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整合各方资源,合理优化配置
基层审计机关人员少、任务重。为求突破,需在资源配置上下功夫。一是充分利用外部资源。一方面可利用被审计单位内审资源,组织各单位进行自查,审计机关抽查,既节约审计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又能扩大审计监督面和威慑力。另一方面可利用社会审计力量,将部分政府审计项目委托给社会中介机构,将审计机关从繁重的任务中解放出来。前提是必须建立健全制度,用制度规范社会力量参与审计项目的行为,并严格控制质量风险。二是整合审计内部资源。首先,审计项目分解应打破科室界限,全局一盘棋,利于审计资源统筹。其次,同一审计项目在人员安排上,也应打破科室界限,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最后,还可引入竞争机制,尝试开展审计项目招标工作。审计人员可自由地组织投标,使每一招标审计项目获得最优的资源配置,也更大程度上激发审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2)实施过程监管,强化质量控制
一是规范审计行为。同类乃至同一审计项目,由于实施人员不同,方法步骤和评判标准可能存在差异,导致审计深度、质量有所不同。为降低风险,审计工作必须标准化、规范化,以减少人为因素对项目质量的影响。将审计操作流程予以统一、规范,只要严格按照程序操作,即便是毫无经验的新手,也能够顺利完成工作。二是加强现场管理。审计管理中现场管理最为关键,而各审计组分散开展工作,监管难度较大。目前,审计现场主要靠审计组内部监督。业务科室借助电话询问等方式对审计组监督容易流于形式,综合科室通过复核或审理只能进行事后监督。在审计现场管理中尚缺乏外部对审计组的事中有效监督。审计机关应完善监督管理制约机制,引入现场审计实施的外部过程监管,以确保审计组依法、廉洁并严格按照审计实施方案、标准、流程、步骤开展工作,减少审计风险。
(3)加大成果利用,发挥免疫效能
审计成果利用是审计质量好坏和成效高低的最终反映,成果利用途径主要包括:被审计单位接受审计意见纠正问题、堵塞漏洞、完善管理;公检法机关利用审计发现的线索查处违法违纪问题、促进反腐倡廉;组织、人事等部门根据审计报告,综合评价党政领导干部履职能力和履行经济责任情况;人大、政府及有关主管部门根据审计建议完善体制、机制、制度、政策等宏观管理,深化改革,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虽然成果利用渠道较多,但是在成果利用规范化、制度健全完备性上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审计发现问题屡审屡犯,部分审计成果利用比较随意,制度性、权威性相对薄弱。应完善审计整改机制,首先,明确审计机关和主管部门具有敦促被审计单位整改的直接权力和责任;其次,如向政府以及其他方面报告审计结果,则政府具有监督、责成被审计单位整改权,并具有向人大报告整改结果的责任。应完善成果利用机制,重点建立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推动审计结果的公开、透明性建设。
(4)实施审后考评,完善审计监管
审后项目考评,是指对从审计项目确定开始到审计结果利用、督促问题整改结束等一系列过程进行全面总结、考核和评价的活动。目的是总结经验教训,对比标准符合程度,提高项目执行力,并不断完善各项标准,改善审计项目管理。当前大多数审计机关以评选优秀项目的方式开展审后项目考评,对审计项目管理整体虽有一定促进作用,但作用有限。真正意义上的项目考评,不应局限于“优秀项目”的小众范围,而应是所有审计项目这一大众范围内的量化考核,才能整体掌握审计项目规范程度以及质量、效果等情况。即在当前以科室为单位的目标管理责任考核中,加入以审计项目为单位的责任考核标准和制度,扩大目标管理责任的考核面。对所有审计项目实施考核,可以发现审计程序中的薄弱环节并及时改进,不断完善审计管理,确保审计监督作用的有效发挥。综上,优化资源配置、强化审计项目实施过程监管、扩大成果利用和实施项目考核评价是加强审计项目管理的关键环节,只有不断改进管理措施,规范审计行为,健全质量监控,才能确保审计充分发挥免疫系统作用,围绕经济社会健康运行,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作者:贾春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