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唱读现象严重
1.教师范读,强调“点读”。解决学生的“唱读”问题,要避免空谈方法,教师范读最为重要。从实践中范读的实效性看,教师的范读要分步骤进行:一是范读“字”,让学生在模仿中感受到如何把一个字干脆地读出来;二是范读“词”,在把一个字读干脆的基础上,练习将一个词读干脆;三是范读“短语”或“短句”,在教师的引领下把由多个字组成的意义整体连贯地读出来;四是范读“句”,感受一句话的停顿。
2.教给方法,发挥主体性。“唱读”是有感情朗读的“大敌”,在克服“唱读”的过程中,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因为,“唱读”作为一种固有习惯,时常会发生反复。所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引导他们掌握合理停顿的方法,是长久之计。明确了停顿的方法,学生在朗读时就“有法可依”了。在此基础上,教师继续引导学生在朗读练习时思考:如何朗读才能把句子的意思,作者的情感表达出来。这样,学生不仅改正了“唱读”的坏习惯,而且读得越来越有感情,越读越有劲头。
3.开展比赛,激活积极性。展示的方式是多样的,如:读书朗读会、表演读、分角色朗读……此外,还可以定期评选班级的“朗读之星”,授予会读书的同学荣誉称号。
二、课堂参与度低,缺乏自信
1.给足时间,降低思考难度。针对课堂上学生不发言的状况,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地备学生,降低问题的难度,设计好问题的坡度,由易到难。同时,在问题提出后,教师要给足学生思考时间,并有必要进行相应思考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在回答问题之前有自己的思考,从而,使学生积极发言成为可能。
2.适时表扬,营造参与氛围。适时的表扬有助于畏难情绪的消除。教师要留心呵护学生发言的自信心:对于发言精彩的学生可以从思维的方法和语言的表达等方面进行表扬;对于发言遇到困难的学生可以从发言的勇气方面进行表扬,同时,及时地提供思考方法的帮助,让这一类的学生不断地取得进步。通过适时、适度的赏识,让每一位学生都享受到发言的乐趣,都抢着发言。这种氛围的营造,有助于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学生心中自信的小苗才能得到了茁壮地成长。
3.师生共创,增强参与自信。教师的参与积极性会直接影响学生参与的自信心。对于一些让学生有畏难情绪的课堂活动,教师要善于参与其中,或扮演文中角色,或担任导演,或入境吟诵,或和学生进行表演比拼等。教师的参与胜过千言万语,势必激活学生参与的动机。于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成为学生内在的一种需求。偏远的农村学校,应该是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一片沃土,通过广大乡村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一定会开拓一片广阔的天空。
作者:彭春风 单位:安徽省蚌埠市蚌山小学教导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