日常工作量大,往往会形成极大的心理压力,而心理压力过大会使得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成就感降低,针对这种情况,医院必须采取有效的护理管理模式对相关护理人员进行管理。该研究中采用的分层次管理法能够满足医院护理管理模式的发展需求,不仅可以科学、有效地调整护理人员的日常工作量与工作积极性,还可以满足患者对医院医疗服务的需求,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管理方式[4]。一方面,分层次管理法从护理人员的具体工作情况出发,并结合实际需求进一步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潜力,从而帮助护理人员树立良好的工作心态,提升其工作的主动性。手术室进行分层次管理,还需要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对于表现优秀的护士给予奖励和肯定;在精神方面,医院需要给予护理人员更多的关怀,使其心理上或精神上的压力能够得到进一步缓解;在护理工作上,应坚持开拓进取的精神,不断创新护理方法,提升医院护理工作的整体水平[5]。在该研究中,护理理论知识与技能的测评有效反映了分层次管理法在提升护理人员工作综合能力方面的作用;MMSS评分情况有效反映了护理人员对工作满意度的整体水平,研究证明分层次管理法是一种有效的手术室护理管理模式。总之,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实行分层次管理,能够有效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及护理质量,并能够从整体上提升医院的护理工作水平,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是一种有效的护理管理模式。
作者:王秀萍 单位: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手术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