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电影市场最突出的现象之一,莫过于一系列新晋导演创作的青春系列电影的大卖,如《致青春》、《小时代》、《同桌的你》、《后会无期》等。这批引人注目的新潮流电影赢得了数量可观的票房与高居不下的话题热度,即使在电影已经下线之后,关于它们的争议和讨论依旧持续不断。它们的热度不仅存在于普通的电影观众圈和媒介平台中,学术界对于这些电影的讨论亦是十分热烈:如何评价这些电影的艺术价值,如何看待此类电影票房上的巨大收益以及中国电影市场目前的观众欣赏取向等,都成为热议的问题。最为明显的是,《当代电影》2014年第2期专门以“现象电影”为题,对此进行了集中而细致的讨论。学界对此类电影的肯定与讨论,表明此类电影对当代电影理论与批评带来了不小的影响,开始在真正意义上具有了“现象级电影”的地位。“要真正弄清新出现的电影现象的实质,并对现象实施有效的定位与阐释,使用何种称谓来加以概括与指称,显然不能只是感性和随意的,它需要有坚实的理据。”①同时,当下现象级电影的超高票房、观众的认同与评论界的热议,反映出电影艺术开始有了新的转向,这可以给中国传统戏曲带来一些启示。本文试以《致青春》、《小时代》、《后会无期》三部代表性电影为例,从身份认同、主题风格、观众价值取向这三个主要层面切入,分析这些电影走红背后值得细究的深层次原因和独特的美学意义。此外,希望借助此次分析,反思现象级电影带给当下艺术市场的冲击,探索对于中国传统戏曲可兹借鉴的方法和经验。
一、身份认同:同代人效应
《致青春》、《小时代》、《后会无期》这三部电影最引人注目共同点是,它们都是由“半路出家”的明星导演来执导的。无论是来自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的赵薇、经营着最世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郭敬明,还是赛车手兼作家的韩寒。一开始,他们的本职都不是导演,我们不能草率地评判这些半路出家的明星导演是否真的具有专业水平来执导一部电影,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赵薇、郭敬明和韩寒等人带给电影的最大影响是导演身份的明星话题效应。当年红遍亚洲的“小燕子”赵薇被认为是中国大陆娱乐史上第一个流行文化的偶像,她的形象在中国观众心目中有着无可超越的影响力,征服了早期中国电视剧相当数量的观众。郭敬明以作家身份出道十多年,拥有很多的青少年粉丝,且经营着以《最小说》、《最漫画》为主要产品的最世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有着较为成熟的文化产业运作模式。而另一位话题人物韩寒,在80后、90后当中更是有着非凡的影响力,无论是作为作家、赛车手还是所谓的“国民岳父”,韩寒无疑都有着巨大的号召力。这三位导演的明星身份吸引着潜在的粉丝观众,这实则是将偶像崇拜转化为一种身份认同,也即是“卡里斯马”权威效应:通过个人魅力来感召他人或激发他人的忠诚。赵薇、郭敬明与韩寒的影响力主要集中在80后和90后一代人。而这一代人刚好处于一个寻求身份认同和代际差异的阶段,因此,对偶像的好奇与崇拜指向了对其电影的关注与消费,从而完成了自身的一个价值认同与身份肯定。这种身份认同不仅有别于代际差异,甚至在同一代之间也存在着很大的分歧。例如在著名网络社区“知乎”上,对于一个关于“你为什么去看《后会无期》”的调查类问题,“因为不想韩寒输给郭敬明”的回答获得了1879个赞同,高居第一。可见在符号认同意义上,“韩寒”和“郭敬明”完全替代了电影本身,成为了观众选择的衡量因素。其次,演员阵容的年轻化也是此类电影吸引观众与建立身份认同感的重要方式。
虽然赵薇的《致青春》启用新人居多,但是主要男性角色的扮演者赵又廷、韩庚却是名声颇大的青少年偶像。《小时代》的演员阵容则一直是该片进行宣传营销的噱头,来自两岸三地的靓男美女们组合成了一道“银屏美景”。与之相似,韩寒的《后会无期》选择了与《小时代》演员阵容相对应的另一批青年明星:陈柏霖、冯绍峰、王珞丹,等等。此外,这三部电影都十分重视电影歌曲的积极影响力:赵薇主打“王菲献声”这一卖点;《小时代》歌曲由郭敬明亲自填词,苏打绿、吴亦凡等献唱;《后会无期》亦是引入当下正红的邓紫棋和沉寂十年但影响力巨大的朴树。导演、演员、歌曲,这三大因素构成了电影吸引观众身份认同的重要艺术手段。同时,这些因素作用之下的电影本身也变成了一个具有符号性意义的标签,如果观众不去影院观赏电影,甚至无法参与到同代人关于这些电影的讨论之中。由此,由电影制造方营造出来的“代际身份感”逐步被观众接受和内化为自我的认同。“具有明显的青年亚文化性的电影正在崛起。这些电影通过影像执著地表达着他们这一代人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他们有更多形而下的、物质的梦想。他们更在寻找和树立自己的青年亚文化、青年意识形态代言人和青年文化偶像。”②相比于一般电影的娱乐性,现象级电影通过观众不自觉的自发持续性关注、观看、话题的讨论和争议,拥有了超出一般娱乐性质的身份标志性。对于中国传统戏曲来说,现象级电影所拥有的年轻观众市场却正好是目前传统戏曲行业所缺少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作为传统文化的戏曲在受众方面逐渐走向尴尬的局面,固有的戏曲观众不断流失且老龄化严重,而习惯了“爆米花加可乐”的许多年轻观众则难以接受传统戏曲这种艺术形式。虽然电影与戏曲不同的表现形式决定了戏曲在一定时期内难以实现“影院式”的大规模传播,但这不应该成为制约戏曲发展的桎梏。如何激发年轻观众对戏曲的兴趣,如何扩大戏曲的传播影响力,是传统戏曲要进行发展的一个关键突破口。现象级电影在“身份认同”方面给予了我们一定的启示:要注重利用潜在的影响力,将之转化为一定的吸引力。在可操作层面具体举例来说,我们可以从注重戏曲传播的地域性来入手。各地都有本地的地方戏曲,而地域性戏曲是该地域民族文化的结晶,传统地方戏曲的传播应该首先由本地开始。同时,本地的潜在观众也是最多且最容易吸收的。将戏曲与地方文化传播相结合,不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舞台演出方式传播不便的影响,也有利于增强当地文化认同感,与此同时,还有利于培养新一代受众群体。例如,可以在中小学素质教育活动中开展戏曲欣赏活动、将国学活动与戏曲活动相结合,扶持大学戏曲社团的发展与演出项目、在各类学校开展戏曲文化专题讲座等等,这些举措都能有效促进戏曲主动融入本地青少年和青年人的学习生活,扩大潜在的观众范围。
二、主题与风格:青春与怀旧
在对电影的定位和后继宣传营销上,这三部电影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青春”作为标签。这既是对电影美学类型的准确定位,也是对潜在观众审美期待的一次诱导。青春电影着力于人物的成长过程,通过剧本创作与演员演绎的高度镜像化还原生活,营造出熟悉又富有感染力的情节与场景,使得观众在观影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将自身情绪投入到影片中,引发一股“怀旧”情思。而完成这一场“青春”的再现,最核心的元素就是“爱情”与“成长”。
赵薇在接受时光网独家采访时说到,《致青春》是要“彻头彻尾拍一个我们大陆人的青春史”。影片中的青春史是通过郑微与林静、陈孝正之间的爱恋纠葛来表现的。“它的主线叙事采取了‘英雄的旅程’的变体——‘女英雄的爱情冒险旅程’的模式来展现郑微与陈孝正的爱情或者说是郑薇的爱情冒险之旅。爱情加冒险为爱情片注入了新的吸引力、新的生机。”③电影《小时代》系列亦是通过男女主角之间的爱恨等戏剧性的情节来延展三部电影之间的内容和长度。虽然《小时代》中的爱情观被一些评论家不断诟病为“对物欲和美色的炫耀完全是恶趣味”,④但是其巨大的票房成绩却无形中隐射出了当下青少年不健全的爱情观。《后会无期》中爱情虽然不是主要线索,却是塑造江河、浩汉等主角形象的关键点:通过刘莹莹爱情的断裂与苏米爱情的回归,让两位男性主人公最终走向自己的人生道路。其次,情节之外的环境氛围亦十分重要。追忆青春的逝去,感慨今夕的对比,这是三部电影在主题上的相同之处。《致青春》中上世纪90年代的校园氛围,《小时代》中上海都市化的景象,《后会无期》中“在路上”的设定,无一不是迎合年轻观众的记忆。《致青春》为了能够更好地给观众营造一种上世纪90年代的校园氛围从而诱发怀旧思潮,剧组尽量从细节和环境上进行还原。
赵薇在一次采访中谈到,为了拍大学的外景“需要找将近二十个学校”,需要把一些被拆掉、被废弃,或者已经变成仓库的地方通过镜头剪切拼凑成一个上世纪90年代的大学。这些细致逼真的还原最终俘获了观众的心,以71758万的票房成绩成为中国内地总票房历史排名第14名,成为总票房排名前20名中唯一的一部青春题材电影。就传统戏曲而言,沿袭前人流传下来的戏曲美学风格固然重要,但是时代与现实却在召唤着戏曲做出新的尝试。例如,近年做出类似尝试并取得成功的有白先勇主持制作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青春版《牡丹亭》的剧本从五十五折精简到二十九折,以简御繁,同时在舞台布景和服饰风格等方面都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了革新。最重要的是,在主要演员的选用上,全部选取了年轻演员。“他(指白先勇)选择了苏昆的‘小兰花班’,又亲自选定了年方二十出头的俞玫林和沈丰英来担纲主演柳梦梅和杜丽娘这两个角色”。“《牡丹亭》是一曲青春爱情的颂歌,是以爱唤回青春和生命的颂歌。所以,必须要以青年演员来体现它的青春气息,以青春和爱情的美来吸引青年观众,培养新的观众”。⑤演员、剧本、舞台的革新,使得《牡丹亭》在风格上为之一变,同时,“至情”的主题表达也得到了凸显。青春版《牡丹亭》在大陆和港台地区大受欢迎,同时也在世界各地进行了巡演,无异于一部戏曲界的“现象级戏曲”。细思其中缘由,实则是满足了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传统戏曲要想在当下发展,亦需注重主题与风格两方面的调整,在保留戏曲核心精华的同时注重借鉴当代艺术的手法,从舞台布景、演员、剧本等方面着手进行调整。
三、观众的价值取向
电影评论家钟惦棐曾说:“电影美学的时代使命和历史使命,既要从银幕上去寻求,更要从银幕下受其感染的观众中去寻求”,“我们的电影美学一刻也不能脱离我国的广大观众。这是我们的电影美学意识中最根本的意识”。⑥这三部电影在票房上的成功曾经引起评论界的震动,多数研究成果都从“大数据”、“新媒体营销”、“符号消费”等角度进行分析,而少有学者切实探究这票房收益背后反映出的观众价值取向。实际上,这三部电影之所以能取得现象级的效应,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它们对观众价值取向的精准把握。追溯至上世纪90年代,冯小刚以国产电影贺岁片系列开创了中国电影的商业时尚潮流,异军突起般地成为第五代导演群体中的另类。而如今,赵薇、郭敬明、韩寒等年轻导演的崛起,“已经真正掀翻了中式商业片的孤寂的独行侠形象,而改换成群体竞相鼓荡时尚流的新形象”,并且加速“朝向电影的原初时尚性或商业性本义回归”。⑦把握“时尚性”正是现象级电影得以成功的关键。以郭敬明的《小时代》为例,郭敬明为了把握观众对电影的兴奋点和偏好,会重点关注与电影相关的话题热度、百度指数的参数、相关网站的搜索量和点击排行,同时分析观众的年龄、性别、教育背景、地域分布等等指数。“数据大到一定数量,你就能看出大家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比如谁出场得到的尖叫声最多,哪个镜头被讨论最多,你就知道原来观众喜欢这个”。“在后面的电影里,你就会把观众喜欢的部分保留下来,再拼命强化它,不喜欢的部分你就去改掉它”。⑧通过数据的分析,把握观众对于时尚性的需求和具体关注值,再由此修改后续影片的故事侧重点,这正是《小时代》上映以来,三部影片票房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现象级电影中另一个重要的观众价值取向,则是症候性。王一川在讨论现象级电影时对其做出了几种分类:“闺蜜”、“底层梦想”、“境外超生”、“留学潮”、“青春怀旧”、“文化热点”、“粉丝”等。⑨这个分类只是依据目前所出现的几部现象级电影简要划分的,还有值得细致讨论的地方。“以新千年来中国电影的整体格局衡量,这些影片明显缺乏类型(化)的成熟标识,在古装商业类型大片和常规类型电影中,小成本投资大量拍摄的各类喜剧片、恐怖片以及类型片化的‘主旋律电影’之外‘各异其趣’”。⑩但从目前这几个分类来看,这些类型基本迎合了当下社会的大众心理和现实矛盾,电影成为了社会症候的一种反映。这种症候性,既可以是以电影内容本身来描写刻画现实症候,如《后会无期》、《杜拉拉升职记》等反映年轻人生活,又可以以电影这种存在作为一个症候的反映,如《致青春》是80后追忆校园生活的一个契机,《小时代》是90后、00后对于成人世界的一种不成熟幻想。
这些症候问题先于电影而存在,电影只是以此为材料及时地进行了艺术上的挖掘和加工,逢迎了一场“集体无意识”的狂欢。因此,这几部现象级电影才能以其本身的题材吸引一大批的观众,诱发流行文化趋势。反思当代传统戏曲,“时尚性”与“症候性”正是其所匮乏的。传统戏曲虽然依附于古典戏曲艺术,但在“时尚性”、“症候性”上未必不能进行一些尝试。在剧本创作上,可以编写一些更贴近生活的现实题材,如《变脸》、《死水微澜》等剧本都是观众比较容易接受的好作品。在音乐上,也可更加贴近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如将戏曲唱腔与通俗唱法相结合的代表性作品:《前门情思大碗茶》、《唱脸谱》、《故乡是北京》都带有浓厚的戏曲韵味。新世纪,在“中国风”这一流行文化趋势下,此类作品更是颇多,如采用旦角唱法加以演绎的《新贵妃醉酒》,副歌部分就吸取了京剧的声腔艺术。将传统戏曲与流行文化相结合,也是促使戏曲艺术发挥其影响力的一种手段。此外,我们还可以在戏曲服饰方面加以推广,借汉服流行之风,推动戏曲服饰与时尚设计界的结合,使戏曲服饰中的精华与优秀之处在其他领域得到保留和传承。“现象级电影”事实和话题的出现,新的年轻导演群体的崛起和时尚商业电影的集中爆发,事实上反映出我国电影理论和评论界走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上,我们需要思考如何根据目前中国电影的现状,在理论层面做出合理的回应。“现象级”电影不同于一般电影的重要一点在于接受者,正是基于对接受者的重视和把握,才使得这些电影拥有成为“现象级”的物质基础——票房。
本文从接收美学的角度入手,试图打开一个解读“现象级”电影的切口,以此参与和回应学界目前对现象级电影的讨论与研究。同时,借由“现象级”电影带给我们的启示,结合近年来的主要研究领域,反观中国传统戏曲界可以借鉴此类经验而做出的反响和发展。希望戏曲人从剧本编写、演员选择、服装设计、现代科技运用、导排方式、音乐创作等方面给予思考与关注,并充分考虑现代观众的审美习惯,不断探索出适合中国传统戏曲发展的新路子。
作者:王义平 单位:四川艺术职业学院教务处处长,二级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