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峡旧石器时代的石器遗物
1.建始人遗址石器
建始人遗址在湖北省建始县高坪镇的入口处,原名“巨猿洞”,1958至1968年间,当地老百姓在该洞内挖出大量哺乳动物化石和巨猿牙齿化石当作“龙骨”出售。1970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来该洞正式发掘,发现了两枚古人类牙齿化石和一批哺乳动物化石,命名为“建始人”。据郑绍华先生介绍,建始人遗址共发现632件石器,592件出自地层,分为刮削器、尖状器、雕刻器和石锤。其中刮削器177件,可分单刃、双刃与多刃三种类型;另有尖状器4件,雕刻器1件,石锤7件。这批石器的形式特点,与石器产生的方法有关,建始人采取的是人类最原始的砸击技术与锤击技术制造石器,加工的物品还处于较原始的起步阶段,石器多为小型石块,石料多为燧石,以刮削器为主,硬度差。因此,从石器出土的地层、制作类型的简单、工艺的原始粗糙上可以看出它的年代是非常古老的,距今195-245万年前。
2.巫山人遗址石器
在重庆市巫山县庙宇镇的龙骨坡遗址,1985至1997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黄万波等人在此发现了人类化石2件,一件为下颌骨,另一件为上门齿,同时还发现的有“巨猿牙齿”12枚。经专家研究鉴定,巫山猿人化石属于直立人,在同一地层中还发现了一批石制品,时间为204万年前。这批石器的形状,大小不一,最大者重2650克,最小的重256克,多用石灰岩砾石打制,也有少量是用自然石块打制或直接使用的。石制品外表附着一层淡色钙质附着物,发掘者认为,龙骨坡出土的石器和东非能人制作的石器相比有许多相似性。例如,石器岩性单调是一致的,东非能人用的是火山熔岩,巫山人则用的是灰岩;在制造技术上,石器多用砾石或普通石块简单打制;石器品种类有手镐、手锛、薄刃斧、砍砸器、石片、石锤等,形状厚重与轻薄都有发现。具有代表性的石锤(p.6524)为一件安山玢岩砾石,四周形状皆磨圆,大小正好成人手掌能握住,击打部位人工加工痕迹特征明显,是古人类在生活、生产中使用的常用工具,具有原始古朴的艺术形态。
3.丰都烟墩堡遗址石器
发现于重庆市丰都县三合镇,属旧石器时代中期遗址。中国社会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前后对其进行了4次发掘,获得标本11309件、石制品1341件。此批石器石料是以石英砂岩为主的河卵石,石制品种类有石锤、石片、石砧、石核、石器等,以大中型器物具多。该遗址发掘的第四层为原生文化层,年代距今约73万年前,属旧石器时代早期。有制作简单的雕刻器,有用锤击法剥片制作的石片,打片技术以锤击法为主,也使用砸击法和碰击法,石锤上还保留有打击破损疤痕,其中有些石制品还能拼合。大部分石制品属原地埋藏,表明该遗址是石器加工场所,石制品的原料直接取自原地砾石。烟墩堡出土的石制品组合中的大部分砍砸器直接用当地砾石简单加工而成,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4.湖北秭归玉虚洞、孙家洞遗址石器
秭归玉虚洞遗址位于秭归县香溪镇八字门村,距香溪河入口的长江约4公里,与香溪河水面相对高程约100米。洞穴的面积约200平方米,地层堆积共4层,厚达3米多,出土的石制品有130余件,均出土于第二层和第三层堆积。这批石制品制作比较原始、粗糙,石料为硅质岩、砂岩、石灰岩,主要类型有大型砍斫器、凹刃刮削器、石片、尖状器、石锤等。石器使用过的痕迹非常明显,考古证明玉虚洞是一处旧石器时代古人类居住的洞穴遗址,距今约30万年,地质年代属于中更新世早期。孙家洞遗址位于秭归县西南的两河口镇二甲村,根据董明星发掘简报介绍发现石制品16件,石锤1件,单刃砍砸器1件,双刃砍砸器2件,刮削器1件。属于中更新世早期。旧石器中期重要的有丰都高家镇、奉节兴隆洞、丰都井水湾、冉家路口、清江古人类等遗址。
5.丰都高家镇遗址石器
高家镇遗址位于重庆市丰都县高家镇桂花村二社,出土石制品丰富,在丰都高家镇A、B、C区共清理出各类石制品达3000余件,有石核、石片、砍砸器、尖状器、刮削器等,均用本地砾石打制而成。其中,B区发现719件石制品中,石制品以大型为主,石核保留自然石皮较多,石制品原料取自磨圆度较高的河卵石。其特点:(1)磨圆度高的河卵石为该工业的原料。(2)石制品类型总体以大型为主,重量较重。(3)锤击法为剥片的主要方法,个别标本可能使用过碰砧法。打片方式以单向打片为主,不对石核的台面进行修整,石片多数为初级剥片石片,对原料的利用率较低。(4)据初步观察,有813%的石片在其较薄的一边有使用痕迹。(5)石器毛坯以石核和砾石为主,占51%,其次为完整石片,占40%,用残片和断块为毛坯的石器较少。(6)石器由锤击加工而成,较简单。(7)石器组合简单,砍砸器是主要类型,此外还有刮削器、手镐和凹缺器等。上述特点表明高家镇的石器组合具有中国南方旧石器时代主工业的鲜明特点。加工技术和形态特点与华南地区广泛分布的砾石石器一致,为迄今三峡地区发现的时代较早的旧石器文化遗存,是研究三峡地区早期人类的发展的重要依据,距今约14-12万年前。
6.奉节兴隆洞遗址石器
在奉节兴隆洞遗址出土的文物中,发现的石哨、石枭和剑齿象牙刻最引人瞩目。这些具有明显人工痕迹的器物制作粗糙,形态单调,说明该洞穴是一处远古人类的居住遗址。通过出土动物群化石推断和铀系年代测定,距今约12~15万年前,这是在三峡地区首次发现的早期智人化石。出现在剑齿象牙齿上的刻划纹,图案简单而抽象,是目前所知最早人类有意识的刻划作品,对原始艺术的起源和东亚地区现代人类的起源、演化和行为方式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7.丰都井水湾遗址石器
据裴树文在5次发掘中介绍,该处遗址中发现的石制品有石核304件、石片382件、石锤4件、砍砸器70件、石器118件。其中,刮削器43件、尖状器2件、凹缺器3件、断块102件,总共出土石制品910件。石制品(依卫奇)可分为微型、小型、中型、大型和巨型等,是以石英砂岩为主的自然园卵石,其他石料发现很少,火山碎屑熔岩、火山岩和浅成侵入岩也有一部分。从石核和石片特征观察,锤击技术为剥片的基本技术,古人类在打片时不对石核的台面进行修整。值得一提的是,在出土的石片中有少量个体大的标本,明显带有宽而厚的台面,石片宽大于长,背面多保留自然石皮,石片角度很大。这样的石片曾被认为是碰砧法的产品,但依实验用锤击法有时也有这些特点,因此不能排除碰砧法曾被应用的可能性;砍砸器多以石片为毛坯,且以反向加工颇具特色。上述特点表明井水湾的石器具有中国南方旧石器时代主工业的鲜明特点,使用者生活在距今7.8—8.0万年前,处于旧石器时代中期。
8.冉家路口遗址
位于重庆市丰都县境内,是三峡地区一处重要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石制品680件,类型包括石核、石片、断块和石器等,原料全部就地选取河滩砾石,以锤击法生产石片。石器以大型和中型为主,砍砸器和刮削器是主要类型,其它有凹缺器、薄刃斧、手镐、两面器和石球等;器型比较稳定。石器类型具有中国南方旧石器时代主工业的特点,同时呈现较强的石片工业特点。冉家路口遗址的时代处于中更新世晚期,属旧石器时代中期文化。
9.长阳古人类遗址石器
长江流域现今发现的早期智人化石点是在湖北省长阳县西南45公里钟家湾村“龙洞”中发现的,距今20万年。1957年由贾兰坡主持发掘,发现并保留有第一前臼齿和第二臼齿的上颌骨,命名为“长阳人”。此外,清江还发现了许多古人类遗址如伴峡、鲢鱼山、榨洞、建始等遗址,出土有许多石器,其中伴峡小洞遗址距今13万年,共发现石器10件、石片15件;鲢鱼山遗址距今12万年发现有人类加工过的小型石球;伴峡榨洞遗址在第四层发现许多有打制石器,石料大多为黑色燧石,有石斧、石片、石核等,是距今27000年前的遗物。旧石器晚期重要的有奉节鱼复浦、洋安渡,巫山的河梁等遗址都发现了石制品。鱼复浦遗址出土石制品有386件,其中有刮削器、尖状器、砍砸器等。包括石锤、石核、石片、石器。巫山的河梁人遗址1999年12月2日黄万波教授,在重庆巫河梁一溶洞发现一处内容较为丰富、保存较为完好的古人类遗址。神龙架的犀牛洞遗址1996年11月,中国科学院对该洞进行过考古发掘,共出土各种动物化石和旧石器实物1000多件,出土的旧石器有砍砸器、刮削器、石锤和雕刻器等。旧石器大多以黑色燧石为原料,少量以英砂岩为原料的,多为打制加工的石器,这些物品的发现,不仅填补了三峡地区人类发展史证的空白,而且也为研究中国旧石器时代的艺术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实物材料。三峡旧石器时代的石器是该区域远古的先民们通过一系列的生活劳动创造出来的,他们以河流的砾石为原料打制出锋刃坚利的石器,并以这种石器为主要生产工具向大自然索取食物及一切生活资料。就石器加工技术而言,三峡旧石器具有我国南方石器工业的特点,石器制作简单、工艺粗糙为其特点,同时,也是我国旧石器早期文化的重要证据之一。三峡旧石器文化大致分三期;早期:人类学会制造简单的石制品、石器,首先他们要选料,包括石头的质地和形状,然后要考虑加工的方法、程序等。旧石器时代石片和用石片制造的工具在全部石制品中占有很大的比例,石核相对少石锤也有一些。各类石器以单面加工为主,石器以刮削器为主,之后,依次是砍砸器、尖状器、石球、石锥、雕刻器等。它们有的是砍伐或修理木质、骨质的器具。砍斫器与石球同时是猎捕野兽的重要工具。尖状器、刮削器是处理木质器具与兽肉、兽皮的工具。中期:主要表现在打制石器技术的提高,石器的形状从不规矩到比较规整,种类逐渐增加。晚期;在种类增加的同时,加工技术进一步提高,开始掌握磨制技术,出现比较细的石器,具有初步的穿孔技术,能制造复合工具与细石器镶嵌技术。
二、三峡新石器时代石器遗物
三峡新石器时代石器遗物的发现大致以瞿塘峡为界,分两大文化区,即东段地区与西段地区,东段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序列为桅杆坪文化、城背溪文化、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和石家河文化。大溪文化的石器;屈家岭文化地层的石器等;西段的新石器时代美术遗存也较丰富,主要分为玉溪一期文化、哨棚嘴文化、老关庙文化,主要艺术品有石器、陶器、玉器等。重要的艺术品有城背溪文化的石刻《秭归太阳人》、石雕《祈祷人物坐像》;这里主要介绍石器遗物。
1.城背溪文化时期(约8500-7000年前)
城背溪文化主要分布在湖北枝城以西至西陵峡区域内的沿江一带,代表性遗址有湖北枝城、城背溪、枝城北、枝江青龙山、秭归柳林溪、朝天嘴等。城背溪文化的美术遗存有石器、陶器与石雕等,这一时期石器以打制石器为主,磨制石器较少。如:秭归朝天嘴遗址出土的城背溪文化时期的石钺(T3C13),其形状呈长方形,四方圆角,上有一钻圆孔,周围磨制精细石质为坚硬的花岗岩。特点是因制作粗糙呈现一定的原始性。此外,石雕也是重要的发现之一,在长江三峡众多考古文化遗存中,秭归柳林溪遗址是非常重要的遗址之一,在该遗址出土了许多新石器时代石器、陶器、骨器等,最重要的是东一区T1216⑥出土的《祈祷人物坐像》,该石雕石质呈深黑色,选用细腻而坚硬的黑色火山岩雕成,人物蹲坐于圆形底盘之上,双足并拢,双膝自然拱起,双肘放在膝盖之上,双掌残缺,两眼平视,头上有双冠,冠侧有一道刻槽,脑后有多道刻槽,面部膛目张嘴,双手似合掌之势。我们推测此人也许是在作祈祷状,以保佑部落及族人平安。该雕像的制作方式采用磨光、镂空、刮、削、刻等技术,在不到4cm的空间里镂空雕刻出造型准确的人物五官、四肢等,有些部位制作还需要异常锋利的小石片切刻、钻孔、磨光到极其精确,在技术能力还有很大局限性的新石器时代,要创造一件如此高精度化和完美造型的器物是难以想象的。该件石雕与1959年四川大溪文化遗址64号墓出土的两件同一类石质的人像雕刻相比,技法类似,都具有相同的原始早期工艺特征。而秭归柳林溪遗址出土的石雕《祈祷人物坐像》的年代要早许多,艺术水平也要高的多。另一件类似石雕是1973年出土于甘肃永昌鸳鸯池51号墓的人物雕刻,用白云石雕成,人物面部特征也与大溪文化遗址出土的人像雕刻相似,表情相仿,也是膛目张嘴,脸面丰腴,但它的年代较大溪文化遗址出土的《祈祷人物坐像》雕刻晚1000多年。三峡地区出土的石雕《祈祷人物坐像》(见图1)具有早期原始人雕刻的艺术特征,是一件极其珍贵的原始艺术品,可以肯定此物不是实用器物,而是原始信仰崇拜之物,与当时的原始信仰、巫术崇拜有关。这件代表三峡地区新石器时代雕塑水平的石雕,产生年代距今6千年左右,是目前中国南方地区发现年代最早的一件完整的人物雕塑作品。[4]另一件重要的石刻作品是《秭归太阳人》(见图2)。1998年由湖北省文物考古所在秭归东门头遗址发现。它是刻在一块长条形褐灰砂岩石上,长105厘米,宽20厘米,厚12厘米。整个图像古拙质朴,原始气息浓郁,太阳造型刻画工整、圆润、每一道光芒都刻的遒劲有力,似生命之声,铿锵作响。人物头部略小于太阳,最奇怪是头顶上有一小尖状物,是头部装饰?还是其它什么寓意?意在何处不得而解。整个头部形状尖而瘦弱,身躯为向下的倒三角形,线条松软,下端两线未绘到头,下部一短横线下处呈三角形,末端出头寸许,尚存疑惑之处,有专家认为是表示男根。人物上肢两臂自然下垂,线条收笔处微粗表示手部,下肢短而有力,到底部向外微弯,意在表示足部。下肢与身体结合部左右两旁各有一个圆圈,左低右高,右大左小,稍上部也是左右各一个小圆圈,比其它两个要略小许多,不知是否表示星辰还是表示其它别的意思?整个石颗经过精心打磨,表面平整,长条形四周打制规整匀称,凿刻痕迹及图像古朴怪异,人物面部表情凝重,似祈祷歌颂太阳,造福万众子民,又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遥远过去的故事。这是一件较为重要的太阳崇拜礼记,它记录着我们三峡的先民们的确存在过对太阳的崇拜,这从当地众多的祭祀建筑如道、观、祠、庙中可以窥见一斑,仅三峡库区丰都城,历代建筑的祠庙就达75座之多,人们对江、河、土、地、山、川及太阳众神信仰,可见祀拜习气久远,的确是“重巫崇祭,巫风盛烈”。“秭归太阳人”石刻的制作目的及社会功能由于时代久远,我们很难推测考证,只能从其它早期原始岩画中大致揣摸其意。不过,可以明确的是这件石刻具有强烈的原始宗教气息。大多数原始艺术品都与巫术或与宗教有关,“秭归太阳人”石刻也不例外,远古的人们囿于自己狭义的世界观,以不同于现代文明人的思维方式去认识了解周围的世界,他们对于太阳的运动规律和自然现象变化的无知,认为其背后一定有某种特殊的神秘力量在驱使,自从巫术出现以后,与之相关的意念也广泛渗入到人类祭祀活动之中,“秭归太阳人”石刻正是当时具有典型代表的遗证之一。
2.大溪文化时期(约6500-5100年前)
大溪文化是继承了城背溪文化的历史元素发展起来的,其分布地域要比城背溪文化大得多。大溪文化可分为三峡的中堡岛类型、当阳的关庙山类型和汉水以东的油子岭类型。中堡岛类型的遗址有湖北宜昌中堡岛、伍相寺、青水滩、杨家湾,秭归龚家大沟、朝天嘴,重庆巫山大溪、江东嘴、欧家老屋等。这一时期的代表性美术遗物主要是石器、陶器、玉器。此时的石器,器形规整、制作精美,以石斧特点最为明显,如红花套遗址出土的有“石斧王”之称的特大石斧便是一例;又如巫山大溪遗址出土的《双面人物玉佩》呈棕褐色、高6厘米、为椭圆形,玉佩正面雕出人面形象,正视状、双目作圆圈形、直鼻梁、无耳,顶端有两个椭圆形穿孔,便于系挂。这件玉佩表面磨制光滑,雕琢较精,在大溪文化玉器中人物仅此一件,异常珍贵。此外,在巫山县人民医院遗址处还发现有石雕龟、背小孩的石雕人等。背小孩的石雕人高约10多公分,造型生动、雕刻精美。此时期出土的其它骨饰、骨器制品、海螺等装饰品,制作已普遍采用切割和钻孔技术,部分器物装饰有锯齿纹与刻画纹等,其他石雕上还有穿孔现象。可见人类只有当生产力提高,人们有了剩余的精力才会去进行装饰、绘画、雕像等,艺术才会应运而生。
3.屈家岭文化时期(约5100-4500年前)
屈家岭文化时期,人类社会结构发生了由母系制向父系制演化的转变。屈家岭文化的中心区域在江汉地区,晚期阶段向西进入长江三峡区域,瞿塘峡东口是其向西发展的最西界。三峡地区主要遗址有宜昌中堡岛、杨家湾、清水滩、望洲坪;秭归渡口、苍坪、官庄坪、台丘、楠木园、李家湾等遗址。另在巫山大溪遗址中发现有属于屈家岭文化的陶器,尤其是近年来在瞿塘峡以西地区的奉节、云阳、万州、忠县、丰都、涪陵等一些新石器时代遗址地层中,经常可以见到有属于屈家岭文化遗存中的典型器物类。三峡地区屈家岭文化的器物主要以中堡岛、杨家湾遗址出土的文物为代表,石器类主要有斧、锄、铲、凿、锛、雕刻器、尖状器、敲砸器等,种类较丰富,数量也较多,仅宜昌中堡岛遗址出土的屈家岭文化时期石器多达近3000件。制作石器的原料多半就地取材,系采自河漫滩上的砺石,这类遗址的江边砺石丰富。制作石器的方法有琢制、磨制、打磨兼制,与大溪文化时期相比,磨制石器的数量有所增多,石器的制作也相当规整,主要以磨制十分精制的锛、凿、斧为主,次为石杵、石环等;玉器有璜、环、镯等,形体规整,制作精细,尤其是钻孔技术有较高的工艺水平。
4.石家河文化时期(约4500-4200年前)
新石器时代末期石家河文化的美术遗存,它是从秭归庙坪、下尾子、旧州河、望家湾、大坪;宜昌中堡岛、下岸、白庙、杨家嘴遗址等出土的陶器、石器等,能看出当时人们制造工具的状态及对造型的理解与感悟。最有代表性的为宜昌白庙、秭归庙坪等数个遗址。(1)宜昌白庙遗存。白庙遗址位于长江西陵的南岸,隶属宜昌县三斗坪镇东岳庙村十组,出土的文物石器数量较多,石器大都经过磨制,占石器总数的80%以上。同时发现的还有一定数量的打制石器,制作石器的原料采自于河边漫滩上的砺石,有硅质岩、泥岩、砂岩,黑耀石、石英石几种。大件石器多以硅质细砂岩为主要材料,小件石器多用泥岩,再小件的石器如雕刻器、凿等一般用硅质细砂岩为原料,发现的刮削器多为黑耀石、石英石。主要器形有斧、锛、凿、雕刻器、矛、钺、镞、杵、敲砸器、刮削器、网坠、砺石、石饼等。其中石斧、石锛基本上要占出土石器数量的50%以上(见图3)。(2)秭归庙坪遗址。该遗址位于长江西陵峡南岸的秭归县归州镇对岸的山坡上,在庙坪遗址新石器时代的堆积层中出土的石器多为大型打制石器,主要器形有斧、锛、锄、凿等。(3)宜昌下岸遗址。下岸遗址位于西陵峡的北岸,隶属宜昌莲沱镇下岸村。出土遗物有石器、玉器、陶器。石器共有16件,皆磨制成型,主要器形有斧、锛、凿、镞等;玉器有2件,皆为玦。三峡西段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发展也较丰富,美术遗存主要分为玉溪一期文化、哨棚嘴文化、老关庙文化等遗址。(4)玉溪一期文化遗址。该遗址出土石制品数万件,器型较大,多为残片,完整器较少。石器以生产工具类数量最多,有大型石器和小型石器之分,大型石器以打制为主,器型一般都较大,石料来源于河边砾石,加工粗糙、简单,多数石片是直接使用的,也有少部分石器刃部经过一定磨制。器形主要有斧、锄、刮削器、敲砸器、研磨器等。小型石器皆为黑色燧石制作而成,主要为小石片、小石核,这类小型石器多是竹、木器复合使用的渔猎工具。(5)哨棚嘴文化遗址。该文化遗址主要有忠县哨棚嘴、瓦渣地和巫山的魏家梁子、锁龙等。石器主要有打制和磨制两种,打制石器以石片刮削器和砍伐器最具有代表性,磨制石器则以精制的小石锛和小石凿以及大小不一的石球最具特色,制作工艺以磨制为主,极个别石片是略加修整而成,原料来自于河滩上的砾石,石器主要器形有斧、锛、耜、矛、磨石、磨盘等。(6)老关庙文化遗址。老关庙遗址地处瞿塘峡西端的奉节县城东,出土遗物主要是陶器,石器较少。出土的石器仅见有斧、锛、纺轮,石器打制和磨制而成的皆有。进入到新石器时代,人类广泛使用的是磨制过的石器,整体的形体规整,制作精细,随着磨制、穿孔技术的逐渐成熟,并出现了装饰品,且有独立人物的雕刻品出现,工具的分类也逐渐细致起来。它的特点是工整细致,磨制、穿孔技术逐渐成熟,并出现了装饰石器,工具的分类也逐渐细致。
三、结束语
从以上史前遗址的考证可以看出,由于不同的劳动对象和生产方式对工具的用途和要求不一样,就产生了形式各异的石器制品。作为艺术品的石器也一样,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三峡石器从打制过渡到磨制。最初的打制石器以石片、刮削器和砍伐器最有代表性,磨制石器以精制的小石锛和小石凿及石球最具特色。我们讨论这些远古的遗物的意义在于:一是在整个原始社会,人类一直在制造石器,最初阶段是为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不断地改进石器的制造工艺。从鹅卵石到原始砍砸器,再到三棱大尖状器,石器越是发展,原有的砾石自然表面就越受到破坏,人为主观的控制欲望就越强。从粗造到光滑、从不规整的造型到规整造型,生产的器物越精细,制造出来的器物越整齐、均匀、规范、美观,它就越符合人类工具的制作目的。早期人类创造一件石器与现代人创造出一件精美艺术品,在图3:宜昌白庙遗址出土石器形式上无任何区别。但却与猿类使用木棍、黑猩猩的随意涂画、猴子的类人行为,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是主动改变自然创造力的高度显现;后者是非主动的对客体世界的本能反映,但这些都对我们研究人类美术起源有着较大的帮助。二是三峡地区原始艺术品有很强的实用性,人们不会盲目的浪费宝贵时间与精力生产不解决实际问题的艺术品。因此,制作石器人类是为了生存的需要,制作雕刻图案是为了施行巫术或驱邪免灾之需,修造石屋是人类为了遮风避雨的需要。三是长江三峡地区新石器时代石器主要是精加工的磨制石器,它的特点是工整细致,三峡地区出土的石雕《祈祷人物坐像》是新石器时代一件极其珍贵的原始艺术品。另一件石雕作品是“秭归太阳人”,产生年代距今6千年左右,它们是目前中国南方地区发现年代最早的雕刻作品,是代表三峡地区新石器时代雕刻水平的石雕。之后,美术在各方面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出土的艺术品也逐渐多了起来,它预示着新的时代的到来。
作者:陈文武 范强 单位:三峡大学艺术学院 三峡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