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科技论文 > 电工论文 >

种植户人力资本论文

1主要病虫发生动态

调查表明,杨凌秋延后温室番茄的常发性病害有9种,害虫3种。其中主要病害有:番茄晚疫病(Phytophthorainfestans(Mont.)deBary)、叶霉病[Cladosporiumfulvum(Cook)Ciferd]、灰霉病(BotrytiscinerePers.)和枯萎病(Fusariumoxysporumf.sp.radicislycopersici),主要害虫为温室白粉虱[Trialeurodesvaporariorum(Westwood)]。生产过程中的病情指数与害虫发生动态如图1和图2。图1、2可知,在杨凌秋延后温室番茄种植中,番茄晚疫病除11月上旬较轻外,均持续发生危害。番茄叶霉病自10月20日后病情指数迅速上升,后期虽有所下降,仍保持较重水平;番茄枯萎病发生最晚,来势最猛且持续上升,在短短1个月内病情指数近80%,达所有病情指数的最高水平。温室白粉虱在调查之初数量最高(75头/株),虫株率90%,后期降至34%,整体为害较轻。

2种植户植保行为

农户植保行为,从理论上应包括病虫发生与为害水平调查、病虫发生预测与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三个主要方面。温室番茄种植中,病虫测报与防治调查的间隔时间一般为10d,通过标准要求的取样方法进行并记录病虫发生的面积、株数以及病叶率、病果率以及温度、湿度等情况,并将病虫害发生程度进行分级;再结合病虫调查结果、品种特性、栽培管理、天气预测等信息综合分析,对病虫的发生与程度进行预测[14]。病虫害防治,应以农业措施为主,综合利用生物和物理等措施,建立健康的温室生态环境,创造有利于蔬菜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生态体系,防治的措施,仅在病虫发生严重时,施以有很强针对性的控制措施,使用农药防治[8]。即便如此,对农药的选择也必须遵从番茄生产的品质档次(有机、绿色或无公害)进行,遵从严格的不同档次的用药规程。

3农户实际行为

根据上述理论,观测代表性农户防治温室番茄病虫的过程。发现其对病虫种类的知识水平不一致,对6户农户的知识水平进行调查统计的结果表明:农户6的认知率为92.3%,农户依次为85.0%、69.2%、69.2%,农户仅53.8%。农户自身对病虫调查的方法是,每天目测和估算已明显可见的病虫种类、发生程度和为害水平,其过程和结果不仅粗糙,得出的结论也存在相当的误差。种植户人力资本的表达农户人力资本由教育存量、技能存量和健康存量构成[5],其中的年龄、受教育年限、种植经验、接受培训次数以及阅读书籍量5种因素,是通过代表性农户的差异分析而得。结合农户病虫防治过程的重要指标(无效投资、平均病指)进行分析,以初步得到与病虫防治过程的关联以及重要性。由表3可知,农户1~6的年龄跨度为28岁。农户2最小,为29岁;农户3最大,57岁;以上2户分别为无效投资量最大、平均病指最高的。而无效投资量最小、平均病指最低的农户分别为49和40岁,可见年龄不属于关键因素。农户的学历为初中或高中,农户1、5为高中学历,农户为初中学历。无效投资、平均病指的最差水平与最好水平的农户均为初中学历,而理论上拥有较高受教育水平的农户能表现得更好。可见教育也不属于关键因素。农户3拥有9年的番茄种植经验,其余农户的番茄种植经验均为3年;然而农户非常顽固地依赖自己的经验,并拒绝参加培训。其余农户均有参与培训,阅读书籍的自学经历。由此初步分析出培训次数与阅读书籍是农户提高病虫防治效果的关键因素。农户1接受的培训次数最多,达到30次;农户4参与的培训次数最少,为3次。农户6阅读的书籍量最多,达到18本;农户阅读的书籍最少,仅为1本。通过spss13.0软件分析得知,阅读书籍与无效资金量、平均病情指数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29和-0.815;而培训次数与无效资金量、平均病情指数不存在相关性,说明农户通过自主学习提升人力资本存量、优化病虫防治过程的效果是显著的。虽然培训作为技能获取的主要途径之一,但可能由于培训的针对性不强而导致效果的低下。

4种植户的人力资本效用

经过以上分析得知,阅读书籍是影响农户病虫防治过程的关键因子,但教育、培训等因素同样是农户人力资本的重要来源。通过分析农户的防治效用将有助于对农户人力资本当中的关键因素做进一步的筛选。病虫防治过程中的具体人力资本效用表现在防治过程中的投入配置和防治效果等多个指标,因此使用多目标综合判别法进行排序,原理参照文献[7],使用方法参照文献[11]。

5讨论

日光温室相对缺光、高湿是其共性特点。调研的对象温室,番茄生长前期,湿度大、温度偏低,生长后期植株枝叶茂密,通风较差,湿度持续在高湿状态,致使番茄全生育期内晚疫病较重发生。番茄结果期间的棚室内湿度大、通风不畅,导致叶霉病和枯萎病严重发生。由于环境条件不适宜灰霉病的发生,因此灰霉病的病情指数保持在较低水平。低文化水平,限制农户的劳动生产率和劳动收入的提升[5],虽然农户均有外出务工的经历,但少知识的弱势阻碍其获得进一步积累专业性技能与处理技术问题的机会,因此农户几乎主要依赖化学农药防治病虫。通过调查发现,种植户的平均用药间隔是6.3d,配药浓度超过标准浓度上限的1.5~4.0倍,其结果,病害不仅不一定防治得理想,反而造成直接投入加大,对环境污染加重,生产的果实不安全因素增多。我国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农户的收入问题和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成为社会的关注热点。其重要原因是农户的人力资本总量偏低,人力资本结构不合理[9]。提升农户的人力资本存量的措施包括正规教育、在职培训、医疗保健及转移等4个方面[10],制订和完善相应的人力资本激励机制,能吸引更多的中高级人力资本向农村回流[9]。

6结论

选取的6户代表性番茄种植户在病虫防治过程中表现出了较大的差别,其中农户2、3的平均病情指数以及无效投资量为最高,农户4、6的平均病情指数以及无效投资量最低。通过相关性分析以及多目标综合决策分析了造成人力资本释放效果差异的要素,其中阅读书籍为显著相关性要素,受教育水平和培训次数同样产生重要作用。

作者:雷庭 李鑫 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更多电工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种植户人力资本论文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kjlw/dglw/93041.html

    相关专题:安徽理工大学 可乐罐感应垃圾桶


    上一篇:高校计算机档案管理问题分析
    下一篇:输变电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措施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