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科技论文 > 电工论文 >

跨境商务中的支付风险分析

[摘要]从跨境电商中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信息审核、支付业务,监管机构的信息核查、外汇信息统计以及网络支付渠道的资金交付安全等方面,分析了跨境支付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然后结合当前我国跨境支付的立法现状、我国跨境支付业务的交易流程,以及国际经济跨境贸易背景针对跨境支付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从履行审核责任,保证交易真实;把控汇率风险,减少支付损失;审慎监管业务,把控风险方向;加强技术研发,保障支付安全等方面提出可行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电子商务;跨境贸易;支付风险

一、引言

随着跨境电子商务服务体系的逐渐完善和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我国跨境贸易的空间将进一步上升。2014年我国跨境贸易实现了5.91万亿的交易额,比2013年增长了72.8%,近几年的跨境贸易变化如图1所示。作为跨境贸易的关键环节,电子支付起着重要作用。第三方支付公司着手进入跨境支付领域,为跨境参与者提供外汇收支和结售汇的服务。2013年9月底,在国家外汇局的推动下,跨境贸易外汇支付的业务开始试点,财付通、支付宝等17家第三方支付机构获得了首批跨境外汇支付业务的试点资格。跨境电商的发展需要多种形式的跨境支付服务的形式。当前的跨境支付模式除非金融机构支付模式、中国银行机构的境外支付模式外,第三方支付机构队伍不断扩大,并已经成为当前跨境支付的主体。但是第三方支付在跨境支付方面还面临许多问题,一方面由于跨境支付的时间短,法律制度不完善,存在着诸多风险,另外一方面是第三方支付机构大部分是针对小额支付的业务,具有灵活性强、支付便利、不收外汇兑换影响的特点[1]。2015年1月初,国家外汇局制定并下发了《支付机构跨境外汇支付业务试点指导意见》,该文件明确指出支付机构应审慎防范互联网渠道的资金流动风险,规范支付机构跨境外汇支付的业务,为境内个人和机构提供安全、便利的跨境贸易环境。跨境支付指导意见的下发,一方面促进国家的贸易,为跨境交易过程提供有效保障,允许境外消费者通过中介平台来购买境外的服务和商品。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国际交易平台来加深国际间的业务合作和贸易往来,为今后的人民币国际化提供基础设施和开拓渠道。跨境支付是跨境贸易领域近年来新出现的业态,监管和法律滞后于市场的发展给跨境贸易带来一定的交易风险[1]。另一方面,跨境支付系统的安全与否直接关系到跨境贸易参与者的积极性。Gomer[2]研究表明,跨境电子商务仍存在交易问题,而跨境支付的效率严重影响了跨境的交易。王大贤等认为跨境支付市场的准入标准尚待明确,存在着监管力度不够、国际收支申报等问题[3]。第三方支付等机构在跨境支付流程中承担了重要的角色,囊括了很多的业务。把控好跨境交易的支付风险,并在第一时间解决突出问题,方能保证跨境交易参与者的资金安全,炽热跨境贸易进一步升华,进而推动人民币国际化[4]。

二、境内外支付业务流程比较

我国现有的电子支付流程有两种,根据商家所在地域的不同,分为跨境支付和境内支付,跨境支付流程是连接境内外买卖双方实现跨境商务的渠道,境内支付流程为境内买卖双方达成网络购物交易。这两种方式均为买卖双方提供资金结付功能,提高了资金支付的效率。

(一)跨境支付流程分析

跨境支付业务涉及到多方主体的交互,不仅有跨境交易的直接参与方,也有中介及政府机构等间接参与方。各参与方在跨境支付中承担着不同的角色,有参与主体,也有参与中介,还有监督其交易过程的机构,他们共同组成一个交易监督系统,保证跨境交易业务的有序进行,并保障交易主体的权益,其所处理的支付业务在图2中所示,构成跨境支付“系统”,保证交易资金经境内消费者流转到境外商户所在账户。如境内消费者A购买境外商户B的货物C,首先选购货物C并提交订单,境外商户在收取到A的提交信息后通知第三方机构;然后支付机构与境内消费者A交互并暂时收取交易货物的人民币款项。由于交易货币需要转换成外币方可完成支付程序,这过程需要与合作银行进行外汇集中兑换。合作银行一方面通过国际SWIFT系统完成外币的支付指令,另一方面统计国际收支数据并提交至外汇局。支付机构在完成资金担保角色的同时,也需向外汇局按月呈报资金的流动额度及去向[5]。这一交易流程是当前各主体所采纳的模式,大部分国内的消费者在境外购物需经过第三方支付机构做支付中介,以此来完成支付的过程,该过程受到国内监管机构全方位的管理和监督。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障碍和风险,主要由于外汇局刚放开这一业务,允许第三方支付进入跨境支付领域,打破国家垄断的局面,促进市场更完善[6]。

(二)境内支付流程分析

境内支付流程如图3所示,较境外支付流程简单,在整个环节中,第三方支付机构起着中心角色,连接着买卖双方以及监管机构。一方面为买卖双方提供交易资金结付功能,另外定期向监管机构报送交易数据,为监管提前做好风险管控准备。在图3中,首先境内买方A通过境内电子购物网站选择商品并下单,境内卖方B将订单信息传送到第三方机构C,这是订单信息传送环节。然后,第三方机构C收取买方A的货物款项,作为担保,督促交易进行,待卖方B发松货物后将款项转交给B,这是款项流动环节。最后,在一项电子支付交易结束后,第三方机构C将交易数据按月提交给监管机构,为提前发现潜在风险和解决风险做好准备。

三、跨境支付风险分析

根据当前我国跨境商务贸易的业务操作和交易流程,从第三方机构、跨境交易主体以及监管机构等方面分析其在整个交易环节中可能出现的风险问题,如交易主体信息的真伪性、交易汇率的浮动等等,并讨论部分风险可能带来的影响和危害。

(一)信息审核风险

跨境电子商务是跨境贸易领域的新业态,行业规则和法律法规未成熟,导致支付机构所应承担的职责不明确[7]。在国家还未出台有效法律法规前,支付机构会以追求利益最大化原则,省去没有规定但会耗费一定成本的程序流程,在图2的数据交互环节,支付机构可能会采用普通且成本低的信息技术审核客户的身份信息,而放弃采用效用高但成本高的大数据信息技术实现核查环节,跨境贸易主体将利用技术漏洞伪造个人身份信息,导致主体身份虚假信息泛滥[8]。另在图2中的环节1中,境内外个人和机构可能会以服务贸易或虚假货物贸易来转移外汇资金,也可能会以分拆的形式逃避外汇局的监管,导致部分非法人员利用境内消费者的身份通过支付机构的平台将境内大批量的资金转移到国外[5]。不仅仅严重扰乱了跨境电子商务的交易秩序,阻碍了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进程,也威胁到了国家的资金安全。

(二)汇率变动风险

在客户付款后商家收到货款前,汇率随着市场的变化而有所波动,汇率的变动直接关系到资金的实际购买力。在图2的环节6中,支付机构在收到资金后,一般在T+1个工作日集中进行结售汇。当消费者对货物不满意,货物退回商家过程中,购物资金存在着兑换不足额的风险[9]。例如,某境内客户在付货款时的货物标价是100美元,相对应的美元现汇买入价是617.79元。一段时间后,在收到商家货物时,客户对该货物不满意,准备退货。此时美元现汇买入价是610.35元,那么客户买100美元的境外货物就损失了7.44元。该过程说明了境内客户在购买境外商品时存在着汇率变动的风险,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境内客户的海购积极性。

(三)监管缺少风险

跨境支付业务已有一定的发展规模,但各支付机构的需求大小、经营合规化程度、技术成熟条件不一样,导致业务发展紊乱。业务办理流程、国际收支统计申报、风险控制等运营方案没有统一的标准,如在图2的8、9环节,合作银行与支付机构向外汇局呈报的信息还没有成熟的口径。另客户外汇备付金账户是专门用于办理跨境外汇业务,一定工作日内,当备付金账户的资金积累到一定额度时,支付机构有动用账户资金的倾向,提取账户内的现金进行短期存款或短期投资来获取利益。即在跨境贸易的过程中,客户外汇账户存在着备付金被挪用或者损失的风险[10]。

(四)网络支付风险

艾瑞数据表明,当前存在的各类网络支付安全问题直接制约着跨境贸易的发展,支付宝账号被盗、跨境支付资金无意间被转走、木马和钓鱼网站的泛滥等网络问题影响了境内消费者的境外购物体验。跨境支付对支付信息的审核有着更高的要求,支付的时间也较长,间接加大了支付的风险。通过互联网渠道的跨境资金支付风险严重阻碍了跨境贸易的推广,境内客户可能面临个人隐私信息被窃取,银行卡被盗用的风险[11]。跨境外汇支付是跨境电商贸易的关键一步,因为它涉及到交易双方资金的转账安全。在交易数据传输过程中,可能会因信息故障或系统崩溃而导致支付信息丢失。另外,一些非法人员利用钓鱼网站或其它计算机技术盗取支付的账号和信息,会对交易方造成巨大的损失。2013年4月初,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的“浮云木马”盗窃案件让我们对电子支付的安全问题有了更清醒的认识[12]。

(五)第三方机构跨境支付可能产生的外汇问题

首先,从《跨境支付指导意见》的条例和规定中看出,外汇管理制度中存在第三方支付机构定位不明确的问题。如在主体参与跨境支付的业务中,第三方支付机构只是承担了部分类似银行的外汇处理职责,但是从性质上考虑,第三方支付机构并不是金融机构。也就是说,《跨境支付指导意见》的法律定位太低,如何从法律角度去明确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外汇管理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其次,传统的外汇管理机制和制度面临挑战。一方面,外汇的收和支的统计存在问题。因为传统外汇管理的机制中只涉及到银行和当事主体,所以说监管机构可以及时和有效的进行相关方面的统计,但是在跨境支付领域中,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定位是跨境交易的收付款方。如此,交易资金将在第三方支付机构中大量沉淀,时间持久,不仅会产生资金安全的问题,还将影响到国际机构对外汇统计问题。另外,因为跨境支付是通过信息渠道来完成交易和传递交易信息,缺少以前所采纳的书面凭证,这将在某个方面增加监管机构交易真实性的把握。

四、对策与建议

针对跨境贸易中主体的信息审核、支付交易的汇率变动等潜在风险问题,从第三方机构和监管机构角度考虑,提出如下具有建设意义的对策和建议,使得其尽早发现跨境支付漏洞和支付风险,保证跨境商务业务顺利进行和规模扩大。

(一)履行审核责任,保证交易真实

支付机构在信息审核方面,应严格按照外汇局及人行的有关指导意见认真核查跨境支付机构在信息审核方面,应严格按照外汇局及人行的有关指导意见认真核查跨境支付业务中参与者的身份和交易信息。如在图2中,增加与交易直接参与者的信息交互环节,并留存客户和商户相关信息5年备查,确保参与者身份的合法性和真实性,防止出现同一个体操控境内客户和境外商户的现象。外汇分局应定期抽查审核交易方的身份信息,对于未按规定办事的支付机构给予相应的处罚。另外,支付机构应及时并准确的将相关业务信息和数据上报给有关机构,履行交易真实性的审核职责。外汇管理分局应对参加跨境试点业务的支付机构开展现场和非现场核查,并制定可实施的方案长期对支付机构进行监管,对违反相关规定和外汇管理法的支付机构给予底额度交易,情节严重的给予支付业务资格吊销的处置。即在图2支付机构与外汇局之间增加一个逆向的交互环节,保证参加试点业务的支付机构能及时的提交身份信息审核结果。

(二)把控汇率风险,减少支付损失

在图2的环节6中,支付机构不可自行变更汇率计算价格,而应按照人行所提供的汇率标价为客户进行结售汇,保证境内客户在支付货款时不受支付机构差异的影响。另外,由交易过程中汇率等因素的变动会影响货款资金的购买力,即支付机构为保证客户及自身合法权益应事先与客户在货物退款、服务手续费等方面涉及到汇兑损益的情况达成协议。为避免货物退款后相互仍保持合作关系,环节3中应增加合作商讨的业务,保证支付机构获取订单信息的同时,与境内客户达成汇率兑换的协议。汇率法规方面,首先应确立第三方支付自身管理职责。在外汇管理法规中赋予该类机构在跨境支付中的监管责任。然后,要适当填充跨境支付业务中外汇的统计制度,把检测信息和外汇信息统计相联系,强化内外的监管制度和机制,同时落实责任的追究制度,保障跨境支付有序进行。最后要建立审查的制度,在针对异常的情况和交易账户给予预警的风险控制。这里要求处理跨境支付业务的第三方机构应具备真实物品和虚拟物品隔离的管理机制,针对不同交易的信息分类协同管理,并应该定期向外汇局或央行等监管机构回报情况。另外,还应在外汇管理局的协调下,与工商部分、海关合作,建立跨境贸易共享平台,使得跨境贸易和跨境交易的信息监测更加准确和细化,减少支付的风险,为我国尽早进入人民币国际化轨道提供有力保障。

(三)审慎监管业务,把控风险方向

外汇局在大体上应制定统一的标准,各分局因地制宜,设计一套适合本地区发展的业务运营方案来促进跨境贸易的扩大。另监管机构应整顿不合规的操作流程和相应的业务,为境内外客户和商家提供更好的服务,为跨境电子商务提供一个健康、有秩序的运营环境;此外,建议(一)在图2所增加的环节中另外应增加监管的审查业务,即监管部门应实时了解客户外汇备付金账户的明细,对于大额度的收支信息进行跟踪,保证资金交易的合法性,限制备付金账户的收支范围。支付机构在未取得外汇局审批时不得存入或提取现钞,如果在经营方面存在亏损的,可先向外汇局上报情况,待批准后,通过自有外汇备付金账户进行外汇补充。

(四)加强技术研发,保障支付安全

图2中,支付机构处于跨境贸易的核心位置,是跨境交易参与者的中介,为保障交易的安全,应加大技术的研发力度,提升跨境支付的网络安全技术,如开发可以精确验证参与者身份信息的系统、对跨境支付的数据信息进行加密、利用当前先进的大数据以及云技术对跨境交易的参与者进行信用等级划分,并在后续的交易中对等级低的客户和商家着重考量,为境内外客户提供更加安全、有保障的购物网络环境,赢得更多参与者的信赖。此外,监管机构应定期检查跨境购物的网络环境,加大支付安全的违法处罚力度,为境内消费者营造一个和谐的跨境消费氛围。

(五)完善法规制度,保障服务高效

首先,需要确立监管职责,跨境支付业务属于电子支付监管的领域,也是该组织的监管组成部分,如果想要实现跨境支付的高效监管,需安排和设计电子支付的监管模式。在第三方监管上,美国和欧盟的监管模式,均依赖各自的监管传统和监管体系。而在我国跨境支付的监管模式上,对该服务的特殊性,应完善审视的分类监管机制。这一模式是央行针对支付整体风险和电子支付风险所采取的,以强化宏观监管的职能,克服分业监管的弊端,也可以弥补央行没有区分非金融机构和金融机构的缺陷。另外,需完善非金融机构的服务框架和机制。一方面应提高机关立法的深度,由央行、外汇局和银监会等监管机构共同研究并出台非金融机构的服务管理法规,并针对《跨境支付的指导意见》,详细拟订各项管理规定,使得其内容涵盖跨境电子支付的含义、监管技术、监管程序流程等风险控制措施。落实支付机构资金管理和信息管理的程序原则,并针对网页给予信息披露,允许境内消费者进行判别。

[参考文献]

[1]孟祥铭,汤倩慧.中国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N].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14-7-2(7).

[2]GomezRody.TheDriversandImpedimentsforCross-borderE-commerceintheE-commerce[J].InformationEconomics,2014,48(3):134-138.

[3]蓝玉才.跨境电子商务增势旺盛[J].中国商贸,2014(13).

[4]鄂立彬,黄永稳.国际贸易新方式:跨境电子商务的最新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4(7).

[5]杨松,郭金良.跨境电子支付服务风险监管法律问题研究.法治研究[J].金融研究,2013(8).

[6]杨松,郭金量.第三方支付机构跨境电子支付服务监管法律问题[J].法学,2015(15).

[7]叶华文,旷彦昌.第三方跨境支付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电子商务,2014(11).

[8]舒雄.人民币跨境结算支付系统制度安排的缺陷及其完善[J].金融视角,2013(6).

[9]贺建军,王大贤.第三方网上跨境支付存在的问题与政策性建议[J].电子支付,2013(6).医学期刊投稿

[10]王丹,李阳.浅谈我国支付系统增加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功能的必要性及构想[J].辽宁经济,2012(3).

[11]刘娟.小额跨境外贸电子商务的兴起于发展问题探讨[J].中外物流业,2012(2).

[12]陈云波.在国际电子商务发展趋势下的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趋势探讨[J].电子商务,2013(5).

作者:陈伟东 朱建明 单位:中央财经大学


    更多电工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跨境商务中的支付风险分析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kjlw/dglw/193251.html

    相关专题:产品召回制度 环境科学专业论文


    上一篇:述评粮食生产劳动力现状
    下一篇:没有了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