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科技论文 > 电信论文 >

全民阅读服务评价指标体系探究

摘要:文章研析我国公共阅读服务评价现状,包括贴近全民阅读进行的针对性评价以及立足行业发展所进行的相关性评价。基于现有评价模式,提出公共阅读服务评价原则,建立公共阅读服务评价指标体系框架,为公共阅读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全民阅读;公共阅读服务;评价指标体系

公共阅读服务体系是以保障公民基本阅读权益为目的而建立的一系列有关阅读产品供给、阅读设施网络、阅读服务指导、阅读政策法规等制度和系统的总称[1]。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功能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引领和推动公共阅读服务体系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内在要求,是贯穿于公共阅读服务体系建设全过程的重要课题。

1公共阅读服务评价的现状分析

公共阅读服务供给主体、供给渠道的多元化及服务载体、服务形式的多样性,使得其现有评价模式呈现多元、多样的特点。近年学界和业界从理论和实践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既有贴近全民阅读事业进行的“针对性”评价,也有结合行业发展而进行的“相关性”评价。

1.1关于国民阅读状况的评价

国民阅读状况调查是掌握全民阅读发展成效的有效途径。从1999年起,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全国国民阅读状况调查,至今已实施12次,调查结果的权威性和影响力不断提升。以第12次调查为例,执行样本城市为97个,覆盖29个省份,有效样本量49802个[2];调查内容涉及综合阅读率、媒介阅读率、阅读量、阅读时长以及国民购买力承受情况等。随着全国国民阅读状况调查的影响扩大,特别是顺应全民阅读蓬勃发展趋势,一些地方政府通过购买服务形式开展区域性居民阅读状况调查,代表性的调查方式有两种:一是委托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实施调查,如广东、江苏、湖北、浙江;二是委托其他第三方机构开展调查,如2011年湖南省通过委托专业公司,对全省14个市(州)居民的阅读行为、阅读意识、阅读类型丰富度、阅读资源使用和阅读目的性5个指标展开调查,率先提出并公布“城市阅读指数”[3];2013年北京市委托专业公司开展城市阅读指数调查,考察16个区(县)居民的阅读量、阅读频率、阅读种类、阅读意识、阅读活动参与状况等。

1.2关于书香城市建设的评价

推进书香城市建设是促进地区全民阅读向机制化、常态化发展的有益探索。构建书香城市建设指标体系是推进书香城市建设向标准化、规范化升级的有效途径。2012年11月张家港市在全国县级市中率先制定并颁布“书香城市”建设指标体系[4],包括阅读设施、阅读资源、阅读组织等一级指标7个,以及44个二级指标、87个三级指标。2014年苏州市在全国地级市中率先发布“书香城市”建设指标体系[5],包括7个一级指标、56个二级指标、82个三级指标,并以各指标2012年实现值为基础,设定2015年和2020年目标值。张家港和苏州的实践为推进公共阅读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提供了借鉴。

1.3关于公共阅读设施的评价

公共阅读设施是以供给公共阅读产品和服务为主要功能的建筑及其配套设施的总称。我国公共阅读设施主要由公共阅读服务主阵地———公共图书馆,基层公共阅读设施———农家书屋、社区图书馆(室)、职工书屋等组成。国内关于公共阅读设施绩效评价的研究和探索集中在公共图书馆领域。2001年国家图书馆制定《国家图书馆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包括资源、基础业务工作、业务研究、管理和读者服务5个方面,标志着我国图书馆界开始引入和实施绩效评价。基层公共阅读设施建设起步较晚,绩效评价探索相对滞后,目前学界仅对农家书屋绩效评价的基础理论、评价模型、指标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研究。

1.4其他相关评价

与公共阅读服务评价相关的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探索十分广泛。以公共文化服务评价为例,许多理论成果和实践探索均包含对公共阅读服务关键性指标的设置,其中公共阅读场所建设情况、公共阅读设施配套情况、公共阅读资源利用情况是共性指标。在理论研究方面,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及评估研究》为例,其建立的指标体系包括“积极借阅图书人数占农村总人口的比重”“农家书屋的覆盖率”“平均每年每个基层公共图书馆(室)购书经费”等6个三级指标[6],占三级指标总数的15%。在实践探索方面,文化部自2010年起开展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创建标准对公共图书馆地区设置、资源配置、设施配套及公共电子阅览室、网上图书馆建设作出规定。在新闻出版公共服务评价方面,虽然处于研究起步阶段,但从研究成果看,农家书屋建设、公益性出版物生产供给等公共阅读服务指标是共性指标。上述评价模式的日益深入和日臻完善为公共阅读服务评价提供了理论积淀和经验借鉴。然而,基于公共阅读服务体系化发展视角,上述评价模式存在“过于宏观”和“相对单一”并存的问题,达不到精细化、精准化测评和立体化、规范化引领的效果。目前国内关于公共阅读服务评价的针对性研究较为少见,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对促进公共阅读服务评价的研究和实践具有一定意义。

2公共阅读服务评价的基本原则

2.1综合性原则

公共阅读服务评价是对整个公共阅读服务体系的功能发挥而言的。从评价内容、评价对象、评价技术来看,应坚持综合性原则。就评价内容而言,应对公共阅读法规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公共阅读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公共阅读资源的配置和使用等作出评价。就评价对象而言,既要对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文化事业单位、公益性社会组织等各类主体作出条块评价,也要对主体间协作进行评价。从技术选择上看,“公共文化服务绩效与生俱来的‘模糊性’及‘滞后性’,显然是我们在选取绩效评估指标时需要面对和考虑的问题,必要的定性指标和社会调查、公众评估或许是应对这种‘模糊性’和‘滞后性’的唯一办法”[7]。公共阅读服务评价设计同样应采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2.2均等性原则

均等性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实现公共阅读服务均等化,既应逐步缩小城乡公共阅读服务水平的差距,又应缩小不同地区公共阅读服务水平的差距。我国幅员辽阔,自然地理条件和经济社会状况存在较大差异,不同地区和城乡之间公共阅读服务的均等化,首先应实现公共阅读服务的便利性,实现便利性的关键是下移公共阅读服务体系建设的重心。在构建公共阅读服务评价指标体系时,应重点关注对基层公共阅读设施、基层公共阅读服务和社会公众参与状况的评价,引导公共阅读服务覆盖到农村、社区,公共阅读设施达到配套标准,实现互联互通,引导基层公共阅读服务规范化。

2.3兼容性原则

公共阅读服务评价指标体系应与国家相关发展规划和建设标准相衔接。以“十二五”时期为例,国家制定了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规划、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等发展规划,出台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标准、县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标准等基本标准,提出了与公共阅读服务密切相关的重点工程和建设标准。选择公共阅读服务评价指标,应以这些政策标准为依据,使评价指标体系能引导和推动各类公共阅读服务主体,特别是各级政府规范有序地开展公共阅读服务体系建设。2.4通用性原则通用性是各行业各领域评价指标体系力求体现的共性特征。公共阅读服务评价的通用性主要缘于两方面:一是评价维度的抽象性决定了指标体系的通用性。我国已初步建立国家、省、市、县、乡、村六级公共阅读服务网络。任一层级公共阅读服务体系功能实现程度都需要通过评价来客观反映;二是指标设计的终端性为通用性提供了条件。评价指标体系以评价功能实现程度为主要内容,减少从投入产出双向考核引起的复杂情况,回避制约公共阅读服务评价指标体系通用性的技术难题。笔者尝试探究建立一个通用的基本评价指标体系,在运用到不同层级、不同地区时对指标进行适当取舍,从而构建适用于特定层级、特定地区的评价指标体系。

3公共阅读服务评价的指标选择

3.1指标体系框架

由于服务主体、服务形式多元多样,对公共阅读服务体系所有方面进行评价既繁琐又困难。因此,应根据国情,选取有代表性且在操作上可行、数据上可得的重要指标。笔者基于对公共阅读服务体系概念的分析,依据上述基本原则,借鉴现有评价模式,采用理论分析法和德尔斐法相结合的方式对指标进行筛选,构建公共阅读服务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3.2评价指标解析

3.2.1设施建设系列指标公共阅读设施是公共阅读服务体系的物化基础。设施建设系列指标既包括对公共阅读设施自身建设的评价,又涉及对公共阅读设施网络化建设的评价。在指标选择上主要基于三方面考虑:一是对各类公共阅读设施建设中面临的共性问题的评价,选择“设置率”反映各类公共阅读设施在相应建设层级、建设领域的覆盖情况;二是考虑到公共图书馆与基层公共阅读设施在建设进程和统计口径方面存在差异,选择“人均占有藏书量”“可用数字资源量”用于反映公共图书馆资源配置情况,选择“平均拥有藏书量”用于反映基层公共阅读设施资源配置情况;三是考虑到对各类公共阅读设施网络化建设的评价,选用“纳入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比例”指标。3.2.2服务供给系列指标政府是公共阅读服务体系的主导,公共阅读设施是供给公共阅读服务的骨干。服务供给系列指标主要是对政府、公共图书馆及基层公共阅读设施提供服务情况作出评价。以政府为评价对象,选择“培训阅读推广人(员)人次”反映注册阅读推广人(员)及民间阅读推广人参与公益性培训的规模,体现政府对阅读倡导者的针对性服务能力;“举办集中性全民阅读活动数量”是指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举办读书节、读书季、读书月等全国性或区域性全民阅读活动的数量,体现政府对全民阅读的普遍性引导能力。以公共阅读设施为评价对象,主要设置两类指标:“平均开放时长”是指全国或某一行政区域内某类公共阅读设施正常开放并提供服务的平均时间;“举办全民阅读活动数量”是指全国或某一行政区域内某类公共阅读服务场所举办全民阅读活动的总量。3.2.3产品供给系列指标公益性出版产品是公共阅读服务体系功能实现的重要载体。产品供给系列指标分别对政府供给、公益性出版单位供给和社会捐赠情况作出评价。以政府为评价对象,选择“公益性出版物种类”“公益性出版物数量”反映政府出资生产和供给公益性出版物的丰富程度和总体规模。以公益性出版单位为评价对象,考虑到公益性出版单位生产和供给公益性出版物的主要媒介形式,选择“公益性图书种类”“公益性图书数量”反映公益性出版单位作为出资主体生产和供给公益性出版物的丰富程度和总体规模。关于社会捐赠评价,考虑到捐赠形式的复杂性和数据统计的可得性,仅选择“捐赠出版物数量”,用于反映社会力量捐赠出版物的规模。3.2.4氛围营造系列指标营造浓郁的书香氛围是引领全民阅读风尚的基本途径。氛围营造系列指标对媒体宣传和社会宣传作出评价。鉴于公共阅读服务评价的公共性取向,这里所说的“媒体”主要指各级各类官方媒体。“开设全民阅读专题、专栏总量”用于反映官方媒体宣传全民阅读的质量,“全民阅读报道总量”是指各级各类官方媒体刊播有关全民阅读内容的报道总量,反映官方媒体宣传全民阅读的规模。社会宣传是媒体宣传的重要补充,在公共场所刊播张贴公益广告是社会宣传的主要形式。这里所说“公共场所”参照《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可分为7大类、28小类。选择“主要公共场所公益阅读广告覆盖率”用于反映全民阅读社会宣传的覆盖面。3.2.5组织建设系列指标组织建设是全民阅读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组织建设系列指标对政府组织和社会组织建设作出评价。“乡镇(街道)以上全民阅读组织领导机构设置率”是指乡镇(街道)以上人民政府成立全民阅读活动组织领导机构或公共阅读服务协调机构的比例,体现政府统筹推进全民阅读事业发展和公共阅读服务体系建设的组织化程度。在社会组织建设评价方面,“公益性全民阅读社会团体数量”是指依法向民政部门登记,以促进全民阅读为宗旨,以公益性为导向的社团总数;“公益性民间阅读组织数量”是指由公民自发组成,以阅读或促进全民阅读为共同意愿的民间组织总数。3.2.6队伍建设系列指标人才队伍建设是全民阅读事业繁荣发展的根本保证。队伍建设系列指标对公共图书馆人才队伍、基层公共阅读设施管理员队伍和民间阅读推广人队伍建设作出评价。公共图书馆人才队伍是公共阅读服务的主力军,基层公共阅读设施管理员队伍是公共阅读服务的生力军。在评价队伍建设时,应考虑这两支队伍在建设进程上存在的差异。笔者选择“专业人员占职工总数比例”“高级职称人员占专业人员比例”两个指标,用于反映公共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质量;选择“拥有专职管理员的农家(社区)书屋占比”“拥有专职管理员的职工书屋占比”两个指标,用于反映农家书屋、社区书屋、职工书屋管理员专业化建设水平。民间阅读推广人是公共阅读服务人才队伍的补充。鉴于阅读推广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和发展趋势,选择“注册阅读推广人(员)占总人口比例”,用于反映公益性民间阅读推广人才队伍建设的规范化和社会化程度。3.2.7经费投入系列指标经费投入是公共阅读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经费投入系列指标可对政府财政支出和社会捐赠情况作出评价。从用途上看,政府财政支出可分为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和建设公共阅读设施两方面。在设置政府全民阅读事业经费评价指标时,笔者选用总量指标“全民阅读事业经费支出”反映来自政府财政的投入规模;用“全民阅读事业经费占财政支出比例”反映政府对于全民阅读事业发展的重视程度;用“人均全民阅读事业经费”反映政府财政对全民阅读的覆盖程度。“公共阅读设施建设经费支出”是指用于公共阅读设施建设、使用、管理等方面的财政经费,包括公共图书馆建设经费和基层公共阅读设施建设经费。社会捐赠是全民阅读事业经费的补充。“社会捐赠全民阅读资金”是指社会各界捐赠的用于全民阅读事业发展的资金,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力量对全民阅读事业的关注程度和支持力度。3.2.8社会效应系列指标以民众为中心、以服务为导向是构建公共阅读服务体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社会效应系列指标对居民阅读状况、全民阅读活动参与状况、公共阅读设施使用状况作出评价。在居民阅读状况评价指标中,“居民综合阅读率”是指有图书、报纸、期刊及数字阅读行为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纸质图书阅读量”“电子图书阅读量”是指平均每人每年阅读纸质图书或电子图书的册数。在全民阅读活动参与状况评价指标中,选择“全民阅读活动知晓率”“全民阅读活动参与率”,用于反映全民阅读活动的影响程度和参与程度。在公共阅读设施使用状况评价指标中,“公共阅读设施知晓率”是指知道周边有公共阅读设施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公共阅读设施使用率”则是指有公共阅读服务场所借阅行为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公共图书馆是居民借阅行为的主要场所。笔者选用“公共图书馆平均每册藏书流通率”“公共图书馆人均到馆次数”反映居民利用公共图书馆进行阅读的状况。在公众评价指标中,选用“对公共阅读设施的满意度”反映公民利用公共阅读设施提供服务的感知程度;“对公共阅读服务的总体满意度”反映居民对公共阅读服务的总体评价。

4结语

笔者以评价公共阅读服务体系功能实现程度为目标,构建了公共阅读服务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仅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在具体应用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各指标在公共阅读服务体系中的影响程度确定相应权重。随着公共阅读服务体系建设的日益深入,其评价指标体系也必将随之不断发展。如何使评价指标体系适应进而引领公共阅读服务体系建设,将是伴随公共阅读服务体系建设全过程、需要各界专家学者共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徐同亮.全民阅读背景下我国公共阅读服务体系建设探究[J].图书馆论坛,2014(8):28-35.

[2]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公布[N].光明日报,2015-04-21(06).

[3]湖南首创城市阅读指数指导民众阅读[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1-11-10(08).

[4]刘巍巍.张家港出台“书香城市”建设指标体系[EB/OL].[2014-12-16].

[5]倾力打造书香城市“书香苏州”建设指标体系发布[EB/OL].[2014-12-12].

[6]彭益民.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3(6):13-18.

[7]傅才武.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价值评估及政策定位[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6):22-26.

作者:徐同亮


    更多电信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全民阅读服务评价指标体系探究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kjlw/dxlw/107265.html

    相关专题:器官移植案例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上一篇:高中政治教学的创新策略解析
    下一篇:电动推杆的玉米剥皮机控制系统研究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