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院校结合模式在高职护理专业教学的实践
摘要:高职院校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其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中护理专业作为高职院校的热门专业,如何加强护理专业教学成为高职院校的重要考虑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院校结合模式教学优势,并针对高职护理专业教学中应用院校结合模式的实践措施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院校结合模式;高职护理专业;教学优势
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如今护理工作在医疗体系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护理学也成为专门的实践科学[1〕。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护理学专业人才的重要教育场所,其应当针对护理学专业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护理学具有应用性和实践性强等特点,对其教学应当采用独特的教育方式,如院校结合模式,以期确保提高护理学生的护理素质和护理水平。
一、在高职护理专业教学中应用院校结合模式的优势
1、促使理论与实践更加密切目前我国高职护理专业教学中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将理论与实践密切的联系在一起,如果高职院校采用院校结合模式,将医院与学校的教学资源结合在一起,可以有效改善高职护理专业实习困难的问题冈。学生在医院环境中可以直接接触了病人,相关教师也可以针对实际病情的护理工作进行讲解,且可以将比较典型的突发情况和护理技术,以实践直观的方式传达给学生,继而让学生掌握更多实践能力。么优化教学模式水平院校结合模式有效打破了传统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教学方式,进一步转变任课教师的教学思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在院校结合模式环境下,教师和学生会提高沟通交流效率,且还可以融入更多有效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及推动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应用院校结合模式可以使高职护理专业双师结构更加合理,如将兼职教师依据专业特长进行合理分配教学,充分满足高职护理专业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需求,此外还会激发护理专业人士参与教学的主动浊院校结合模式下,专职教师主要负责理论知识讲解,兼职教师主要负责操作技能和实践知识讲解,进一步促使护理专业学生全面发展。么确保提高学生职业适应能力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在院校结合模式下进行学习,能够有效拉近自己与医院之间的距离,消除对医院环境的陌生感,而且学生在见习期间加强与病人、专业护理人员之间的交流,可以确保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提高实践能力,同时还能够在毕业后投入工作后快速适应医院环境,进入工作状态,继而提高学生就职的信心。
二、高职护理专业教学中应用院校结合模式的实践
1、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高职院校护理专业采用院校结合模式在教学中应用,应当联合政府和医疗机构等,参与到教学中曰。高职院校应当在政府的支持下建设临床实践教学基地,加强对先进教学实验设备的购置,并制定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确保充分起到护理专业教育作用。如高职院校可以联合三级甲等医院、社区医疗机构和老人院等,在不同的教学地基设置管理体系,包括教导主任、教学管理人员及带教队伍等,并确保所有的教学基地均包含完善的教学病房、学生宿舍等。么实践教学基地管理高职院校还需要依据卫生局相关条例规定,建立标准的学校与基地工作准确,确保促使学校与医院联系在一起,针对教学工作、临床实践实习、生活管理等进行统一的管理。此外高职院校护理专业教导主任需要全面复杂教学和日常管理工作,加强与实践教学基地的联系,完善护理专业人才教育系统代实训教学基地还需要加强教学病房的设立,并采用标准化管理和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做好德育考核、基础护理教学、健康教育等教学工作。同时为了确保实践教学基地能够培养理论与实践合一的护理专业人才,高职院校需要将学历层次高、具有中级以上护理职称的护理人员带入到教学中,全面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及实践教学基地评价为了进一步促进学生提高学习效率,高职院校与实践教学基地还需要做好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如成立专家指导委员会,制定科学合理的监控考核体系和德育评价体系等,定期进行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同时高职院校还需要做好毕业生追踪调查结合毕业生实际工作情况进行教学方法的费劲,确保提高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护理专业作为高职院校中的热门专业,且其属于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因此需要采用院校结合模式,确保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高职院校需要加强与不同医疗结合的合作,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引进高素质专业护理人员开展教学工作,确保全面提升学生的护理专业水平。
作者:杨洋 杨雨晴
第二篇:虚拟教学在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的应用
摘要:伴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就业压力的逐年升高,高职高专院校尤其是护理专业,凭借较高的就业率,受到了很多学生和家长的欢迎,很多高职院校都大幅提高护理专业录取人数。但是学生数量的增多导致实验设施和实训场地严重不足,因此有必要在实践课程中进行虚拟教学改革,来缓解高职高专院校实践课程教学中出现的种种问题。
关键词:虚拟教学;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实践课程
众所周知,医学高职高专在课程设计上比较注重实践性,学生的逐年增加导致常规教学仪器设备已不能满足日常实践课程教学的需求,所以如何有效的利用有限的资源,让学生参与更多的实践活动,已经成为高职高专院校急需解决的问题[1]。
1.虚拟教学应用于高职高专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1.1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实践教学目前的现状
高职高专院校主要为社会培养实用技能型人才,在课程设计上比较注重实践性,实践课程学时设置相对较多。但是研究发现长期以来,受高职高专办学经费紧张、实验资源及学生技能水平等因素制约,实践教学存在较多问题,像在生理实验课程教学中,需用实验动物进行实验,而护理专业学生以女生为主,她们在实验过程中对动物不忍心操作或担心被抓伤、咬伤而对实验动物存在畏惧心理,因而不愿意动手实验操作。另外医学实践课程所用仪器设备一般比较贵重、种类多并且不易操作,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可能因操作不熟练而进行误操作,造成实验仪器损坏,特别像张力换能器、显微镜、切片和解剖标本等实验资源。另外,实验过程中所需的动物价格昂贵且不易购买,造成实验成本费用较高,学校每年都要较大的资金投入才能维持正常的实践课程教学需要。
1.2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学生特点
高职高专学生虽然大部分来自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但是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成绩大都不太理想,高考分数偏低,文化知识基础薄弱,缺乏学习知识的主动性,学习医学知识较为吃力。并且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学生主要以女生为主,相对男生来讲在认识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较差,缺乏独立思维的能力,记忆方法机械,缺乏灵活性,学习能力有待提高。学生对实验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上课时积极性不高,在实验过程中没有科学严谨的态度,抄袭别人的实验结果的现象较为普遍。
2.虚拟教学应用于高职高专实践课程的优势
虚拟实验室的建立为医学高职高专开设各种医学实验课程提供了全新的教学环境,跟传统实践教学相比,具有以下独特优势:
2.1实验资源及时更新,为实验教学提供重要的物质保障
随着我国高职高专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以及医学技术更新速度日益加快,传统的实验教学手段即真实实验由于受到教师资源、场地、仪器和设备的限制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教学需要[1]。传统的实验教学需占用并消耗大量的实验动物、器材、教学场地和师资力量。比如在病理实验课程中,传统的实验教学需要借助显微镜和切片,学生由于使用不规范导致显微镜损坏较为频繁,维修周期又较长,而切片又易碎易褪色,这就需不断购买切片,无形中增加了学校的实验成本。而虚拟实验资源通过一次性购买,可以永久使用,同时供货商每年都对切片库进行及时更新,特别是一些贵的、易褪色的特殊染色切片。最重要的是在虚拟实验室形态学切片库中涵盖了很多知名医学院校长期收集的大量珍贵组织和珍贵染色方法的切片。这就为实验教学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障,同时还可以极大的降低实验教学的成本。
2.2操作简单,更加方便学生学习
与传统的实验操作相比,虚拟实验室的操作流程更加简单。比如学生在上解剖实验课时,虚拟三维人体解剖学展示系统使用虚拟三维技术进行人体解剖学标本的演示,在清晰度、质感、素材输入难易度上全面超越了常规三维建模方法制作的标本,具有立体直观、使用方便、无损耗、易扩展等优点,学生观察起来非常方便,并且记忆深刻[2]。在比如说学生在病理实验课时直接打开电脑就可以清楚的看到老师传给他们的切片图像,同时可以清楚识别病变位置,更加方便学生学习。另外发现学生在电脑端进行实验操作似乎能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3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高职高专院校主要为社会培养实用技能型人才,在实验课堂上通过提供虚拟教学系统,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亲自动手操作,自行使用实验仪器设备选择实验动物,并且可以随时改变虚拟模型中的各种实验参数的取值范围,设计实验目的,观察实验过程,实现自己实验设想,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例如在外科实验中通过虚拟系统建立虚拟的手术环境,来进行术前手术计划的制订、手术演练、手术技能训练、术中引导手术、术后康复及护理等操作,给学生创造一个仿真的临床环境,让学生更好地把课堂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让教学与临床结合得更紧密,也能使学生更真实地感受到医护人员在临床一线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
3.展望
综上所述,在医学高职高专院校中进行虚拟教学已逐渐成为现代医学教育的重要手段,是当前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迫切要求,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尤其在以护理专业为特色的高职院校,女生数量较多,动手能力较差,很有必要在实践课程中进行虚拟教学改革。相信随着计算机运用技术的不断进步,虚拟教学在医学实践教学中必然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顾洪丰,蒋剑红.虚拟实验在医学机能实验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3,(46):61-62.
[2]石新丽,唐飞羽,孙梦雯等虚拟实验室在医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6):114-116.
作者:乔亚光 单位:河南护理职业学院
第三篇:高职护理专业护理学基础课程开发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护理学基础课程基础护理技术教学与临床应用间的差异,为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护理专业护理学基础课程开发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与我院合作的实习医院,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护理学基础课程基础护理技术临床应用相关情况调查。结果开展临床基础护理工作调研,能够及时了解临床现状,有助于优化教学,缩小教学与临床间的距离。结论通过临床调研,及时更新教材内容,体现临床要求,实现教学与临床的有效衔接。
关键词:工作过程;护理专业;护理学基础;课程开发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是将学习过程、工作过程与学生能力和个性发展联系起来,让学生熟悉工作岗位对象、内容、手段、环境及工作过程等,从而提升学生岗位职业能力[1]。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讲授的各项护理操作技术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技能,是完成日常护理工作必须掌握的基本技术,也是评判一名护士是否合格的标准之一。随着医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护理技术也在快速进步,而先进的护理技术、理念总是最先应用于临床,这使得护理学基础教学与临床应用脱节,教学滞后于临床。要解决这个矛盾,必须进行课程改革。为此,我们通过与专家讨论,借鉴其他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经验[2~5],选取护理学基础涉及的基础护理技术,对其在临床的应用情况进行调查。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随机选取与我院合作的实习医院22家,其中三甲医院8家、三乙医院10家、二甲医院4家。每家医院随机选取病区,涉及内、外、妇、儿科等多个病区的我院毕业的护理工作人员。其平均年龄33.5岁;有75%为专科学历,有25%为本科学历;平均工作时间12.8年;月均护理患者数<60人的占43%,60~99人的占17%,100~150人的占21%。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78份,回收率96%。1.2方法自行设计问卷,包括4部分:(1)一般资料;(2)专业认识;(3)对临床应用的基础护理技术按照使用频率进行排序;(4)在校期间未学习的基础护理技术。问卷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深入病区发放,在规定时间内收回,并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果。
2结果
2.1对基础护理技术及其应用的认识本调查显示,83%的被调查者认为基础护理工作对患者康复作用影响很大;79%的被调查者认为应用基础护理知识能够有效解决患者的护理问题,21%的被调查者认为应用基础护理知识有时能解决患者的护理问题;92%的被调查者知晓基础护理工作内容。2.2学习基础护理技术的方式37%的被调查者喜欢通过课堂讲授方式学习基础护理技术,29%的被调查者喜欢通过实际工作情景学习,14%的被调查者喜欢通过现场演练来学习,9%的被调查者喜欢通过分析案例来学习,11%的被调查者喜欢通过观摩录像来学习。2.3提高基础护理工作技能的影响因素在基础护理工作影响因素方面,有28%的被调查者认为自身专业知识缺乏,17%的被调查者认为团队护理观念陈旧,10%的被调查者认为缺乏帮助,3%的被调查者认为基础护理技术不够,42%的被调查者认为护患关系影响了基础护理工作的开展。2.4护理学基础教学中应重视的方面教学重点内容方面,34%的被调查者认为应注重技能提高,30%的被调查者认为更应注重专业知识,18%的被调查者认为以适应岗位需要为主,18%的被调查者认为开拓视野更有利于专业成长。在培养专业品质方面,35%的被调查者认为坚韧的品格最重要,26%的被调查者认为沟通合作精神更重要,勇气与同情心也被26%的被调查者看重。此外,锁骨下静脉插管输液法、绷带包扎、留置针的使用、输液泵的使用、PICC置管、颈外静脉注射法、隔离技术、文件书写等,被调查者认为在校期间没有得到训练。2.5基础护理技术临床应用情况61%的被调查者把无菌技术排到基础护理技术临床应用的第一位,30%的被调查者把导尿、皮试排到首位,排列次序靠前的还有置胃管27%、隔离技术18%(见图1)。
3讨论
3.1基础护理技术是临床护理工作的基石大部分被调查者认为基础护理技术能有效解决患者的护理问题,这表明基础护理技术的重要性与基础性,同时也说明教学中讲授的基础护理技术基本能满足临床工作需要,能帮助被调查者有效完成护理工作。绝大多数参与调查的护理工作人员基本了解基础护理工作内容,这表明在校期间护理学基础教学内容比较适当。3.2讲练结合是学生喜爱的学习方式课堂讲授仍然是学习基础护理技术的首选途径,结合工作情景、现场演练、案例分析,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同时也是学生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基础护理操作水平的有效手段,体现了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即“做中学、做中教”。3.3开展护患沟通技能教学,有效提高基础护理工作成效护患关系被提升到非常重要的地位,成为影响基础护理工作顺利开展的主要因素,在今后教学中应予以重视,适当调整教育内容,加强护患沟通相关教学。此外,护理工作者专业知识缺乏也阻碍了其基础护理工作的开展。缺乏有效的技术支援、团队整体护理观念差,都会影响被调查者基础护理技术的提升。3.4护理学基础教学中专业知识、技能与专业品质并重专业技能、专业知识依然是护理学基础教学的重要内容,此外,根据岗位需要、开拓专业视野也应成为今后护理学基础教学的方向,将相关内容渗透于教学,可促进学生专业成长。在专业品质方面,坚韧的品质是最需要的,培养学生沟通合作、富有同情心、勇于面对困难的精神也非常重要。总之,在教学中应以专业知识为主线,贯穿专业技能训练,加强专业品质培养。3.5大部分基础护理技术临床应用广泛调查结果显示,基础护理技术大部分仍在临床应用,并且使用频率较高,如无菌技术、导尿、置管、皮试等;铺床在大部分医院使用频率较低,可能已由护工操作。这说明当前使用的护理学基础教材中,大多数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仍然是临床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保留。在此基础上应增加一些临床应用较多的先进基础护理技术,如留置针、输液泵的使用、PICC置管等,提高学生操作能力。总之,教材是教学的核心材料,是授课的依据,要实现教学与临床的有效衔接,必须保持教材的先进性,紧随临床护理技术发展。开展临床调研,能够及时了解临床护理发展状况,通过完善教材,优化教学,缩小教学与临床的距离,实现学校教育与临床护理工作的有效衔接。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论高职教育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1-6.
[2]高秀兰,战文翔,李春巧,等.基于工作过程的方剂临床运用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5,33(4):95-97.
[3]万晓燕.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内科护理课程开发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13):126-128.
[4]高秀兰,战文翔,宋永刚,等.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中医药专业实践课程体系构建[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15):14-15.
[5]闫瑞芹.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内科护理学习情境设计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3):95-97.
作者:胡哲 张静 解廷墨 许继艳 高燕 宋启慧 单位:包头医学院职业技术学院
第四篇:高职高专护理专业教学内容的改革
【摘要】随着现代医疗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护理专业课程出现相互交叉和相互渗透,如护理专业。护理工作做医疗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高专护理专业需要结合医疗水平的进步,创新优化护理专业教学内容,以确保能够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本文主要分析了高职高专院校护理专业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的必要性,并针对高职高专院校护理专业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的措施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高职高专院校;护理专业;教学内容课程体系
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身健康问题越来越重视,且对护理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进一步推动了我国护理事业的发展。高职高专院校应当结合当前护理专业特点,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结合实际护理内容进行创新,确保护理专业教学内容体系符合医疗的进步和水的发展。
一、高职高专院校护理专业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升,传统生物医学模式无法继续满足人们的需求,当前生物结合心理和社会的医学模式,能够进一步体现出护理工作的内涵,同时促使护理工作向外延伸。如今护理工作不单纯是为医院病人服务,应当将所有人都纳入到护理服务工作中,且护理内容也不在仅仅是疾病护理,还应当包括身心护理。尤其是随着护理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今护理工作已经延伸到社区和家庭,护理内容越来越全面,即当前护理工作对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然而高职院校护理专业作为培养护理专业人才的主要场所,其教学内容体系比较落后,难以充分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导致大部分学生仍然是接受比较老旧的教学,如采用老三段教学法,即包含一年基础课程、一年专业课程和一年实习,难以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为了能够确保高职高专护理专业教学能够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技术应用性护理人才,应当做好传统教学内容体系改革工作,针对目标定位不准确的情况进行改善,致力于培养出具有现代护理理念、良好职业素质和专业护理职能的护理专业人才。
二、高职高专院校护理专业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的措施
1.护理专业教学内容理论课程体系的优化。高职高专院校护理专业教师首先要做好理论课程体系的优化,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提升综合在一起,确保促使护理专业学生全面发展。理论课程体系应当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其中必修课程包含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等,选修课程包括限选课程和任选课程等。结合我国护理专业实际情况和高职高专教学情况,针对公共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选修课程分配,应当以专业课程为主,占据近一半,其次以专业基础课程和公共课程维护组,选修课所占比例应最少。护理专业教师需要结合实际需求为准,进行教学时数的调整和压缩,确保突出基础理论课程的基础特征和实践特征。如护理专业教师可以将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和生理学等进行重新整合,将其合并为人体结构功能学。护理教师还需要针对专业课程进行设置,尤其是要在课程体系中体现出“以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通过删减重复和脱节内容,增加护理学导论等,确保让学生对护理相关知识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同时能够提高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如今护理工作越来越注重以人为主,因此护理专业教师还需要加强对人文课程的教学,将护理伦理学、护理礼仪等增加至课堂教学中。2.护理专业教学内容实践课程体系的优化。高职高专院校作为培养应用性人才的教育场所,其应当改变传统体系中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教学方式,增加实践课程教学时数。此外实践课程教学模式应当也给予改革,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动手能力,加强职业技能训练。护理专业教师可以将实验室全天候开放,让学生能够利用可以课余时间自主进入实验室自习,同时高职院校还需要加强与医疗机构的合作,让学生可以进入到医疗机构进行实习,确保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学生前往医院、社区等进行见习,可以进一步了解到护理工作的内容和内涵,同时起到锻炼学生社交能力和观察能力的作用,同时可以促使学生在毕业后进入实际工作中,能够快速适应医疗环境,投入到医疗护理工作中。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职高专护理专业教学内容课程体系逐渐受到人们的诟病,培养出的人才无法满足社会发展和医疗水平的进步。高职高专院校需要加强护理专业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的改革,将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等相关课程培养重新配置与整合,体现出护理专业的特色,培养出适合社会需求的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徐艳.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在护理岗位需求中的作用及教学改革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6,27:123-124.
[2]王峰.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实践与思考——以铁岭卫生职业学院为例[J].管理观察,2016,16:110-112.
[3]吕丰收,李宜培,张秀芝,等.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病理学实验课教学改革的探索[J].中华护理教育,2014,10:755-757.
[4]唐莎莎.药理学教学改革对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学生影响的研究[J].当代医学,2015,23:163-164.
作者:唐森蜜子 胡晓娜 单位: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第五篇:高职涉外护理专业ESP教学实践分析
摘要:目的对高职涉外护理班ESP教学实践成果进行分析,以优化护理专业ESP教学体系。方法将涉外护理1401班和1402班作为实验组,将普通护理1405班和1406班作为对照组,两组同时开展公共英语教学,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开展护理专业英语教学,采用与应用英语有关的教材,即ESP教学。横向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A级考试成绩和英语口语测试成绩,纵向分析ESP教学前后实验组学生的护理英语测试成绩,采用问卷调查分析实验组师生对ESP教学的反馈。结果实验组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A级考试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第三次英语口语测试平均成绩和及格率高于对照组(P<0.05);ESP教学后实验组的护理英语成绩高于ESP教学前(P<0.05);仅有64.7%的实验组学生认为ESP教学方式良好和优秀。结论丰富ESP教学方法与手段,有效利用各种信息化技术,创设动态的教学环境,进一步提高ESP教学效果。
关键词:ESP;涉外护理专业;英语教学;高职
ESP(EnglishforSpecialPurposes)即应用英语,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因其目的明确、针对性强、实用价值高而备受广大学习者的欢迎。因而,顺应医学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满足涉外护理专业学生对专业英语的需求及临床护理工作对学生综合素质的需求,我校在2014年对2014级涉外护理班开展护理专业英语教学,采用与应用英语有关的教材,即ESP教学。通过横向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A级考试成绩和英语口语测试成绩、纵向分析ESP教学前后实验组学生的护理英语测试成绩、问卷调查分析教师对ESP教学的认知情况,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以优化护理专业ESP教学体系。现将ESP教学实践成果分析如下。
1教学实验概述
1.1研究对象本研究将涉外护理1401班和1402班作为实验组(82人),将普通护理1405班和1406班作为对照组(108人),进行为期两学年(2014年9月—2016年4月)的ESP教学实验。实验组和对照组为同一年级的学生,两组学生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研究过程两组同时开展公共英语教学,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开展护理专业英语教学,即实验组采用ESP教学。涉外护理人才需掌握基本医学词根、专业词汇及常用医患和护患句式,学习国外的护理理念、护理文化及思维方式[1],因而,实验组的教材一方面要反映基础护理专业知识,另一方面要符合学生的英语水平。经过任课教师的广泛调研和反复筛选,最终选定由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护理英语》、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涉外护理英语听说教程》(7、8册)及顾炜主编的《多元文化与护理》作为实验组护理专业英语教学的教材。实验组的教学安排如下。1.2.1教学安排第一学期,实验组学生了解ESP教学的重要性及意义,学习《涉外护理英语听说教程》(7册),掌握正确的英语发音,运用恰当的语调,掌握初级护理人员必需的口头交际能力和以听的方式获取信息的能力。第二学期,实验组学生学习《涉外护理英语听说教程》(7册)和《多元文化与护理》,在培养学生扎实的语言基础和使用英语习惯的同时,增加学生涉外护理文化背景方面的知识。第三学期,实验组学生进一步掌握护理专业英语知识,学习《涉外护理英语听说教程》(8册)和《护理英语》,掌握常用的医学英语词汇、医护短语和护理专业英语词汇,继续强化口头交际能力和听力。第四学期,实验组学生学习《涉外护理英语听说教程》(8册)和《护理英语》。本学期的教学重点是实训操作,着重考查学生护理英语的应用能力。1.2.2实验组的教学目标涉外护理专业ESP教学从知识、能力和情感3个角度设置5个教学目标:(1)培养口头交际能力和以听获取信息的能力;(2)掌握常用的医学及护理专业英语词汇,掌握医学词汇中常见的前缀和后缀;(3)掌握护理英语课文的语法及句子结构;(4)掌握国外的护理理念、护理文化及思维方式;(5)具备合格国际护士应有的心理素质及职业道德。1.3研究方法(1)横向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统一参加2015年6月14日湖北省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A级考试,考试题型分为听力、语法词汇、完型填空、翻译和写作5个部分,重点考查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于2015年1月9日、2015年6月23日、2016年1月12日参加3次英语口语测试,3次试卷的题型一致,测试分为短语翻译、护患对话和问题回答3个部分,重点考查学生的医学及护理专业英语词汇量、口头交际能力和以听获取信息的能力,试卷的广度和深度逐次递增。(2)纵向分析:实验组学生于2014年7月14日和2016年1月15日参加两次护理英语测试,两次试卷的题型一致,分为信息匹配、阅读理解、句子或短文翻译和医护英语应用文写作4个部分,重点考查学生的医学及护理专业英语词汇量、护理英语阅读能力、对国外的护理理念和思维方式的理解能力,试卷的广度和深度逐次递增。(3)问卷调查:为深入了解教师和学生对ESP教学的认知情况,对实验组的师生进行问卷调查,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和教学效果3个维度。问卷于2016年3月18日发放,2016年3月20日回收完毕。发放学生问卷82份,回收有效问卷82份,有效问卷回收率100%;发放教师问卷6份,回收有效问卷6份,有效问卷回收率100%。1.4数据处理所有数据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u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分层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实验组与对照组英语应用能力A级考试成绩比较(见表1)2.2实验组与对照组3次英语口语测试成绩比较(见表2)结果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3次英语口语测试的高分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只有第三次英语口语测试实验组的平均分和及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3实验组在ESP教学前后护理英语测试成绩比较(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ESP教学后,实验组学生的平均成绩较ESP教学前有所提高(P<0.05),但及格率及高分率ESP教学前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原因可能为ESP教学只对成绩居中的部分学生影响较大。2.4实验组师生对ESP教学的反馈情况(见表4)
3讨论
3.1学生英语水平得到提高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A级考试成绩和英语口语测试成绩均得到提高(P<0.05),且ESP教学后,实验组的护理英语测试成绩高于ESP教学前(P<0.05),说明ESP教学能有效提高护理专业学习者的综合英语水平和护理英语水平。ESP教学具有实用性、应用性和实践性三大特点,在护理专业英语教学中实施ESP教学,重点突出了学生在专业学习和将来护理工作中常用的语言点和语言技能的教学,更好地满足了学生的需求,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教学效果。我们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得出了几点启示,以进一步提高ESP教学的质量。(1)教师创设真实情景,鼓励学生合作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情景表演、竞赛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并将学生表现纳入考核评价体系。(2)加强ESP实践实训指导,组织学生参加涉外护理实践活动、模拟训练等,为学生搭建与他人互动交流的平台,提高学生语言交流的综合能力。(3)在ESP教学中,不仅要强调护理操作技能方面的培训,也要注重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把人文学科与护理英语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英语、人文教育与自然学科的融合[2]。3.2进一步丰富教学手段与方法由实验组的授课教师和学生的反馈得知,教师与学生大多数认为ESP教学的教学目标及教学效果优秀和良好,但学生认为教学方式优秀和良好的人数比例仅为64.7%。教育信息化给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使得教育领域正面临着重大而深刻的变革[3],信息化技术能有效创设英语学习所需要的环境。ESP教学中,教学手段随着教学内容的不同而灵活运用,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载体设置语境,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利用信息手段和方式拓展课外知识,有效利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调整课堂内外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由教师转移给学生。还可利用现今广受师生欢迎和好评的“云课堂”,学生通过互联网界面进行简单操作便可快速高效地分享语音、视频及数据文件。教学内容通过各种各样的载体呈现,牢牢抓住了学生的眼球;同时,通过软件进行班级管理和教学评价,不仅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而且提供了及时有效的教学反馈,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3.3动态的ESP教学环境ESP教学环境应该是动态的、开放的[4]。涉外护理ESP教学内容包括英语语言知识与护理专业知识,这两者随着时间和社会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因此,采用ESP教学的教师需要不断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换,不断吸收新的信息与能量,这样才能保持ESP教学的活力。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教师与学生要走出课堂,走入护理岗位进行实践学习,与从事涉外护理的工作人员进行沟通与交流,了解最新的涉外护理案例,获取最新的行业动态。此外,护理部门的教学管理者可邀请实践经验丰富的涉外护理人员进校园、进课堂,开展合作教学,这不仅可以弥补英语教师护理专业知识的不足,而且可以解决护理教师实践经验滞后的问题。在动态的ESP教学中,英语教师、护理专业教师及医院涉外护理人员间多交流、多沟通,取长补短,合作共赢,既能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也能满足学生不同的兴趣和需求,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涉外护理人才[5]。
作者:杨娴 李夏 王莉 单位: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第六篇:高职护理专业新生认知教育的活动设计
摘要:学校对新生进行专业认知教育,可帮助新生尽早对专业形成正确认识。内容丰富且“以生为本”的专业认知活动可以激发新生学习潜能,施展个人能力,做好学习规划,实现个人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职;护理专业;新生;专业认知教育
护理是一门实践性、人文性都很强的综合性学科,学生必须充分了解护理专业内涵,明确专业学习方向,才能对以后的专业发展有正确的规划。学校可以在各个阶段开展专业认知教育,帮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什么是专业认知教育呢?有专家认为,专业认知是学生对所学专业的感性认识,包括对本专业的内容特点、所修课程、培养目标、就业方向以及今后将从事的职业现状、未来发展前景有较清晰的整体认知[1]。护理专业认知是学生对护理专业设定的目的、意义及作用的看法,对护理工作的了解和信念,具有的护理学科知识等[2]。研究相关文献发现,各类院校均对专业认知教育进行了思考与探索,但因教学对象、学制及人才培养模式不同等多种因素,实施方法不尽相同。现以我校为例,介绍护理专业新生认知教育开展情况。我校是五年一贯制高职院校,学生均为初中毕业,文化知识、社会认知能力不足,对专业的了解绝大多数来自父母或社会舆论。通过对新生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选择护理专业是父母的意愿,其中,主要原因是因分数不够上高中而被迫选择。家长选择护理专业,也仅是因为好就业等原因,只有少部分学生是主动选择该专业。众多学生对护理工作的价值、护士的社会地位都呈负面认识,甚至有学生直言,来校上学只是为了混文凭,以后不会从事护理工作。在此背景下,我们认为,学生入校伊始即进行积极的、正面的专业认知教育很有必要。
1活动设计框架
考虑到我校学生实际情况,从护理专业特色和护理职业生涯发展需要出发,结合我校“三阶梯”人才培养模式[3],将新生专业认知教育安排在开学初、理论学习前、军训结束后进行,为期一周。经过军训,学生间、师生间已较熟悉,此时进行专业引导,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引导其正向发展。新生大多16~17岁,处于青春期,最反感枯燥的灌输,期待自我展示。所以,新生专业认知教育活动的主旨是“以生为本”,分专业介绍、解惑引导、适应提升、走进临床、梦想起航五大模块(见表1)。1.1专业介绍邀请校内外专家介绍我校护理专业及护理学科发展史,让学生熟悉学校、熟悉专业,感受护理工作者的人格魅力以及护理工作的神圣和价值;介绍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让学生明确所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展示学校教学水平、实验室建设水平;教学生穿护士服、戴护士帽,学习护理礼仪规范;介绍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让学生有明确的学习方向和目标。1.2解惑引导面对专业,学生有各种疑问:我要学什么?怎么学?学了干什么?5年后怎么就业……从算一笔“时间账”开始,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学生认识自我,找出自身短板和特长,发挥优势,提升信心。针对学生普通反映难学的课程,如人体解剖学、生理学、药理学,提前邀请有经验的任课教师利用形象生动的课程介绍减轻学生的畏惧感;针对学生熟悉的语文、数学、外语课程,邀请文化基础课教师介绍学业水平测试,引起学生重视,做到顾此不失彼。1.3适应提升学生到校后,脱离了家长的日常监管,再加上没有了升学考试的“紧箍咒”,很多人不能进行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因此,在新生认知教育中特别设计了“我爱学校”系列活动,包括学习校规校纪,学生管理细则解读等。邀请国家安全局、辖区派出所、消防安全支队专业人员进校,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和保护。高职教育不同于普通高中教育,除了注重学生理论知识学习外,更关注其能力培养。因此,学生会、社团、学生护理部、学校技能训练队等优秀校内组织及时给新生进行示范,让新生及早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设定奋斗目标。1.4走进临床遵循职业教育规律,为让学生提前感受护理文化、了解临床工作氛围、熟悉未来服务对象,安排学生参观校外多家三级甲等医院。学生带着“课业”任务和“反思见习”任务,在带教教师的帮助下,完成项目学习。同时,校内开放高仿真护理实训基地,内外呼应,让新生以校为荣,相信学校有培养出优秀护理人才的能力。1.5梦想起航陶行知先生提倡“知行合一”。学生在接受专业认知教育时,除了“听”和“感”还要“做”。如安排主题演讲竞赛、团队礼仪大赛、读书报告会、认知学习小报绘制等,为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平台。为了让学生的“做”贴合专业,我们以“课业”作为考核评价方式[4],以护生能理解且感兴趣的护理礼仪、护理职业道德作为课业任务[5],让学生深入临床搜集资料,通过小组协作进行课业展示。
2成效探讨
2.1学生护理礼仪得到规范在学习专业知识前先进行规范的护理礼仪培训和练习,给学生配置得体的护士服,让其对护士职业产生感性认识,感受护理的“美”和“严谨”。新生护理礼仪训练还能影响个人的通用礼仪,从全校“四自管理”情况来看,新生的表现优于老生,也优于往年未开展专业认知教育的新生。2.2多种良好习惯得到培养提出“让宁静成为一种习惯;让整洁成为一种习惯;让勤奋成为一种习惯;让严谨成为一种习惯……”等8种习惯养成要求,将习惯培养融入新生认知教育活动中并进行考评。通过班主任的反馈了解到,这样的习惯培养有利于后期班级管理。2.3学生个人能力得到展示和认可在实施课业任务过程中,学生对临床带教教师、患者进行采访,沟通自如;演讲比赛时,学生自己书写演讲稿;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通用礼仪展示包罗万象,精彩万分。个人能力展示是未来5年学习的绚丽开篇。
3结语
我校护理专业开展新生认知教育已有5年,对专业认知教育的形式及方法不断改革与创新,成效颇为显著。但专业认知教育是一个长期过程,如何将这种教育效果持续发挥是我们接下来要研究的内容;在后期的学习中,学生对专业的认知会表现出差异性,如何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深层次的广泛专业认知引导也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
作者:钱美娟 单位:江苏省南通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第七篇:高职高专护理专业教学的整体优化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今社会各行各业对应用性和实践性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高,因此高职高专院校学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护理专业作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其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色,因此需要采用特色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整体优化,确保提高高职高专护理专业教学水平。本文主要从教学体系、教学内容等方面的教学优化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高职高专;护理专业;教学优化
护理工作作为医疗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给予患者良好的护理服务,能够有效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而高职高专护理专业作为培养护理人才的场所,其必须结合护理专业特色开展教学工作,确保全面提升护理专业学生的护理水平及道德修养,尤其是护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1〕。高职高专院校应当遵循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加强培养高素质应用性人才,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一、构建具有护理专业特色课程的教学体系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在进行护理课程教学优化时,首先需要结合护理专业特色课程建立优化的教学体系即理论教学体系优化和实践教学体系优化。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在进行理论教学体系优化时,应当坚持以“必须”和“够用”为原则,同时加强护理知识、人文精神、专业能力和整体素质的教学工作建立以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为主的课程[飞在传统护理专业教学中,高职高专院校抓哟是以学科为中心,导致课程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很容易出现重复和脱节,影响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因此高职院校应当取消课程教学中一些不必要的内容,增加实际工作中的重点内容和必要内容,起到理论体系的效果。高职高专院校作为培养技术性和应用性人才的地方,其应当建立合理的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确保实践体系与理论体系的相互独立性。在护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应当可以单独作为一门课程,无需依赖于理论教学,确保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高职院校应当适当增加护理专业实践教学时数,且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加强护理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优化
1、教学内容优化由于实际护理工作涉及内容比较广泛,因此护理专业教师需要考虑如何使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保证教学质量确保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情况下提高实践能力,即护理专业教师需要做好教学内容整体优化整合,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和实际护理工作等针对当前教学内容中重复和脱节地方进行删减,同时加强不同专业课程之间的衔接,确保让学生的专业学习具有连贯性,进一步保证教学质量曰。护理工作主要是为医院服务,因此护理专业教学内容主要来源于医院。护理专业教师需要针对护理岗位的工作人员进行详细的分析,归纳出护理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的实践技术,同时将实践内容融入到理论教学内容中。么重点知识点优化为了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促使护理专业学生能够快速掌握相关护理专业知识,护理专业教师需要加强对近年执业护士资格考试的内容进行分析,同时针对医院护理专业岗位的实际要求和实际工作进行调查,找出考核和实践工作中的重点,将重点知识点融入到教学内容中。此外不同学科的授课教师还需要结合重点知识点进行分解,确保在教学活动中,能够民企给不同章节的重点难点,实现提高教学效率,同时满足教学质量的作用。另外护理专业教师通过重点知识点优化,还能够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提高学习效果。及教学大纲优化在高职高专护理专业教学中涉及到较多专业课程,护理专业教师需要结合不同专业课程在专业能力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做好教学大纲编制工作4j[。护理专业教师在进行教学大纲编制时,需要结合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及专业素养等,明确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做好课程内容深化工作、实验内容优化工作和学时合理分配工作。在教学大纲优化中,护理专业教师还需要结合教学内容给予合理的教学手段,同时为学生制定成绩评定方法和时间标准等。此外护理专业教师还需要注重专业教材的编写,结合高职高专教学特点,坚持`以人为中心”护理原则等,确保护理专业教材中充分融合理论知识、实践能力教学等。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职高专护理专业教师在进行护理课程教学内容优化时,需要结合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进行整理和优化。护理专业教师需要加强对实际护理工作的调查和分析,针对当前教学内容进行优化,确保能够即使是扩展全新的教学知识和实践能力,继而起到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
作者:唐森蜜子 胡晓娜
第八篇: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学生科研工作问题和对策
摘要加强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学生的科研能力培养工作和学生的创新能力既是当今时代提出的任务,也是高职高专护理教育改革的本质需求和内在逻辑要求,更是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具有重大的作用和意义。然而,高职高专医学院校与本科医学院校有一定的差别,在对科研的重视程度和科研水平上都与本科的存在着较大的距离。尽管某些高职高专医学院校特意为学生科研设立了基金,但是从整体上看来,学校对培育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意识还不够注重,特别是护理专业,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学生参加科研工作的比例明显比临床专业学生低很多。本文章从科研与护理人员的培养相结合出发,探讨了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学生科研工作开展的重要性以及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和相对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学生;科研工作
1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学生开展科研工作的必要性
1.1有利于护理专业学生更好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护理专业学生时常反映老师讲授的专业理论知识比较枯燥和抽象,他们感到很难把实践与理论知识结合在一起运用,往往到了实习期间才对专业理论知识有所感悟。如果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学生能够利用在学校的时间多参与一些合适并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的科研工作,运用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操作知识去钻研和解决一些专业上的问题,让学生能够把所学的知识与实践结合在一起,学生会更容易理解课堂上老师讲授的理论知识并对相关知识有更深刻更充分的认识。如我们课题组在学生科技活动中指导护理专业学生设计一种防止回血的静脉输液器。对于护生来说,在课堂上他们对静脉输液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已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通过指导他们进行防回血静脉输液器的设计和动物实验,使他们对相关理论知识有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知识自然就掌握得更牢固。1.2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通过科研活动,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可以学习到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学会如何查找文献以及相应的技能,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进行科研研究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地观察、解析和处理过程中遇到的疑问,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科技创新才能、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技巧,加快学生从封闭型向开放型、从知识简单型向能力创新型的转化。1.3有利于师生关系的建立在目前的高等教育体制下,师生课后交流不多,师生关系冷淡。师生见面后互不理睬,形同陌路的情况相当普遍。通过开展学生科研工作,教师教会学生查文献、指导学生做实验,师生共同分享成功带来的喜悦、共同面对失败带来的困惑,长时间的接触使师生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加深了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1.4有利于高职高专科研工作的开展高职高专院校缺少研究生教育,同时高职高专教师由于授课任务繁重时常会感觉从事科研工作力不从心。通过开展学生科研兴趣活动,教师可以通过带领学生从事与自己的科研项目相关的科研兴趣活动,不仅教会了学生科研思维和科研方法,而且帮助完成了教师自身的科研项目,在一定程度上学生科研能解决高职高专教师进行科研项目过程中缺乏助手的问题。1.5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科研活动通常需要占用学生大量的课余时间,充实了高职高专护理学生的在校生活。通过教师的耐心指导,学生科研团队逐渐出现了一种积极向上、团结互补的氛围,不仅有助于学生躲避了外面的黄、赌、毒和网络游戏等负面屏障,而且陶冶了学生的情操。1.6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高职高专护理学生参与科研兴致活动以后,对自己学习钻研的领域有了一定程度认知。同时学校科研项目的经费保障了学生可以按自己的想法进行研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能够让学生完成高质量的论文和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提高了学生的学业水平,也为学生在今后的就业竞争取得一定的优势。
2高职高专开展护理专业学生科研活动存在的问题
2.1学校方面的原因(1)护理系普遍以教学为重心,学校举办的科研学术活动中,面向护理教师的都较少,更不用说面向学生的了,从而造成学生的科研意识不够强。(2)教师指导学生参加科研兴趣活动,学校缺少对这种活动的鼓励机制和评价指标;学生科研兴趣活动中的成果归属也不明确,在缺少激励下造成指导老师积极性和参与度都不高。(3)学校对护理专业学生的科研引导和科研兴趣活动重视不够,根深蒂固的觉得护理学生着重在培养实际的动手操作能力,忽视创新能力的培养。(4)受学校财力所限,不仅学生的科研活动经费投入少而且学校在科研立项中会更倾向于临床专业的同学。(5)高职高专的学制只有三年,其中还有一年在医院实习,学生科研活动可利用的时间太短;大一的学生理论知识不够,如果要参与到科研项目中比较难,大二的学生学习压力重,很难把精力和时间投入到科研工作中。(6)学校教学管理层面上,尚没有将护理学生科研活动纳入到教学计划中,以科研促教学的思路还不清晰,人才培养模式滞后。2.2学生方面的原因(1)护生们普遍认为参与科研活动意义不大,参与科研活动的主观能动性不强,所以护理专业学生参加到科研活动中来的人也比其他专业的低。(2)一些学生在团队的合作意识和团结精神不够,阻滞了科研活动的开展。(3)高职高专学生普遍知识水平不够,同时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都较差,素质和能力的欠缺时常导致科研活动顺利开展得不到保障。
3解决科研兴趣活动开展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3.1不断提高教师科研意识和能力教师是学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主力军,教师的科研水平和科研能力是影响学生科研活动质量的主要因素。因此,为了能够培养出优秀的护理学生,我们要努力建设一支具备科研水平高、创新能力强和认真负责的教师团队。3.2加强学生科研兴趣活动管理学校要充分认识到护理专业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把护理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学校现在和未来的一项常态工作来抓紧、抓实、抓好。对此,建议高职高专院校成立学生科研兴趣活动培养机构,下设办公室,挂靠在团委;学校团委制定相对应的鼓励政策,鼓励一些有经验的老师组织带动学生参与到科研兴趣活动中;同时出台相关的管理制度,如果学生参与到科研活动兴趣中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对他们实行严格的进入退出制度,确保小组成员稳定。鉴于目前护理专业的同学参与科研兴趣活动比较少的现状,校级立项中可以适度向护理专业学生倾斜。3.3课程设置上注重培养学生科研能力高职高专院校要注重培养护理专业学生科研能力,应重点把握好整体护理专业课程设置的方向。教学方法的具体选择、课程结构体系、教学手段的运用和教学内容具体甄选,都要以提高学生科研能力和科研兴趣为宗旨。教学上,激发广大学生对科研的兴趣爱好以及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科研项目中,丰富学生的科研知识。学生的科研兴趣一旦形成,学生对科研兴趣活动的需求会变得强烈而自愿。
4总结
科研兴趣活动在高职高专护理专业中开展能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提升他们的社会竞争力。也能更好的使教学资源实现有效利用,教师科研助手短缺的问题也能够得到解决。21世纪高职高专护理教育事业的任务之一是提升护理专业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意识。我校通过近几年的实践发现,参与科研兴趣活动的学生通过在校期间科研思维、科研方法和科研能力的培养,学生在毕业后,能创新的、主动的解决临床中碰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受到了用人单位的肯定。
作者:保泽庆 吴晓玲 吴伟斌 刘其礼 单位: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第九篇:高职护理专业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摘要】想要培育具有较高综合素质、较强动手水平并且可以适宜新时代发展需求的高级护理人才,因此,需要将现代护理观作为指导思想,进而深入革新高职护理教学的模式,特别是在课程体制、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等方面的革新。
【关键词】高职护理;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目前,护理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招收的是高中毕业生。学生利用中考入学考试的挑选在进行三年的高等职业教育之后得到大专学历[1]。其虽然有较好的文化进出,可是没有护理学基础的专业背景,进而必须深入提升其的护理学知识以及操作能力。怎么又可以提升教与学的质量,并且又要适应临床的需求,进而达到高职教育培育高级全能型人才的目的,同时给护理教育工作者带来更高的挑战。
1.教学内容的改革
按照专业教学的改革中所要求的课程体系,教学过程中的内容需要结合相关实际进行优化改革。我们从护理专业教学看,专业课教师不能总是局限在课本知识上,必须根据当时代社会对护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以及社会对护理专业人才的专业能力要求,将临床中所涉及需要的护理知识以及护理常见操作,通过护理学教师和临床学专家的共同商讨确定,将其整合到课本知识中去。主要是要强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另外,研究显示,护理过程中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也是会影响患者的护理和治疗的,所以教学过程中也应当强调这一点[2]。实际护理过程中,我们发现重点在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五官科上的应用比较多,但是在专业教学中,并没有分门别类在这些方面进行相应的训练。在本次的教学内容优化中,就将这部分内容作为护理学基础的第七到十章的内容,综合培养护理专业人才在临床上所需的专业技能。随着临床的变化,在临床过程中不需要的护理知识,教学内容中应当尽量抛弃,注重给护理专业人才讲述新时代的新医学技术以及医学方面的新方向等等知识。另外,为了让护理专业人才综合性发展,吸收国外的一些先进知识,护理学基础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穿插讲一些护理学专业英语名词以及一些简单的护理英文短语。
2.教材建设
教材是教学过程中的基本资料,而高职护理专业教材要难易适中,不应像本科教材那样涉及面广泛,也不应像中专教材那样简单,并且也要顺应当代医学和护理学的发展过程[3]。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护理学的教材编辑老师应当根据自身教学经验以及根据现阶段高职护理教学的状态,借鉴其他护理学基础教材的编写,依据护理学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来编写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将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内容包含到里面去,尤其强调护理过程中涉及到的各种操作。包括前面所讲到的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五官科的护理,为高职学生以后再真正实操中打好基础。在教材编写中,将操作规程和评分标准、护理综合能力测试标准附在教材之后,也是为便于学生能够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争取与国家护士执业相应。
3.教学目标
3.1知识目标了解人、健康、护理以及环境等基础理念,熟悉护理步骤的含义,同时也要了解适应患者生理、社会以及心理需求的护理基础概念和基础知识。3.2技能目标将现代护理作为指导理念,展开合理有效地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交流,立刻熟悉服务对象的生理、社会以及心理等方面的需求;同时可以利用护理步骤的工作方式,给服务对象给予总体护理;并且可以熟练的实现各种基本的护理技术操作[4]。3.3素质目标喜欢护理事业,并且具备给人类健康服务的奉献与创造精神;建立总体护理概念,不仅要关爱患者,并且要具备更高的人文素养以及高尚的思想情感;并且具备较好的护士行为规范。
4.提高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的对策
4.1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主观能动性,培育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习兴趣是培育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主要根本。过往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以及针对性。然而利用学生首先动手操作,老师在之后再进行说明并且示范的教学方式,同时让学生带着疑问进行学习,能够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目标,并且产生较强处理问题的想法,不仅可以全面表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且还可以培育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5]。4.2培育学生独立思考与创新的水平学生先进行操作之后,老师再教授的教学方式把探索问题的工作转交给学生,进而清除了学生在学习上对老师的依靠性,排除了老师的示范,自己先动手操作,进而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思考,此过程能够培育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其次,创新源自实际操作,在寻求处理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还会联系实际操作展开不同角度解析与思考问题,逐步寻求处理问题的全新方式与思路,进而培育学生的创造水平。4.3提升课堂学习的质量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具有准确的目标性,并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全面应用课堂的时间,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能够获得明显的教学效果。同时可以有效防止知识的简易与重复,有助于教育资源获得全面使用。
5.结语
综上所述,经过简要的分析以及实际操作可知,此次教学革新给予学生更好的动手操作的机会,从而培育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水平以及自主学习与创新的能力,并且刺激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参考文献
[1]杨朔眉.护理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华护理杂志.2013.03(37):211-213.
[2]赵海平.《“自学-辅导式”教学模式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3.04(14):176-178.
[3]胡静宇.注重学生能力培养改革基础护理学实验课教学方式[J].中华护理杂志.2013.08(33):467-468.
[4]朱大乔.周秀华.刘燕燕等.问题讨论式教学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4.05(37):370-372.
[5]李曼琼.孙维权.石海英等.对护理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计划中关键问题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3.11(34):679-681.
作者:韦清云 单位:江苏省徐州医药高等职业学校
相关专题:集团财务管控 黑龙江中医药杂志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