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鲜食玉米栽培技术市场前景
鲜食玉米与普通玉米比较,属糯甜玉米,营养丰富,适口性好,鲜食、速冻均可,特别受到消费者青睐,成为餐桌上一道新型佳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鲜食特用玉米将成为人们喜爱的食品。甜糯玉米营养极其丰富,富硒,抗癌,含有大量微量元素,如铁、锰、钙、铜,还有生物碱,维生素D1、D2、B6,赖氨酸、蛋氨酸、亮氨酸7种氨基酸,特别是微量元素硒的含量为普通玉米的8倍(硒具有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防癌、抗癌的功效),是全球性营养功能食品。鲜食特用玉米还是重要出口创汇产品和工业原料,世界上除美国外,其他国家鲜食玉米生产及加工产品甚少,而欧洲和东南亚地区的需求量日益扩大,发展鲜食玉米及其加工产品有广阔的市场。
2玉米栽培技术规范化栽培技术
2.1推广优良品种
大力推广优良杂交玉米品种,饲料玉米品种以长城799、会单4号、路单系列为主;鲜食玉米品种以改良26、232等品种为主。鲜食玉米早熟10~15d,秃尖小于2cm,穗长20cm,单穗300g,植株清秀短粗,抗倒伏,耐热性、耐寒性、密植性中等,抗病性强。
2.2开展抗旱节水育苗移栽
通过近3年的示范推广,鲜食玉米重点推广玉米育苗移栽技术和地膜覆盖种植技术。开展玉米抗旱节水育苗移栽,育苗方式采用塑盘或漂盘育苗。育苗及移栽时间:3月下旬育苗,叶龄二叶一心开始大田移栽。克服水源、管护、排灌设施等方面的困难,发挥良种良法技术作用,改变玉米生产“靠天吃饭”状况。
2.3施足底肥
底肥每亩施用腐熟厩肥2000kg、复合肥50kg、尿素10~15kg、普钙50kg、硫酸钾20kg沟施。
2.4合理密植
亩种植2500~3200株。单行种植:行株距(65~70)cm×(35~40)cm,植株紧凑型采用行株距45cm×45cm。双行种植:行株距(100+40)cm×40cm,错位打塘,起垄定向摆放移栽。
2.5地膜覆盖
采取地膜覆盖栽培技术,选用超薄(厚0.008mm)塑料地膜。
2.6加强生物防控
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和新型生物农药、药械,加强锈病、玉米螟等重大病虫鼠害的预测预报和防控力度。
2.7加强科学施肥
推进科学施肥,增施有机肥,优化肥料结构,指导农民科学、合理使用肥料,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化学肥料投入。玉米施肥应掌握“基肥为主,种肥、追肥为辅;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基肥、磷、钾肥早施,追肥分期施”的原则。目标产量就是当年种植玉米要定多少产量,它是由耕地的土壤肥力高低情况来确定的。另外,也可以根据地块前3年玉米的平均产量,鲜食玉米再提高15%~20%作为玉米的目标产量。例如:某地块为较高肥力土壤,当年计划玉米亩产量达到600kg,玉米整个生育期所需要的氮、磷、钾养分分别为15kg、7.2kg和12kg。
3发展建议
1)全面落实农资市场长效管理机制,从源头上堵住假冒伪劣农资流入官渡区农资市场和生产环节。对区域内种子经营户进行检查,重点检查玉米种子,杜绝假冒伪劣种子流入生产环节。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云南省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结合官渡区实际情况,认真开展对区域范围内种子市场的监督和管理力度。从源头上杜绝假冒伪劣种子,切实维护广大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种子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2)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是官渡区农业步入调整农业结构,推进产业化经营,逐步实现都市农业的历史时期,农业农村经济呈现多元化发展的特征。根据官渡区农业生产的实际,一是要发挥地缘优势,按照市场经济,促进传统饲料玉米生产向新兴鲜食玉米生产转化,提高玉米种植效益;二是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要注重科学使用化肥、农药、农膜等化学产品,增加生物肥、有机肥施用;要注重对农田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在玉米生产中要最大化地提升农业效益,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富裕。
作者:周艳芳 邬俊 高朝芳 董玉珠 单位:官渡区农业技术推广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